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信息化技术与职业教育结合的措施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s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经历了由管理到服务的改变历程,在以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相融合的核心理念下,对于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信息技术逐渐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深度融合,职业教育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也需要多方协作、合力推动,要建立跨界共同体,这一内涵包括学习共同体、职教共同体、校企共同体,在相互协同、合力推动的环境下,寻求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战备部署和实践运作的制衡点。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阐述了信息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深入剖析实施路径。
  【关键词】职业教育 信息化 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24-02
  互联网网络技术为标志的新型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正深层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等,在职业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深度拓展和广泛应用也势必推动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创新和发展。中国职业教育要站在时代的高度,通过统筹规划,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下的“公建众享”特色,在信息化规划设计的背景下,进行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改变和学习方式变革,将我国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发展之路,特色之路。
  一、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的背景研究
  1.信息化技术应用于职业教育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大势
  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育最初源自美国的“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伴随着教育改革的风潮,信息化教育改革已经被誉为“第五次教育革命”,它对教育形态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也进行了全新的定义阐释。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建设是现代世界教育改革的转折点和关键的突破口,我们要把握时代脉搏,研究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2.时代发展中迫切性的需要
  教育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联系紧密,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下,对职业教育都做了总体的、全局的部署规划,并且也制订了相关的推进初步步骤,我们在获得一定教育信息化的成效之时,也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要正视建设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的差距,要动态地辨析建设中的新问题、新动向。
  3.MOOCs带来的时代机遇和挑战
  自2013年开始,全球正式进入了MOOCs元年,这一“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开放引发了全球高等教育的重大变革,它极具个性的开放式学习方式,为不同人群提供了共同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同样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它也带来了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变革,那么,如何使信息化融入职业教育?又如何让人们增加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认同和理解?职业教育在信息化进程中又如何培养人才?这些都是职业教育应当思考的问题。
  二、信息化技术在现代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阐述
  1.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国际地位
  由于科学信息新技术的不断推进,职业教育也必然加强信息化建设,国际教育形势也随之展开了相应的教育改革,形成了资源共享、个性化教学、远程教学指导和合作化的教学新潮流,并成为了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最主要途径。
  2.信息化是职业教育的基础构件
  现代职业教育融合了信息化手段,并使之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资源共享、开放和终身性的特点之下,现代职业教育的设计和实施都离不开信息化的平台。同时,出于职业教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现代职业教育要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转变,要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新型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由抽象化向具体转变、复杂化向简单转变、理论向应用转变,从理论教学与应用实践脱节的弊端中解脱出来,实现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全方位融合。
  三、我国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概况、成绩及不足
  我国在工业化正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基于理性的思考,我国要对职业教育信息化进行战略总体部署,并逐渐地铺开,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信息化电子技术开始应用,在从经济信息化、国家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中,我国由信息化建设的准备阶段进入了国家战略部署的工业化应用阶段,在加快经济增长点的同时推进信息化工作,并呈现纵横向的信息化铺展和延伸:从横向铺展而言,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列入我国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成为了十大重点项目之一。从纵向延伸而言,信息化已经延伸到了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由之路,引起了教育范式的改变。
