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福楼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法利夫人》中的主人公艾玛·包法利出身农家,却接受了贵族式教育,她追寻浪漫的幻影,最终幻想破灭,绝望地死去;丁玲《阿毛姑娘》中的主人公出身农村却幻想大城市的奢华生活,但梦想最终破灭了;李人小说《死水微澜》中的女主人公蔡大嫂从小生长在乡村,幻想改变现实,但最终幻灭。本文试通过文本对比、援引史料等方式,来解析几部在时间和空间上有着巨大差异的作品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福楼拜 丁玲 李劼人 创作动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居斯达夫·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是法国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小说主人公艾玛·包法利出身农家,却接受了天主教修道院的贵族式教育,追寻浪漫的幻影,不惜在现实生活中付出高昂的代价,最终幻想破灭,绝望地死去。在中国,《包法利夫人》最初被译介是在1925年,当时的新文学运动正如火如荼。丁玲的《阿毛姑娘》出版于1928年,讲述的是一位出身农村却幻想大城市奢华生活的姑娘,努力追寻梦想但最终幻灭的历程。《包法利夫人》的译者李人于1935年创作了《死水微澜》,小说女主人公蔡大嫂从小生长在乡村,羡慕城里富裕的生活,幻想着改变现实,但最终梦想破灭了。
一 《阿毛姑娘》与《包法利夫人》
阿毛和艾玛走着同一条路线:孤独→梦想→渴望→绝望(死亡)。阿毛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末,艾玛生活在19世纪中叶;艾玛在训练贵族少女的修道院接受过教育,阿毛从未上过学。尽管有这些差异,我们仍可观察到,两个人物都生活在一个浪漫主义逐渐被颠覆的时代。
阿毛第一次去大城市是为了见未来的丈夫。大城市让这个农村姑娘眼花缭乱:“……阿毛就由于这旅行,把她那在劳作中毫无所用的心思,从单纯的孩提一变而为好用思虑的少女了。”艾玛:“额比萨尔之行给她的生活里,凿开了一个洞眼,就像暴风雨在一夜之间使山岩裂出一道道缝隙似的。”
对于阿毛来说,务农、缫丝不能满足她的梦想,更不会帮助她实现梦想。艾玛也抱怨命运:“她想起她渴望的东西,她放弃的东西和她本来可以得到的东西。这一切都为了什么,为了什么?”
两个人物沉浸在浪漫的幻想里,感到孤独,并逃避到大自然中:
阿毛:“一到夜晚,从远远的湖上,那天与水交界的地方,便灿烂着很繁密的星星。……阿毛是神往到那地方去了,她知道那就是城里……”
艾玛:“她窗子下面有一箱蜂,又是蜜蜂在阳光里来回飞,碰在玻璃窗上就像一颗颗金色的子弹在上面跳动似的。那时候是多么快乐!多么自由自在!充满着多少希望和梦想!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她的心思不断飞到那所房子里去,就像金狮客店的红脚白翅膀的鸽子不时飞到这房子的屋檐沟里来一样。”
在两位主人公心目中,金色象征城市生活。她们向往与平庸的乡村截然不同的生活。但由于社会地位低微,她们的向往都未能实现。在妇女地位低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中国,农家姑娘阿毛从未幻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她所憧憬的只是物质的富裕。而艾玛则更向往情人的温情。
丁玲和福楼拜似乎都将主人公的幻想和向往归因于城市生活对乡村生活的冲击。福楼拜对主人公的梦想是持否定态度的:他将艾玛的悲剧归因于贵族式教育、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以及腐败的贵族文化,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讽刺。但丁玲笔下的阿毛对幸福的追寻却是合理合法的。
丁玲善于刻画女性形象,福楼拜对其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个别人物的塑造上,而是更广泛地蕴藏在观察、分析以及描述女性的方法和观点中。包法利夫人这个人物激发了丁玲的创作灵感,从而让她描绘了一位女性的内心世界。丁玲刻画的人物通常都在追寻走向幻灭的幸福,这和艾玛是相同的。丁玲借鉴福楼拜最多的,并不是人物塑造的相似性,而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式。
