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超捧回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时,所有的聚光灯都投在了他身上。他成为当年全国唯一获得这一奖项的一线产业工人,也是鞍钢历史上首位获此奖项的技术工人。
对鞍钢来说,1970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鞍钢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座150吨级转炉竣工。从这台转炉炼出的第一炉钢水开始,标志着鞍钢进入了现代化生产的全新时代。
也是这一年,现任鞍钢股份公司冷轧厂4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李超在鞍山出生。在他童年的记忆中,有鞍钢一座座高炉,还有看上去神秘的“鞍钢大院”。成为一名鞍钢工人的梦想,在那时便萌芽。
40多年后,当李超凭借主导完成的“冷轧机乳液分区自动吹扫装置的研发和应用”项目,捧回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时,所有的聚光灯都投在了他身上。李超成为当年全国唯一获得这一奖项的一线产业工人,也是鞍钢历史上首位获得此奖项的技术工人。
在鞍钢这片沃土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产业工人代表。从建国初期的“老英雄”孟泰,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从革新能手张明山,到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郭明义。
今天,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工匠精神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时,《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也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探寻李超背后的故事,不难发现,他正是这样一位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典范。如今,在他身上有很多“标签”:“技术专家”“创新楷模”……他用自己的奉献、担当、忠诚,扎根一线,钻研创新,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中名副其实的“工人发明家”。
传承“鞍钢宪法”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李超正在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一名产业工人的创新力量。
从小爱发明的鞍钢子弟
李超生长于工人家庭,可谓是地地道道的鞍钢子弟。他的父亲是鞍钢质量监督处方法研究所的一名技术工人,母亲是鞍钢房产附企公司房管所的一名配管工。6岁那年,在父母的带领下,他第一次走进鞍钢,机器隆隆的轰鸣声和工人们热火朝天工作的场景让他记忆犹新。
父亲热爱技术钻研,经常把单位一些小设备拿回家里来修,李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开始学着父亲的模样动手“捣鼓”家里的电器。小学时,他就自己动手制作了能够收到几个电台节目的收音机。初中时,他用简单的电器元件和废旧物品制作了“自动黑板擦”,获得学校小发明奖。
爱发明、敢创新的这股劲儿,像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一般,从小跟随着李超。
1989年8月,李超从鞍钢技校毕业,进入鞍钢冷轧厂检修车间当了一名钳工。一入厂,李超就发现每个“活长”都有自己的“绝活”。当时班长为了锻炼他,没给他指定师傅。天性倔强的李超怎肯服输,没有固定的师傅,他就把所有“活长”都当做师傅,勤学、勤干、勤问,他的学习笔记就是一本技术故障操作手册。
1994年,冷轧厂正式确立点检体系,设立点检员岗位,对生产设备由事后维修改为事前预防,李超就是当年冷轧厂选拔的第一批设备点检员之一。
作为点检员,每天都要与设备故障打交道,在不断遇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李超创新的小火苗越烧越旺。
1998年5月,婚假还没休完,李超就匆匆忙忙赶回厂里。当时,冷轧厂一号线一段区域的冷轧盐酸洗活套段因活套车和摆动门经常损坏,三天两头发生故障,每次处理都需要停产6到8个小时,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严重影响生产和效益。
连续1个半月,全天24小时,李超都处于待命状态,只要设备出了故障,一个电话,他就立刻跑回厂里解决问题。没有找到能彻底根除设备故障的办法,李超从心底起了急。“能否在设备上进行改进”?他萌生了发明的念头。