  近年来,信息化已经深入教育领域,在各行业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些成绩:数字校园的建设和开发、教学信息资源平台的构建、职教技术培训、教学应用信息化系统等。这些都在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了有效的成果,并为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奠定了基础。资源开发机制和资源共享模式的建立,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开发的关键。其中:资源开发机制包括:政府工程项目机制、建设资源基地机制、推进协作共建机制、社会征集评审机制。资源共享模式依靠网络设立了“国家职业教育数字化信息资源库”、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学习资源平台和分专业的产教结合教育网等。
  然而,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也有受阻和滞后的现象,主要不足之处在于:(1)信息化建设与实践应用不同步。信息化建设在职业教育实践中没有找到立足点,出现只注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而忽略信息实践应用教学,这就导致信息化建设始终徘徊于职业院校的边缘,难以生根落地。(2)职业教育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诉求未得到重视。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职业教师具有深切的实践体验,他们在专业发展的视角,面临教学困境,拥有对信息技术能力的渴望和诉求,这种心理上的预期导致了教师自身实践的探索,而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即“双师型”教师,这样一种高标准的教师规格是专业教师渴望信息化能力提升的诉求。(3)社会尚未形成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跨界共同体。理论意义上的跨界共同体在实践的具体应用中尚存在难度,在跨界共同体中,政府把握方向性建设、企业注重产业结构调整、科研机构关注理论科研、职业院校培养信息化人才,在这些不同资源之中,尚是一种各取所需的共赢模式,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跨界共同体,职业教育网络应用基本处于始建阶段,远没有达到战略的核心地位和效用。   四、信息化技术与职业教育融合的推进措施探讨
  1.国家从政策顶层的高度,进行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设计规划
  (1)政府部门要做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设计者,通过对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全局蓝图规划,对不同层级的职业教育进行审查和指导,并鼓励有条件的区域实施创新试点,构建有特色的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
  (2)政府部门要做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协调者,在建设的过程中,要推动各方资源,集成合力,需要兼顾各方的利益,综合考虑建设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阻力,积极进行引导和调节,构建职业教育信息化运作模式。
  2.社会要从协同的视角,支撑职业教育信息化融合
  (1)企业要主动参与,发挥集聚效应。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正与企业、行业加强合作与交流,从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视角,进行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与交流,为了双方的新型合作模式的持续发展,企业要由单纯的功利性目标转为公益性的需求,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主动参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来,使之成为企业的“内需机制”,这样,才能保持双方长久持续地发展。
  (2)职业院校也要注重转型,深化自身与信息技术的教学融合。职业院校的教师要加强自身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增加对信息化应用的教学诉求,并着力提升自身对信息化数据进行处理和意义传达的教学能力,突显其职业教育的特征。
  3.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的“软、硬”资源共同体建设
  政府要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撑,颁布与职业教育信息化相匹配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职业院校也要保障其硬件设施配置:宽带连接的信息学习平台、学习网站、专业数据库等,在这些硬件资源配置的环境下,还要践行“微课”引入模式,为了推动职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实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要在职业教育中引入“微课”模式教学,用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应用于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如:可以用“微课”对某一具体的工作场景进行动态的、全方位的呈现,并利用其优势展现出对工作流程的细致的分析,推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磨合,促进师生对职业教学的态度转变,实现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更新。“微课”的开发和引入,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课堂教学问题,实现了师生之间利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但是,“微课”的引入也必须根据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等。
  4.职业教育网络社区的新型社区化构建,推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
  在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中,还要依托现有资源,利用“三通两平台”的建设契机,进行职业教育网络社区的构建,通过教师共同体的达成,形成了职业院校教师之间的身份认同,为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能力提供了一个可以充分展示的、开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把教学心得、专业教学难题等充分沟通,它有别于现实社区中的交流,通过其虚拟的社区空间,可以让教师各抒己见,如:公告栏、社区内通讯、社区成员列表、管理栏等,构建起相互切磋、共同解决教学问题的舞台。
  5.用在职培训方式加速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职业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了现代教师的诉求,为了满足这一诉求,可以采用在职培训的方式,进行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培训,要建立职教教师不同层级、不同内容的培训体系,开展专项、专题、定期的培训,培训内容要涵括理念、技能、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等不同环节,完成由传统教师向新型的“双师型”教师转变。
  五、职业教育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趋势
