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被

来源 :今古传奇·单月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n1985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过年了,三月这几天反常的冷,说是东北季候风影响,冷风袭来,气温急降至五六度,江南早春,反而下雪了。
  小吴是来自重庆的民工,老家没什么挣钱机会,前年他下岗以后,索性趁过年后来华南地区打工。
  在火车东站蹲了两天,没想到南边也冷成那样。但他身体挺好的,熬得住。来自中国三大“火炉”之一,炼就铜皮铁骨一身力气。他什么也没有,倒是有一条硬命。
  一个看来像是民工头儿的男人过来。小吴上前请托道:“我什么都能干:货运、地盘、搬砖头、涮盘子……背尸挖坟也行。”
  男人打量了他一下,道:“你来这儿,得先打‘非典’针,交九十元‘消毒费’,不然政府会抓起来罚款,还关上好几天,送回老家。大城市有大城市的规矩。”
  “我交费后就有工作了?”
  小吴虽是个老实人,知识水平不高,可他同乡告诉他,“入乡随俗”,有些费用明知有诈,但不能省。
  “我先把你们——”工头指点五六人,“把你们安顿下来,有个下脚处,明天一早安排到地盘去。”
  一拨人到了简陋的临时居所,是一个破房子的二楼,有几张双层的木板床。工头收了“消毒费”,没给打针,只道:“有感冒就打针,没感冒就不用消毒,这九十元明天给发凭条。还有,每人交三十元‘保暖费’。”
  “什么?”大伙见又有新项目,窃窃私语,但为了讨好工头有活可干,敢怒不敢言。
  工头指指堆放在一角的棉被,都不知谁盖过,发出酸馊体味。工头道:“棉被日租三十元,付费可领一床——这几天冷,睡好点儿。”
  小吴心念一动,想起来时走过一家面包店,门外有手推的木头车,就是卖棉被的。他手头拮据,全部家当五百元,再问人借了五百元,他是来打工赚钱,不是来打点花钱的,为了省一点儿,他堆起笑脸道:“大哥,我随便盖点儿什么都行。被子我自己张罗去,我先去吃碗面。”
  工头在数钞票,脸上掠过一丝不悦神色,头也不抬道:“你认得路回来?我们晚上十点关门关灯。”
  “天气冷,吃饱了哪都不去。”
  民工们三三两两的去买盒饭买面包,朝小吴道:“你不‘保暖’呀?这鬼天气!”
  小吴拍拍胸膛,笑了笑。
  后来大伙见小吴扛了一张新棉被回来,脸有得色道:“瞧,新货,才十五元,多便宜!完了自己还可以带走。”
  他们都暗恨自己是冤大头,可租钱已付了,只好认了。相差十五块钱啊!他们嘟囔着,缩着脖子钻进臭臭的被窝中。
  入夜了,气温更低,刺骨的寒风自窗缝侵入,无孔不钻的,他们都用棉被紧紧裹住自己,不消一刻,鼻鼾声此起彼落,皆梦入黑甜,忘却人间何世。
  人人都熟睡了,除了小吴。
  小吴用棉被卷住身子蒙头,木乃伊一样,不留半分空隙,可他无法入睡。
  起初只是不暖和,后来渐渐冻得起了鸡皮疙瘩,牙齿磕磕作响,像掉进了冰窟里,血液凝住了。他双腿直哆嗦,在被窝中不停地跺动,但利针般的寒气仍向全身猛刺,剁指裂肤似的。他用双手抱住自己,却感到有无数的手搂过来。冷!冷得好疼!身体缩成一团,才不致被抓到幽冥去……
  他愈睡愈冷,由里往外冷……
  第二天六点半,大伙依依不舍地从被窝钻出来,洗把脸,准备随工头开工去了。
  小吴没有动静,有人推推他,没醒。再推,亦无反应。掀开棉被,才发现他冻僵了。他上排牙齿咬下排牙齿,嘴角往上牵扯,冻死的“笑脸”,身子蜷缩而畏怯,还受惊吓般尿了一床。棉被湿了,他死命抓得牢牢的,不放。
  公安接报后来了,伸手一摸脑门,像触到一块冰,道:“哦,又冻死一个。”
  这几天冻死的人不少,但大都是老弱伤病。小吴才二十多不到三十,精壮的汉子,怎么如此不济?警察问同乡:“他是不是有病?”
  “哪有?他还游冬泳呢。”
  尸体得抬走。人们把他抓牢棉被的冻僵了的手指用力扳开,撕扯之下,棉被破了,露出棉絮来——大伙吃了一惊,有血!
  “还说没病?”
  警察检查了一下,褐色硬块,斑驳杂乱,早已干了,是陈年的血渍。不止一个人的血。
  上級下令追查,但小吴却是满腹疑团不明不白地先给处理掉了。中国人太多了,一个资料不详的外地民工在酷寒中冻死,死于自然,尸体被送火葬场去……
  公安根据同乡你一言我一语的,从“十五元一张棉被”着手,跟踪小贩提货,揭发了一个造假工场。
  位置偏僻的松岭村,其中有一间烂尾楼。这个所谓棉被工厂个体户,有四个人在生产。棉被的原料,除了从垃圾堆里捡回的旧棉被外,还有在厕所里收集用过的染了经血的卫生巾,还有破棉衣……拆下来再拼凑翻新出售。
  “还有什么原料?”
  “没有了。”几个奸商垂着头指指那堆“黑心棉”,“就这些。”
  公安把人上了手铐,登记身份材料之际,门外来了辆货车,司机不知就里,一边大喊:“老谢,出来收货——”
  话还未了,目瞪口呆。公安把司机扣押了。
  收什么货?