两位作家都擅长分析并展现女性人物的精神苦难。但二人的观点不同:福楼拜是客观的、冷静的;丁玲是主观的、热情的。
另外,青年时代的丁玲也梦想过另一种生活,并从中得到改变当时的社会的力量。她离开家乡,到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定居;她笔下的不少人物和她本身有着同样的遭遇。丁玲在某种程度上描绘了她本身追寻理想生活的历程。也许我们可以说,她无意识地借鉴了外国文学。她笔下人物同福楼拜的相似,来源于广泛的阅读和自身的生活经历。
二 《死水微澜》与《包法利夫人》
蔡大嫂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聪明、勇敢、自负,不满生活现状。她不能满足于自己痴傻的丈夫,公开地和罗歪嘴调情。当她丈夫被捕入狱时,为了救他,同时也是为了享受生活乐趣,蔡大嫂决定嫁给顾天成。
蔡大嫂和包法利夫人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她们都出身于农村,生活在靠近大城市的小城镇,并梦想着大城市的生活。在一个外省风俗浓郁的小城镇,大城市的新潮流很容易传播开来。艾玛被爱情小说影响,憧憬巴黎的奢侈生活;蔡大嫂通过周围人对成都这所大城市的描述,梦想住在有宽敞院子的大房子里,随心所欲地使唤仆人。
两个人物都拥有美貌,比自己的丈夫更出色,她们的丈夫都老实却懦弱。她们不满足于丈夫的平庸,两位丈夫却都因为娶了她们感到幸福。
两个人物都有情人。艾玛的理想建立在浪漫的幻影基础上;蔡大嫂则是基于现实的物欲。艾玛是远离真实生活的幻想的牺牲品;蔡大嫂因为能够或多或少地掌控现实而满足。但最终,她们都没能实现和情人私奔的愿望,她们都对现实绝望了。
通过比较两个人物,我们已经观察到她们之间明显的相似性。但两者仍然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差异。艾玛憧憬浪漫的情感体验,蔡大嫂则更向往奢侈的物质生活。艾玛在阅读中找到了理想情人的范本,而蔡大嫂则在现实生活中审视她的情人。两个人物不同的人生哲学将她们引领到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死水微澜》以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我”的叙述开篇,在引入女主人公后就消失了。这和《包法利夫人》的开篇不谋而合:《死水微澜》中的“我”讲述了“我”对蔡大嫂的回忆;在《包法利夫人》中,“我”讲述了“我”对夏尔·包法利的印象。第一人称的使用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更吸引读者。
在《死水微澜》中,作者细致地描述了中国四川省的民间风俗:人物的语言都使用四川方言,这是祖籍四川的作者李劼人所熟悉的语言习惯。作者以充满怀恋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四川乡镇居民的生活景象:街道,店铺,小饭馆,名胜古迹,春节、婚庆、丧礼的民风民俗等;主要人物都是四川本地人,其中大部分人终生没有离开故乡。李劼人认为每个地区的人民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他笔下的四川百姓都具有当地代表性的性格特征。如蔡大嫂这个人物就有四川地区妇女的共同特征:聪慧而大胆。
《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为“外省风俗”。李劼人和福楼拜在这一点上有相同的目标:描写某地区的独特生活风貌。
三 不谋而合,还是模仿?
福楼拜和莫泊桑是丁玲最喜欢的作家。她看过《包法利夫人》至少十遍,而且从中受益匪浅。1928年,她出版了《阿毛姑娘》,而阿毛曾被广泛地认为是以艾玛·包法利为模型塑造的。从表面看,两位女性的性格相近:阿毛和艾玛一样爱幻想,渴望幸福,自视甚高,厌倦了平淡的婚姻和庸俗的丈夫。阿毛悲剧性的死亡也和艾玛如此相近。沈从文曾谈到福楼拜对丁玲的影响:
“她欢喜那个女人。她欢喜那个号称出自最细心谨慎于文体组织于故事结构的法国作家笔下的女人,那女人面影与灵魂,她仿佛十分熟习。她至少看过这本书十遍。不管本人由于异国知识的缺乏,对于本书有若干语句上的误解,与若干描写上无法理解,她却仍然从这本书中,以及莫泊桑一本《人心》书中,学了许多。她跟那些书上的女人学会了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也跟那些作书男人学会了描写女人的方法。”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丁玲是单纯地模仿福楼拜呢?
