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3日,万盛区北门村村民万兴华心情特别爽。
这一天,村“两委”召开扩大会议,经过民主评议,取消了他一家人的农村低保。“以前戴着贫困户的帽子,每月吃120多元的低保金,脸上无光呀!”万兴华说。
万兴华腿有残疾,一家四口,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经济一直困难。今年以来,在村里的帮助下,他家种植的猕猴桃、糯玉米、西瓜获得丰收,实现收入五万多元。
村里还有八户村民,也在这次会上脱掉了低保帽子。他们的情况与万兴华相似: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
“幾年前,我们端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北门村村主任娄方强感慨地说。
■ 贫困村的致富困惑
北门村是一个高山村,地处渝黔交界的黑山。
在万盛区的行政村中,北门村有几个“最”: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生态资源最好,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黑山森林公园、黑山谷等景区……和重庆许多农村一样,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以务农为生。
面对村里的窘境,村“两委”也很着急。
2000年前后,村里曾大力鼓励村民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养猪养羊,但结果都不理想。
2002年春,随着黑山谷景区的开发,外地老板陆续来到北门村开办“农家乐”,村民们多了一条谋生之路——向这些“农家乐”卖小菜、鸡鸭和腊肉等农副产品。但北门村的2500多名村民并未因黑山谷景区的热闹而富裕起来。
2004年,当地四个村合并为新的北门村,其中两个村是市级贫困村。
“另外两个村虽然不是市级贫困村,但各方面的情况也差不多。”镇党委书记刘汉席说。
勤劳却不能致富的原因在哪里?村“两委”和村民们都十分困惑。
■ 建立“民生档案”
2008年底,万盛区委要求每个村和社区认真落实“三项制度”。
2009年初,黑山大雪纷飞,格外寒冷。村“两委”十名党员干部分为五个小组,在一个多月里,走遍了全村640多户农家。
为摸准村民致富的脉,他们对每家每户的具体困难进行细化,为全村八个村民小组、640多户农家建起了“民生档案”。
在八本“民生档案”里,包括每家农户的家庭情况、地理环境、劳动力现状、就业情况、急难事项、家庭年收入、项目发展规划等信息,都一一登记。
“徐波:新场社村民,一家五人。发展项目:猕猴桃种植;急难事项:猕猴桃种植技术和销路。”
“娄方勇:团林社村民,一家六人。发展项目: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急难事项:资金短缺和市场开发。”
…………
找不到发展项目、缺乏种养殖技术、农副产品销售不畅等,村民的各种问题都记录在“民生档案”里。
“这些‘柴米油盐’,就是每个家庭的大事。”村党总支书记郑体明翻看着“民生档案”说,“它帮我们找到了符合每个家庭实际的致富‘药引子’。”
■ 打开致富大门
通过“民生档案”了解村民的所想所盼,只是第一步,如何带动全村致富才是关键所在。
在院坝里,在火堆边,村干部与村民推心置腹,探寻发家致富的优势和项目,讨论全村的经济发展规划: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因规模不大,无法和别的地方竞争,村民们没有兴趣;发展猪、羊养殖业,虽然有一定的利润,但市场风险太大,村民们的态度不统一,下不了决心……
很快,大家统一了意见:依托旅游业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猕猴桃、“农家乐”、老腊肉、方竹笋四大特色产业。
村“两委”统一了全村发展思路:围绕四大特色产业,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组一业、一户一项目”的发展规划。
村民徐朝武学过养殖技术,前几年养黑山羊、养野鸡,但都没挣到多少钱。
娄方强在“民生档案”里了解到相关信息后,按照村级发展总体规划,上门为他支招:眼下獭兔行情看涨,出栏快,肉质好,皮毛也容易出手,可以考虑搞这项养殖。
点子不错,可徐朝武缺少资金。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娄方强跑上跑下,帮他筹资4.5万元,四处联系种兔。很快,徐朝武的獭兔养殖场办了起来。
三个月后,徐朝武的800只獭兔出栏了。掰着指头一合计,他笑了:除去各项成本,净赚1.5万元!
