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产品不再是盛宴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z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新股的赚钱盛宴,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后,将越来越难再现。申购上限的限制,会提高银行“打新”资金的开户成本,未来银行发行的“打新”产品将会限制在更小的规模上。
  随着IPO重启,许多投资者期待着“打新”给自己带来财富。但是,市场普遍认为实行新股发行新政策,机构“打新”产品将难续辉煌。
  
  新政不同以往
  
  6月10日,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新股发行体制的指导意见》,提出对网上单个申购账户设定上限,原则上不超过本次网上发行股数的千分之一。
  这个不同于以往的“上限规定”将会使机构投资者难以发挥以往大资金量的优势。在行情火热的2007年,工商银行发行的半年期“打新”产品,销量能达到几十亿元,民生银行发行的好运套餐3号销售量曾经达到73亿元,中信银行的新股申购计划2号和3号销售量甚至超过了80亿元。以前没有对“打新”产品设定规模限制,单个产品最多时可以募集100亿元左右的资金量。
  那时,“打新”产品热销,银行不用担心产品达不到最低销量。现在,明确投资者只能使用一个投资账户申购新股,首先加大了机构和资金量大的投资者的违规成本。
  银信“打新”资金规模庞大,若分成多个小型理财产品,进入打新行列,则会导致中小投资者的中签率降低。同时,银信“打新”资金专门为打新而来,获利即走,会对二级市场带来一定冲击。新规定规范了银信产品的“打新”资金量,避免其通过多个账户侵占资源,保证了中小投资者有更大的机会“中签”。
  以往机构凭借资金优势在网上网下大量申购新股,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机构炒作新股的动力,从而推高新股上市后的溢价,相关机构也随之获得超额利润。但是现在中小投资者中签率显著提升,IPO重启后的新股溢价空间有可能大大缩窄。
  另外,新股申购制度采取的网上申购和网下配售单项选择,使机构投资者失去网上和网下同时申购新股的机会。在这样的条件下,尤其在股市牛市格局尚不明朗时,“新股不败”的思路将被打破。
  
  收益难同以往
  
  “打新”产品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在于其曾经“夸张”的收益率,2006、2007两年曾是银行“打新”产品的辉煌时期,巨量资金申购及无风险套利,使得“打新”产品年化收益率一度高达10%-20%,甚至到40%以上。银行“打新”产品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收益率,主要是由于巨大的资金参与,大幅提高了其中签率所致。但新规则下,机构中签率的下降,这基本意味着银行的“打新”产品到期后的收益不如以往。
  相反,中小投资者中签机会提高了,获得收益的可能性也大了,这将反过来影响银行理财新品的募集规模。
  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银行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星进行的理财产品“打新”收益演算显示,对于银行产品来说,假设资金募集规模为2亿元,某只股票网上发行额度为100亿元,假设中签率为0.15%,则理财产品可以参与该新股申购的资金最高为1000万元,占整个资金规模的5%。再假设该股票涨幅达到100%,对于理财产品来说,其收益率为0.0075%,假设期限为10天,年化收益率不超过0.3%,这个收益水平就比较低。
  那么,对于理财产品来说,即使剩余资金可以参与其他投资,提高资金的收益水平,但新股申购对理财产品的收益贡献远不如从前。与此相比,中小投资者若自行参与新股申购,可能的收益率为0.15%,年化收益率则达到5.475%。
  虽然,网下申购的收益水平远高于网上申购收益水平,但若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选择网下申购,股票将面临着3个月的禁售期。在这3个月,资金将面临多重风险,如“破发”风险,那么,理财产品可能出现亏损。此次新规中特别提示新股认购风险。
  另外,银监会新规要求银行发行理财产品需在发售10日前向监管部门报告,银监会审批必然会加长产品的发行周期,加上认购的时间,大大增加了产品的筹备时间,从而导致产品在震荡的市场中失去很多机会,有的产品还可能因设计问题而无法通过监管层的审批,这将使银行“打新”产品的推出时间晚于市场预期。
  