如果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丁玲笔下的大部分女主人公都追寻她们幻想的生活、理想的爱情,拒绝妥协于现实生活。比如,她第一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孟轲也是一个追寻理想的人物;《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女主人公莎菲为了追寻理想的生活和爱情,走遍了中国南北。
丁玲早年住在常德的亲戚家,后来和丈夫在北京期间,不间断地读了很多法国文学作品。她曾说:
“虽然法国小说我看得很多,喜欢的也不只是莫泊桑、福楼拜,也喜欢雨果,也喜欢巴尔扎克。但很难说我具体受哪个作家的影响。我写作的时候,从来不考虑形式的框框,也不想拿什么主义来规绳自己,也不顾文章的后果是受到欢迎或是招来物议。——我只是任思绪的奔放而信笔之所之,我只要求保持我最初的、原有的、心灵上的触动和不歪曲生活中我所爱怜与所欣赏的人物就行了。”
丁玲年轻时幻想着另一种生活。她离开故乡,定居到大城市:先是上海,后来是北京。我们发现她小说中的好几个人物和她本身有同样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其实是在小说中描述自己追寻理想生活的经历。我们也许可以说,丁玲的作品无意识地借鉴了外国文学。她笔下人物同福楼拜作品的相似来源于她对外国作品的广泛阅读,同时也来源于她自身的经历。
而《死水微澜》的作者李劼人在留学法国之前,他曾为报馆工作了很长时间。这种经历在他身上体现为在分析和叙述事件时绝对忠实于现实。这种品质以及他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得他钟情于现实主义文学。
李劼人1912年开始写作,当时的中国充斥着爱情和阴谋题材的小说。这些故事发展突兀、感情造作的小说,回避了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受到林纾翻译的《茶花女》的影响,李劼人开始倾向于现实主义创作。他年轻时期的作品与同时代大部分文学作品有明显的差异。他描绘真实生活的渴望,预示着其之后的文学选择。
在20世纪初赴法学习文学的时候,李人选择了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作为研究对象。他反复地阅读福楼拜和左拉的作品。回国后,他出版了不少译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包法利夫人》。李劼人在他的论文《法国现实主义作品与作家》中,写出了他对现实主义的看法。他认为现实主义的冷静和客观是极其宝贵的。他欣赏现实主义不逃避真实生活、描述生活本来面貌的态度。他对于现实主义的唯一批评是其将生活丑陋的一面展示给读者却不提供解决办法:“好比是医者检查出了症状却不开处方。”
从1935年到1937年,李劼人写了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为了还原历史事件的本来面貌,他甚至对过去的事件做了深入的调查。李劼人运用历史学家的严谨态度,像福楼拜曾经做过的一样,对历史进行了仔细研究。他的三部曲是对晚清时期以及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忠实再现。
谈到写小说的动机,李劼人曾说:
“……(我)打算把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切感过,所体验过,在我看来意义非常重大,当得起历史转折点这一段的社会现象,用几部有联读性的长篇小说,一段落一段落地把它反映出来。”
由于其对法国语言和文学的丰富学识,李 人比丁玲在“自然主义”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他认为,自然主义不在意读者的看法和社会的质疑,擅长以科学的手法揭露现实生活的阴暗面。对于自然主义的弱点,李人认为左拉完全忽视了精神力量和生活经验。描写生活的时候,左拉有观察力而且大胆,但他只描写生活消极的一面,而光明的一面在哪里?我们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左拉却并没有给出答案。