  在职业教育和信息化技术融合的环境下,实现了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应用,在职业教育领域内广泛实用虚拟现实技术,以新型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提升了职业教育效果。虚拟现实技术,也即综合集成技术,它涉及人机界面交互技术、传感技术等,用计算机生成逼真的三维空间,用虚拟的感知觉生成人与虚拟世界的交互式体验。这是一种可视化的、全新的自主学习环境,它由学习者自身与信息环境的自主性交互而进行知识的传达。
  1.虚拟仿真教学软件模拟职业教学过程、职业实训情境、具体专业操作等,这种无危险的虚拟软件可以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根据自己对软件的理解和模拟式操作,完成自身的专业技能学习。
  2.虚拟仿真校园的应用,也是一种应用趋势,它体现为不同层次的应用层面,根据需求不同可以搭建一个由浅及深的虚拟校园,即:简单可供浏览的虚拟校园;教学、教务、生活一应俱全的三维可视化虚拟校园;渗透人性化功能的学生远程教育平台。这些不同层次的虚拟仿真校园,可以为各职业分校和教学点提供动态的电子教学场所,为所需的终端提供开放性的远程教育。
  3.虚拟维修应用。在未来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要通过信息化技术与虚拟维修相结合,运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装备的维修设计、维修演示、维修核查等装备维修的全过程,真实地再现虚拟现实技术的实践应用。
  4.教师的优秀教案和教学过程也可以实现数字化,在这一平台上,职业教育教师可以运用数字化平台,进行日常备课、日常教学和实时的、同步的在线辅导,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在线评价,各教学专业人员还可以联合开发优秀教学课件,以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为重点,开发具有特色的在线课程辅导和教学过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沟通和联系,在网络上实现作业的提交等等,实现“重温课堂”新模式。
  六、结束语
  将信息化技术与职业教育相融合,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它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一种挑战。我们要树立用信息化技术推动职业教育的新型理念,深度融入教学和管理实务当中,通过大力推进优质数字化资源开发和共享机制,努力提高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和能力,在政府、企业行业、科研部门和职业院校的共同合力之下,以虚拟仿真技术为突破口、以职业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创新为手段,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谢宁河.面向就业的高职学生信息技术核心能力构成研究[D]. 南京师范大学 2011
  [2]沈琦.南京大学本科生学习中信息技术使用现状研究[D]. 南京大学 2013
  [3]王浩.教育信息化发展技术路线图研究[D].长安大学 2013
  [4]朱莎.美国、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3
  [5]王倩.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3
  [6]赵晓声.陕西省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层次与整体推进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2
  [7]朱小荣.学生视角下的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调查[D]. 扬州大学 2010
  [8]潘海生.高职院校就业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研究[D]. 电子科技大学 2010
其他文献
【摘要】笔者根据近几年来《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教学和教学改革,总结了教学改革的几点体会,编纂成文,以期和同行切磋学习。主要包括优化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新旧标准的处理、技能证考试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和综合考核方式等几方面。  【关键词】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课程教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是辽宁省成人教育学会2015年度成人高等教育专项课题“针对成人教育的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
会议
【摘要】校企合作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而对于学校而言是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如何让校企合作落到实处,进行双方共同受益的有效合作,目前很多职业院校和企业都在进行尝试。本文以近几年的校企合作实践总结与反思,探讨关于学校和企业如何在校企合作中实现共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合作共赢  【基金项目】马鞍山市科技计划项目-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力提升研究(编号:RKX-20
阳泉高铝矾土矿属于海盆滨湖相沉积矿床。不同类型矿石中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嵌布关系存在差异,从而决定不同类型矿石二者分选难易的差别。主要杂质矿物为锐钛矿、金红石和褐
平果铝土矿每年担负着复垦300亩废弃露天采矿场的重任,其中复垦区中边坡地占有相当比例,其土壤质地为酸、重、粘、贫瘠的矿床底板土,植被条件差.为了能够在复垦当年实现植被
【摘要】近几年随着国内农业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迅速发展,教学培养模式对人才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对促进学生就业起到一定的积极意义。本研究拟提出一种“三一三反馈”教学模式和实践模式,第一个“三”代表培养模型的三个输入结点,教学模块是指:专业理论课程群、基础知识课程群和特色课程群;实践模块是指:科研实战模块、企业实战模块和创业实战模块;“一”代表一个核心,即就是学生本身;第二个“三”代表培养模型
概述了平果铝矿复垦技术研究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工程复垦与生物复垦技术开发与应用效果.该项技术在我国工矿企业废弃地复垦中有推广应用价值.
该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了铝土矿中硬铝石的脱水行为,并进一步测定了其脱水活化能为190[KJ.mol],反应机制符合-ln(1-X)-kt动力学方程(n=1)。
【摘要】在“全民创新,万众创业”的新形势下,大学物理及实验应以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模式转变为培养能力和素质为重点的模式。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物理及实验考核评价体系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试图在教学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大学物理及实验考核评价方法的不断变革和完善。  【关键词】大学物理 考核评价方法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jyxm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