  银行打新拟变
  
  IPO新规下,“打新”产品不似此前那样吸引人,并未让商业银行完全却步,它们也在尝试改良产品设计。
  此前的打新股产品,资金大部分是纯粹用于打新股。新规则下,“打新”产品可能会呈现出“小额多个”的特点,单只产品在规模上可能从以前的动辄“数亿元”降至“千万元”,以实现产品整体收益的最大化。
  业内人士表示,此后银行可能不会太热衷于开发单一“打新”产品,而会更倾向于发行结构化设计的产品,资金除了用于“打新”以外,还投向二级市场及固定收益类工具。这意味着即便申购某新股遭遇失败,仍有望保证产品的正收益。
  银行打新产品的变化思路亦有迹可循。2007年,市场火爆,几乎每只新股上市价都高于发行价,因此部分产品采取100%资金申购新股。之后,随着市场波动加大,“打新股”产品资金的投资反而更加灵活,加入了国债、基金、信托等。在目前市场条件下,100%资金申购新股的可能性变得更加小,也是自然的。
  所以,IPO重启后,中小投资者申购新股中签率增大了,但在申购的资金锁定期以及没有新股上市的时期,资金或许会处于闲置状态。银行产品则可能不同,改良之后或可通过投资债券、货币市场等方式,提高无新股发行期内资金的使用效率。
  也就是说,也许一次新股申购,投资者自行“打新”的收益会高于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所得的收益,但就一个期限内综合而言,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有可能高于个人直接投资。这就是银行产品的优势。
  若投资者只是稳健理财的话,还是建议购买银行或信托的“打新”产品。鉴于目前银行采取观望的态度,投资者也可以采用“等等看”的谨慎操作策略,既可以自己参与打新,也可以分享银行“打新”产品的额外收益。专家表示,在震荡市场中,散户“自打”新股风险更大。首先,散户要面临“破发”的风险。其次,若希望“打新”的中签率更高,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这就会减弱自有资金的流动性。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发行的一些银行产品已融入了“打新”概念,比如一些结构性产品,设计中就表明可进行新股申购。但是,投资者要注意,这类产品大多是不保本的,打算抢购“打新”产品的同时,要看到在难测的金融市场中一搏高收益时,也不排除有负收益的可能。
其他文献
拉斯·特维德著董裕平译  中信出版社  经济永远都在成长、衰退和危机之间循环往复,让我们常常从乐观的高峰跌落到失望的深渊,又在某种契机下东山再起。经济学家把这样的规律命名为“经济周期”。  为了解开经济循环的奥秘,作者深入分析了300年来西方国家经济循环的事实和经济学家的各派理论,揭示了经济周期的特征和规律,让我们了解到周期是推动创造性毁灭和经济增长以及复兴的关键力量。作者同时进一步详尽地解释了房
期刊
摄影/李绍彬 造型/湘湘  突然觉得此时阳光是那么多余。因为微笑的李琦,没有阳光,也让人灿烂起来。  采访的过程,产生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工作走神。很惊讶地满脑子回旋起第一次听到《月亮之上》的心境。那个春风摇曳的晚上,当时一听就惊呆了,洒脱恣意的歌词,让本有些淡淡忧伤的且躁动不安的北京顿时很干净地纯情飞舞起来,快乐、善良、真诚、感动等纯粹的精神元素冲破了城市、职场围就的干硬的躯壳喷涌而出。  她唱:
期刊
受多方资金关注,6月以来银行、地产、有色为代表的蓝筹股表现强劲,明显强于大盘表现。   进入6月份以来,以石油、银行、地产、有色为代表的蓝筹股表现强劲,不断推动大盘突破2700点、2800点,直逼2900点。风光无限的背后,是市场资金的追捧。有专家表示,下半年将是蓝筹股的行情,投资者可继续关注地产和金融两大行业。     表现抢眼    6月1日,A股市场最大权重股中国石油(601857.SH)以
期刊
原油价格不断上涨、大宗商品市场回暖、通胀预期增强、美元继续贬值,资源类品种再次受到资金的青睐,A股以煤炭、黄金为代表的资源类个股开始走强。    从5月初至6月22日,A股市场连续上涨,上证指数连续成功攻破2600点、2700点、2800点、2900点。在此期间,先有煤炭股全线飙升,一枝独秀,再有中国石油(601857.SH)、中国石化(600028.SH)的强劲上扬,然后黄金股接过上涨接力棒,继
期刊
7月份A股解禁股数量将创今年以来单月最高,中国银行为当月的解禁之王,但减持压力不会影响大盘向上的趋势。    在经历6月份解禁股上市低潮后,A股市场将在7月份迎来今年以来单月解禁股上市最高峰。7月份,A股市场共有118家上市公司的限售股解禁,解禁股数量将达1869.75亿股,环比增加10倍,创今年以来单月最高,为年内解禁单月第二高峰,其中中国银行(601988.SH)以1713.25亿股的解禁股份
期刊
美国参议院6月19日通过法案,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出售400吨黄金的计划。世界黄金协会(WGC)对美国国会这一做法表示欢迎,并预计这些交易不会对黄金价格产生任何影响。  IMF2008年就曾提出计划,出售占其12.5%左右的黄金储备,以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G20在今年4月的会议声明中也建议IMF出售黄金储备,以帮助贫困国家。但IMF出售黄金储备这样的重要提议需要获得85%的同意,而美国在
期刊
瑞士央行6月18日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0.25%的历史低点不变。无意再采取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措施,但是目前的宽松政策基调仍将坚定执行下去。
期刊
豆类市场行情难以走出流畅的单边市,但目前,美油粕比为7年来的最低值,买油抛粕的套利机会或将出现。    近日内外盘豆类走势背离较为明显,以往的规律被打破令部分投资者困惑。这主要是外盘豆类尤其是大豆和豆粕在资金的推动下,透支了美豆库存偏低的利多。而资金市的特点总是在疯狂过后结束,很多人对08年3月美盘豆油涨跌停不经任何间隔就出现的情形记忆犹新,包括近期美国小麦的疯狂行情也令国内投资者心存忌惮,所以内
期刊
随着甲型H1N1流感在国内蔓延,香港、北京、四川、山东、广东、福建、浙江、湖南、上海、湖北、河南、台湾、山西等地陆续出现确诊病例,广东、福建出现二代病例。与此相适应,国内首款专门针对此次流感疫情设计开发的保险产品面市。5月19日,中国平安集团旗下平安产险在国内推出“平安甲型H1N1流感综合保险”产品,保额最高达15万元,所需保费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通过加保该产品附加险还可将境外疫区感染H1N1流
期刊
因有重组概念,短短12个交易日,高淳陶瓷(600562.SH)连拉11个涨停板,涨幅高达309%。但由于市场质疑重组消息涉嫌提前泄漏,招致监管部门介入对其进行调查,重组概念会否因此消退值得投资者注意。  江苏高淳陶瓷股份有限公司主营高新技术陶瓷,集传统陶瓷与高新技术陶瓷于一体,产品畅销美国、日本等国际市场多年,95%以上的产品出口。  在过去4年中,高淳陶瓷主营业务收入逐年下降,毛利率虽然相对稳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