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出生的226例新生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对两组新生儿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体温变化幅度、睡眠时间、出箱时间、疼痛评分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方面,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12.39%,对照组为32.7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采用鸟巢式护理模式,能够促进新生儿生长,为其提供健康的生长环境,且能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鸟巢式护理;应用效果
早产儿指的是胎龄不满37周,出生时重量低于2500g,身长小于46cm的新生儿。早产儿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比较低下,容易并发各种疾病,所以做好早产儿的相关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新生儿由于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差,在初次与外界环境接触时,受外界环境刺激患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成人,如果护理不当,对新生儿的生长会带来严重威胁[1]。所以,为了保证新生儿能够健康成长,寻找一种更好的护理模式具有重要作用。鸟巢式护理是在对母亲子宫环境进行模拟,让新生儿在外界环境中保持与母体内相似的姿势,达到更好适应外界环境的目的,促进其生长发育。本组研究针对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出生的226例新生儿进行研究,对鸟巢式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出生的226例新生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中,男性70例,女性43例,平均胎龄(38.6±1.7)周,平均出生体重(3138.6±388.4)g;观察组中,男性69例,女性44例,平均胎龄(38.9±1.3)周,平均出生体重(3129.1±392.4)g。入选新生儿均排除严重脏器疾病及其它严重并发症。两组新生儿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 本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保证病房内湿度、温度舒适,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min[2]。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对新生儿体重情况及体温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如果新生儿体温及体重不升高者,可将其置于温箱内[3]。每天定时更换温箱无菌蒸馏水,并进行消毒。对新生儿喂奶时,对吐奶及溢奶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存在此类情况要及时给予新生儿轻拍背部处理。此外,保证新生儿皮肤清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对发现的异常问题,要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
观察组 本组新生儿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在温箱内利用鸟巢式浴巾折叠为椭圆形鸟巢,两对角用胶带固定好。按照新生儿大小对鸟巢的大小进行确定,新生儿在鸟巢中的姿势保持与子宫内姿势类似[4]。在新生儿身体四周设置护圈,降低开关温箱造成空气对流对新生儿的影响,保持环境温度恒定,避免波动幅度过大导致患儿体温受到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温箱内灯光不可直射新生儿研究,且灯光不宜过亮;对新生儿每天要定时洗澡以及涂抹爽身粉,确保新生儿皮肤干燥;对新生儿的尿布、毛巾、绷带及衣服等日用物品要定期消毒;对新生儿脐窝及脐带残端要用酒精消毒并包扎;对新生儿口腔、鼻腔及眼睛要定期进行清洁,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出生6h以后,要指导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并对对溢奶、吐奶等情况进行观察,防止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新生儿体重、体温、血氧饱和度、出箱时间、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新生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相关指标对比
根据统计分析,显示应用鸟巢式护理的观察组新生儿体温变化幅度较小、睡眠时间延长、出箱时间缩短、血氧饱和度更高、疼痛评分较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对比
新生儿主要并发症包含皮肤溃损、呼吸暂停、硬肿及喂养不顺等,主要为喂养不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9%,对照组为32.7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鸟巢式护理属于一种新式的护理模式,是通过对母亲子宫环境进行模仿,让新生儿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该护理模式下,新生儿在进入新的外界环境后,能够降低其紧张情绪,提升安全感[5]。进行鸟巢式按摩,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现皮肤溃损的发生情况,减少了环境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作用,同时皮肤的散热面积减少,使新生儿体温更加恒定。研究发现,新生儿在温箱中时间也明显缩短,睡眠时间延长,表明舒适的环境对于新生儿的成长和发育具有促进作用[6]。该护理模式简单易行,在临床护理中,鸟巢式护理模式已经得到广泛
我院為探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的效果,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出生的226例新生儿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针对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采用鸟巢式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的缩短新生儿出箱时间,新生儿体温变化幅度较小,延长新生儿睡眠之间,降低新生儿疼痛感,新生儿血氧饱和度更高,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优势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肤溃损、呼吸暂停、硬肿及喂养不顺等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仅为12.39%,而对照组为32.74%,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护理中,开展鸟巢式护理能够为新生儿的成长提供更为健康的环境,促使新生儿生长,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情况,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国连,潘冬梅,尹沁蕾.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8(14):269.
[2]项崇悟,高丽娟,施维,等.早产儿生长发育中“鸟巢式”体位的护理应用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6,15(17):160-163+168.
[3]孙亚娟,马学芳.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7(14):245+249.
[4]符婵,韦艳飞,梁婧.鸟巢护理在预防新生儿光疗抓伤与擦伤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34(22):86-87.
[5]陈云云,陈亚娣.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9(18):223.
[6]朱清碧,龚阳红,袁舒,等.鸟巢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沐浴过程中的应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03()26:334+338.
