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香港自1997年月7月1日回归祖国后,在“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指引下,依托祖国、面向世界、益以创新,不断塑造自己的现代化风貌,“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實践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回归祖国20年后,香港的未来何去何从?只有仍然坚持在“一国两制”指引下治理香港,才能维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和长足发展。
关键词:香港;一国两制
一、回归后的香港继续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行得通行不通?国际社会和一些香港人曾经普遍怀有疑虑。美国《财富》杂志刊登文章预言,香港回归将会是“香港死亡”。实践证明,史无先例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香港已经变为生动的现实。如今,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香港保持了自由法治、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在“一国”的前提下,香港按照基本法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仅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不变,法律基本不变,保持了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而且香港同胞全面行使基本法授予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积极参与特别行政区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实现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循序渐进地发展了符合本地实际的民主制度,广大香港同胞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享有了比港英时期更为广泛的民主权利。
香港回归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关心和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当香港面临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时,中央政府总是不断推出各项措施,帮助香港渡过难关。因此,香港不但逐步摆脱因亚洲金融风暴、非典疫情和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困境,而且经济强劲复苏,市民生活逐步改善,香港重现活力,市民重拾信心。香港人喜爱的传统生活方式依然保持不变,香港依然是充满动感活力、引领潮流的国际大都会。香港犯罪率低,社会秩序良好;特区政府廉政建设成效卓著,公务员体制成熟运作,政府廉洁度长期居于世界各国及地区前列。“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使香港特区保持繁荣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赢得了广大港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九七”之前不少移居海外的港人,近年来纷纷回流。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得到了港人和国际社会的一致高度评价。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的曾荫权说,“一国两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不平凡的概念,在香港取得了空前成功。英国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经济学导师詹姆斯·福德在其名为 《香港 2007:回归十年》的调查报告中认为,香港的“一国两制”获得了“完全的成功”。英国外交部和欧盟赞扬说,中国政府在香港落实“一国两制”是成功的。美国《时代周刊》否定了《财富》于1997年所作的香港回归将会“死亡”的预言。
数据显示,回归20年,香港仍是全球第4大金融中心、第8大贸易实体,拥有第5大集装箱吞吐港、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今年连续第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一组报告更加精确地显示了香港回归后的成果。根据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回归以来,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民主政制依法稳步推进,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以保持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和发展,营商环境保持良好。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在政治稳定、政府效能、规管品质、社会法治、贪腐控制、公民表达及问责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回归前,法治水平的全球排名更是从1996年的60多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11位。
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则显示,香港在全球63个受评估经济体中蝉联第一。报告主要涉及"经济表现""政府效率""营商效率"及"基础建设"四大因素,香港在"政府效率"和"营商效率"方面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20年,弹指一挥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香港形势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审时度势,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指导“一国两制”实践,稳妥应对香港出现的各种复杂局势,对港工作取得许多新突破、新进展、新成就。
“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邓小平曾在阐释“一国两制”构想时,用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描述。香港人的生活常态、习惯都没有什么改变。变的是什么呢?。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描述:讲普通话的人多了很多,大家开始了解国家,有更多的接触。特别是经过人脉交流、经济互动,以前香港经济通过和美国、欧洲的贸易,现在更多依赖内地,这些都是大变化。
这些“不变”与“变”,生动体现了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的发展轨迹。香港2016 年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较1997年累计名义增长81%;2016年总就业人数达380万人的纪录高位,较1997年增加约65万。祖国内地持续稳定的发展为香港提供了坚强的后盾;繁荣稳定的香港也为国家建设、内地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香港回归20年,也是不断与内地融合互惠的20年。20年来,内地与香港经济全面、深度融合,实现了两地互利共赢。香港也正在变化中寻找在国家发展中的新优势。
二、“一国两制”拥有较高竞争优势
(一)制度拥有附加值和竞争优势
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不仅体现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硬实力的崛起,而且体现在软实力的提升。软实力既渗透在文化观念和思想意识中,又渗透于社会与政治制度层面。软实力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制度吸引力、国民亲和力和文化感召力。
我们提出第一条假设:除了科学技术,文化与制度亦可提高附加值。产业与行业、企业及其产品的附加值,既来自科技和人力资源,也来自文化与制度。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仅来自成本、要素禀赋的差异或科技新发展,而且来自文化个性或者社会制度、企业制度的差异。
(二)两种制度比单一制度更有竞争优势
从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时期,许多国家不断地调整、改善制度结构和具体内容,力求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也仍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建设,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制度中的优秀成分。“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使我国受益极大,为世界所瞩目,既实现了一个国家主体内两种社会制度并生共存与优势互补,又映照出两种制度比单一制度更有竞争力的结果。
由此提出第三条假设:两种制度(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比单一制度(文化)更有竞争优势。根据是这样一个三段论:1. 人类有趋利避害的本性;2. 人们会倾向于在不同制度(或文化)中择优汰劣;3. 不同制度(或文化)之间的求同存异、交流与合作可提高竞争优势。深珠两个特区的成功,也是港澳的成功,是两种文化交流、两种制度合作的成功。
“一国两制”在1997 年解决了香港顺利回归的问题,在2003 年让香港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衰退。面对现实发展中的一些结构上的问题和瓶颈,只要善用“一国之本,两制之利”,问题都不难解决。香港过去二十年的成就,可作明证。
参考文献:
[1]陈思,香港回归 20 年:明天会更好[N].中国国防报, 2017-6-30(02).
