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数学教学的三点见解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hao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今,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发展面临机遇,同时又面临挑战。面对的施教对象,是一群基础较差、知识面狭窄、反应能力较慢、厌学情绪严重的初中生。如何做好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呢?这是数学教师多年的困惑。针对教学现状,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三点见解。
  
  一、激发学生兴趣,让学有动力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子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愉快有效的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原动力。
  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这为激发他们的兴趣提供了最佳途径。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讲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猜猜做做,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了32次有多高?当学生无法对折,并计算出高度与猜想结果产生极大的反差时,除了感到惊奇之外,就是对乘方的兴趣。讲一元一次方程时,可让学生把自己想的一个数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后,把结果告诉老师,老师可立刻猜出答案。当他们感觉到老师的神通广大时,才发现数学的奥妙。
  数学活动化是当代素质教育成果中一个新的亮点。21世纪教育的特点是要求教育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的生命体。要求教师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变枯燥的数学为有趣的活动材料,让学生动起来,给学生游戏的空间,操作的平台,合作的机会,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实现自己主体的发展。如:在讲三角形三边关系时,老师可预先准备好三根小棒(其中两根的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根),让学生猜想能否构建成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自己摆弄,这样整合现有的数学资源,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验证”推理的探究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让学生学有个性
  
  以学生为本,张扬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农村学生,由于家庭背景不同,性格各异,教师应区分对待。对于“兴奋型学生”,要以忙制动,以动制动,多提高,多让他们发表意见,多操作演示,善于思考;不爱发言的“抑郁型学生”,要让他们发表不同看法;对于“积极发言而经常丢三落四的学生”,要让他们讲清算理;对“机灵沉着又稳重的内向安静型学生”,要让他们说别人说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
  “不同的人学习不同数学,不同人在学习教学有不同的发展”。本着这种教学理念,对于基础差、成绩极不整齐的农村学生的数学教育,更应该实施分层教学。在教学时,教师应把学生在心中分成A、B、C三类。让A类学生掌握教材中的例题和练习题;B类学生掌握书中所有知识点;C类学生能够掌握数学中一些规律,解决综合性较强、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这样心中有数,上课提问、课后作业、自习辅导、课后评价都有一定针对性,让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发展。
  
  三、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有“法”可依
  
  未来之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的人。所以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指导学生的学,才是教之根本。
  预习是学习各门学科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农村中学生很多不会使用这一方法学习。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多数学生在听课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不明显,因此,教师要教给他们预习方法、听课方法。
  不同课型数学内容有不同的学法。如:数学原理型课,就要求学生学会“观察、猜想、推广、验证”的学习方法;数学习题课,就要学生学会合作讨论,归纳总结等方法。其实数学本身就是一门思维科学,教师要指导学生用一些数学思维方法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掌握“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译”,“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等思维方法,这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
  画家石涛在《画语录?变化章》中写道:“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及为至法”。所以,学生学法没有固定方法,不同学生有不同学法,不同学法适宜不同学生,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形成,学习方法的重新建构。
  (作者单位:637300四川省南部县高云小学)
其他文献
近年来,语文教学的改革层出不穷,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新的教法频频亮相,但在语文作业布置上依然是“涛声依旧”。且看以下镜头:  镜头一:  师:今天大家都很累,教师不布置作业了。  生:(鼓掌)一片欢呼,老师你真好!  镜头二:  师:今天的语文家庭作业,写一篇记人的文章,不少于500字。  生:一脸苦恼状,小声嘀咕:又是我的大克星——作文,我的妈呀!  镜头三:  师:明天要考第二单元,回家把第二
期刊
作为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应该拥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梦想,那就是:为教育好下一代,为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努力为自己“充电”,更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而不被社会所淘汰。那么影响教师实现梦想的因素有哪些?    一、教师实现梦想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恩格斯曾说:一个人最大的发展境界,是能够有最多的闲暇时间从事自己想做的事情。  常言道: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是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直接
期刊
一、天体的半径和卫星的轨道半径    在中学物理中,通常把天体看成一个球体,天体的半径就是球的半径,它反映了天体的大小。  卫星的轨道半径是中心天体的卫星绕其做圆周运动的圆的半径。一般情况下,中心天体的卫星的轨道半径总大于该中心天体的半径,即:r=R+h>R(式中r为卫星的轨道半径,R为中心天体的半径,h为卫星距中心天体表面的距离)。但当卫星贴近中心天体表面运行时,可近似认为轨道半径等于天体半径。
期刊
[摘要] 陈子昂的这首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传诵的名篇。  [关键词] 陈子昂 《登幽州台歌》 艺术魅力    陈子昂是个什么样的人,在这里不再多费口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诗人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
期刊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赏识教育研究室主任、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在《赏识你的孩子》一书的引言中讲到:“当今中国,应试教育的重压使人世间最美好的教育渐渐地远离了生命,远离了生活、远离了时代、远离了大自然……”,“不少孩子上学后,亮晶晶的眼睛反而变得暗淡无光了”,“不少上学前能问十万个为什么的孩子,竟连一个为什么也问不出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后果呢?其原因是学生缺乏被赏识的机会。  “赏识教育”是一种神奇而
期刊
刘举燕,乳名小燕子,是通州中学初三(1)班的学生。她天真活泼、热情大方,不仅学习成绩优良,不久前还当选为学习小组组长。可谁能想到,一年前的她和现在判若两人。  三年前,刘举燕的父母双双去浙江打工,把年仅12岁的小燕子留给了年近古稀的奶奶。她的奶奶虽没有老眼昏花,但行动也有不便,而且小燕子的爸妈为了省钱,春节才回家一趟,平时也就是打一个电话,到了交书费的时候才能看到只言片语的信。原来活泼开朗的小燕子
期刊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潋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在培养跨世纪创造人才的今天,学校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这些新课改精神要真正落实,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所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阵地。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钻研教
期刊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四块糖”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某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一名男生,当即制止了他,并令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无疑,陶行知是要好好教育这个顽皮的学生。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某男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掏出了一块糖:“这糖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男同学惊疑地接过糖果。随之,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
期刊
[摘要]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鼓励他们延续美丽的花期。  [关键词] 了解 分析 善待 鼓励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作为有园丁之誉的教师,应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优等生固然可爱,但后进生更不容忽视。  后进生问题在老师与学生,教与学之间始终都是一个难以破解的问题。而在班主任工作中,如何转化后进生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整个班风建设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