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波阻锥导乘波体和三维内转式进气道一体化设计

来源 :空气动力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tlyco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了最小波阻锥导乘波体和三维内转式进气道的一体化乘波体进气道设计新方法,给出了一个设计实例,评估了新型一体化前体进气道在典型状态下的流场结构和性能,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文中首先介绍并验证了基于最小阻力理论或其他优化方法的最小波阻锥导乘波体的设计方法,然后介绍了内锥基准流场的设计过程,进一步介绍了流线追踪三维内转式进气道同最小波阻锥导乘波体的一体化设计方法,并对一体化构型在设计状态下的流场结构和流动参数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符合预期.最后评估了新型一体化前体进气道在非设计条件下的性能,结果显示其具有较高的压缩进气效率.这种新型最小波阻锥导乘波体和三维内转式进气道的一体化设计技术,丰富了吸气式高超飞行器的一体化布局方案,可为后续吸气式高超飞行器一体化布局提供设计方法支撑.
其他文献
审计人员开发审计风险模型进行数据分析,是依据审计风险事项内在具有的逻辑关系(例如趋势、结构、关系等),由审计人员通过设定筛选、判断和限制条件建立起来的数学公式或逻辑表达关系式,用于检验发现审计风险的时间或空间形态的审计方法.本文以某农商银行审计风险模型在审计中的运用进行初步探索,以供参考.
激波诱导流体界面失稳问题广泛存在于惯性约束核聚变、超燃冲压发动机、武器内爆等工程应用中,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改进的水平激波管中开展入射激波及其反射激波诱导单模气体界面失稳的实验研究,采用线约束肥皂膜技术生成较为理想的空气/六氟化硫(air/SF6)单模气体界面,借助高速纹影技术捕捉激波冲击界面后的详细不稳定性演化过程,重点关注反射距离对不稳定性发展的影响(反射距离定义为初始界面和激波管尾端固壁的距离).研究发现,在一定反射距离范围内,反射激波作用后的扰动增长率几乎为一个恒定值,与反射距离无关(即与
本设计在介绍复杂疼痛治疗原理的“闸门学说”基础上,采用国产ND芯片,单片机等电路设计制作了脊髓电刺激器,实现了刺激阻抗测量,可编程多波形刺激信号的输出,可编程刺激通道的选择和休眠唤醒的工作方式;采用精细加工技术和热成型技术设计制作了刺激电极;这些设计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低,可靠性高的特点.经对样机的测试,所设计的刺激器符合要求.
粒子图像测速(PIV)方法具有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但是往往受到采样频率的限制(一般在15?Hz以下),难以完成高频响测量.压缩感知(CS)能够基于稀疏采样数据获得高频信息,但如果直接应用于所有的数据点则计算量过大.基于亚采样(sub-Nyquist)PIV数据,本文提出了基于压缩感知和本征正交分解(POD)的高频响流场重构方法.首先采用POD对数据降维,同时获取空间模态和相应的亚采样时间系数,将亚采样时间系数作为观测值,选取适当的稀疏基,通过求解基追踪问题来计算高频响的模态系数.结合空间模态和所得到的时间
吸气式高速飞行器内外流高度耦合,激波-边界层干扰严重,壁面温度会影响边界层内的流动,进而影响气动特性.因此,准确评估风洞试验中的壁温效应,提高气动特性的预测精度,对飞行器设计至关重要.通过常规超高速风洞试验,结合数值模拟分析,开展了内流壁温对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超高速风洞几十秒的运行时间内,随着运行时间增加,飞行器内流道壁面温度不断升高,俯仰力矩以及内流道壁面压力均会出现显著变化,其中俯仰力矩的增加量需要2°舵偏角来平衡;此外,数值模拟分析进一步指出,飞行器俯仰力矩的变化主要
吸气式高速飞行器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高性能的推进装置始终是高速飞行器领域的核心问题.基于连续旋转爆震构建的推进系统,与当前基于布雷顿循环构建的推进系统相比,具有显著的性能优势,可以弥补当前推进系统造成的“推力陷阱”问题,有望助力高速飞行器取得长远发展.本文总结了连续旋转爆震燃烧过程与分析模型,以及基于连续旋转爆震构建的推进系统的性能优势与研究进展.进一步,针对连续旋转爆震冲压发动机,讨论了本质非定常燃烧室对发动机进气道与尾喷管的设计要求与需求,介绍了进气道抵抗压力波反传的措施,并进行了数值分析,证明了相关
汽轮机主蒸汽管道温度保护套管安装涉及异种钢的焊接工艺,若焊接工艺不合理,在长时间运行后会因为交变应力造成疲劳断裂问题.本文针对某机组主蒸汽温度套管裂纹问题展开分析,探讨了造成套管裂纹的主要原因:异种钢焊接、选材及工艺执行不当,使得保护套管经历长周期运行后产生裂纹并扩张.根据上述分析,组织编制焊接修复工艺并且执行各项工艺措施.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优化施工工艺的同时保证了焊接位置的材料特性,为同类型异种钢焊接管座隐患排查及处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医疗消费存在着信息不对等的特征.参保人员至医院看病时,并不知晓该进行哪项检查及服用哪种药物.因而在上述方面之上也具备着明显的不确定性,在此情况之下,对于医疗行为予以大力规范,并在医保结算之中积极发挥出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作用,则显得尤为关键.唯有确保医保结算整个过程的规范性,才可实现对于统筹基金的合理化管理.基于此,本文就以医保的主要特征分析为出发点,而后探讨了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医保结算中的作用,最后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在医保结算之中的建设方式实施了研究与探索.
叶顶间隙流动中的旋涡结构是引发导管桨、水轮机等水力机械叶顶间隙空化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与常规船用螺旋桨(叶顶无端壁)上的梢涡流动不同,叶顶间隙流动受叶片载荷分布和间隙尺度(叶片梢部与端壁的距离)共同作用.为了研究叶顶间隙流动中的旋涡结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本文采用二维NACA0024翼型在空泡机理水筒中,开展了基于旋涡空化观测的叶顶间隙流动显示实验和基于2D-3C?PIV的叶顶间隙流场测量实验.通过空化观测实验,获得了叶顶间隙流动中的旋涡整体分布状态,以及间隙宽度、雷诺数和载荷系数等对旋涡强度的影响
弹性结构在空化载荷作用下易发生振动,从而威胁结构安全,研究绕弹性水翼的空化流激振动特性显得尤为重要.采用高速摄像、测力装置和激光多普勒同步测量系统,分别获取了不同空化阶段的空泡形态、水动力、结构变形及相应诱导的结构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弹性水翼的水动力系数在无空化阶段几乎保持不变,随着空化产生,升力、阻力和扭转力矩系数都随着空化数减小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水翼在云状空化阶段下振动最为剧烈,大尺度空泡的周期性脱落导致结构振动速度呈现周期性变化.初生空化、片状空化和云状空化阶段的振动速度、概率密度分布均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