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 :健康护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ng1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年接收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并将其平均分为循证组(n=44)和常规组(n=44),其中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而循证组患者则在同时配合循证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常规组相比,循证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且心律失常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证组护理满意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内科危重病,在临床比较常见,其发生主要因冠状动脉急性狭窄所导致的心肌缺血、坏死,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及并發症多的特点,而心律失常证实该疾病的常见并发症。根据相关临床研究表明[1],国内约有4/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会出现心律失常,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具有积极意义[2]。本次研究,通过选取我院接收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后采用不同护理计划,旨在进一步分析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年接收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循证组(n=44)和常规组(n=44)。所有患者均经相关检查确诊,符合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诊断标准,且患者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其中常规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9.80±6.25)岁;包括:快速心律失常者24例,缓慢心律失常者20例。循证组男26例,女18例;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59.52±5.81)岁;包括:快速心律失常者23例,缓慢心律失常者21例。经核实,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具体:饮食指导、生命体征监测、氧气支持、用药指导及并发症预防等,而循证组患者则同时配合循证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①组织护理人员组建循证护理小组,并加以培训,使小组成员不但能够充分理解循证护理的概念与原则,还能够掌握循证护理的具体方法。②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循证护理问题,并在小组内展开探讨。③查阅相关文献、书籍查找理论依据,然后对每一名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预测。④患者自入院后应立刻进行心电监护,同时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观察其各项指标改变,准备好相关抢救设备与药品,以便于及时干预突发状况。⑤心律失常通常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3日内,护理人员应告诫患者在这个时间段要注意卧床休息,切忌排便用力。⑥耐心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同时对其提出的问题予以解答,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可运用循证医学对患者不良情绪因素进行因素,然后采取对应护理干预。⑦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严格控制其每日能量、维生素的摄入。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卧床、住院的时间,以及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自行拟定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进行评价,其中问卷总分为100分,根据得分评价为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60-89分),不满意(60分以下)。护理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1.4 统计学处理
  SPSS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X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卧床、住院时间以及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
  与常规组相比,循证组患者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且心律失常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常规组中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者18例,满意者16例,不满意者10例,护理满意率为77.27%。循证组对护理服务非常满意者25例,满意者17例,不满意者2例,护理满意率为9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主要有心悸、胸闷以及气短,严重者还会猝死[3],而对该病症患者抢救中采取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循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它通过针对疾病护理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查阅资料并结合临床经验,从而制定出具有系统性、针对性以及连续性的护理方案[4]。在循证护理下,每一位患者均能够获得更最佳护理。
  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别开展不同护理,经研究后评价,与采取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相比,开展循证护理的患者卧床、住院时间更短,且心率失常发生率更低,患者护理满意率更理想(P<0.05),其结果充分证明循证护理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艾茹,杨玲,崔丽娜.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5):117-119.
  [2]鲁秀菊.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探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5):116.
  [3]朱榆.全程监测和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14):142-143.
  [4]余苏娟.综合护理干预在心电监护仪监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13):139-140.
  [5]李洁,王贝贝,吕然.介入栓塞治疗面部动静脉畸形的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5):78+90.
其他文献
摘要:传染病因为隐藏性好,传染性高的特点,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一个重大因素。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传染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在传染病护理与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传染病相关知识普及程度不够、护理方式不合适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通过普及知识、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方式预防和治疗传染病,实施人文关怀等措施,促进传染病管理。  关键词:传染病;护理;管理;问题  1、前言  一般来讲,传染病的流行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临床护理管理当中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精神科收治100例症患纳入研究对象范围,以就诊顺序将病患平分两组,每组50例。基础组采取传统的护理管理路径,研究组采取风险管理路径,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相比基础组,研究组的风险事件实际发生总率显著较低,对于护理工作的实际满意度显著较高,组间数据的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文件书写管理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管理质量 。 方法 资料选取 2017 年1月— 2017 年 12 科室出院病历 200份,设为观察组;选取 2018年1月—2018 年 12 月科室出院病历200份,设为对照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病历中实施日清日结方法后病历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病历文件书写合格率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应用日清日结管理可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精神科的护理管理当中责任分组的护理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本院2018年4月-2019年5月精神科收治106例症患纳入研究对象范围,以就诊顺序将病患平分两组,每组53例。常规组采取传统的基础护理路径,研究组采取责任分组的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相比常规组,研究组自我效能感的量表(CSES)指标状况优势显著,且护理质量状况优势突出,组间数据的差异性有统计学的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尼洛替尼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中运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施行尼洛替尼治疗方案,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方案,观察组运用综合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情况。结果:观察组研究中所得病患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中所得数值,研究中所得心理状况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中所得数值,统计学有意义(P<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烧伤创面换药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将我院急诊科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进一步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创面换药干预,观察组则在常规创面换药干预的基础上配合腕踝针镇痛护理干预,进一步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1)在镇痛VAS评分方面,干预前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明显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新型超分子水杨酸联合面部护理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寻常型痤疮患者 62 例(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5 月),随机分为新型超分子水杨治疗的对照组(31 例)与新型超分子水杨酸联合面部护理的观察组(31 例),观察患者皮损面积、皮损疼痛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皮损面积小,皮损疼痛评分低,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新型超分子水杨酸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理沟通对精神病患者病情的影响。方法:选取精神科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沟通交流,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前BP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沟通的实施可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冠心病实施无缝隙护理的应用措施和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30日-2019年5月30日,共有6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我院接受治疗,以这60例患者为对象实施研究,依据60例患者护理方式的不一致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措施为基础护理,观察组为无缝隙护理,分析护理措施的应用价值以及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
期刊
摘要:目的:该文章主要研究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急诊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12月期间的治疗患者做为主要的观察组,2015年1-12月期间的治疗患者作为主要的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采用急诊分诊的安全管理模式,而对照组则采用基本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比较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来分析出急诊分诊安全管理模式对提高急诊护理应用的效果。结果: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评的分数要大于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