当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李超只能自行进行设计改造。他先对设备进行了一次“全身体检”。每天盯住活套车寻找故障根源,测取了1000多个数据,最后确定了在设备本体增添侧导轮的改进方案。根据这一思路,他开始画图。白天没有时间,就晚上回家干;没有电脑,就手工画线、标注尺寸,一干就到下半夜,连新婚妻子也被他动员起来校对数据和尺寸。
半个月后,李超完成了从零件图到装配图、从零号图纸到4号图纸的30多张设计制图。厂长亲自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当年设备大修,厂里按他的方案和图纸对活套车进行了改造。
改造期间,为了保证施工精度,李超和施工人员一同在现场安装,从头盯到尾,一个螺丝钉都不放过。验收时,轨道出现了3毫米左右的偏差,施工队队长来找他求情。李超说:“为了确保投入生产后设备的稳定性,咱们再坚持坚持。”就这样,他和施工人员又在现场连续奋战了4天3夜。试车时,疲惫不堪的李超在调度室里睡着了,没有亲眼见证这—重要时刻。
这虽然不是李超第一次改造设备,但却是他创新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年这项设备改造涉及两个创新项目,其中一个创新项目获得了冷轧厂的特等奖,是鞍钢史无前的奖项。至今,这个活套段仍然在稳定运行。这次技术创新,不仅让李超收获了工友们的认可,更坚定了他要发明、敢创新的决心。
学习让创新更有底气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专有技术4项,国际发明金奖一项,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0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近1.3亿元……这是李超工作28年交出的一份傲人的“成绩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李超看来,创新没有捷径。他说:“设备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肯去想,总会想出办法来的。当然,持之以恒的学习是最必不可少的,只有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才能让创新更有底气。”
1990年至1998年,李超坚持用业余时间补习高中课程,并在夜校攻读冶金机械专业,拿下了大学本科学历。“那段时间很难忘,是我收获最多,成长最快的阶段。”他说。 那8年,李超白天在单位工作,下班直接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赶,每次都是踩着上课铃跑进教室的,更别说挤出时间吃晚饭。工厂、学校、家,三点一线,单调的生活轨迹周而复始着,但他却不感枯燥。他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拿到现场进行实践,在现场发现的问题又拿回课堂上去寻找答案,比一般大学生有了更多实践的经验,技术水平快速提升。1997年,在鞍钢和鞍山市举行的青工技能大赛上,李超获得技术能手称号;1998年,他一举夺得技术状元桂冠;1999年,他被评定为厂级专家。
2000年,李超获得了赴德国参加技术培训及现场实习的机会。第一次走出国门,他既感觉新鲜又被震撼,“值得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在实习现场,李超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可以自动关闭的小门,“既不是自动门,也不是弹簧门,它是怎么关上的呢”?仔细研究后他发现,原来门的折页回轴被做成了具有一定角度的陡坡,打开时门沿着坡度上升,无人时在自重作用下门便自动关上了。在一个小小门轴处都能有工人的精妙设计,这让李超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要想当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就要拿过硬的产品说话,把产品做到尽善尽美。
2000年至2006年,伴随着鞍钢集团全面深化改革,生产设备不断转型升级的步伐,李超学习的动力更足,前进的脚步更快了。
2006年,鞍钢建设冷轧4号生产线,厂里指定李超与另外两名点检人员配合技改办及设计人员赴日本参与设计审查。生产線清洗机组的技术问题由李超把关并担任“主谈”,临行前,李超和工友将这条引进机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整理。其中,通过理论计算,李超发现日方设计时选取的轴直径虽然满足要求,但紧贴允许强度的下限,安全系数低。在应用中,出现附加载荷,就会导致传动轴断裂。
谈判中,李超要求日方将传动轴的直径增加2mm,日方却坚称设计没有问题,不同意修改,激烈争论两个多小时未果。经过多年的学习与沉淀,李超在技术创新方面有了说话的底气,他据理力争地说:“如果坚持不修改设计,以后这个部位出了问题,你们要负全责,包赔我们的备件和误产损失。”
