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文化产业战略制定中的“自省”与管理问题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l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江西社科规划课题(项目编号:08tw14),以及江西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课题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 要] 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而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这一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在中国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问题中,首先需要明晰学界对文化产业相关理论研究的渊源。对于中国而言,又需要先了解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才能进一步对发展战略问题做出思考。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发展战略 区域特色
  
  如果承认行政空间体系和经济空间结构的派生物是文化的地域格局的话,那么,在文化产业逐渐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引擎的前提下,对区域文化产业尤其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就尤为必要了。笔者不揣简陋,从文化产业理论的渊源、中国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所面临的问题和趋势等几方面入手,拟对此问题做一管窥。
  一、文化产业理论的渊源
  对文化产业理论的研究要从20世纪2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本雅明的一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开始,因为其中的观点与该学派另一位代表人物阿多诺的观点相悖,是以阿多诺和霍克海默于1947年在出版的《启蒙的辩证法》里申述了自己的观点,首次提出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不过他们是从艺术和哲学价值评判的双重角度对文化产业进行的否定性的批判,他们所谓的文化产业,就是文化产品在工厂中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标准化、规格化的方式被大量生产出来,并通过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消费者,最终是文化不再扮演激发否定意识的角色,反而成为统治者营造满足现状的社会控制工具。
  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洛文塔尔则强化了这种论调,认为这种文化产业的产生是以现代文明的机械化进程和个体的衰落为代价的,因此,这里所说的文化不再标志着一种富有创造性的、人的生命的对象化,而仅仅体现为对利润的追求,甚至是对个性的泯灭。而前者似乎更明显:所有这些文化工业最直接的目标都是为了赚钱,不管形式如何翻新、形态如何变化,归根结底是为了挣钱,这是从生产方面说的。从消费方面说,进入消费视域的文化产品与从工业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产品别无二致,于是在大众的接受过程中,不得不屡次的在机械的、雷同的程式里调整自己的意识,主动地选择的空间被压缩,人们在被动接受中变得痴呆化。这种对文化产业的概念的界定虽是出于法兰克福学派内部观点的争论,但却为后来学者们的理论考量提供了有利的思考向度,亦为后继者增加了论辩的张力。
  如前所述,对文化产业的概念和功用的态度自始便有两种观点,如同属法兰克福学派的本雅明就对其持乐观态度,并对文化产业的积极价值和历史意义进行了挖掘。事实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对文化产业进行定义时,也从中汲取了营养,认为文化产业就是“结合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是无形的文化内容。这些内容基本上受到著作权的保障,其形式可以是货品或货物。”但论者往往注意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产业定义的前部分,殊不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80年召开的蒙特利尔专家会议上,在对文化产业产生的条件进行说明时同时说出了文化产业形成的条件,即“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产业和商业流水线上被生产、再生产、储存或者分销,也就是说,规模庞大并且同时配合着基于经济考虑而非任何文化发展考虑的策略。”可见,由于资本的作用,文化产业自身不会有“任何文化发展考虑的策略”,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效益成为其考虑的出发点,但其中又显然是对“本质是无形的文化内容”的一种再创造,这过程中更有宏观的管理,如对著作权的保障。
  不管是对相关文化产业理论的争论,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最后界定,都是停留在特定阶段对其的一种认识。随着世界格局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在逐步深入,韩国文化观光部部长南宫镇曾经断言:“19世纪是以军事征服世界,20世纪是以经济,到了21世纪是以文化来建立新时代的时候。”无独有偶,当美国在线兼并时代华纳后一位法国记者以同样的口吻评论说:“在因特网时代,只要谁买下文化,谁就可以控制时代。”毫无疑问,对于文化及其产业的认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走向了一个极致,也就是说,在21世纪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共识。
  二、发展战略制定的自省问题
  全球化最终的落脚点是对区域市场的把握,经济实力的体现也是以区域市场为基础,因为在21世纪的竞争中,不仅是产品与产品的竞争,而是文化体系与文化体系的竞争;不仅是国家与国家的竞争,而是区域市场与区域市场的竞争,因此,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出区域特色,制定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就尤为关键了。中国的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但这并不说明其发展历程是一路凯歌,恰恰相反,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错综复杂,因此,在区域文化产业战略的制定问题上急需自省。
  首先,中国从长期的计划经济脱胎而来,更加之文化行业的意识形态特征的原因,我国的文化体制改革包括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一直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多年以来,文化改革一直没有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十六大报告对文化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提出文化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并提出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十六大对发展文化改革的戰略决策反映了党中央在文化事业发展战略问题的逐渐成熟,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无疑会有巨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同时亦说明文化产业在体制和机制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协调的地方多多,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应会更多,计划经济遗留的痕迹会更重,企业对相应的上级部门负责,不是面对市场,办事效率自然低下,内部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机制,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也很难调动,而且这种种弊端多少还连带了地方政府和地方集团的利益问题;同时,计划经济下的条块分割使地方文化企业很难大有作为,例如我国的地方报业集团大都局囿于某个区域,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举步维艰,更难提走向世界。
