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特点的分析,指出现阶段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从体制改革、法规建设、技术管理、养护机械化等方面,对我国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提出合理对策。
关键词: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特点;问题;对策
在现代社会,公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的重要性、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它不仅是人们出行的首要选择,也是最重要的选择。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保持公路路网的良好技术状况和安全畅通,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公路自身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而且对于保障其他运输方式顺畅的运行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与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题
1、公路养护管理的概念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按工程性质、规模大小、技术难易程度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善四类。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2、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普通公路主要有混合交通、车速不一、平面交叉多、公路设施不齐、全开放交通灯特点。其养护管理工作又分为以下4个特点:
(1).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公路在国家运输网络中具有的地位及作用决定了公路的养护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要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公路养护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绿化、交通工程及沿线附属设施等。
(3)养护作业措施的针对性、机动性与时效性。养护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同时,对出现的病害及时进行修复。
(4).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才能满足需要。
3、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路的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传统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不适应”:
一是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机构既肩负着管理的行政职能,又承担着养护、施工、设计等生产任务,政企不分,存在管理分割、运转不灵、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体制机制性障碍,农村公路没有建立长效的养护管理机制。
二是思想认识不适应。“重建轻养”思想严重,有的地方强调先建设后养护,结果是前修后坏,建设成果保不住。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养护投入很难见到成效,对养护管理缺乏积极性,结果路是修成了,但后续服务跟不上。
三是通行保障能力不适应。路网路况质量总体不高,养护质量考核仍沿用“好路率”指标,没有考虑其他社会服务因素。行车安全水平较低,抗灾能力较弱,有的公路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周期,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
四是资金投入不适应。相对公路建设而言,养护管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养护经费支出缺乏科学的控制标准,随意性大,农村公路尚未实现又路必养,一些地方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难以及时安排,一些危桥险隧和水毁路段得不到及时修复。
五是养护管理水平不适应。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现代通讯、信息、环保、节能技术的集成应用较为薄弱,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基层养护部门没有相应的高素质的养护技术人员。
这些问题,尽管是局部的,也造成了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公路性能的充分发挥,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对策
新形势下,对我国公路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集中精力,重点研究解决。
1、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1)公路养护应顺应公路发展趋势和特点,在建立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改变目前公路养护生产单位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状况。
(2)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
(3)公路养护走市场化道路。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
(4)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
2、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由于公路的养护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公民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政府必须对养护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充分体现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要求。
(1)按照《公路法》的内容,制订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
(2)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
(3)对新建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
3、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1)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事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检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GP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3)推广使用公路养护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4、养护机械发展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
(1)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机电液一体技术、电子显微技术。开发节能、高效、低噪声、低污染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养护机械;研究开发故障自动监控系统,提高养护机械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易操作性。
(2)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适应公路安全的作业要求。
(3)引进国外先进的CNC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养护机械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4)加强养护机械的组织管理,组建社会化的养护机械租赁公司。
三、结语
道路的使用只有同科学的管理与及时、专业的养护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为了保证公路畅通、安全、舒适、景观、环保、经济的使用功能,保持公路的原设计状态。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进行经常性、及时性、长期性、预防性、高质量的养护维修。经常保证公路上的各种工程及设施处于完好状态。树立公路的对外形象,最终提高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JTJ073-9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S】
关键词:普通公路;养护管理;特点;问题;对策
