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日出》(统编本四下)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b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理清课文结构,想象画面朗读,感受海上日出景象之“奇”。
  2.领悟课文按景物变化顺序写景的方
  法,并学习运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话说“日出”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同学们见过海上日出吗?(如果见过,请描述自己看到的海上日出的景象,谈谈感受;如果没有人见过,播放《泰山日出》视频,让学生描述,谈谈感受。)师从“按什么顺序,说得怎么样”的角度进行评价。
  3.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巴金先生的散文《海上日出》,看看巴金先生是怎样写海上日出的。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导入,一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为后面的学文和仿写做好铺垫。)
  二、检查预习,识字学词
  1.指名读,齐读下面的词语:
  扩大它的范围、负着重荷、一刹那间、镶了金边
  2.强调多音字“荷”,出示“荷”的义项:即莲;担、扛。根据语境为“荷”字选择正确读音。
  ①这是一支荷枪实弹、训练有素的武警部队。
  ②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3.通过查看预习单,有部分同学反映“一刹那”这个词语不理解。看看这个词语在哪句话里,联系前后文,想想它是什么意思。
  4.其实,“刹”也是一个多音字。读“刹”(chà)时,还可以组词古刹、宝刹。“刹”是寺庙的意思,它还有一个音,谁知道?对,刹(shā)。这个字也是要求会写的字。我们一起来学写一下。
  让学生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教师范写时强调:①左下竖钩从横的右半部通过;②左半部最后一点的收笔要和竖中线对齐;③右边的竖钩要写得长一些,上齐下不齐。
  生临写,展示,师评价。
  (设计意图:重视字词教学,并不是所有的字词都要教,借助预习单了解学情,有重点地教。)
  三、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1.通过课题我们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写的是海上日出的景象。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写出了作者看海上日出的感受,你能一下子找到吗?
  2.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板书:奇观)指名读,齐读。
  3.你知道“奇”和“观”这两个字在文中的意思吗?出示“奇”和“观”的义项,供学生选择。
  奇:①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②出人意料的;③惊异。
  观:①看;②景象;③对事物的认识或看法。
  4.出示“奇观”的解释: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
  5.那海上日出奇在哪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5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画面,抓住关键词句,在感受最深的地方圈画
  批注。
  先小组合作学习,再指名汇报交流。
  6.根据回答,指名学生把自己认为最能体现景象之奇的关键词句概括地写到黑板上。
  7.小结:作者写了三种情况的日出图
  景——相机板书:
  天气晴朗时(第2~3自然段)
  太阳走进云堆中时(第4自然段)
  太阳被黑云挡住时(第5自然段)
  引导学生抓“常常早起”“有时”等词语,读懂课文写的并非一天之内的海上日出,而是写了不同天气时三种海上日出景象的变化。
  (设计意图:从“奇”字入手,从“写了什么”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内容。)
  四、研读顺序,感受变化
  1.海上日出奇在哪里呢?原来奇在景象的变化。(板书:变化)这三种情况的日出图景,你觉得哪一种变化最多,变化最美,变化最奇?
  2.请同学们默读第2~3自然段。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太阳变化的?(形状、颜色、动作、亮光)再读课文,圈出描写太阳形状、颜色、动作、亮光的词语。
  3.指名交流,梳理顺序。
  形状:小半边脸—圆东西
  颜色:真红—红得非常可爱—深红
  动态:努力上升—冲破了云霞—跳出了
  海面
  亮光:没有亮光—夺目的亮光
  4.除了写太阳,还写了谁的变化?
  天空背景:出现一道红霞—慢慢扩大范围—加强亮光
  (设计意图:直取重点,梳理顺序。)
  5.想象画面,读出变化。
  ①出示相关句子: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
  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②指名交流从这些加点词语中体会到了
  什么?