  个体户长期与殡仪馆、火葬场勾结,包下了所有棉被——这些全是裹尸陪葬的死人被,尊称“寿被”,被子愈多,愈表示子孙的孝顺和敬意。有些意外丧生,死于非命,搁久了开始腐烂的尸体,也需要多重棉被的覆盖,吸收血汁脓水,不致流溢……
  由于焚烧被褥化纤会黏住停尸床,清理不易,且消耗更多燃料,火化工都把棉被收集好,有货便送来,每张五元,卖给工厂,翻新后以每张十五元出售。
  脏?谁知道来龙去脉?
  其中一张便卖给小吴了。
  小吴不知“原主”是谁?那些抢夺的冰冷的手,来自何方?
  小吴的一张棉被,正好用来裹着他紫蓝色的尸体,被送去火化,永久相伴。
  他说得没错:“完了还可以自己带走。”
  (责任编辑/谭 洁)
其他文献
今古传奇恭祝全国广大读者新年快樂
期刊
四川霸主 翊赞中枢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近現代史上最混乱的一段时期,王纲解纽,封建割据,军阀混战,遍地狼烟。在“天府之国”四川省,一个世人瞩目的刘氏家族乘势而起。他们把持四川军政大权数十年,成为威震一方的霸主。  刘氏家族英才辈出,素有“三军九旅十八团,营长连长数不清”的说法。“四川王”刘湘,一生戎马,削平群雄统一四川,晚年主动请缨抗日,鞠躬尽瘁,表现了极高的爱国素养,堪称一代枭雄;“西康王”
期刊
名画赏析:   席军,山西临汾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当代工笔画艺术研究院画家。   在有些美术作品中,吉祥图的生成往往依靠多种形象组合来传达,经理想化的处理,从而赋予了新的象征意義。席军的这幅鼠题材作品《四季平安》,以假山盆景为辅景,刻画出四只玩耍的小老鼠形象,一只站在最高处拽着中国结,一只在下面欣赏兰花,另两只则伏在上面静静观望着,颇有
期刊
川东小镇,暴动在即。豪绅敛财,靖乡剿“共匪”;军民联手,自卫谋策反。省特派员负重托,午夜党会传指令;名伶之女擅川腔,挥泪别女授密图。伪伶唱戏掩耳目,“国共”合作试险招。连长献狐皮,书记送名帖,一唱一和巧调兵;巧笑绕香榻,美目送秋波,半推半就制宿敌。乡民运动得外援,当家作主喜开颜!  一 举钎救孕妇临辱嫁情郎  1927年,自川东发生“三·三一”打枪坝惨案之后,川东的革命形势和全国各地一样,一直处于
期刊
沙河调属于豫剧的一个分支,起源于康熙年间,主要流行于豫东、皖北的沙颖河两岸,故名“沙河调”。但凡河两岸人家婚丧嫁娶、庆寿满月、逢年过节、江湖庙会、商铺开业等等,都要请沙河调戏班前来助兴。到了光绪年间,沙河调进入鼎盛时期,大大小小的戏班子有几十家,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庆合班和春余班。  庆合班的班主宋庆合,唱红脸的武生戏出了名儿,是不折不扣的“铁头武生”,因此人送绰号“宋铁头”。宋铁头早年间做事风风火
期刊
神医家仇待雪,挑汉透底燕门;病属指点迷津,少女弥惠色病。术精岐黄断病状,妙手回春得机密;自曝师门引杀心,龙潭虎穴寻仇人。怨侣冰释前嫌,破镜重圆;伉俪杀敌报仇,闺家团聚!  第一回 不速之客扰祭祖高深莫测讨唇点  唐州城东南的祁阳镇,坐山面北,三水环抱。深秋的上午,漫山褐红,一缕青烟从山脚下袅袅升起,把山间的画景儿,幻化成如海市蜃楼。  青烟起自山坡间,一溜儿自上而下的坟头间,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跪
期刊
洪水滔天,黄梅何家背井离乡;卖艺求生,雏伶仙姐茶楼扬名。  祠堂会审,不移振兴戏曲决心;妇唱夫随,得遂鸾凤和鸣之志。  雏凤清声,承师命做班主;为夫申冤,告奸贼讨公道!  大清嘉庆十三年,岁次戊辰。  这年,何仙姐开始吃十三岁的饭了。  春夏之交,暴雨兼旬。九天银河仿佛裂开无数条缝似的,如帘如瀑的河水从天上向大地倾泻下来。鄂东黄梅县二套口附近的长江干堤溃口,肆虐的江水无情地吞噬着田野村湾,黄梅县顿
期刊
回信
期刊
“蒋家天下陈家党,宋氏姐妹孔家财。”这是人们评价民国时期著名的“四大家族”——“蒋宋孔陈”,蒋宋孔三家是姻亲,唯独陈氏家族,是一步一个脚印,靠着拼搏攀登上权力的高峰。   浙江湖州陈氏家族,煊赫一时,风光无两。这个家族有蒋介石的结拜大哥、沪军都督陈其美,蒋介石称其为“民国次帅”,孙中山称他为“党国长城”;陈其美的侄儿陈果夫、陈立夫兄弟是蒋家天下的左膀右臂,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前,他们一直牢牢掌控着党务
期刊
磨盘村的明眼人早就看出来了,自打李祥胜外出打工后,曾大憨就像野猫盯上鱼儿一样,迷上了李祥胜漂亮的新媳妇王桂兰。  王桂兰不仅身材高挑,脸蛋长得像花儿一样好看,而且,她的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更是摄人魂魄。不仅如此,王桂兰还特别喜欢打扮。她嫁过来的时候,头上明明扎着一根又粗又长的马尾辫,但是结婚后的第三天,她回了一趟娘家,那条活蹦乱跳的辫子就变成了齐肩的短发。这且不说,婚后第七天,李祥胜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