  其次,中国文化单位的盈利模式比较单一,还基本上停留于依赖广告的阶段。世界上多数的传媒集团将广告额都控制在总入的30%以内,而我国地方各级电视台的广告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都在90%以上。这种情况从另一侧面说明了中国的区域文化产业亟需产业化的运作。一方面,企业需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导入市场竞争的规则。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是约束自身浪费资源的最好手段,只有在竞争的状态下成本的经营管理问题才会纳入企业管理者的视域。而处于完全垄断或依赖国家扶持的企业实体由于运营成本并没有可以参考的标尺,所以成本的约束自然不会非常严格,企业也因之不会在国际上立足。另一方面,在市场化的基础上,需要明晰产业化的思路,因为在产业化的理念下,媒体包括电视台的一切内容都可能变成可经营性资产,不仅包括节目,甚至名称、人才都可以进行相关的运作。以美国的迪斯尼为例,在做《狮子王》电影时,集团下属的公司就会围绕它做服装、玩具、音乐、电视等,甚至会有主题公园等多种开发形式,这种盈利方式就保证了利润来源。而且,当今文化产业集团的发展已经打破了国界和行业间的限制,以传媒界的几大公司为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迪斯尼公司、贝塔斯曼公司、维阿康姆公司、新闻集团、索尼公司、环球公司、日本广播公司等不仅是全球化经营,突破国界的占有垄断地位,而且设计广播、电影、电视、图书报刊、音像制品、有线-卫星网络、音乐、娱乐、体育、网上服务等商贸一体化的多媒体多品种经营。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的文化产业,尤其是实力羸弱的中国区域文化企业在内部要增强不同行业的横向整合就尤为必要。
  再次,中国的区域文化产业相关的配套实施和制度尚不健全。例如在旅游业方面,现在倡导文化旅游,而事实上国际旅游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国际化水平,同时也是反映该区开放程度的主要指标之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际旅游业发展迅猛,充分反映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2000年国际旅游收入情况为:美国位居第一,旅游收入达到851亿美元;法国位居第三,达到299亿美元;中国位居第七,达到162亿美元。但在近年来中国旅游发展过程中亦呈现了不少问题,其中总收入增幅、游客滞留期、国内游客消费率、国际游客的消费比重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以吸引国际游客最多的北京来说,2002年接待国际游客310.4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31.1亿美元,对于国内其他城市而言是遥遥领先,而同样是一国首府的维也纳,人口虽为北京的十二分之一,1996年接待国际游客就已突破千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百亿美元以上。在从文化消费的影响而论,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古迹的西安和北京,国际游客平均滞留期不足1天和4天,而欧美一些城市这一数字是7~15天,文化消费需求吸引力和吸纳力的差距可见一斑。
  最后,中国的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属于“后发型”国度,如何有效利用这一有利形势该是考虑的重要问题。既然中国的文化要纳入产业化的轨道运行,因此亦应考虑产业发展的阶段性中“后来居上”和“逆向整合”的特点。前者是指伴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后发国家能够嫁接最新的技术成果促使产业升级并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后者是指在借鉴先进技术和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往往是前一个发展阶段还没有充分完成,后一个发展阶段便“叠加”其上,而且这一过程中无形的便会降低前一个阶段的重要性,于是出现根据后一个发展阶段的要性重组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的情形。比如网络媒体的兴起使传统媒体甚至广播电视的重要性都要重新考虑。
  三、发展战略制定的管理问题
  尽管中国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困难重重,在全球化进程中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一国经济提升的一个基本维度的前提下,中国理应也不得不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
  首先,是管理的跟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体布局的一部分,又是地方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其发展固然离不开大的整体经济文化环境,但直接影响的还是地方区域政府在政策和管理的调配。一方面,地方区域对于自己的文化资源的优势和特色有一个较为清醒的认识,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才能因地因时制宜,出台相关的鼓励政策和措施。另一方面,充分认清文化产业的特质,前述的文化产业的经济特性应该摆在一个关键的位置,因为虽然文化产业不应以盈利为惟一目的,但利润不仅是引导资本的指向标,而且是检验企业成败的重要标志。经济效益是实现社会效益的载体,社会效益是保证经济效益的根本。只有盈利了,文化产业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积蓄足够的力量也才会做出高水准、多层次的文化艺术精品的可能。因此,政府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管理要跟进,协调好文化产业、市场、调控的关系,从根本上让文化产业处于一个良性循环的环境。
  其次,是摆正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毫无疑问,中国政府在这一文化发展过程中,需要突破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思维模式,充分发挥其是最多资源和最大权力拥有者的优势,承担环境塑造的主要责任,从以往参与文化到现在办文化的身份转变,因此需要根据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文化运行的规律,适当用税收、政策等杠杆扶持健康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抑制不良倾向。同时结合中国自身的特点,为文化产业层出不穷的分支搭建平台,让充分利用各地独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发育健全,这亦为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供有效张力;另一方面,政府及公共部门要具备跨领域跨行业的眼光,引导其在市场的调配下结成规模巨大的“航母”,相关行业相关产业齐头并进,加快培育和发展地方文化支柱产业的进程。
