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悼亡诗的差异和文化根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ok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苏轼的《江城子》和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两首悼亡诗在意象、内容和风格上的不同,指出中西悼亡诗的差异及其产生的文化根源。
  关键词: 中西悼亡诗 差异 文化根源
  
  悼亡诗,广义的理解是所有对死者悼念的诗歌,都可以称作悼亡诗。狭义的理解是指丈夫对亡妻悼念的诗歌,或妻子对亡夫悼念的诗。中国悼亡题材的诗歌早在《诗经》中就有了,但从潘岳创作的悼念亡妻杨氏之诗问世后,“悼亡诗”就成为悼念亡妻诗作的专称。本文选取了中国宋代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和英国诗人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两首悼亡诗。这两位诗人虽远隔重洋、时代不同,但遭遇相似,都以同样细腻的笔触去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又同样都表现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爱情与死亡。两人对妻子的真挚爱情因妻子的早逝,而将对爱妻的深切思念以文学的形式升华为流芳百世的诗篇。然而中华民族和不列颠民族在表达爱情的方式上大不相同,中国人重含蓄、委婉,英国人则奔放、热烈。但两个不同民族的诗人却以同样的文学形式来描写情感。
  本文拟通过对两首诗进行比较,探究文本深层意蕴中的中西差异及其产生的文化根源。
  
  一、文本浅层的相思意蕴
  
  首先分析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是首感情深挚的悼亡词,全词充满委婉哀伤的情调。上卷主要通过外部形象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岁月的流逝,生活的变迁,都没有冲淡作者对亡妻的一片深情。长久郁结于心的深长的悲叹,迸发而出,凄哀至极。“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剪不断,理还乱,深沉绵邀。“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一人九泉之下孤寂凄清。下卷转入写梦,再次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夜来幽梦忽还乡”,仔细吟咏,不难体味出隐含其间的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小轩窗,正梳妆”,既是梦中所见,又是当时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十年生死相隔,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言万语向对方倾诉;然而四目相视,两心相印,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这是用泪水浑染而成的幽暗画面,凝聚着作者无限的凄凉之情。梦中情景,何等真切,醒来一切却化为乌有,便又重新陷入生死相隔、渺茫不见的深沉的悲哀。正是由于与妻子的情笃,生者的怀念才会那样深沉;才使得《江城子》感人至深。
  接下来看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这也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悼亡诗,是弥尔顿所作的唯一的一首爱情诗。他的妻子死于产褥,诗人通过叙梦来表达失去爱妻的深切痛苦以及对她的无限缅怀。此诗一开始,诗人就仿佛看见妻子又重新回到他的身边,“Methought I saw my late espousèd Saint”。失而复得,百感交集的心情跃然纸上。接着诗人使用一个典故,把妻子比作古希腊美女Alcestis。妇女生产在摩西教被视为不洁,而妻子产后却洗涤干净原来产褥的血污,“Came vested all in white,pure as her mind”,心灵与外貌都纯洁如初,像天堂里的圣女。“Her face was vail’d,yet to my fancied sight”,尽管她蒙着面纱,诗人看不真切她的相貌,却实实在在地看出了她心灵透出的美:既温柔贤淑又善良可亲。妻子如清风如袅烟,缓缓地向人间走来。“But O as to embrace me she enclin’d,I wak’d,she fled,and day brought back my night”,她就要俯身去拥抱自己的丈夫的瞬间,诗人的梦结束了。这一切都只是过往烟云,带给诗人无限的怅惘和绝望。越珍贵越美好的东西,失去后给人的损失就越巨大,而失去这样貌美德贤的妻子,带给诗人的是无比的痛苦和悲哀。从梦中醒来该是天明了,万物苏醒之时,唯有他则独陷于永恒的黑暗之中,再也没有光明、欢乐可言。细细揣摩,回味无穷。这两首作品从字面意义看,所表达的主题是相同的,即都是对亡妻的深切思念。
  