  ③把体会放进朗读中,自己练读,合作读。提示:想象画面,读好关键词,体会语气,要读得自然,像说话一样。
  ④指名读,启发学生想象:怎样读才能让人觉得太阳是“红得非常可爱”“像负着重荷似的”“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
  ⑤师生、同桌合作读,配乐齐读,读出变化,读出壮美,讀出喜爱。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进入作者描绘的景象之中。入情入境,才能读出感情。)
  6.出示:“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读到这里,你觉得作者只是写海上日出的奇观吗,还写出了什么?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呼应前面的学习,引导学生品味文字蕴含的情感。)
  7.尝试背诵。根据提示检查背诵。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
其他文献
记得2008年的初夏,陈琴老师应邀来到我校做“经典素读教育”的经验传播,展示了“素读”教学法这种奇特的教学方法。当时的我对于何为“经典素读教学”既陌生又好奇,对陈琴老师展示了她的学生诵读经典时的录像——孩子们摇头晃脑、或吟或唱、怡情娱乐的场景,我始终觉得不可理解。对于陈琴老师说的,孩子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可以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能写万千言”,我觉得那更是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那一次,我从心底拒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2.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沟、产”等18个二会字,会写“份、坡”等10个四会字,能读准多音字“种、好、干、分”。  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4. 学习仿写句子,尝试把句子说完整、说具体。  教学过程:  一、 视频激趣,初识葡萄沟  1. 小朋友们,美丽中国地大物博,
连着三年带毕业班,虽然兢兢业业地教学,与学生关系也不错,但总觉得有些什么遗憾。翻看前两届学生的照片,猛然发现,竟有几个叫不出名字,更别说是这个学生的曾经了。我心中隐隐地觉着,这也许就是我一直空落落的原因。  今年三月的时候,班里的学生又开始传递“毕业赠言”了,不过总是悄悄的,深怕老师们“没收”,敢开口请老师留言的成了学生中的“勇士”。学生对老师这份又亲又怕的情感,让我有了一股冲动:从此刻起我要清楚
《小石潭记》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永州八记》中第四则,是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六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其文寄情山水之意尤为明显。全文用优美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小石潭的各种景物,生动细致而又诗情画意,着意渲染它的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含蓄地借景抒发了柳宗元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赏“潭”——学写法  《小石潭记》是山水游记中的佳作,作者观察小石潭细致入微,条
教学目标:  1.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课文语境和生活经验猜读“助、抽、使”等13个生字;观察结构,正确书写“车、得、秧”等8个生字。  2.借助学习单和课后提示,通过合作学习,了解故事内容,练习讲故事。  3.通过对比朗读,联系生活经验,明白“做好事要看是不是对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识记生字,感知内容  1.出示李峤的谜语诗《风》,猜谜引出“风”。  2.引出课题:风妈妈有
一、课前游戏  师:课前,我们先来玩个“捕鱼达人”的游戏。在大屏幕中会播放一些内容,里面包含着的信息像河里游着的鱼儿一样,看你能不能捕捉到它们。观看时间有限,集中注意力哟!  (第一次播放丰子恺《父与子》的图片,第二次播放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环境保护部拍摄的环保公益广告视频《爬烟囱的》。学生限时观看后,即时交流。)  师:在信息社会中,我们要学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去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同学们以后在
中年级学生观察的目的性、精确性有了明显提高,观察的有序性有所发展,观察的深刻性有较大增强。但是中年级学生的观察还是时常呈现出无目的、无序、表面、片面的毛病。中年级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最近发展区”,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观察习作训练的黄金期。笔者以统编本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游_____________”为例,诠释中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定点引观导说,训练观察的有序性  四年级下册第五
“雅”,是个美好的字眼。《辞海》中“雅”的多个义项告诉我们,“雅”是“正道,合规范”;“高尚,不庸俗”;“美好,不粗鄙”。“雅学”不应是“死学”“僵学”,也不全是“苦学”,当然,也别于“乐学”。  雅学是“诗”之学。“风、雅、颂”是诗歌的类型;“赋、比、兴”是诗歌内容的表现方法。所以,“雅”本来就是一种诗体,“诗”自然就是雅正之言。“诗”与“雅”血脉相依,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无可置疑的。“雅学
“这是繁体的‘柒’字,它似乎启示我们,幼儿园就该有水、有树,贴近自然,给孩子本真的、生活化的教育。”在北京市大兴区第七幼儿园,园长赵旭莹这样形象地解读她的办园理念。  这个园子不大,坐落在几幢灰色的回迁居民楼中间,面向普通的平民子弟,恰似一片文化的绿洲。园里有小桥、池塘、果树、鲜花、各色的蔬菜,草坪上居然还有一顶帐篷,让孩子们自由栖息、嬉闹,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野趣。  而这也正是赵旭莹所理解和向往
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在我国古代往往把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现代散文是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所有具有文学性的散行文章。除了议论抒情为主的散文,还包括传记、通讯、随笔杂文、回忆录、报告文学、书信、游记、日记等文体,包括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随着写作学科的发展,许多文体自立门户,散文的范围日益缩小。现代散文一般指以记叙或抒情为主的文艺性散文,通过对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