最终日方答应修改设计,并与李超和同去的技术人员在30多项异议上达成修改共识,谈判取得了成功。当中日双方技术人员相互握手致谢时,李超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能骄傲,我仍需要继续学习”。
如今,4号线清洗机组已建成并已稳定运行多年,以前的故障从未在这条线出过,这正是李超—直努力追求的。
传承“鞍钢宪法”,弘扬工匠精神
21岁成为全厂最年轻的副班长,31岁被评为公司级技能专家,43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李超每个十年的进步都和创新发明、技术改造密不可分。他常说:“一个人的能力再大,能拧几颗钉?团队的发展才是鞍钢的希望。”
李超任1号线联合机组机械点检长期间,一名年轻点检员在调整活套摆动门尺寸中遇到难题,向李超请教。李超先后3次手把手教他,此后这一问题再也没难住过这名点检员。
2014年,以李超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立足生产一线,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依托工作室平台,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建设”,围绕着两条工作主线,李超的创新能量在更大的平台上得以施展。4年多来,工作室共完成厂级创新项目526项,上报专利15项、专有技术15项,累计创效5084.52万元。去年年底,全国总工会表彰了100个全国深化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李超创新工作室正是其中之一。
在厂里,李超严谨的工作作风、极强的问题处理能力和诚恳的处事态度得到工友们的信服和赞誉。工友们都说,大家愿意跟着李超干,有他在,就有主心骨,什么难题都能解决,什么问题都不怕。
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李超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在技术攻关项目上不断进行意识转变,聚焦产品质量。
4号线设备作业区所生产的钢板多为汽车面板与家电背板,钢卷溢出边问题不仅影响成材率,也影响产品外观。李超带领工作室成员结合客户反馈信息迅速立项攻关,历时半年,使钢卷溢出情况得到很大改善,达到预期设定目标。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对企业发展有好处,对产品质量提高有好处,对设备正常运行有好处。只要是与此相关的事,我们都会去做。”李超说。
在2017年年底结束的第二十二届全国发明展上,创新工作室成员王杨申报的“—种新型的穿带导板装置”项目获得铜奖,这一创新项目正是在师傅李超的指导下完成的。如今,李超创新工作室还利用公司着力开展创新工作的契机,积极组织创新项目申报,为年轻人的创新找到新的支撑。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李超用实际行动传承“鞍钢宪法”精神,毫无保留地帮助青年人梳理技术知识,分享技术经验,为更多有潜力的年轻人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帮助和鼓励一大批年轻人成长为企业骨干。
对鞍钢来说,1970年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一年,鞍钢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座150吨级转炉竣工。从这台转炉炼出的第一炉钢水开始,标志着鞍钢进入了现代化生产的全新时代。
也是这一年,现任鞍钢股份公司冷轧厂4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李超在鞍山出生。在他童年的记忆中,有鞍钢一座座高炉,还有看上去神秘的“鞍钢大院”。成为一名鞍钢工人的梦想,在那时便萌芽。
40多年后,当李超凭借主导完成的“冷轧机乳液分区自动吹扫装置的研发和应用”项目,捧回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荣誉时,所有的聚光灯都投在了他身上。李超成为当年全国唯一获得这一奖项的一线产业工人,也是鞍钢历史上首位获得此奖项的技术工人。
在鞍钢这片沃土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产业工人代表。从建国初期的“老英雄”孟泰,到“走在时间前面的人’王崇伦;从革新能手张明山,到新时期学习实践雷锋精神的优秀代表郭明义。
今天,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工匠精神被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时,《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也明确提出,要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探寻李超背后的故事,不难发现,他正是这样一位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产业工人典范。如今,在他身上有很多“标签”:“技术专家”“创新楷模”……他用自己的奉献、担当、忠诚,扎根一线,钻研创新,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中名副其实的“工人发明家”。