  二、深层意蕴中的中西差异以及其产生的文化根源
  
  (一)意象选择不同。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意象选择带有一种极普遍的特征。用日常生活中的现实性意象——柴米油盐的生活小事,平淡无奇的家庭琐事,如“小轩窗,正梳妆”这一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断,写出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中国悼亡诗中意象选择的这个特点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中国社会进入父权社会后长期形成重男轻女的风习,后经儒家站在伦理角度用“礼义”给重男轻女这一思想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女子地位下降就成为定论。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男主外,女司内”在一个家庭中分工而治是非常正常的。女子“从一而终”,对丈夫克尽妇责,夫在家则“入厨下”,“捧箕埽”,“弄机杼”;夫在外则“寄寒衣”;只起传宗接代的作用。“女子无才便是德”,故诗人要表现对亡妻的深情只能作如此选择。
  而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意象多用幻想、想象性意象。
  Methought I saw my late espoused Saint
  Brought to me like Alcestis from the grave,
  Whom Joves great Son to her glad Husband gave
  Rescu’d from death by force though pale and faint
  究其原因,这是由西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决定的。西方社会中,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能够参与到各种社会生活当中去,所以西方诗人在表达对妻子的思慕之情时,选择意象的范围自然较广。
  (二)表达情感的内容不同。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传递的夫妻恩爱深情多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互相关心、体贴、爱护,呈现出浓厚的人伦情味。夫妻之间的爱情已转换为一种亲情。“小轩窗,正梳妆”。就是其中一个生动的写照。诗人通过这样一个生活片断,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相互关心、互相体贴的情景。究其原因,这主要源于中国文化和诗教传统,中国伦理型文化影响着诗人。朱光潜先生说:“中国夫妇恩爱常起于伦理观念。”中国男人的理想追求是治国平天下,“随着四婆裙在儒家看来是一件耻事”。中国诗教传统是“思无邪”,“乐而不淫”,“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发乎情,止乎礼义”。诗应该“厚人伦,经夫妇,成孝敬”。在这种氛围中诗人别无选择,只能通过人伦亲情来表达悼亡之情。
  而弥尔顿诗中所呈现的夫妻间的恩爱情感,不涉及伦理色彩,却带有性爱、情感色彩。如诗中描写妻子对丈夫“Love,sweetness,goodness,in her person shin’d”,“So clear,as in no face with more delight”,“But O as to embrace me she enclin’d”,带有性爱味道。这种色彩主要源于西方人的爱情观。西方人认为“爱情是一种复杂的多方面的,内容丰富的现象,爱情的根源在本能,在性欲,这种本能的欲望不仅把男女的肉体,而且把男女的心理推向一种特殊的、亲昵的、深刻的相互结合”。
  (三)传达的情感色彩不同
  苏轼的词中传达的是一种悲情——“十年生死两茫茫”,凄哀至极。可见得夫妻二人生前相知相爱之深,死后刻骨相思之切,以及相思而不得相见之情。所以二三句就自然地迸发出“不思量,自难忘”。这种“思量”,既是一种有意识的无时无刻的思念,也是一种难以中断的无意识的思念。进而“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泉下孤寂凄清。这其实反映了中国诗人与西方诗人在生死观上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国诗人认为死亡是生命的终点,“人死犹如灯灭”。死后双方将不可能再团聚,人死去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无可弥补。所以中国诗人对于死亡,情感上是悲伤、沉痛、凄楚,无法排遣,读者亦只能沉浸在诗人的巨大悲痛、深切的哀伤之中。
  而西方悼亡诗传达的情感则是“悲”中有慰,痛苦中还有一线希望,相信来生彼世,把乐土天堂看作幸福的归宿。给读者的感受是哀而不伤,情致相对中国悼亡诗来说较为温和。弥尔顿的On His Deceased Wife,诗人悲伤的同时,流露了一种安慰、一份宁静,一线希望。认为妻子死后已升入天国,短暂的生命已上升到永恒的新生,肉体原罪已被冼净。西方悼亡诗这种特点表现了西方诗人对待死亡的看法与中国诗人有很大的不同,中国诗人很少表达出死而有知、彼世亦有乐土的思想。而西方诗人认为死亡与生存之间有连续性,冥冥之间暗有灵魂不与肉体同归于尽的想法。当然基督教天国乐土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因而幽明永隔、无路可通的悲惨不及中国诗人那么沉痛,表现在诗歌中的情调也就迥异。
  总之,中西方悼亡诗由于各自所受文化传统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
  
