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经典美文在语文读写教学中有哪些可以发挥的作用呢?美文可以用来涵养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并可用来提供写作技巧方面的借鉴。
关键词:经典美文读写教学高中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c)-0102-0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
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有限的经典作品,如何让更多的经典美文走入语文课堂,服务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值得每位高中语文教师思考探究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对相关问题探讨如下。
笔者认为,经典美文在语文读写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涵养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
不少有识之士不无忧虑的指出,我们的民族正空前的处在道德缺失的时代,精神空虚、人格分裂成了国人的通病,学校教育的许多说教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加上“唯科学主义”的泛滥、不少学校在功利化追求的影响下重理轻文,学生懂科学没文化,有知识没思想,面临着严重的人文情怀缺失的现象,为此,“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不少经典美文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或敬畏自然,或尊重生命,或歌颂友谊,或赞美爱情……如舒婷《致橡树》以一个女性的视角展现了自己的爱情观;余光中《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用热切的言语歌颂了思乡之情;赵丽宏的散文名篇《鹰之死》,“也许,人是习惯于为自己构筑藩篱和牢笼的,对活人是如此,对死者也一样。人类的历史,便是在拆除旧藩篱新牢笼,这大概是人类作为高等生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原因之一吧。鹰呢,鹰就不一样了。人们不仅又想起长江三峡中那位诗人对鹰的评价:这渴望自由的生命,即使死了,也不愿意被牢笼囚禁!”则表达了对追求自由的雄鹰的敬意。
2 驰骋古今,拓展想象空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的确,想象力是使人类社会前进的翅膀,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新课程标准”说:“应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里,不少经典美文能为大家提供优秀的范例,如《庄子·逍遥游》流传久远,妇孺皆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也以具有丰富的奇特的想象力而见称,比如送别诗,《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朋友到咸阳去,到长安去,我的心也跟着一起去了。怎么去的呢?我的心是被狂风吹去的,并且西挂到咸阳树上。《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他不说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他说山衔着一轮美好的月亮来了。给我送来了这样一轮美好的月亮。
还有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甚至西方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这些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都能为我们呈现一个个色彩纷呈的世界,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让学生在这些美好的世界中建立精神的家园,不亦乐乎?
3 源头活水,挖掘写作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朱熹《观书有感》中的句子,经典美文中可供学生挖掘的素材很多。
例如湖南考生高考优秀作文《谈意气》中写道:“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在这一段气势磅礴的论述中,作者便引用了苏轼《赤壁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中的佳句,这些都堪称经典之作,尤其在末尾引用余光中《寻李白》“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属于借力打力,借光增光。
4 斐然成章,培养写作技巧
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谋篇布局的技巧……都可以从经典美文中找到范例。
雷抒雁《彩色的荒漠》描写克拉二号气井:“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 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这一段文字采用对比、排比、比拟的方法。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与沙漠地貌之间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通过对天然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送所做的巨大贡献。
总之,经典美文就是大家的“源头活水”,让所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不断探索,让这宝贵的资源物尽其能,为大家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
关键词:经典美文读写教学高中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5(c)-0102-01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的境界。
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有限的经典作品,如何让更多的经典美文走入语文课堂,服务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是值得每位高中语文教师思考探究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对相关问题探讨如下。
笔者认为,经典美文在语文读写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涵养心灵,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
不少有识之士不无忧虑的指出,我们的民族正空前的处在道德缺失的时代,精神空虚、人格分裂成了国人的通病,学校教育的许多说教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加上“唯科学主义”的泛滥、不少学校在功利化追求的影响下重理轻文,学生懂科学没文化,有知识没思想,面临着严重的人文情怀缺失的现象,为此,“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
不少经典美文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或敬畏自然,或尊重生命,或歌颂友谊,或赞美爱情……如舒婷《致橡树》以一个女性的视角展现了自己的爱情观;余光中《乡愁四韵》“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用热切的言语歌颂了思乡之情;赵丽宏的散文名篇《鹰之死》,“也许,人是习惯于为自己构筑藩篱和牢笼的,对活人是如此,对死者也一样。人类的历史,便是在拆除旧藩篱新牢笼,这大概是人类作为高等生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原因之一吧。鹰呢,鹰就不一样了。人们不仅又想起长江三峡中那位诗人对鹰的评价:这渴望自由的生命,即使死了,也不愿意被牢笼囚禁!”则表达了对追求自由的雄鹰的敬意。
2 驰骋古今,拓展想象空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的确,想象力是使人类社会前进的翅膀,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新课程标准”说:“应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里,不少经典美文能为大家提供优秀的范例,如《庄子·逍遥游》流传久远,妇孺皆知。“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而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歌也以具有丰富的奇特的想象力而见称,比如送别诗,《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朋友到咸阳去,到长安去,我的心也跟着一起去了。怎么去的呢?我的心是被狂风吹去的,并且西挂到咸阳树上。《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他不说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来,他说山衔着一轮美好的月亮来了。给我送来了这样一轮美好的月亮。
还有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甚至西方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这些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都能为我们呈现一个个色彩纷呈的世界,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它们的价值,让学生在这些美好的世界中建立精神的家园,不亦乐乎?
3 源头活水,挖掘写作素材
“问渠哪得清如,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朱熹《观书有感》中的句子,经典美文中可供学生挖掘的素材很多。
例如湖南考生高考优秀作文《谈意气》中写道:“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苏子有意气,虽遭官场与文场一齐泼来的污水,但他仍意气风发,‘侣鱼虾而友麋鹿’,心胸豁达可见一斑。‘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遭人诽谤的李白,被玄宗赐金放还,虽有昭昭若明星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但他仍意气风发,‘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酒入愁肠三分酿成月亮,七分化为剑气,秀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若无意气,他怎会有如此豁达的胸襟?”在这一段气势磅礴的论述中,作者便引用了苏轼《赤壁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中的佳句,这些都堪称经典之作,尤其在末尾引用余光中《寻李白》“酒放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属于借力打力,借光增光。
4 斐然成章,培养写作技巧
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谋篇布局的技巧……都可以从经典美文中找到范例。
雷抒雁《彩色的荒漠》描写克拉二号气井:“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 克拉2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石油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铺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亲友知道,当你们为做午餐轻轻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而又亲近的地方。”这一段文字采用对比、排比、比拟的方法。通过对克拉2号气井所在的雅丹地貌与沙漠地貌之间的对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充满激情,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精神;通过对不同劳动情景的排比,表现了石油工人坚定的决心和一往无前的气势;通过对天然管道天然气声音的比拟,表现了石油工人为西气东送所做的巨大贡献。
总之,经典美文就是大家的“源头活水”,让所有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不断探索,让这宝贵的资源物尽其能,为大家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