在现代社会,公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发挥着特殊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的重要性、基础性地位更加突出,它不仅是人们出行的首要选择,也是最重要的选择。加强公路养护管理,保持公路路网的良好技术状况和安全畅通,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公路自身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作用,而且对于保障其他运输方式顺畅的运行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与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题
1、公路养护管理的概念
公路养护是指为保持公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并向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务所进行的作业。公路养护按工程性质、规模大小、技术难易程度划分为小修、保养、中修、大修改善四类。公路养护管理特指公路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后所进行的养护作业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延续和发展,对公路使用功能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2、公路养护管理的特点
普通公路主要有混合交通、车速不一、平面交叉多、公路设施不齐、全开放交通灯特点。其养护管理工作又分为以下4个特点:
(1).实施养护作业的强制性。公路在国家运输网络中具有的地位及作用决定了公路的养护应当是建立在法律法规基础上的强制性养护,要保证公路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2).养护对象的广泛性、全面性。公路养护包括路基、路面、桥涵、绿化、交通工程及沿线附属设施等。
(3)养护作业措施的针对性、机动性与时效性。养护的目的在于加强对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同时,对出现的病害及时进行修复。
(4).养护技术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养护除需要具备机械化、专业化外,还需不断探索和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才能满足需要。
3、我国普通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公路的建设发展非常迅速,传统的经验型养护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要求。目前公路养护管理中存在不少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五个不适应”:
一是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机构既肩负着管理的行政职能,又承担着养护、施工、设计等生产任务,政企不分,存在管理分割、运转不灵、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体制机制性障碍,农村公路没有建立长效的养护管理机制。
二是思想认识不适应。“重建轻养”思想严重,有的地方强调先建设后养护,结果是前修后坏,建设成果保不住。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养护投入很难见到成效,对养护管理缺乏积极性,结果路是修成了,但后续服务跟不上。
三是通行保障能力不适应。路网路况质量总体不高,养护质量考核仍沿用“好路率”指标,没有考虑其他社会服务因素。行车安全水平较低,抗灾能力较弱,有的公路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周期,难以满足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
四是资金投入不适应。相对公路建设而言,养护管理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养护经费支出缺乏科学的控制标准,随意性大,农村公路尚未实现又路必养,一些地方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难以及时安排,一些危桥险隧和水毁路段得不到及时修复。
五是养护管理水平不适应。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对科技进步重视不够,现代通讯、信息、环保、节能技术的集成应用较为薄弱,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基层养护部门没有相应的高素质的养护技术人员。
这些问题,尽管是局部的,也造成了我国公路养护管理技术的落后,严重制约了公路性能的充分发挥,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二、公路养护管理的发展对策
新形势下,对我国公路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集中精力,重点研究解决。
1、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1)公路养护应顺应公路发展趋势和特点,在建立普通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时优先考虑集中统一原则,改变目前公路养护生产单位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状况。
(2)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
(3)公路养护走市场化道路。实现养护管理用人机制和用工方式走向社会化,公路养护维修要面向建筑市场,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伍,建立养护工程的竞争机制,实现从计划任务形式向合同管理形式的转变。
(4)实现养护工程的决策由经验型向专家系统型的转变,养护质量评价标准从“好路率”指标向综合服务水平指标的转变。
2、养护管理法规体系建设对策
由于公路的养护管理对国民经济发展、公民安全具有重大影响,政府必须对养护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与规范,充分体现养护管理的强制性要求。
(1)按照《公路法》的内容,制订相关配套法规,完善法规的细则说明。
(2)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养护的强制性通过地方交通主管部门来实施或委托实施。
(3)对新建公路的设计与施工明确规定有关养护管理方面的要求。
3、养护管理技术发展对策
(1)利用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由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空间信息数字化,并使这些信息可视化,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事公路沿线三维空间分析直观简明,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2)利用高科技检测技术促进工程质量检测和公路养护智能化,通过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雷达技术、GPRS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由破损类检测向无损检测技术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和病害分析更加快捷,使公路养护更加合理经济。
(3)推广使用公路养护使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路面耐久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4、养护机械发展对策
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养护机械化是实现公路使用功能,提高服务水平的关键。
(1)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机电液一体技术、电子显微技术。开发节能、高效、低噪声、低污染且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养护机械;研究开发故障自动监控系统,提高养护机械的安全性、舒适性和易操作性。
(2)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适应公路安全的作业要求。
(3)引进国外先进的CNC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提高养护机械的制造技术和工艺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及机械性能的可靠性,延长使用寿命。
(4)加强养护机械的组织管理,组建社会化的养护机械租赁公司。
三、结语
道路的使用只有同科学的管理与及时、专业的养护相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为了保证公路畅通、安全、舒适、景观、环保、经济的使用功能,保持公路的原设计状态。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合理的养护技术和措施,进行经常性、及时性、长期性、预防性、高质量的养护维修。经常保证公路上的各种工程及设施处于完好状态。树立公路的对外形象,最终提高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JTJ073-96,公路养护技术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