由于李劼人对于法国文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肯定,他在开始写自己的作品以前,已经对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缺点有了成熟的思考。因此,如果说他在写作中借鉴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那也应该是他不自觉所为。
综上所述,丁玲笔下的阿毛姑娘与艾玛的相似之处来源于作者广泛的外国文学阅读和自身的生活经历。至于李人笔下的蔡大嫂,我们可以说,《死水微澜》是作者在经过对法国现实主义作品进行了严谨的研究后创作的成功佳作。
参考文献:
[1] 丁玲:《丁玲选集·第二卷·阿毛姑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沈从文:《记丁玲》,岳麓书社,2002年版。
[4] 丁玲:《我的生平与创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 成都市文联编研室:《李人作品的思想与艺术》,中国文联公司,1989年版。
作者简介:张妍,女,1980—,天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关键词:福楼拜 丁玲 李劼人 创作动机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居斯达夫·福楼拜的小说《包法利夫人》是法国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品。小说主人公艾玛·包法利出身农家,却接受了天主教修道院的贵族式教育,追寻浪漫的幻影,不惜在现实生活中付出高昂的代价,最终幻想破灭,绝望地死去。在中国,《包法利夫人》最初被译介是在1925年,当时的新文学运动正如火如荼。丁玲的《阿毛姑娘》出版于1928年,讲述的是一位出身农村却幻想大城市奢华生活的姑娘,努力追寻梦想但最终幻灭的历程。《包法利夫人》的译者李人于1935年创作了《死水微澜》,小说女主人公蔡大嫂从小生长在乡村,羡慕城里富裕的生活,幻想着改变现实,但最终梦想破灭了。
一 《阿毛姑娘》与《包法利夫人》
阿毛和艾玛走着同一条路线:孤独→梦想→渴望→绝望(死亡)。阿毛生活在20世纪20年代末,艾玛生活在19世纪中叶;艾玛在训练贵族少女的修道院接受过教育,阿毛从未上过学。尽管有这些差异,我们仍可观察到,两个人物都生活在一个浪漫主义逐渐被颠覆的时代。
阿毛第一次去大城市是为了见未来的丈夫。大城市让这个农村姑娘眼花缭乱:“……阿毛就由于这旅行,把她那在劳作中毫无所用的心思,从单纯的孩提一变而为好用思虑的少女了。”艾玛:“额比萨尔之行给她的生活里,凿开了一个洞眼,就像暴风雨在一夜之间使山岩裂出一道道缝隙似的。”
对于阿毛来说,务农、缫丝不能满足她的梦想,更不会帮助她实现梦想。艾玛也抱怨命运:“她想起她渴望的东西,她放弃的东西和她本来可以得到的东西。这一切都为了什么,为了什么?”
两个人物沉浸在浪漫的幻想里,感到孤独,并逃避到大自然中:
阿毛:“一到夜晚,从远远的湖上,那天与水交界的地方,便灿烂着很繁密的星星。……阿毛是神往到那地方去了,她知道那就是城里……”
艾玛:“她窗子下面有一箱蜂,又是蜜蜂在阳光里来回飞,碰在玻璃窗上就像一颗颗金色的子弹在上面跳动似的。那时候是多么快乐!多么自由自在!充满着多少希望和梦想!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她的心思不断飞到那所房子里去,就像金狮客店的红脚白翅膀的鸽子不时飞到这房子的屋檐沟里来一样。”
在两位主人公心目中,金色象征城市生活。她们向往与平庸的乡村截然不同的生活。但由于社会地位低微,她们的向往都未能实现。在妇女地位低下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中国,农家姑娘阿毛从未幻想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她所憧憬的只是物质的富裕。而艾玛则更向往情人的温情。
丁玲和福楼拜似乎都将主人公的幻想和向往归因于城市生活对乡村生活的冲击。福楼拜对主人公的梦想是持否定态度的:他将艾玛的悲剧归因于贵族式教育、当时流行的浪漫主义以及腐败的贵族文化,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讽刺。但丁玲笔下的阿毛对幸福的追寻却是合理合法的。
丁玲善于刻画女性形象,福楼拜对其影响并不仅仅体现在个别人物的塑造上,而是更广泛地蕴藏在观察、分析以及描述女性的方法和观点中。包法利夫人这个人物激发了丁玲的创作灵感,从而让她描绘了一位女性的内心世界。丁玲刻画的人物通常都在追寻走向幻灭的幸福,这和艾玛是相同的。丁玲借鉴福楼拜最多的,并不是人物塑造的相似性,而是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方式。