北门村一直有种植猕猴桃的传统。以前,村民是单打独斗,产量低,价格混乱。
在村干部的组织下,今年3月,全村400多户果农联合起来,成立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抱团谋发展闯市场。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植、管理和营销,村民们不再为猕猴桃的种植技术和产品销售而操心。
村民黄泽毓种植了15亩猕猴桃,每年产量有十来吨。今年,她家的猕猴桃因受冰雪灾害而减产,但是由于价格不错,她还比往年增收了一万多元。她说:“以前每公斤两元还卖不出去。今年,村里的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联系了销售渠道,客商把车子开到了果园边收购,每公斤六元左右,两三天就全部卖完。”
市场就是最好的导向。最近几个月来,果农们已把更多的坡地开辟成猕猴桃园,全村已新建果园1000余亩。如今,全村的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
长期以来,“黑山老腊肉”一直在渝南黔北地区小有名气。
三年前,村里办起了一家加工“黑山老腊肉”的企业,郑体明任经理。
“我们希望通过‘公司 农户’的形式,整合生猪养殖资源,打造‘黑山老腊肉’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全村村民增收致富。”他说起了兴办这个企业的初衷。
黑山老腊肉的企业化、品牌化运作,让养殖户尝到了甜头:以前养一头生猪,顶多就卖1000多元,现在可卖到2000多元。今年初,企业就与350多养殖户签订了收购协议,村民已养殖生猪1500多头。郑体明预计,今年公司产值将达到2500多万元。
付出总有回报。
三年前,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700余元,而今年预计将有5500余元。北门村的“民生档案”,正在不断刷新。
这一天,村“两委”召开扩大会议,经过民主评议,取消了他一家人的农村低保。“以前戴着贫困户的帽子,每月吃120多元的低保金,脸上无光呀!”万兴华说。
万兴华腿有残疾,一家四口,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经济一直困难。今年以来,在村里的帮助下,他家种植的猕猴桃、糯玉米、西瓜获得丰收,实现收入五万多元。
村里还有八户村民,也在这次会上脱掉了低保帽子。他们的情况与万兴华相似: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发家致富之路。
“幾年前,我们端着‘金饭碗’,过着穷日子。”北门村村主任娄方强感慨地说。
■ 贫困村的致富困惑
北门村是一个高山村,地处渝黔交界的黑山。
在万盛区的行政村中,北门村有几个“最”:面积最大;地势最高;生态资源最好,森林覆盖率达到90%以上,有黑山森林公园、黑山谷等景区……和重庆许多农村一样,这里的村民世世代代以务农为生。
面对村里的窘境,村“两委”也很着急。
2000年前后,村里曾大力鼓励村民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养猪养羊,但结果都不理想。
2002年春,随着黑山谷景区的开发,外地老板陆续来到北门村开办“农家乐”,村民们多了一条谋生之路——向这些“农家乐”卖小菜、鸡鸭和腊肉等农副产品。但北门村的2500多名村民并未因黑山谷景区的热闹而富裕起来。
2004年,当地四个村合并为新的北门村,其中两个村是市级贫困村。
“另外两个村虽然不是市级贫困村,但各方面的情况也差不多。”镇党委书记刘汉席说。
勤劳却不能致富的原因在哪里?村“两委”和村民们都十分困惑。
■ 建立“民生档案”
2008年底,万盛区委要求每个村和社区认真落实“三项制度”。
2009年初,黑山大雪纷飞,格外寒冷。村“两委”十名党员干部分为五个小组,在一个多月里,走遍了全村640多户农家。
为摸准村民致富的脉,他们对每家每户的具体困难进行细化,为全村八个村民小组、640多户农家建起了“民生档案”。
在八本“民生档案”里,包括每家农户的家庭情况、地理环境、劳动力现状、就业情况、急难事项、家庭年收入、项目发展规划等信息,都一一登记。
“徐波:新场社村民,一家五人。发展项目:猕猴桃种植;急难事项:猕猴桃种植技术和销路。”
“娄方勇:团林社村民,一家六人。发展项目: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急难事项:资金短缺和市场开发。”
…………
找不到发展项目、缺乏种养殖技术、农副产品销售不畅等,村民的各种问题都记录在“民生档案”里。
“这些‘柴米油盐’,就是每个家庭的大事。”村党总支书记郑体明翻看着“民生档案”说,“它帮我们找到了符合每个家庭实际的致富‘药引子’。”
■ 打开致富大门
通过“民生档案”了解村民的所想所盼,只是第一步,如何带动全村致富才是关键所在。
在院坝里,在火堆边,村干部与村民推心置腹,探寻发家致富的优势和项目,讨论全村的经济发展规划: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因规模不大,无法和别的地方竞争,村民们没有兴趣;发展猪、羊养殖业,虽然有一定的利润,但市场风险太大,村民们的态度不统一,下不了决心……
很快,大家统一了意见:依托旅游业和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猕猴桃、“农家乐”、老腊肉、方竹笋四大特色产业。
村“两委”统一了全村发展思路:围绕四大特色产业,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组一业、一户一项目”的发展规划。
村民徐朝武学过养殖技术,前几年养黑山羊、养野鸡,但都没挣到多少钱。
娄方强在“民生档案”里了解到相关信息后,按照村级发展总体规划,上门为他支招:眼下獭兔行情看涨,出栏快,肉质好,皮毛也容易出手,可以考虑搞这项养殖。
点子不错,可徐朝武缺少资金。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娄方强跑上跑下,帮他筹资4.5万元,四处联系种兔。很快,徐朝武的獭兔养殖场办了起来。
三个月后,徐朝武的800只獭兔出栏了。掰着指头一合计,他笑了:除去各项成本,净赚1.5万元!
北门村一直有种植猕猴桃的传统。以前,村民是单打独斗,产量低,价格混乱。
在村干部的组织下,今年3月,全村400多户果农联合起来,成立了猕猴桃专业合作社,抱团谋发展闯市场。合作社实行统一种植、管理和营销,村民们不再为猕猴桃的种植技术和产品销售而操心。
村民黄泽毓种植了15亩猕猴桃,每年产量有十来吨。今年,她家的猕猴桃因受冰雪灾害而减产,但是由于价格不错,她还比往年增收了一万多元。她说:“以前每公斤两元还卖不出去。今年,村里的猕猴桃专业合作社联系了销售渠道,客商把车子开到了果园边收购,每公斤六元左右,两三天就全部卖完。”
市场就是最好的导向。最近几个月来,果农们已把更多的坡地开辟成猕猴桃园,全村已新建果园1000余亩。如今,全村的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6000亩。
长期以来,“黑山老腊肉”一直在渝南黔北地区小有名气。
三年前,村里办起了一家加工“黑山老腊肉”的企业,郑体明任经理。
“我们希望通过‘公司 农户’的形式,整合生猪养殖资源,打造‘黑山老腊肉’品牌,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带动全村村民增收致富。”他说起了兴办这个企业的初衷。
黑山老腊肉的企业化、品牌化运作,让养殖户尝到了甜头:以前养一头生猪,顶多就卖1000多元,现在可卖到2000多元。今年初,企业就与350多养殖户签订了收购协议,村民已养殖生猪1500多头。郑体明预计,今年公司产值将达到2500多万元。
付出总有回报。
三年前,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700余元,而今年预计将有5500余元。北门村的“民生档案”,正在不断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