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课件在教学中的消极作用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有着诸如生动性、直观性、信息丰富和效率高等优势,在现代化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为人们共知。但是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在使用课件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其固有的缺陷。
  
  一、弱化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人格力量
  
  教师应该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学生是主体,这种主导地位首先体现在课堂的组织与管理中。但在课件式教学中,教师地位退出,变成一个操作员,学生的注意力则大部分时间是集中在计算机终端或投影屏幕上,这就弱化了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
  教师让位于屏幕,自然会弱化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教育过程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师生情感的交流,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实践证明,道德、品行、仪态、生活、修养等良好的教师人格往往会深深地影响学生,成为他们最生动的榜样,同时也会增加学生学习相应课程的积极性。而在课件教学下,学生没有直接面对教师,听到的不是教师自己的声音,看到的不是教师手写的字,也就较少注意教师的形体语言,师生之间真情实感的交流也会减少,因此教师的模范行为不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其人格力量也就很难直接感染学生,这会逐渐弱化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教书育人的目标也就无法达成。
  
  二、阻碍了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发展
  
  个性化教学风格是一个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日益成熟的重要标志。但课件由于存在高度程式化、结构线性化、教学方式固定化的特点,会导致教师授课中难以及时更改,无法根据课堂上的变化及时并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同时,部分教材配备的相应课件在节省教师备课时间的同时也容易约束教师讲课的思路,导致许多教师教学方法一个模式的弊端,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展示。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们往往能够自由发挥,对不同的知识触类旁通,最大限度地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这也是为什么一些专业知识基础好,教学经验比较丰富的教师不喜欢采用课件上课的原因。
  
  三、不利于学生观察力和逻辑思维的开发
  
  课件的直观形象性在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理解的同时也因为其自身存在诸如闻不出气味,找不到手感等的局限性限制了对学生多感官通道观察力的培养。如,一位教师在讲数学课圆锥体这一部分时,制作了一个活动课件,将同底等高圆锥中的水倒入圆柱中,从而推出体积公式。其实,与其这样倒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用实物教具代替。
  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常规教学中,在问题讲解由形象向抽象、由感性向理性转换时,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想象。其实,教师在黑板上留下的那块空白,就是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学生的思维随着教师的演讲和板书循序渐进,从而得到了锻炼。此外,文字作为信息的一种载体,其功能正是在于促进学生概括能力的形成,如果我们盲目地把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影像,就等于剥夺了学生思维的机会。当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做一些简单的应答,这样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进步又从何谈起?
  
  四、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和主动学习的发展
  
  传统的黑板教学中,学生面对的是教师和黑板,容易把注息力集中到教师所要讲解的问题上。由于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极大兴趣,这就误导部分教师把过多的图片和声音插入课件中,即使一些简单的概念定理都要以种种不同的方式显现,甚至连屏幕上的一点点变化都要配上音响。这就违背了学生在认知事物的有限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息力,冲淡了学生对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
  此外,现代化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发展。而许多课件是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交互与反馈,实质上还是教师按既定路子牵着学生走,没有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点击鼠标,一幅幅漂亮、精彩、活动的画面在学生眼前展播开来,的确颇具吸引力。如此,课件是在课堂上大显身手了,可是学生却只扮演了观众的角色,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长此以往,当课件的新异性消失后,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热情也会随之降温,这样根本无法实现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最终目标。
  总之,我们在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方式优点的同时,也一定要警惕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课件制作者能科学设置相关内容的内在衔接,充分考虑学生和学科知识的特点,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有机结合,那么必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其他文献
1.引言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娱乐的需要,在城市中建设了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如商店、厂房、办公楼、住房、道路、管网等。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随着市场经济的加速发展,我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正在不断拉大,与此同时,教育产业化加快发展的倾向使教育成本,特别是高等教育成本越来越成为一般百姓的沉重负担。以下几个数据可以形象地说明这一问题。就在今年9月6日,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表示,中国目前各类学校的2.4亿在校生中,约有1/5的学生在求学路上遇到经济困难。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吴明熹在《公平: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一文中指出,在北大、清华
本试验采用尼龙袋技术研究了用早籼稻谷替代玉米的肉牛饲粮中有机物在瘤胃中的降解规律,试验处理为早籼稻谷分别替代肉牛饲粮中0%、50%、75%、100%玉米四个替代水平的饲粮.结
一、入境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走进一个奇幻的世界,请你闭上眼睛,伸出你的双手,现在老师将一颗神奇的植物种子放在你的掌心,请握紧你的双手,给它一个温暖的家。再把
运用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有特殊需要人群提供教育、康复等相关服务的育能科技 ,将为特殊需要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天地。本文介绍运用行动研究的方法 ,解决“中国特殊需
电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给特殊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本文试探讨如何形成适合盲和低视生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如何建设培养低视、盲童信息处理能力的学习资源以及如
激情,是一种强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从心理学角度讲,激情有激动性、冲动性和“二级分化”等特点。激动性是指激情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使人的身体内部突然发生剧烈的变化,人的表情明显外露。冲动性是指激情不仅表现出强烈的情绪体验,也还具有盲动性质。“二级分化”是指激情一旦与现实融合,便立即显示出积极的激情(建设性的激情)和消极的激情(破坏性的激情)。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激情,需要的是建设性的激情。激情,对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改革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改的热情。走进新课程以来,我们努力以新课程新理念为导向,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在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进行扎实的研究、探索和实践。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也是在教学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并亲身体验与感受着新课改给教师们带来的变化。    一、观念——“转”了    观念是行动的先
观察既是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不可或缺的基本方法, 又是提高小学生智力的一种手段。一直以来科学课教师都把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教学和教研的主要内容。如何提升科学课的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观察能力以满足新课程多元的教学要求,是科学课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运用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培养观察重点事物的能力    一般情况下,小学生观察事物时往往只注意观察自己平时或者一时感到有趣的和奇
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指出:“毫无疑问,个人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自己进入职业界和融入社会以及文化环境都是一个决定因素。”可见,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中人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成为了同传统文化“读、写、算”一样的生存技能之一,是素质教育必需和重要内容。它的内涵是指个体在先天所赋予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后天学习实践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