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上市的相关问题

来源 :传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aqwjt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业上市将在融通资金、机制转换、促进产业化发展以及提升品牌形象等方面为传媒机构带来积极作用。自1999年7月成都商报借壳上市以来,报业的资本运作、上市融资一直是业内的热门话题。尽管这几年来,报业经济蓬勃发展,许多报业单位的经济实力已远远超过发行股票上市的要求,行业主管部门也赞同试点单位在政策范围内的上市改制工作,但最终实现上市的报业单位仍是凤毛麟角。其原因一方面来自政策限制,如最主要的一条是行业主管部门明文规定承担宣传任务的报社是事业单位,不能改制为企业,只能将经营性资产和业务剥离改制成企业申请上市,但如此操作容易形成大量的关联交易,无法达到中国证监会关于发行股票方面的相关要求。另一方面,各报业单位内部对上市工作意见也无法统一,如反对的意见包括有:剥离经营性资产和业务重组改制将割断报纸生产环节,产生业务上的矛盾和事业编制干部身份转换等问题;报社并不缺钱,上市后报社利润将被分流、税负增加、信息也要透明公开;上市募集的资金投向何处等。以上问题都是报业上市工作中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如何剥离重组报社经营性资产和业务,如何应对上市后所带来的问题和挑战,一直是许多报业单位关注的重要问题。
  
  剥离重组报社经营性资产和业务的基本思路
  
  行业主管部门对报业上市的基本政策:根据中办发〔2003〕21号文件和新出办〔2003〕1147号文件精神,承担宣传任务的报社是事业单位,不能改制为企业,报社的经营性资产和业务剥离后可改制成企业,条件许可可申请上市。不管是新发上市(IPO)还是借壳上市,都要涉及剥离重组报社经营性资产和业务这一关键环节。根据行业主管部门和证监会的政策要求,该环节的主要工作目标应是:①处理好经营企业与报社(即采编系统)的业务关系;②避免上市主体与母公司的关联交易超过30%(否则证监会不予通过);③避免增加过多税赋;④尽量将报业单位内的各种报刊装入上市主体,避免同业竞争。
  承担宣传任务的报业单位欲在国内上市,重组工作就需同时满足宣传主管部门和证监会的要求,难度很大,这也是“北青传媒”放弃国内A股,而转向关联交易要求较低的香港证券市场上市的原因。但借鉴“北青传媒”的操作模式,只要控制处理好关联交易,也可以达到国内证券会的要求。基本的剥离重组思路方案是:上市主体公司(如果想新发上市,则必须先成立股份公司)可由报业单位所有主报的广告业务资产、发行公司和印刷公司以及改制成企业的子报子刊组建发起成立。报业单位与上市主体公司的关系是:报业单位是上市主体公司的绝对大股东;上市主体公司全面经营报业单位的各项经营业务(20~30年经营权),按广告(也可含发行)收入的一定比例(一般为15%~20%)支付报业单位各报社编采费用;上市主体公司享有子报子刊主办权。以上方案中,需注意三个关键点:
  1.上市主体公司是全面经营报业单位的各项经营业务,不是广告代理关系。成都商报和广州日报采用的是广告代理关系,导致大量关联交易,一直无法获准融资,而且上市主体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也不明显。
  2.注销上市主体公司内的印务公司和发行公司法人地位,使其成为公司内的事业部,使报纸的生产和销售一体,有利于得到税务部门的认同,从而避免增加增值税和营业税。目前国内报业单位的印务公司基本是统在报业单位里一起报税,如果上市后,独立的印务公司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大量增值税赋,如一家年印量超过30亿印张的大型报业集团的印务公司如果独立进入上市公司,每年将增加超过3000万的增值税。已有股权出让的印务公司和发行公司,可采取吸收合并的办法,将其他股东股权折换成上市主体公司股权。
  3.相关资产应尽量全面装入上市主体公司内。如装入自有办公房产可减少关联交易、装入各种子报刊可消除同业竞争问题。
  以上方案从技术角度来看,关联交易可控制在总收入的30%以内(该方案下的关联交易主要是支付给报社的编审费用),上市主体业务边界明晰,拥有核心竞争力,税负增加很少(有印务公司的报业单位可能主要是要补缴印刷设备关税),基本符合行业主管部门和证监会要求。
  
