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地质学家教子经:“慢功夫”育出哈佛神童

来源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jiehaha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岁开始阅读,3岁已达六年级阅读理解标准,此后连续3次跳级,9岁读高中,16岁获得全美高中生最高荣誉总统学者奖,被哈佛大学录取,同时攻读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硕士学位……这便是近年来名声大噪的华裔神童潘晖诺的精彩表现。
  古往今来,所谓的小神童、小天才层出不穷,古有方仲永、今有魏永康,但拔苗助长的填鸭式教学,让这些小天才成年后大都陨落搁浅。为何潘晖诺偏偏能一直能延续天才的辉煌,并在多门专业领域都有惊人的成就?这或许要感谢他的母亲,用一颗不焦不躁的爱心,让儿子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孩子,你慢慢看
  1998年6月,30岁的女地质学家潘若莎,增加了一个新的身份——儿子潘晖诺的母亲。巨大的幸福感浸润着潘若莎,但她同时也感到十分迷茫。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潘若莎和丈夫,虽然应对工作游刃有余,但作为父母,却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方向。
  虽然迷茫,但正因自己从小喜欢看有关科学方面的书籍,激发了她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才让她成为了地质学家。这让潘若莎清楚地知道阅读在人的一生中所占据的重要性。
  孩子如何才能爱上读书呢?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一天,邻居玛丽带着儿子杰克来串门。“杰克,你快点喝水,那么久还没喝完!”“杰克,你都这么大了,还不会提裤子!”玛丽的大嗓门时不时在客厅里叫嚣着。
  潘若莎其实很想告诉她,杰克这杯水是他喝的第二杯水了,而不会提裤子是因为玛丽给他穿了一条很紧身的裤子。玛丽还向她抱怨:“我为他买的书都堆成山了,每天都催他看,可他却总是翻一翻就丢在那里了。”
  玛丽的所有反应都让潘若莎感觉她太着急了,是的,太着急了!巴不得孩子立马什么都会。
  杰克生日到了,玛丽邀请潘若莎和他们一起去书店。玛丽一本接一本地把书塞给杰克,搞得杰克应接不暇。潘若莎建议她让孩子自己选,杰克却总是乱翻。潘若莎发现虽然杰克在每一本书上都不会停留太久,但当他看到一本有关恐龙的书时却稍微多花了点时间。潘若莎问:“杰克,阿姨把它买下来给你当生日礼物怎么样?”杰克耸耸肩:“无所谓。”
  到家之后,潘若莎偷空把那本书仔细地看了一遍,记下书上有意思的内容。吃晚饭时,她便有意无意地将这些精彩的内容拿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杰克听了,觉得新奇异常。饭后,他迫不及待地把书找来认真读起来。玛丽看到自己的孩子竟然在津津有味地看书,啧啧称奇,对潘若莎佩服不已。
  通过这件事,潘若莎意识到教育孩子完全没必要像玛丽那样着急。如果能像自己这样慢下来做好准备工作,孩子肯定会逐渐喜欢上阅读。三岁前的婴幼儿所产生的一切行为习惯,都源于对外界事物的接触和模仿。于是潘若莎总在孩子睡觉时抽空看看书。每当孩子睁开眼睛,看到的第一个画面,便是身旁沉浸在书海中的母亲。
  潘晖诺三个月时,潘若莎就为他准备了许多布书和绘本,让他摸,让他啃。起先,潘晖诺对这些书并不感兴趣,潘若莎一点也不着急,任他自己玩自己的。她则自顾自地大声朗读书本上的内容。
  好奇的小晖诺开始和妈妈抢书看,他看不懂书,便把书啃得满是口水。潘若莎就这样看着他啃,从不阻止,他想啃多久她都不会去打断他。
  渐渐地,潘晖诺对书的兴趣愈发高涨,最开始,他只是把书当玩具玩,后来便是和妈妈一起读。某一天,潘若莎突然发现潘晖诺竟然坐在爬爬垫上津津有味地翻阅着绘本书,嘴里还念念有词。这可把潘若莎高兴坏了,因为这时潘晖诺还不到两岁!