两位作家都擅长分析并展现女性人物的精神苦难。但二人的观点不同:福楼拜是客观的、冷静的;丁玲是主观的、热情的。
另外,青年时代的丁玲也梦想过另一种生活,并从中得到改变当时的社会的力量。她离开家乡,到上海和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定居;她笔下的不少人物和她本身有着同样的遭遇。丁玲在某种程度上描绘了她本身追寻理想生活的历程。也许我们可以说,她无意识地借鉴了外国文学。她笔下人物同福楼拜的相似,来源于广泛的阅读和自身的生活经历。
二 《死水微澜》与《包法利夫人》
蔡大嫂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人物。她聪明、勇敢、自负,不满生活现状。她不能满足于自己痴傻的丈夫,公开地和罗歪嘴调情。当她丈夫被捕入狱时,为了救他,同时也是为了享受生活乐趣,蔡大嫂决定嫁给顾天成。
蔡大嫂和包法利夫人有不少相似之处,如:她们都出身于农村,生活在靠近大城市的小城镇,并梦想着大城市的生活。在一个外省风俗浓郁的小城镇,大城市的新潮流很容易传播开来。艾玛被爱情小说影响,憧憬巴黎的奢侈生活;蔡大嫂通过周围人对成都这所大城市的描述,梦想住在有宽敞院子的大房子里,随心所欲地使唤仆人。
两个人物都拥有美貌,比自己的丈夫更出色,她们的丈夫都老实却懦弱。她们不满足于丈夫的平庸,两位丈夫却都因为娶了她们感到幸福。
两个人物都有情人。艾玛的理想建立在浪漫的幻影基础上;蔡大嫂则是基于现实的物欲。艾玛是远离真实生活的幻想的牺牲品;蔡大嫂因为能够或多或少地掌控现实而满足。但最终,她们都没能实现和情人私奔的愿望,她们都对现实绝望了。
通过比较两个人物,我们已经观察到她们之间明显的相似性。但两者仍然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差异。艾玛憧憬浪漫的情感体验,蔡大嫂则更向往奢侈的物质生活。艾玛在阅读中找到了理想情人的范本,而蔡大嫂则在现实生活中审视她的情人。两个人物不同的人生哲学将她们引领到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死水微澜》以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我”的叙述开篇,在引入女主人公后就消失了。这和《包法利夫人》的开篇不谋而合:《死水微澜》中的“我”讲述了“我”对蔡大嫂的回忆;在《包法利夫人》中,“我”讲述了“我”对夏尔·包法利的印象。第一人称的使用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更吸引读者。
在《死水微澜》中,作者细致地描述了中国四川省的民间风俗:人物的语言都使用四川方言,这是祖籍四川的作者李劼人所熟悉的语言习惯。作者以充满怀恋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四川乡镇居民的生活景象:街道,店铺,小饭馆,名胜古迹,春节、婚庆、丧礼的民风民俗等;主要人物都是四川本地人,其中大部分人终生没有离开故乡。李劼人认为每个地区的人民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他笔下的四川百姓都具有当地代表性的性格特征。如蔡大嫂这个人物就有四川地区妇女的共同特征:聪慧而大胆。
《包法利夫人》的副标题为“外省风俗”。李劼人和福楼拜在这一点上有相同的目标:描写某地区的独特生活风貌。
三 不谋而合,还是模仿?
福楼拜和莫泊桑是丁玲最喜欢的作家。她看过《包法利夫人》至少十遍,而且从中受益匪浅。1928年,她出版了《阿毛姑娘》,而阿毛曾被广泛地认为是以艾玛·包法利为模型塑造的。从表面看,两位女性的性格相近:阿毛和艾玛一样爱幻想,渴望幸福,自视甚高,厌倦了平淡的婚姻和庸俗的丈夫。阿毛悲剧性的死亡也和艾玛如此相近。沈从文曾谈到福楼拜对丁玲的影响:
“她欢喜那个女人。她欢喜那个号称出自最细心谨慎于文体组织于故事结构的法国作家笔下的女人,那女人面影与灵魂,她仿佛十分熟习。她至少看过这本书十遍。不管本人由于异国知识的缺乏,对于本书有若干语句上的误解,与若干描写上无法理解,她却仍然从这本书中,以及莫泊桑一本《人心》书中,学了许多。她跟那些书上的女人学会了自己分析自己的方法,也跟那些作书男人学会了描写女人的方法。”
那么,我们能不能说丁玲是单纯地模仿福楼拜呢?