  采编经营分开后产生的问题
  
  设立了上市主体公司后,实际就实现了报社的采编经营两分开,这将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
  1.采编部门与上市主体公司的矛盾
  笔者走访过几家推行了两分开的报业单位,这其中包括有党报集团、上市公司、也有经营公司的部分股权卖给境外机构的专业报刊社,发现两分开后,采编部门与经营公司的矛盾普遍存在。首先表现在核定采编费用方面,由于经营公司每年都要与采编部门协定费用和奖励标准,利益的差别导致矛盾的出现。其次,从采编部门角度来看,经营公司以利润为目标,而采编部门以争取读者为目标,双方指导思想不一样,而在具体工作中存在很多矛盾。总的来看,采编部门对“两分开”意见较大。这些矛盾在“两分开”之前,其实都或多或少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国内报业单位以往都把采编业务视作一线业务,而如今经营业务日趋上升使矛盾变得突出,但随着经营公司地位的进一步提升,矛盾会逐渐消弱。从实行“两分开”的报业单位经验来看,磨合期内报业单位一把手主抓两边问题的协调会比较有效,另外核定好采编部门的奖励标准也是关键。
  2.进入上市主体公司的干部身份问题
  设立了上市主体公司后,将有一批原事业编制人员进入上市主体公司,根据上述剥离方案,这批人员将主要集中在各报社的广告部(包括特刊部)、印务公司和发行公司。根据国家有关安置国企富余人员的规定,如果企业解除员工劳动合同,应根据员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发给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但对于上述这批人员是否需要按以上标准给予经济补偿,目前还没有明文规定。从笔者走访过的几家两分开运作的报业单位来看,各单位均不认为这批人员属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范畴,目前都没对进入经营公司的人员做一次经济补偿。未上市的报业单位仍将这批人员事业编制保留,上市的北京青年报社则对这批人员界定的比较清晰,进入“北青传媒”人员的工资在上市后有所提升。
  根据证监会有关规定,上市主体公司上市后,在人、财、物包括办公场地等方面都应与母公司分开,也就是说这批人员应该在上市后脱离事业编制,但是否需要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国家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明文规定。在有关规定没有出台的情况下,各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但在增加养老保险和适当提升工资标准方面应有所考虑。
  
  利润分流与募集资金
  投向问题
  
  目前,国内效益较好的报业单位里有不少人认为 “单位并不缺钱,上市后利润却要被分流,对企业和员工都没有什么好处”。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首先,企业上市最主要目的是筹集资金以控制更多资源和资产,以便于形成更大优势和更多利润,成功的上市企业可为股东(母公司)带来更多回报。其次,上市企业的利润并不是每年都必须分配走,募集资金和留成利润可用于企业发展项目,企业有进一步的发展,企业的员工也将随之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利益。
  报业单位也有不少人困惑在目前政策限制跨地区办报的条件下,报业上市后的募集资金投向何处。其实,从投融资能力来看,原来事业型的中国报业企业上市后,在股民对资本增值要求的压力下,上市报业企业对投资机会的敏感度和对投资项目的审慎度将大大增强,利于企业投融资的发展。从媒体的发展趋势来看,纸质媒体不久将在快速发展的电视、互联网和移动无线等电子媒体的夹击下挣扎生存,因此报业企业也必须尽早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投资机会来看,首先限制跨地区办报的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次,在媒体拓展的新兴领域还存在大量投资机会。尽管目前的网络媒体与网络游戏、节目制作、无线增值业务、户外广告等新兴媒体拓展领域的优势企业几乎全被民营和境外资本所掌控,但随着科技进步,这些新兴领域的市场发展空间将不断拓展,尤其是在即将迎来3G时代的移动增值产业领域,其发展空间将远大于跨地区办报,拥有媒体宣传、内容和资本优势的报业企业应在这些领域有所建树。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报刊发行数据普遍缺乏第三方认证,直接导致虚报发行量的盛行,混乱的发行数据实质性损害了广大广告主和强势发行报刊的利益。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的成立,开启了中国报刊发行量第三方认证之门,代表了中国报刊市场规范化的发展方向。  零售发行是我国目前市场化报刊最主要的发行方式。杂志方面,在发行和广告效益都较好的杂志里,零售量占总发行量的比例一般都达到80-90%,有部分杂志的发行甚至100%依
针对互联网出版发展速度快、行业状况复杂的特点,从2000年起,新闻出版总署开始有组织地进行产业发展调研.2002年6-8月,新闻出版总署在北京、合肥(华东地区)、大连(华北东北西
11月19日,为共和国新闻事业培养出7000余名新闻人的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学子们共同的祝福中,迎来了她的50华诞.同时,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政府的公关总领"的原国务院新闻办
<正>日前,2015上海国际汽车零配件、维修检测诊断设备及服务用品展览会在上海隆重举行。梅施作为KSPG集团旗下的售后市场业务部,负责在全球范围内销售KSPG集团内所有品牌的产
科学的发展观是报刊业改革发展取得突破的思想保障,是指导我们推动报刊业实现突破的方法论基础。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正>日前,在2015年高交会电子展上,日本半导体制造商株式会社东芝(Toshiba)旗下东芝半导体&存储产品公司,携众多车载半导体产品亮相。此次高交会,东芝以"智车芝‘芯’,驾驭未
2002年,日本出版业的总销售额为2.43 692 236万亿日元,与2001年相比,减少0.3%.2001年比2000年减少2.7%,2002年的减少比率大大下降.2002年已是连续6年与上年相比的下滑.其中,
《生活》杂志是由时代出版集团的创办人之一亨利·卢斯于1936年创办的。它是一本以大幅图片为主,并有文章相辅的杂志。在1972年停刊之前是以周刊形式出版的。亨利和当时具有巨大潜力的广告商以及其他支持者们一致相信《生活》杂志将会成功。他要用照片让人们直接感受世界,体验生活。而事实已证明亨利当初的预见是没有错的,《生活》的确在以后的日子里让美国人看到了很多生活。  尽管美国正处于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
国内酝酿5年之久的出版物发行量核查制度终于有了结果.4月25日,国新出版物发行数据调查中心(以下简称为"国新中心")正式在北京挂牌成立.传媒业这个传播信息、追求真相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