  慢慢地,潘晖诺已经不能满足家里简单的绘本书了,他开始对文字产生了兴趣,潘若莎尽可能地满足儿子的阅读需求,每次去图书馆都会借20本书。只要是孩子在认真阅读的时候,谁都不会去打扰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潘若莎的前期准备并不是无用功。它培养了潘晖诺良好的阅读能力,3岁时参加学区考试,其阅读能力水平已经达到了六年级的阅读理解标准。
  孩子,你慢慢想
  鉴于潘晖诺的超常表现,周围人除了惊叹,还很热心地建议潘若莎:“你孩子是个神童,赶紧趁现在教他认字、背诗……”甚至有部分教育研究机构也向潘晖诺抛出了橄榄枝。每每这时,潘若莎总是一笑了之。
  随着孩子的长大,潘晖诺对一些玩具和其他很多事物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次,潘若莎送给潘晖诺一辆十分漂亮的电动小汽车。潘晖诺很喜欢,简直是爱不释手。可没过多久,潘晖诺居然把小汽车给拆了个七零八落。看着散在他手里的小汽车零件,潘若莎忍住怒火问他:“你为什么要把小汽车给拆了?”潘晖诺小声地说:“对不起,妈妈。我就是想拆开看看汽车的轮子为什么会转,可我想把它装起来,却怎么也装不上了。”
  听了潘晖诺话,潘若莎惊出一身冷汗,这是孩子在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今天如果不是冷静下来问了他,而是恶语相向,那她岂不是对孩子的好奇心造成了严重伤害呢?
  潘若莎有些感叹,当她不再急着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某些行为,而是慢慢地去探索孩子这样做的本来意图时,孩子探索事物的兴趣反而增强了。原来,“慢”教育不仅可以用于培养阅读兴趣,也适宜于增强孩子的好奇心。
  每次当潘晖诺又搞了什么“破坏”时,她不再是制止呵斥他,而是欣赏他、鼓励他,甚至奖励他,使他在“破坏”和“不拘束”中学会思考、探索和创造。
  潘若莎觉得除了要保护潘晖诺的好奇心外,还应当适当地启发他的好奇心。比如看见花,她便会启发孩子思考为什么这朵花是红色的,而那朵花会是黄色的呢?看到任何事物,潘若莎都会绞尽脑汁地提出问题。
  她和潘晖诺约定,每天谁提的问题多,谁就满足对方一个要求。开始时,潘若莎占据成人优势,还能每天获胜,但在不知不觉中,潘晖诺的好奇心越来越重,加之他的阅读量越来越大,懂的东西越来越多,问题也就越来越多,越来越难,潘若莎已经远不是他的对手了。
  无论母子二人互相提出多么离奇的问题,他们都会尽力找出最适当的答案。当他们遇上难以解答的问题,他们便会通过图书馆、网络或专家以及亲手做实验的方法来一起探寻问题的答案。   长期的潜移默化,让潘晖诺上学之后成了最喜欢问问题的学生,他不仅想学会老师教给他的知识,还要弄明白这个知识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这样。然而,老师却总是被潘晖诺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问得如坐针毡。终于,当他在厕所里一本正经地研究“我的便便和别人的便便形状为什么不同”的问题之后,潘若莎终于被请到了学校。然而她却对老师说这是正常的问题,因为医生就会研究这个。
  遗憾地是,这样喜爱学习的孩子,第一学期的成绩却不怎么不理想。潘若莎一点也没有责怪他,只是和儿子一起分析试卷时,问他会做吗?他说我会,但我一直在想是不是还有其他方法可以完成,或者是不是有其他答案。潘晖诺的回答让潘若莎始料未及,但她相信孩子会慢慢知道如何考试的。
  事实证明,潘若莎的判断是正确的。2011年,13岁的潘晖诺拿了SAT满分,SAT是由美国大学委员会主办的,它被称为美国的高考。满分的学业成绩让大家羡慕不已。
  孩子,你慢慢玩
  除了学习,潘若莎觉得每个孩子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感受美的能力,这能让人生活得更美好。但她觉得急功近利的行为反而会让许多孩子厌恶起艺术来。潘若莎希望潘晖诺的艺术之路,也能“慢慢来”。
  在潘晖诺两三岁时,潘若莎便经常带着他去参观博物馆,美术展以及听音乐会。时常有人问她,孩子那么小,能听得懂,看得懂吗?她总是报以微笑:“以后他总会懂的。”
  也许正因为听得多看得多了,潘晖诺对敲打东西产生的响声特别感兴趣,于是潘若莎专门找了一些不同质地的物品,如玻璃杯子、塑料盆子、不锈钢锅、瓷碗等,让潘晖诺看看敲打在这些不同质地的物品上声音有什么不同。后来,潘若莎还用布蒙上潘晖诺的眼睛,然后用筷子敲打这些物品,让他判断敲打的是什么。每次玩这个游戏,潘晖诺都十分兴奋,后来潘若莎还增加了几十多种物品,他都能玩得很高兴。
  潘晖诺三岁的一天,潘若莎在厨房突然听到一串连贯的敲击声,虽然没有什么旋律,但却十分有节奏。原来是潘晖诺自己在玩敲击的游戏。难道儿子还有音乐天赋?