关键词:新生儿;鸟巢式护理;应用效果
早产儿指的是胎龄不满37周,出生时重量低于2500g,身长小于46cm的新生儿。早产儿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比较低下,容易并发各种疾病,所以做好早产儿的相关护理工作非常重要。新生儿由于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差,在初次与外界环境接触时,受外界环境刺激患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成人,如果护理不当,对新生儿的生长会带来严重威胁[1]。所以,为了保证新生儿能够健康成长,寻找一种更好的护理模式具有重要作用。鸟巢式护理是在对母亲子宫环境进行模拟,让新生儿在外界环境中保持与母体内相似的姿势,达到更好适应外界环境的目的,促进其生长发育。本组研究针对本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出生的226例新生儿进行研究,对鸟巢式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出生的226例新生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13例。对照组中,男性70例,女性43例,平均胎龄(38.6±1.7)周,平均出生体重(3138.6±388.4)g;观察组中,男性69例,女性44例,平均胎龄(38.9±1.3)周,平均出生体重(3129.1±392.4)g。入选新生儿均排除严重脏器疾病及其它严重并发症。两组新生儿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 本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保证病房内湿度、温度舒适,每天开窗通风两次,每次30min[2]。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时,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对新生儿体重情况及体温情况进行密切监测,如果新生儿体温及体重不升高者,可将其置于温箱内[3]。每天定时更换温箱无菌蒸馏水,并进行消毒。对新生儿喂奶时,对吐奶及溢奶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存在此类情况要及时给予新生儿轻拍背部处理。此外,保证新生儿皮肤清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巡视,对发现的异常问题,要及时告知医师进行处理。
观察组 本组新生儿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在温箱内利用鸟巢式浴巾折叠为椭圆形鸟巢,两对角用胶带固定好。按照新生儿大小对鸟巢的大小进行确定,新生儿在鸟巢中的姿势保持与子宫内姿势类似[4]。在新生儿身体四周设置护圈,降低开关温箱造成空气对流对新生儿的影响,保持环境温度恒定,避免波动幅度过大导致患儿体温受到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温箱内灯光不可直射新生儿研究,且灯光不宜过亮;对新生儿每天要定时洗澡以及涂抹爽身粉,确保新生儿皮肤干燥;对新生儿的尿布、毛巾、绷带及衣服等日用物品要定期消毒;对新生儿脐窝及脐带残端要用酒精消毒并包扎;对新生儿口腔、鼻腔及眼睛要定期进行清洁,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新生儿出生6h以后,要指导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并对对溢奶、吐奶等情况进行观察,防止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新生儿体重、体温、血氧饱和度、出箱时间、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新生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相关指标对比
根据统计分析,显示应用鸟巢式护理的观察组新生儿体温变化幅度较小、睡眠时间延长、出箱时间缩短、血氧饱和度更高、疼痛评分较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新生儿并发症情况对比
新生儿主要并发症包含皮肤溃损、呼吸暂停、硬肿及喂养不顺等,主要为喂养不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39%,对照组为32.7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临床护理工作中,鸟巢式护理属于一种新式的护理模式,是通过对母亲子宫环境进行模仿,让新生儿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该护理模式下,新生儿在进入新的外界环境后,能够降低其紧张情绪,提升安全感[5]。进行鸟巢式按摩,可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现皮肤溃损的发生情况,减少了环境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作用,同时皮肤的散热面积减少,使新生儿体温更加恒定。研究发现,新生儿在温箱中时间也明显缩短,睡眠时间延长,表明舒适的环境对于新生儿的成长和发育具有促进作用[6]。该护理模式简单易行,在临床护理中,鸟巢式护理模式已经得到广泛
我院為探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鸟巢式护理的效果,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出生的226例新生儿进行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针对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从本组研究结果来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采用鸟巢式护理模式,能够显著的缩短新生儿出箱时间,新生儿体温变化幅度较小,延长新生儿睡眠之间,降低新生儿疼痛感,新生儿血氧饱和度更高,与仅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优势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肤溃损、呼吸暂停、硬肿及喂养不顺等并发症方面,观察组发生率仅为12.39%,而对照组为32.74%,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护理中,开展鸟巢式护理能够为新生儿的成长提供更为健康的环境,促使新生儿生长,同时也有效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情况,在临床中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肖国连,潘冬梅,尹沁蕾.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8(14):269.
[2]项崇悟,高丽娟,施维,等.早产儿生长发育中“鸟巢式”体位的护理应用及效果[J].中国现代医生,2016,15(17):160-163+168.
[3]孙亚娟,马学芳.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37(14):245+249.
[4]符婵,韦艳飞,梁婧.鸟巢护理在预防新生儿光疗抓伤与擦伤中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1,34(22):86-87.
[5]陈云云,陈亚娣.鸟巢式护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9(18):223.
[6]朱清碧,龚阳红,袁舒,等.鸟巢护理模式在新生儿沐浴过程中的应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3,03()26:334+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