  参考文献:
  [1]黄药眠,童庆炳.中西比较诗学体系(上)[C].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连叔能.英汉对比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赵彦春.诗学散论,青岛出版社,2007.
  [4]姜志伟,罗德喜,李啸.大学英语点击英美文化.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5]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上)[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6]屈光.中国古典诗歌意象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 三案六环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课堂评价,注重对学生发展的评价,强调过程性,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在开展评价活动时应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只要学生积极地参与了探究,去尝试了,就应该得到肯定和鼓励,因为不论是成功或失败,学生都会在探究尝试中有所收获,从而激励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同时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是一种以群体协作为基础的评价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自身和同伴的表现有着
摘要: 将文言文中的某些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综合考查的重要内容。解答文言翻译题,要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直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简而言之,可以归纳为“六字真经”,即“留、对、换、增、删、调”。  关键词: 文言翻译题直译“六字直经”    将文言文中的某些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综合考查的重要内容。解答文言翻译题,要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所谓直译,就是
摘要: 本文指出,进行舞蹈演员选才,必须注重演员的基本要求、平衡能力、表现力、艺术素质,并对这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舞蹈演员选才 基本要求 平衡能力 表现力 艺术气质    一、基本要求(乐感、协调性、节奏)    舞蹈演员的协调性及音乐节奏感一般是通过对新动作的学习表现出来的。其中对于动作的协调性要求在选才最初的时候就要开始,如果等到以后再来选才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其实在初选的时候,可
摘 要: 我校一改传统课堂单调、沉闷的气氛,充分解放学生个性,给学生足够大的自由度,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大胆质疑能力,引导学生在“疑中思、探中学”,使学习知识成为一个快乐的过程。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运用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在我校已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半年。初次接触这一教学模式,我就被它创新的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清晰的教学
一、引言  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实验探究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如何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如何使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我认为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
一、开放综合,生活育美  进入后工业时代,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和相互融合,社会生活的泛视觉化,对美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培养生产与生活中能确立自己的生活方式,并立足全体的、综合的视野进行自我思考、判断和创新的人才,这一教学目标以传统的封闭教学的方式无疑难以实现。布鲁纳(J.S.Bruner)在发现学习理论中提出:学习是经由主动去探索、思考、比较、对照的活动过程;而戴尔(E.Dale)在经验塔(Th
摘 要: 随着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教育的重视,阅读教学成为一个重要的环节,而小说阅读教学又是高中阶段文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对高中教材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从而对教材进行系统研究,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整个高中教学中小说的教学要求。同时也要根据小说的不同特点进行教学,找准每篇小说的切入点,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表达交流”、“梳理探究”的能力。  关键词:
摘 要: 网络已成为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网络的双重属性,既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作者通过对网络正反两方面的思考,探讨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同网络有机地结合,开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关键词: 网络时代 思想教育 对策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社会将引发新的教育技术改革。学计算机、上互联网的热潮正席卷广大中小学校。据统计显示,在目前的网络
我们常把学生比作花朵,把老师比作辛勤的园丁,那么,后进生可能就是迟开的花朵。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活上两个月”。可见表扬、鼓励的威力。另外,后进生因其自身学习成绩不好,难免会有自卑感,与老师不太亲近。因而,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少责备学生,多鼓励、多表扬,用爱浇灌迟开的花朵,以真诚的爱唤醒他们沉睡的心,打通情感障碍,只有这样,学困生才能敞开心扉,接受教育,争取成功。在教学过程中
作为一名每天捧着书本的人,我一直有睡前看会儿书的习惯,借着文字慢慢平复一天的忙碌与浮躁,安然入梦。然而最近,一本名叫《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的书却每每让我的心无法平静。  《36天,我的美国教育之旅》是一本教育手记,由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李希贵老师编写。他在2005年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和那里的教授及纽约的中小学教师们一起,开展了36天的研究。在36天里,他如饥似渴地吸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