  后来,潘若莎再和潘晖诺玩这个游戏时,故意放了一小段钢琴曲,小家伙猜了半天也猜不到,但他却异常高兴,大声嚷着:“妈妈,这是什么?声音太好听啦!”潘晖诺三岁开始学钢琴,从此就迷上了。他觉得音乐是声音的数学,拥有独特的规律和魅力,学音乐就如同玩动人的数字游戏。
  潘晖诺上高中时,有几个同学突然来拜访潘若莎。趁潘晖诺上厕所的时候,几个孩子欲言又止,似乎有事不好开口,潘若莎忍不住问:“孩子们,你们是有什么话要对我说吗?”
  当同学们说出来意,潘若莎笑得前俯后仰。原来很长一段时间潘晖诺每天放学便往家里跑,都不和同学们玩球了。几个孩子以为是潘若莎逼迫的,便找上门来,希望“阿姨能给潘晖诺一些空间”。
  潘晖诺见同学们这么关心自己,感到很温暖。他抓抓头,不好意思地说:“真正喜欢音乐的人,哪里需要人逼迫呢?正因为我喜欢音乐,而这个曲子我已经练了6个月了,可还没练好。我觉得我辜负了这首曲子,所以我要加倍练习。”
  为了同时兼顾学业和音乐,潘晖诺常常要在飞机上写作业、一天只睡几个小时,不过他一点儿也不觉得苦。别人在上网时,他将精力百之百投入到钢琴上。即使这样的生活看上去如此紧张,潘若莎却从未因担心儿子的学业而干涉过他。
  潘晖诺就这样学着玩着,在休斯敦青年交响乐团连续担任了五年首席小提琴手,也与众多交响乐团合奏过钢琴,还应邀在密苏里大学等学校表演独奏。最终在读哈佛的同时兼攻读新英格兰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硕士学位。
  磨刀不误砍柴工。正是由于潘若莎前期的付出和耐心等待,才让潘晖诺成为了万人瞩目的所谓神童。“慢”不是止步不前,而是在“慢”中积累强大的能量,让孩子永远有前进的动力,才能在成长中厚积薄发!编辑/平凡
其他文献
2001年11月4日,挪威特隆海姆监狱发生了震惊欧洲的越狱事件:一名被判刑21年的杀人犯深夜打伤狱警翻越围墙,直到三个月后警方才在一处下水道将其抓捕。一番审讯之后,罪犯交代他之所以潜逃,是因为监狱的管理太不人性化,如果有宽松的监狱环境他还是愿意继续服刑的。  “罪犯竟然还挑剔监狱环境!”一石激起千层浪,就在市民和媒体指责狱警玩忽职守时,一个叫约翰·格鲁的监狱长陷入了沉思,在挪威虽然最高的刑期只有2
期刊
没错,NVIDIA GeForce GT430是款针对主流用户的产品,因此它采用了“刀版”设计,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性能,同样也不会影响一家有实力的厂商在这款小巧型的显卡上做大文章。
期刊
最大的冒险是演林黛玉  成为演员之前,蒋梦婕是北京舞蹈学院附中的学生,跳了整整7年的芭蕾舞。芭蕾舞的辛苦和不易众所周知,舞蹈演员竞争激烈而且很难有出头之日。尽管小小年纪就只身一人离开父母来到北京,平常练习特别能吃苦,但蒋梦婕却永远不是幸运儿,表演节目时,身材高挑、脸蛋漂亮的她,却总是被安排在角落里。  老师曾经这样寒碜她:“你即便付出了200%的努力,也依然比不过其他同学!”这样的评价让她郁闷又心
期刊
从小崇拜爸爸,又一度对他充满怨恨  80后梁小凉,出生在北京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爷爷曾是《人民日报》副总编,奶奶谌容是著名作家,伯父梁左是剧作家,父亲梁天是中国著名演员。  梁天曾告诉她,自己从小学开始就特别爱看电影,那时的电影票五毛钱一张,家里给的零花钱不够,他就去捡橘子皮卖到药店,能卖几毛或几元钱,然后去影院,看一晚上都不瞌睡。所以,长大后他选择了当演员。  也许受爸爸的影响,梁小凉从小也爱