  政府的另外一项战略任务就是对发展壮大的民族文化产业要采取适度保护,此项举措也并非一国所独有,在文化产业发展史上可谓俯仰皆是。法国本是电影强国,然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备受美国好莱坞的冲击,法国电影在国内国际上所占市场份额日渐萎缩,1991年,在其国内,法国国产影片仅占32%,而美国片则高达60%,票房收入美国也占到了60%,这方面法国片仅是美国的二十分之一。巨大的影视逆差是法国开始警觉,为拯救濒临被吞噬的法兰西文化,法国官方和知识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抵制美国的文化霸权主义。在1989年就使欧共体通过了一项决议,规定所播放的电视节目的40%必须是国产节目。政府则通过经济配额和补贴制度保护法兰西文化,有效地支持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1993年10月,法国斥巨资拍摄的《月牙》首映时,密特朗总统亲率一大批政要到场观看以扩大宣传。同年,在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法国会同加拿大强调“文化的特殊性”,文化产品不能与其他商品一样自由流通,反对美国把影视产品引入谈判内容的要求。中国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虽然类似的事例还不多见,但在经济领域的一系列反倾销案件的频频发生亦为文化产业从另一侧面敲响了预警。
  企业则一方面需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运行,时刻留意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使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密切结合,这亦是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潮流,即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被频频用于文化产品的开发和传播。实际上,带有数字化等高科技特征整合的一些文化资源称为内容产业,用内容产业来改铸一国的传统文化资源,用内容产业来拓宽新兴文化产业已成为一种趋势,如果能抓住这一契机,企业不仅能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又能实现其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作为后发区域,应该充分汲取先进者创意所带来的“双赢”效果,更应看到当前一些曾经单极突破的城区经济所面临的困境。以沿海最先改革开放的城市为例,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强调经济先行给中国改革的有益牵动值得肯定,但同时也该注意到,当前的沿海经济发展要想实现具有跨越性、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回头清理曾经被漠视的文化资源和文化累积,考虑城市文化建设和文化资本积累方面如何构建,从“文化经济”和创意经济入手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巨轮,惟此,沿海城区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和神话,也才能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设计,这亦说明了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对是区域物质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侧翼。
  四、简单的结论
  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元素,中国又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古國,区域文化资源丰富。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中,既需明晰文化产业理论的来龙去脉,又要把握好当今时代的发展脉搏。但正如前所述,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突破原有程式,找好自己的定位,以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为战略目标,同时也应结合国际发展形势,进行有效的产业化运作。正如美国的一位文化经纪人所说:“只要充分发掘中国历史的精华,再加上现代市场的运作方式,这样的文化精品进入国际主流文化市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参考文献:
  [1]阿多诺霍克海默. 启蒙的辩证法[M]. 重庆出版社,1990.
  [2]日本经济新闻[N],2002-08-18
  [3]Hannele Koivunen,From tacit knowledge to culture. http: //www.lib.hel.fi/ulKKirja/ birstonas/Koivunen.htm-53K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院内病死率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调查方法,将2004年1月-2007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科收治的接受有创机
本文以SCP范式为研究视角,对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进行了初步的考察。分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现存的结构以及相关行为、绩效。分析得出,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带有明显的区域间垄
为解决亚黑PU涂料抗刮性能差的问题,根据汽车内饰涂料的特点及要求,通过筛选不同的羟基丙烯酸树脂、添加剂,并对各物料配比进行合理化设计,最终采用了中羟丙烯酸树脂与改性的
军民融合是军工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的出路。军工固定资产投资是助力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物质保证。通过对军工固定资产投资现状进行进行介绍,分析了其不适应改革发展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脆性骨折的疗效及技术关键。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1年1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行锁定钢板治疗的32例肱骨近端脆性骨折患者。术中
冷战结束后,中俄两国在良好的政治关系氛围下,在经济领域也展开了广泛合作,电力方面也不例外。本文通过中国与俄罗斯在电力方面的合作情况,分析影响两国在该领域合作的诸因素
目的:探讨高位硬膜外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甲状腺手术分别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和单纯颈丛阻滞,观察两种麻醉对术中、后患者心率、血压和呼吸等方面的
介绍了电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分析了Partnering模式的特点,论述了其在电网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优越性及意义。重点介绍了在电网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Partnering模式的方法,在电
目的:探讨甲基强的松龙鼓室内注射联合高压氧(HBO)治疗突发性耳聋(突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76例(所有病例均为常规全身用药2周无效,再随机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单纯甲
目的:比较阿托品不同给药方法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阿托品最佳给药方法。方法:将79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分为3组,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