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科目分值调整走出改革的第一步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hj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于2013年10月22日起征求民意,英语分值降低50分、语文分值再涨30分的消息引发坊间热议。这也是继山东省提出2014年取消英语科考试听力部分、江苏英语或将“退出”高考的消息之后,有关高考改革的又一枚重磅炸弹,炸乱了无数家长和学生的心。
  在中国,高考作为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认定与评价制度,不仅仅意味着一次考试,而且其结果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且唯一的依据,决定着诸多学子的前途命运,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因而,高考制度任何细微的调整与改革,都将产生轩然大波,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影响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纵观2013年,北京等地区出台的高考改革措施,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那么,这些高考改革措施将产生怎样的教育影响呢?
  一、高考科目分值调整的积极意义
  高考分值比例中提高语文科目的分值,降低英语科目的分值比重,已经成为各地高考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共识,而高考科目分值比例的变化,也必将对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高考科目分值调整有利于摆正外语与母语的关系。英语是外语,属于第二语言;国语是母语,属于第一语言。英语与国语的关系,不言而喻。任何一个国家,都必然要将母语教学放在首要的位置,而外语的学习,仅仅只是母语教学的一种补充。然而,纵观我国当前语言科的学习状况,不难发现,英语的地位却被拔高到从未有过的高度,几乎从娃娃起便开始对孩子进行“英语教育”,中小学生花在英语上的学习时间与精力,远远超过语文学习的时间。这绝对是语言教学的严重误区。母语不仅是民族的精神根基,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轻视母语的学习,无论对于国家的发展以及学生个体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调整高考英语与母语的比重,正是摆正外语与母语关系的重要杠杆,对于厘清外语与母语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考科目分值调整有利于提高国民语文综合素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推进,国民文字书写能力日渐退化,语文整体素质普遍不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改变这一现状,途径是多方面的,从高考制度下手,发挥高考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可谓是重要的形式。因此,用高考提高语文学科的分值比例方式,来强化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推动中小学校加强语文学科的教学,具有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
  高考科目分值调整有利于减轻学生语言学习的负担。语言学科学习的重要方式是实践运用,仅靠脱离语言环境的应试性教育来提高学生的语言科学习成绩是不科学的,也是没有多少效果的。语文能力的提高与发展需要靠学生大量的阅读积累,同样英语学科的学习,也绝不能仅仅靠“课外补习”。现如今,大量“英语补习班”的存在,实质上是一种应试性英语的变种,只能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高考对英语科目分值的降低,也从某一程度上降低学生参加“英语补习班”学习的热度,这也将大大减轻中小学生语言学习的负担。
  高考科目分值调整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覆盖面。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优势智能,一些优秀的学生,虽然各科学习成绩都十分优异,但是,却常常在英语学科上出现短板,从而与心仪的高校绝缘。而事实上除了一些从事英语专业的人士,以及现代化程度较高、与国际交往过密的行业,英语能力无比重要,而大部分从事基础性工作的普通的人才,英语能力并不影响他们开展工作以及专业发展的进程。因而,高考科目分值调整英语学科的比重,更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覆盖面,让一批虽然英语学科不是很优秀,但是,其他学科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能够进入高校学习,这也体现了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性和科学性。
  二、高考制度改革更要触及录取制度
  高考科目分值调整走出了高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然而,高考制度改革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学科分值的调整仅仅停留于“考什么”层面,而至于“怎么样考”更应当是高考制度改革必须触及的问题,只有从录取制度上入手,彻底打破一考定终身的传统高考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现有高考制度潜在的缺陷与弊端。
  2010年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考改革的方向:推行考试、招生分离,探索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的考试招生模式。由此,可见高考制度改革仍需要积极探索,稳步推进。
  由“一考定音”转变为“多次高考”。高考是学生学业水平的测试的工具,可以从某种层面上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但是,一次性高考所反映的成绩必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与偶然性,这对于一部分因情绪因素,或者偶然性因素,造成失常发挥的考生是不公平的。因而,高考制度需要从“一年一考”转变为“一年多考”。考生可以从多次考试成绩中选择最佳成绩,作为申请高校的学业成绩依据,如此,不仅可能缓解考生的高考压力,而且有利于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学业水平。
  由“统一招考”转变为“双向选择”。现行高考制度,考生对高校的选择权有限,虽然作为高考制度有益补充的“自主招生”提高了考生的选择面,但是这种选择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科学的高考制度应当充分给予高校招生的自主权,以及学生对高校的选择权,可以实行考生自主投档制度,考生将根据自己的学业成绩以及发展状况,向合适的高校投递档案,高校对心仪的投档考生予以录取,实施相对公平的“双向选择”。
  由“一元评价”转变为“多元评价”。无论是高考英语学科的降分,还是语文学科的加分,终归摆脱不了分数评价,高考制度改革不能仅仅停留于单向的“一元式评价”,而应由唯一取向———分数的评价方向,向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多元式评价”转变,高考录取不仅要看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更要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实践能力、个性特长爱好等诸多内容。以此促进中小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研究在溴化十六烷基吡啶(CPB)-乳化剂OP-正丁醇-正庚烷-水5组分构成的微乳液介质中,镉(Ⅱ)与4,5-二溴苯基荧光酮(DBPF)的显色反应,建立了光度法测定镉的新方法;讨论了酸度、显色剂、表
硅钢作为一种附加值相对较高的品种钢,各钢厂冶炼的量日益增大,对化学成分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由于硅钢对C,Si的控制范围要求较严(C的质量分数≤0.07﹪,Si的质量分数2.00﹪~2.80﹪),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之一,尤其是婴幼儿更为多见。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病情变化快,甚至危及生命。作为护理人员应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熟练的急救技术,认真负责的
针对目前中专护理教育中的教材内容明显滞后,与新教学大纲和现代护理模式的要求不相适应这一突出问题,笔者对中等卫校内科护理学部分疾病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强化
<护理学基础>(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112页第八章"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第一节"概述"中有关杠杆作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一些不妥之处,现提出来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尺、桡骨干双骨折最为常见,占全身骨折的6.18%,多发生在青少年.前臂的主要功能是旋转功能.而前臂骨间膜在前臂双骨干骨折的治疗和功能恢复中都有重要意义.
在试验过程中常常出现试样倾斜问题,试样倾斜多为人为原因,试样倾斜必然影响试验结果,本文分析了试样倾斜的原因及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
英护专业即英语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去向主要是国外和国内合资的医疗单位.医学英语课是一门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实用价值高的课程,是与学生将来工作或职业最密切相关的内容.学习
研究了2-(4-氯-2-膦酸基苯偶氮)-7-(4-氟苯偶氮)-1,8-二羟基-3,6-萘二磺酸(对氟偶氮氯膦)与铋的显色反应。在0.26mol/L硝酸介质中,铋与对氟偶氮氯膦形成1:2的深蓝色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664nm,摩尔吸
有机化学的学习对药剂专业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很有必要.认为"找联系、抓关键、勤总结"等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学好有机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