通货膨胀持久性的体制转换分析及其政策意义

来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将长期面临通货膨胀压力。在此背景下,深入考察通货膨胀的持久性特征可以为相应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利用Markov体制转换模型分析通货膨胀过程是否存在结构性转变以及通货膨胀持久性是否因此发生变化,发现RPI通货膨胀率动态过程存在体制转换,体制转换时间发生在1994~1996年以及2006~2008年间,但这种结构性转变并没有显著影响通货膨胀持久性,两种体制下的通货膨胀自相关系数和分别达到了0.94和0.97。文章指出,基于新凯恩斯主义DSGE模型的反通货膨胀政策模拟表明,持久性的存在会显著改变反通货膨胀过程中通货膨胀和产出缺口对于货币政策冲击的动态反应。揭示出通货膨胀持久性对于货币政策操作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所谓《孔子诗论》(或简称《诗论》),是约公元前300年的一篇竹简文,现藏上海博物馆。这篇文本在论述《诗经》诗篇时,呈现出了丰富的修辞模式,包括反问、感叹句式,归诸孔子的直接引语,一连串独特的句法结构,不同寻常地突出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在进行阐述或做出结论之前分两步乃至三步提出简短命题的写法,等等。不过,《诗论》是否就诗歌提出了任何特殊观点,抑或是某些诗歌之外的东西?该文本是否意在讨论、说服?这些论断精简的深奥话语,是否只对那些抱持同样看法的读者才具有意义?该文本为何而作?《诗论》不是关于《诗经》的综论,也不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巨大工程,它要求社会各行各业有识之士的投入,需要整合古今中外各种有价值的思想资源。来自世界各地的200余位第八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的参加者们,站在全球的视野,从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对如何推进生态文明进行了全方位的可贵探索。他们的研究表明:要建设生态文明,首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装备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马克思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浓厚的社会担当意识;其次,当代西方日益勃兴的建设性后现代思维和中国传统智慧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所急需的宝贵资源;最后,现行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
明代嘉靖年间刊刻的《雍熙乐府》录有[中吕]套曲“虞伯生咏十花仙”,虞伯生即虞集,元代大德以后的朝中显宦,世称“元诗四大家”之首,又是著名文章家,也是理学人物。明末曲家孟称舜以为“虞伯生咏十花仙”是虞集所作杂剧的一折。晚近戏曲史研究者大抵不予重视,唯有孙楷第先生认同孟说。本文即为讨论这个问题而作。
开宗明义,本文提出“古典文学艺术”这一新概念,包含着以下双重的学术意蕴:其一,在学科建设意义上,鉴于“中国文学”被具体划分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而“现代文学”的学科发生原理,分明是以现代社会建设与现代文化建构的“现代性”为核心价值,所以,与此相对应的“古代文学”的学科发生原理,就需要追问其作为“现代性”之对应物的核心价值所在;其二,长期以来,
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璃,其任官情况在《三国志》中有如下记载:“太祖并以琳、踽为司空军谋祭酒,管记室,军国书檄,多琳、璃所作也。琳徒门下督,璃为仓曹掾属。”(《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附阮璃传》,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册,第600页)由于阮璃为后人所赏誉的作品多为他任军谋祭酒时所作的章表书记,所谓“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曹丕《与吴质书》,《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第3册,第602页),因此研究者们在对阮璃的生平事迹进行探究时,也多关注到他曾被曹操任命为军谋祭酒,而不甚留意他后期的职务转徙。然此事貌似细微
该书体例独特,既以萧纲、萧绎事迹为主要线索,同时,对于二谱主开府、移镇。以及广泛、复杂的交往圈子作详细追踪与考证,对与二谱主生平相关涉之重要事件,亦作专门探索,立体式地展示出粱代文学、学术,以及军政历史的重要部分。在内容上,该书不仅使萧纲、萧绎生平及外围事迹借此得到前所未有的考证:
该书作者积十年之功,仿照清人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总案》的形式,以针对惠洪作品系年考证的大量案语,累成目前最详细的惠洪年谱,
与绝大多数唐诗研究者以历史顺序为线索展开论述不同,该书将审视角度集中在地域因缘方面。既为唐诗的“空间”研究作出新开拓,又能在“空间”背景上考察诗歌的发展演变。该书分为八章,三十三万字,集中展示了作者三方面的研究所得:一是对李唐诗坛中心,即长安和洛阳诗歌的研究。二是对“安史之乱”以后南方地区诗歌发展的研究;该部分以吴越诗歌为考察重点,凸显出南、北方诗人之间的人格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诗艺变化。三是特殊区域的诗歌发展研究,
陈奂为清中后期著名学者,尤以治《毛诗》著称于世,其《诗毛氏传疏》为集众说之大成者,而于礼学、小学亦有建树。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准此,若要对陈奂在清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作出准确的描述或评价,则必须对其身处之时世有一清晰的把握。柳向春博士《陈奂交游研究》一书,
宋代关于柳词的评论,是宋代词论中最有意味的案例之一。论案的两个主命题,一是对柳词"雅"、"俗"二重文化品格的评论;一是对柳词"声律谐美"的肯定。柳词论案,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宋代词史进展历程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