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军在“千年挑战2002”演习中,利用分布式交互仿真技术,并构建联合作战条件下的电磁战场环境,将分散在美国的26个指挥中心和训练基地的各兵种指挥人员置于同一背景、同一战场态势,同一作战想定之下,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实时同步的指挥作战大演习。可见在作战中,高效的统一的指挥能力是战场必不可少的元素。
一、采取多种防护手段,提高后勤指挥机构生存能力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随着电子侦察手段不断发展,战场“透明度”增加,指挥机构面临无处可藏的尴尬局面,其安全与稳定受到严重威胁,面临高强度的电磁打击和压制,意味着后勤指挥机构生存在现代战场越来越困难。而外军则通过采取多种手段针对现代战争中“全纵深”、“全领域”、“全天候”多手段的打击方式进行防护一是指导指挥机构人员熟悉防护内容。如俄军在最近的军事演习中据报道其指挥人员对防护力量,武器装备内容非常熟悉,可见在平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二是巧妙迷惑敌人,隐蔽配置指挥机构实现装甲化、地下化,增强其指挥机构的抗毁能力。通过增强指挥机构的抗毁性能来提高指挥机构的生存能力。海湾战争期间,在多国部队“软”、“硬”打击下,伊拉克的军事指挥系统之所以还保持了一定的指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战前建立的各种地下指挥设施。
二、战前制定周密计划与预案,突出抓好训练,减少战时工作量与加强适应能力
制定周密防卫计划基础上还要灵活地根据战场情况抽调防卫兵力,建立梯次明确、多方向、立体的防卫网。美军针对提高指挥时效与适应性主张:首先要尽可能地将战时工作置于战前完成,训练强度在平时加强,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战时工作量和适应性。如1990年 8月2日,伊拉克袭击科威特后,美军两天内就紧急制定出“沙漠盾牌”行动计划,第五天即付诸实施。其反应速度之所以那么快,主要是由于美军中央总部早之前就制定了一个“基本计划纲要”。并在依照计划进行了多次训练演习。从而保证了紧急情况下作战指挥的高效率。
三、指挥手段自动化,指挥方式灵活化,指挥程序标准化,提高指挥效能
指挥手段自动化,指挥方式灵活化,指挥程序标准化是美军非常重视的,其目的是以达到提高指挥效能。一是美军通过运用高效的指挥系统,谋求对敌情和战场局势的掌控快速。如海湾战争中,美军覆盖整个战场的立体侦察同所提供的情报,对制定作战计划乃至最后获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美军指挥方式运用灵活,建立卫星、无线电、无线电接力和有线手段等通信分系统,提高其灵活性,保障美军指挥员采用合理的指挥方式。据《环球军事》报道称美国总统通过通信分系统向一线部队下达作战命令,一般只需5~7分钟。
美军依靠其强大的计算机显示装置和卫星装备,其指挥手段自动化达到较高的水平。美军指挥员可根据侦察提供的材料进行自动分析、处理和鉴定,按照指挥它的意图快速制定最佳作战方案,对大至整个部队,小至单机、单舰、单发射装置实施高度集中统一的指挥,确保指挥官对任何复杂情况都能作出灵敏快速的反应。
标准化程式,是指将一些与作战指挥相关的经常遇到的工作按其性质、任务、目标等内容,将其程序、内容、方法进行统一规范,使复杂繁琐的工作简明化,使人一目了然。俄军为提高其指挥效能,将作战命令、战况报告、情况报告、空中机动作战等39项工作列入标准化程式。作战过程中,各部队按标准化程式计划组织战斗,可节省必要的时间,加快传递速度,便于理解贯彻执行,是提高组织指挥效能和部队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四、减少信息流动环节,减少指挥中间层次,确保信息安全,缩短指挥时间
指挥必须围绕任务与需求,减少指挥中间层次,减少信息流通环节。在指挥过程中应尽量简化指挥层次,才能提高后勤指挥的时效性。信息流通环节少了,为对方发现可能性也会减少。减少指挥层次,是美军缩短指挥时间,提高指挥时效采取的重要措施。海湾战争中,美军中央总部减少了战区与总部之间的指挥层次,规定该总部可以要求从全军抽调部队,可以指挥与部署在战区内所有美军,可以任免下级军官,以及对战区内的后勤保障,有完全的控制权和向战区部署部队与装备的先后次序的决定权。由于减少了指挥层次,只有一个单一的指挥系统,因此,没有机会对决定进行无休止的讨论。美军的这一做法,极大地缩短了指挥所用时间,提高了指挥效能。