期刊
在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司空见惯的是丢弃的瓶子和皱巴巴的食品包装纸。正因为如此,印度总理莫迪于2014年10月发起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清洁印度行动”计划,旨在到2019年甘地150周年诞辰纪念日时,让印度各大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在这次清洁浪潮中,位于印度东北部梅加拉亚邦的小村庄“莫里农”一马当先,被评选为“亚洲最干净的村庄”,并被印度总理莫迪称为全印度卫生的典范!  其实,早在2003年和2005年
期刊
在英格兰西北部的兰开夏郡,有位养育了17个孩子的“超人爸爸”,名叫诺埃尔·雷德福。他今年45岁,以经营一家面包店为生。不同于那些靠生育小孩来领政府津贴过活的懒汉,雷德福是个勤快人,从未申请过政府补助。他和妻子苏是一对虔诚的天主教徒。苏从小在一个领养家庭长大,从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  17岁那年,她在朋友聚会上结识了雷德福,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就携手走入婚姻。苏是个十分渴望家庭温暖的女人,她最初和
期刊
现在网络中有很多各式各样的网络硬盘,用户通过它可以存储或共享一些文件。可是在使用的时候常常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不同的网络硬盘需要使用不同的下载软件,给用户的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那么有没有什么工具可以执行绝大多数网络硬盘的下载操作呢?
期刊
蜜獾,有一个可爱的名字。虽然它体积小,不起眼,但事实上,蜜獾是地球上最危险的动物之一,和其它动物相比,它可能是最大胆的动物!为了生存,蜜獾闯蜂窝,斗狮虎,从熊和猎豹嘴里夺食,甚至和鳄鱼较量、手撕眼镜蛇……面对强敌,蜜獾毫不手软,它敢与所有的天敌对抗,才能有散步于狮群的悠闲和在花丛中尽享蜂蜜香甜的时刻!  小型动物中的异类  在非洲热带雨林和开阔的草原地区,有这样一种奇特的小动物,它身长只有70厘米
期刊
这天,凯文加班到很晚,连饭都没有吃。回到布鲁克林的家后,却发现一件奇怪的事:原本乱糟糟的家突然变得窗明几净、床铺整齐,厨房里还有丰盛可口的饭菜。有谁来过?  半年前,身为画家和设计师的凯文和未婚妻莉迪亚去海地游玩,不幸遇到了地震,凯文的左腿被砸伤,成了瘸子,莉迪亚被石灰粉末灼伤了眼,失明了。  饭菜很香,凯文心想:到底是谁?莉迪亚倒是偶尔给他做饭、收拾房子,但她已经失明,不可能帮他做这些事。有他钥
期刊
“平日里对你百依百顺、生死不离:关键时刻会挺身而上,替你挡刀,助你杀敌:你烦恼时会耐心听你倾诉,而且守口如瓶;你生气时愿意充当出气筒,受你冷落却无半分怨言;最可贵的是,他对你的要求很少,只需一口饱饭、一点关怀,便会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这样的“朋友”你愿意结交吗?我可不是在和你开玩笑,更没有大白天说梦话,只要你来到《鹿鼎记》的游戏世界,就能结识这群生死之交——珍兽、佣兵与尾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