传承“鞍钢宪法”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李超正在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着一名产业工人的创新力量。
从小爱发明的鞍钢子弟
李超生长于工人家庭,可谓是地地道道的鞍钢子弟。他的父亲是鞍钢质量监督处方法研究所的一名技术工人,母亲是鞍钢房产附企公司房管所的一名配管工。6岁那年,在父母的带领下,他第一次走进鞍钢,机器隆隆的轰鸣声和工人们热火朝天工作的场景让他记忆犹新。
父亲热爱技术钻研,经常把单位一些小设备拿回家里来修,李超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也开始学着父亲的模样动手“捣鼓”家里的电器。小学时,他就自己动手制作了能够收到几个电台节目的收音机。初中时,他用简单的电器元件和废旧物品制作了“自动黑板擦”,获得学校小发明奖。
爱发明、敢创新的这股劲儿,像是与生俱来的天赋一般,从小跟随着李超。
1989年8月,李超从鞍钢技校毕业,进入鞍钢冷轧厂检修车间当了一名钳工。一入厂,李超就发现每个“活长”都有自己的“绝活”。当时班长为了锻炼他,没给他指定师傅。天性倔强的李超怎肯服输,没有固定的师傅,他就把所有“活长”都当做师傅,勤学、勤干、勤问,他的学习笔记就是一本技术故障操作手册。
1994年,冷轧厂正式确立点检体系,设立点检员岗位,对生产设备由事后维修改为事前预防,李超就是当年冷轧厂选拔的第一批设备点检员之一。
作为点检员,每天都要与设备故障打交道,在不断遇见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李超创新的小火苗越烧越旺。
1998年5月,婚假还没休完,李超就匆匆忙忙赶回厂里。当时,冷轧厂一号线一段区域的冷轧盐酸洗活套段因活套车和摆动门经常损坏,三天两头发生故障,每次处理都需要停产6到8个小时,不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严重影响生产和效益。
连续1个半月,全天24小时,李超都处于待命状态,只要设备出了故障,一个电话,他就立刻跑回厂里解决问题。没有找到能彻底根除设备故障的办法,李超从心底起了急。“能否在设备上进行改进”?他萌生了发明的念头。
当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李超只能自行进行设计改造。他先对设备进行了一次“全身体检”。每天盯住活套车寻找故障根源,测取了1000多个数据,最后确定了在设备本体增添侧导轮的改进方案。根据这一思路,他开始画图。白天没有时间,就晚上回家干;没有电脑,就手工画线、标注尺寸,一干就到下半夜,连新婚妻子也被他动员起来校对数据和尺寸。
半个月后,李超完成了从零件图到装配图、从零号图纸到4号图纸的30多张设计制图。厂长亲自组织专家进行论证,提出修改意见。当年设备大修,厂里按他的方案和图纸对活套车进行了改造。
改造期间,为了保证施工精度,李超和施工人员一同在现场安装,从头盯到尾,一个螺丝钉都不放过。验收时,轨道出现了3毫米左右的偏差,施工队队长来找他求情。李超说:“为了确保投入生产后设备的稳定性,咱们再坚持坚持。”就这样,他和施工人员又在现场连续奋战了4天3夜。试车时,疲惫不堪的李超在调度室里睡着了,没有亲眼见证这—重要时刻。
这虽然不是李超第一次改造设备,但却是他创新路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年这项设备改造涉及两个创新项目,其中一个创新项目获得了冷轧厂的特等奖,是鞍钢史无前的奖项。至今,这个活套段仍然在稳定运行。这次技术创新,不仅让李超收获了工友们的认可,更坚定了他要发明、敢创新的决心。
学习让创新更有底气
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专有技术4项,国际发明金奖一项,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00多项,创造经济效益近1.3亿元……这是李超工作28年交出的一份傲人的“成绩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李超看来,创新没有捷径。他说:“设备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肯去想,总会想出办法来的。当然,持之以恒的学习是最必不可少的,只有拥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才能让创新更有底气。”