一、采取多种防护手段,提高后勤指挥机构生存能力
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随着电子侦察手段不断发展,战场“透明度”增加,指挥机构面临无处可藏的尴尬局面,其安全与稳定受到严重威胁,面临高强度的电磁打击和压制,意味着后勤指挥机构生存在现代战场越来越困难。而外军则通过采取多种手段针对现代战争中“全纵深”、“全领域”、“全天候”多手段的打击方式进行防护一是指导指挥机构人员熟悉防护内容。如俄军在最近的军事演习中据报道其指挥人员对防护力量,武器装备内容非常熟悉,可见在平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二是巧妙迷惑敌人,隐蔽配置指挥机构实现装甲化、地下化,增强其指挥机构的抗毁能力。通过增强指挥机构的抗毁性能来提高指挥机构的生存能力。海湾战争期间,在多国部队“软”、“硬”打击下,伊拉克的军事指挥系统之所以还保持了一定的指挥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战前建立的各种地下指挥设施。
二、战前制定周密计划与预案,突出抓好训练,减少战时工作量与加强适应能力
制定周密防卫计划基础上还要灵活地根据战场情况抽调防卫兵力,建立梯次明确、多方向、立体的防卫网。美军针对提高指挥时效与适应性主张:首先要尽可能地将战时工作置于战前完成,训练强度在平时加强,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战时工作量和适应性。如1990年 8月2日,伊拉克袭击科威特后,美军两天内就紧急制定出“沙漠盾牌”行动计划,第五天即付诸实施。其反应速度之所以那么快,主要是由于美军中央总部早之前就制定了一个“基本计划纲要”。并在依照计划进行了多次训练演习。从而保证了紧急情况下作战指挥的高效率。
三、指挥手段自动化,指挥方式灵活化,指挥程序标准化,提高指挥效能
指挥手段自动化,指挥方式灵活化,指挥程序标准化是美军非常重视的,其目的是以达到提高指挥效能。一是美军通过运用高效的指挥系统,谋求对敌情和战场局势的掌控快速。如海湾战争中,美军覆盖整个战场的立体侦察同所提供的情报,对制定作战计划乃至最后获胜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是美军指挥方式运用灵活,建立卫星、无线电、无线电接力和有线手段等通信分系统,提高其灵活性,保障美军指挥员采用合理的指挥方式。据《环球军事》报道称美国总统通过通信分系统向一线部队下达作战命令,一般只需5~7分钟。
美军依靠其强大的计算机显示装置和卫星装备,其指挥手段自动化达到较高的水平。美军指挥员可根据侦察提供的材料进行自动分析、处理和鉴定,按照指挥它的意图快速制定最佳作战方案,对大至整个部队,小至单机、单舰、单发射装置实施高度集中统一的指挥,确保指挥官对任何复杂情况都能作出灵敏快速的反应。
标准化程式,是指将一些与作战指挥相关的经常遇到的工作按其性质、任务、目标等内容,将其程序、内容、方法进行统一规范,使复杂繁琐的工作简明化,使人一目了然。俄军为提高其指挥效能,将作战命令、战况报告、情况报告、空中机动作战等39项工作列入标准化程式。作战过程中,各部队按标准化程式计划组织战斗,可节省必要的时间,加快传递速度,便于理解贯彻执行,是提高组织指挥效能和部队快速反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四、减少信息流动环节,减少指挥中间层次,确保信息安全,缩短指挥时间
指挥必须围绕任务与需求,减少指挥中间层次,减少信息流通环节。在指挥过程中应尽量简化指挥层次,才能提高后勤指挥的时效性。信息流通环节少了,为对方发现可能性也会减少。减少指挥层次,是美军缩短指挥时间,提高指挥时效采取的重要措施。海湾战争中,美军中央总部减少了战区与总部之间的指挥层次,规定该总部可以要求从全军抽调部队,可以指挥与部署在战区内所有美军,可以任免下级军官,以及对战区内的后勤保障,有完全的控制权和向战区部署部队与装备的先后次序的决定权。由于减少了指挥层次,只有一个单一的指挥系统,因此,没有机会对决定进行无休止的讨论。美军的这一做法,极大地缩短了指挥所用时间,提高了指挥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