关键词:香港;一国两制
一、回归后的香港继续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行得通行不通?国际社会和一些香港人曾经普遍怀有疑虑。美国《财富》杂志刊登文章预言,香港回归将会是“香港死亡”。实践证明,史无先例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香港已经变为生动的现实。如今,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香港保持了自由法治、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处在历史发展的最好时期。
在“一国”的前提下,香港按照基本法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不仅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保持不变,法律基本不变,保持了香港的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而且香港同胞全面行使基本法授予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积极参与特别行政区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实现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香港循序渐进地发展了符合本地实际的民主制度,广大香港同胞真正实现了当家作主,享有了比港英时期更为广泛的民主权利。
香港回归以来,中央政府一直关心和支持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发展。当香港面临一次又一次严峻考验时,中央政府总是不断推出各项措施,帮助香港渡过难关。因此,香港不但逐步摆脱因亚洲金融风暴、非典疫情和全球金融危机造成的困境,而且经济强劲复苏,市民生活逐步改善,香港重现活力,市民重拾信心。香港人喜爱的传统生活方式依然保持不变,香港依然是充满动感活力、引领潮流的国际大都会。香港犯罪率低,社会秩序良好;特区政府廉政建设成效卓著,公务员体制成熟运作,政府廉洁度长期居于世界各国及地区前列。“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使香港特区保持繁荣稳定,经济持续发展,民生不断改善,赢得了广大港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九七”之前不少移居海外的港人,近年来纷纷回流。
“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成功实践,得到了港人和国际社会的一致高度评价。曾任香港特别行政区长官的曾荫权说,“一国两制”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不平凡的概念,在香港取得了空前成功。英国牛津大学巴利奥尔学院经济学导师詹姆斯·福德在其名为 《香港 2007:回归十年》的调查报告中认为,香港的“一国两制”获得了“完全的成功”。英国外交部和欧盟赞扬说,中国政府在香港落实“一国两制”是成功的。美国《时代周刊》否定了《财富》于1997年所作的香港回归将会“死亡”的预言。
数据显示,回归20年,香港仍是全球第4大金融中心、第8大贸易实体,拥有第5大集装箱吞吐港、全球最繁忙的货运机场。今年连续第23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一组报告更加精确地显示了香港回归后的成果。根据2014年6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回归以来,香港居民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香港基本法以及香港本地法律的充分保障,民主政制依法稳步推进,经济保持平稳发展,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地位得以保持和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巩固和发展,营商环境保持良好。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香港在政治稳定、政府效能、规管品质、社会法治、贪腐控制、公民表达及问责等方面的指标,都远远高于回归前,法治水平的全球排名更是从1996年的60多位跃升至2015年的第11位。
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2017年世界竞争力年报》则显示,香港在全球63个受评估经济体中蝉联第一。报告主要涉及"经济表现""政府效率""营商效率"及"基础建设"四大因素,香港在"政府效率"和"营商效率"方面继续保持全球第一。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20年,弹指一挥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香港形势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审时度势,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指导“一国两制”实践,稳妥应对香港出现的各种复杂局势,对港工作取得许多新突破、新进展、新成就。
“马照跑、股照炒、舞照跳”,邓小平曾在阐释“一国两制”构想时,用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描述。香港人的生活常态、习惯都没有什么改变。变的是什么呢?。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董建华描述:讲普通话的人多了很多,大家开始了解国家,有更多的接触。特别是经过人脉交流、经济互动,以前香港经济通过和美国、欧洲的贸易,现在更多依赖内地,这些都是大变化。
这些“不变”与“变”,生动体现了香港回归祖国之后的发展轨迹。香港2016 年生产总值达2.5万亿元,较1997年累计名义增长81%;2016年总就业人数达380万人的纪录高位,较1997年增加约65万。祖国内地持续稳定的发展为香港提供了坚强的后盾;繁荣稳定的香港也为国家建设、内地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香港回归20年,也是不断与内地融合互惠的20年。20年来,内地与香港经济全面、深度融合,实现了两地互利共赢。香港也正在变化中寻找在国家发展中的新优势。
二、“一国两制”拥有较高竞争优势
(一)制度拥有附加值和竞争优势
一个国家繁荣昌盛不仅体现在经济高速发展和硬实力的崛起,而且体现在软实力的提升。软实力既渗透在文化观念和思想意识中,又渗透于社会与政治制度层面。软实力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制度吸引力、国民亲和力和文化感召力。
我们提出第一条假设:除了科学技术,文化与制度亦可提高附加值。产业与行业、企业及其产品的附加值,既来自科技和人力资源,也来自文化与制度。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不仅来自成本、要素禀赋的差异或科技新发展,而且来自文化个性或者社会制度、企业制度的差异。
(二)两种制度比单一制度更有竞争优势
从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时期,许多国家不断地调整、改善制度结构和具体内容,力求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国也仍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建设,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制度中的优秀成分。“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使我国受益极大,为世界所瞩目,既实现了一个国家主体内两种社会制度并生共存与优势互补,又映照出两种制度比单一制度更有竞争力的结果。
由此提出第三条假设:两种制度(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比单一制度(文化)更有竞争优势。根据是这样一个三段论:1. 人类有趋利避害的本性;2. 人们会倾向于在不同制度(或文化)中择优汰劣;3. 不同制度(或文化)之间的求同存异、交流与合作可提高竞争优势。深珠两个特区的成功,也是港澳的成功,是两种文化交流、两种制度合作的成功。
“一国两制”在1997 年解决了香港顺利回归的问题,在2003 年让香港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衰退。面对现实发展中的一些结构上的问题和瓶颈,只要善用“一国之本,两制之利”,问题都不难解决。香港过去二十年的成就,可作明证。
参考文献:
[1]陈思,香港回归 20 年:明天会更好[N].中国国防报, 2017-6-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