1990年至1998年,李超坚持用业余时间补习高中课程,并在夜校攻读冶金机械专业,拿下了大学本科学历。“那段时间很难忘,是我收获最多,成长最快的阶段。”他说。 那8年,李超白天在单位工作,下班直接骑上自行车往学校赶,每次都是踩着上课铃跑进教室的,更别说挤出时间吃晚饭。工厂、学校、家,三点一线,单调的生活轨迹周而复始着,但他却不感枯燥。他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拿到现场进行实践,在现场发现的问题又拿回课堂上去寻找答案,比一般大学生有了更多实践的经验,技术水平快速提升。1997年,在鞍钢和鞍山市举行的青工技能大赛上,李超获得技术能手称号;1998年,他一举夺得技术状元桂冠;1999年,他被评定为厂级专家。
2000年,李超获得了赴德国参加技术培训及现场实习的机会。第一次走出国门,他既感觉新鲜又被震撼,“值得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在实习现场,李超惊奇地发现了一个可以自动关闭的小门,“既不是自动门,也不是弹簧门,它是怎么关上的呢”?仔细研究后他发现,原来门的折页回轴被做成了具有一定角度的陡坡,打开时门沿着坡度上升,无人时在自重作用下门便自动关上了。在一个小小门轴处都能有工人的精妙设计,这让李超有了更明确的目标:要想当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就要拿过硬的产品说话,把产品做到尽善尽美。
2000年至2006年,伴随着鞍钢集团全面深化改革,生产设备不断转型升级的步伐,李超学习的动力更足,前进的脚步更快了。
2006年,鞍钢建设冷轧4号生产线,厂里指定李超与另外两名点检人员配合技改办及设计人员赴日本参与设计审查。生产線清洗机组的技术问题由李超把关并担任“主谈”,临行前,李超和工友将这条引进机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整理。其中,通过理论计算,李超发现日方设计时选取的轴直径虽然满足要求,但紧贴允许强度的下限,安全系数低。在应用中,出现附加载荷,就会导致传动轴断裂。
谈判中,李超要求日方将传动轴的直径增加2mm,日方却坚称设计没有问题,不同意修改,激烈争论两个多小时未果。经过多年的学习与沉淀,李超在技术创新方面有了说话的底气,他据理力争地说:“如果坚持不修改设计,以后这个部位出了问题,你们要负全责,包赔我们的备件和误产损失。”
最终日方答应修改设计,并与李超和同去的技术人员在30多项异议上达成修改共识,谈判取得了成功。当中日双方技术人员相互握手致谢时,李超在心里对自己说,“不能骄傲,我仍需要继续学习”。
如今,4号线清洗机组已建成并已稳定运行多年,以前的故障从未在这条线出过,这正是李超—直努力追求的。
传承“鞍钢宪法”,弘扬工匠精神
21岁成为全厂最年轻的副班长,31岁被评为公司级技能专家,43岁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李超每个十年的进步都和创新发明、技术改造密不可分。他常说:“一个人的能力再大,能拧几颗钉?团队的发展才是鞍钢的希望。”
李超任1号线联合机组机械点检长期间,一名年轻点检员在调整活套摆动门尺寸中遇到难题,向李超请教。李超先后3次手把手教他,此后这一问题再也没难住过这名点检员。
2014年,以李超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立足生产一线,解决生产技术难题”“依托工作室平台,加强人才梯队培养建设”,围绕着两条工作主线,李超的创新能量在更大的平台上得以施展。4年多来,工作室共完成厂级创新项目526项,上报专利15项、专有技术15项,累计创效5084.52万元。去年年底,全国总工会表彰了100个全国深化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李超创新工作室正是其中之一。
在厂里,李超严谨的工作作风、极强的问题处理能力和诚恳的处事态度得到工友们的信服和赞誉。工友们都说,大家愿意跟着李超干,有他在,就有主心骨,什么难题都能解决,什么问题都不怕。
近几年,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李超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在技术攻关项目上不断进行意识转变,聚焦产品质量。
4号线设备作业区所生产的钢板多为汽车面板与家电背板,钢卷溢出边问题不仅影响成材率,也影响产品外观。李超带领工作室成员结合客户反馈信息迅速立项攻关,历时半年,使钢卷溢出情况得到很大改善,达到预期设定目标。
“我们的目标只有一个,对企业发展有好处,对产品质量提高有好处,对设备正常运行有好处。只要是与此相关的事,我们都会去做。”李超说。
在2017年年底结束的第二十二届全国发明展上,创新工作室成员王杨申报的“—种新型的穿带导板装置”项目获得铜奖,这一创新项目正是在师傅李超的指导下完成的。如今,李超创新工作室还利用公司着力开展创新工作的契机,积极组织创新项目申报,为年轻人的创新找到新的支撑。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李超用实际行动传承“鞍钢宪法”精神,毫无保留地帮助青年人梳理技术知识,分享技术经验,为更多有潜力的年轻人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帮助和鼓励一大批年轻人成长为企业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