如果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丁玲笔下的大部分女主人公都追寻她们幻想的生活、理想的爱情,拒绝妥协于现实生活。比如,她第一部小说的女主人公孟轲也是一个追寻理想的人物;《莎菲女士的日记》的女主人公莎菲为了追寻理想的生活和爱情,走遍了中国南北。
丁玲早年住在常德的亲戚家,后来和丈夫在北京期间,不间断地读了很多法国文学作品。她曾说:
“虽然法国小说我看得很多,喜欢的也不只是莫泊桑、福楼拜,也喜欢雨果,也喜欢巴尔扎克。但很难说我具体受哪个作家的影响。我写作的时候,从来不考虑形式的框框,也不想拿什么主义来规绳自己,也不顾文章的后果是受到欢迎或是招来物议。——我只是任思绪的奔放而信笔之所之,我只要求保持我最初的、原有的、心灵上的触动和不歪曲生活中我所爱怜与所欣赏的人物就行了。”
丁玲年轻时幻想着另一种生活。她离开故乡,定居到大城市:先是上海,后来是北京。我们发现她小说中的好几个人物和她本身有同样的经历。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其实是在小说中描述自己追寻理想生活的经历。我们也许可以说,丁玲的作品无意识地借鉴了外国文学。她笔下人物同福楼拜作品的相似来源于她对外国作品的广泛阅读,同时也来源于她自身的经历。
而《死水微澜》的作者李劼人在留学法国之前,他曾为报馆工作了很长时间。这种经历在他身上体现为在分析和叙述事件时绝对忠实于现实。这种品质以及他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得他钟情于现实主义文学。
李劼人1912年开始写作,当时的中国充斥着爱情和阴谋题材的小说。这些故事发展突兀、感情造作的小说,回避了现实社会中的矛盾。受到林纾翻译的《茶花女》的影响,李劼人开始倾向于现实主义创作。他年轻时期的作品与同时代大部分文学作品有明显的差异。他描绘真实生活的渴望,预示着其之后的文学选择。
在20世纪初赴法学习文学的时候,李人选择了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作为研究对象。他反复地阅读福楼拜和左拉的作品。回国后,他出版了不少译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包法利夫人》。李劼人在他的论文《法国现实主义作品与作家》中,写出了他对现实主义的看法。他认为现实主义的冷静和客观是极其宝贵的。他欣赏现实主义不逃避真实生活、描述生活本来面貌的态度。他对于现实主义的唯一批评是其将生活丑陋的一面展示给读者却不提供解决办法:“好比是医者检查出了症状却不开处方。”
从1935年到1937年,李劼人写了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为了还原历史事件的本来面貌,他甚至对过去的事件做了深入的调查。李劼人运用历史学家的严谨态度,像福楼拜曾经做过的一样,对历史进行了仔细研究。他的三部曲是对晚清时期以及辛亥革命前后中国社会的忠实再现。
谈到写小说的动机,李劼人曾说:
“……(我)打算把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切感过,所体验过,在我看来意义非常重大,当得起历史转折点这一段的社会现象,用几部有联读性的长篇小说,一段落一段落地把它反映出来。”
由于其对法国语言和文学的丰富学识,李 人比丁玲在“自然主义”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他认为,自然主义不在意读者的看法和社会的质疑,擅长以科学的手法揭露现实生活的阴暗面。对于自然主义的弱点,李人认为左拉完全忽视了精神力量和生活经验。描写生活的时候,左拉有观察力而且大胆,但他只描写生活消极的一面,而光明的一面在哪里?我们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向?左拉却并没有给出答案。
由于李劼人对于法国文学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肯定,他在开始写自己的作品以前,已经对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缺点有了成熟的思考。因此,如果说他在写作中借鉴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那也应该是他不自觉所为。
综上所述,丁玲笔下的阿毛姑娘与艾玛的相似之处来源于作者广泛的外国文学阅读和自身的生活经历。至于李人笔下的蔡大嫂,我们可以说,《死水微澜》是作者在经过对法国现实主义作品进行了严谨的研究后创作的成功佳作。
参考文献:
[1] 丁玲:《丁玲选集·第二卷·阿毛姑娘》,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2]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沈从文:《记丁玲》,岳麓书社,2002年版。
[4] 丁玲:《我的生平与创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 成都市文联编研室:《李人作品的思想与艺术》,中国文联公司,1989年版。
作者简介:张妍,女,1980—,天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法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天津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