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无国界”戏剧课程 促进跨文化国际理解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fly_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系统,而是一种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社会科学。通过《欧美戏剧选读》这门校本课程,让特色鲜明的语言文化活动助力国际理解教育。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中华文化传承担当意识和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责任感、语言文化传播使命感的21世纪新一代人才。
  语言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文化是语言的主要载体。语言不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的系统,而是一种与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社会科学。随着国家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不断深入,我们就需要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而要达到这一目的,首先需要培育出具有国际化视野、国际理解意识的人才,这对于承前启后的中学教育来说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学科核心素养一项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如下说明。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感,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人做事,成为有文明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外语学科,在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承载着给学生输入文化知识和帮助学生们学习认知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知、理解、整合、内化语言和文化知识,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合作学习、解惑答疑,鉴赏评价并能最终自主表达。
  高中生课业繁重,外语的课堂教学多围绕高考大纲展开进行,而且课本的内容分章节性围绕各语法、词汇内容展开,很难有人物、场景描写的深入学习。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青年阶段的学生对角色扮演十分感兴趣,特别是课后的对话和表演部分,他们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在班会和其他活动中他们也十分喜爱用话剧的形式再现情境,帮助同学们更快进入所设定的环境氛围。于是我将外语学习、文化渗透、国际理解和学生能动性结合起来,开设了一门校本课程《欧美戏剧选读》。希望以欧美戏剧为媒介,通过特色鲜明的语言文化体验活动,从以下几个方面立体构架,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1.欧美戏剧选读,激发学生语言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教育家孔子特别强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只有学生真正投入这一学科学习,热爱学习过程本身,才能激发学生更强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对戏剧文本的阅读、理解、阐释和演绎,进一步深入探索并理解剧本中台词的含义,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并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导演戏剧的形式不断激发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自学整理的学习兴趣。
  2.渗透文化与无形,让国际理解意识真正“无国界”
  校本課程《欧美戏剧选读》包括了英国、法国、俄国、西班牙等国杰出的戏剧代表作品,这对于传统外语课堂的授课内容是一个绝佳的补充。英语课上,我们更多涉猎英语国家的语言文化,而忽略了其他各国熠熠生辉、灿若繁星的文化和文明。戏剧作为集合朗诵、歌曲、舞蹈、表演等为一体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更具有跨越国界、消除理解、沟通障碍的优势。教师可以把戏剧文本作为媒介,给学生输入有关时代背景、社会政治情况,作家生平、创作风格以及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们更好理解戏剧文本和其中人物的个性特点和时代特征。
  3.培养国际视野,促进跨文化交流思维形成
  思维是千百年来不同文化的熏陶和行为模式的沉淀,东、西方在思维模式上存在很大差异。语言本身的差异深深影响着这个国家人民的生存模式。中文本身就是竹节式结构,我们在表达的时候更喜欢随着思维的脉络,把要表达的内容向竹节一样一段段添加上去。而英语是大树型结构,首先要构造的是思维逻辑的框架,我们想表达的内容只能向枝叶一样出现在该出现的位置,更加注重形式上的契合。而法语中所有的主语和动词、名词和形容词间都要讲究阴阳性、单复数的配合,主句和从句的连接词和逻辑关系和从属关系。俄语中使用呼语频繁,而呼语的使用更多地体现了交际双方的角色、身份、社会地位和亲疏程度以及交谈者之间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是老师应在《欧美戏剧选读》文本中指出并和学生学习探讨的文化因子。剧本是我们理解的媒介和载体,思维和行为方式是促进国际理解的藤蔓,希望通过《欧美戏剧选读》课程能让学生们深入情境,从日常生活、对话方式、思维模式、意识形态等方面加深国际理解理念的渗透。
  4.入情入境,多感官协同共促进国际理解意识
  课堂上使用的教学方法多为讲授法、启发法、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练习法等。由于授课内容和班级教学形式的局限性,很少采用情境教学法。而校本课程《欧美戏剧选读》的课堂上,却十分适合采用情境式教学法。通过戏剧文本的引入,戏剧片段的赏析、戏剧故事的演绎、和对其他组表演的点评能让学生们从视觉、听觉、口头表达、触觉、场景实物等方面全面了解戏剧的背景、故事、反应的社会现实和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在有“交际功能”的真实对话场景中,通过环环相扣的情节中始终带着兴趣跟着作者设定的线索,多感官投入,真正“一秒入戏”。
  在全球化、国际化不断深入的今天,民族情结、家国情怀的价值也越来越凸显。《欧美戏剧选读》作为一门文化和艺术相结合的体验课程,在不断扩展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索、自主思考的主动性。在戏剧的学习、对比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2]Jean-Pierre Cuq,Isabelle Gruca.Cours de didactique du fran?ais langue étrangère et seconde:271.
其他文献
一、教学设计理念  提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基于這四个维度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性教学模式,通过苏炳添百米决赛视频创设情境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事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社会责任感,通过探究实验明确ATP为肌肉收缩直接提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不断推进,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精神为重点。小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此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创造力;策略  一、引言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优秀人才的竞争才是竞争的核心所在。从基础教育阶段便着手于对其创造力的培养才能培养更多的卓越人才,才能使
5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启动《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执法检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春华出席执法检查组第一次会议并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福刚主持.副市长董家禄汇报了5
期刊
◆摘 要:教育教学多样化的今天,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一线教育工作者不断学习,在实际数学教育中引入数学教育工具几何画板,融入几何画板的课堂教学更加出色。  教育改革中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数学教育观念也产生转变,数学教学手段不断创新已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计算机辅助教学为一线数学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手段,利用几何画板这一数学软件验证数学教学中三角形外角和内角的数量关系几
期刊
摘 要:在2015年华东地区优质课汇报展示活动中,来自苏州市立达中学张燕老师的《合理的膳食》一课,其所体现的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及“搭建学习支架”教学策略值得学习推广。  关键词:生物;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  张燕老师所讲的《合理的膳食》是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3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中第3节内容。张老师从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和生活体验为出发点,不盲从于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提
摘 要: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发达的信息技术加速了基础教育的改革,数学故事为主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新课改实施后出现的一种新式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模式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本文主要分析数学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造你的优势,并阐述了数学故事教学这一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故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应用  面对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积极性较低的现象,教师应顺应学生本身特
市人大常委会5月6日召开机关青年座谈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春华出席并讲话.市人大常
期刊
摘 要:语文是职业教育的一门极其重要的人文学科,在整个中职学校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现在的中职学校都有着“重专业、轻文化的”的不良趋势,这种趋势使得中职语文的教学面临着极其尴尬、极其危险的境地。然而中职校中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均离不开学生的语文能力。学好语文不仅能提高中职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和修养,还能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对策  1中职语文教育的主
4月15日至5月11日,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举办七期专题理论学习班,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代表和机关工作人员进行集中轮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段春华,副主任于世平、杨福刚、梁
期刊
摘 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发展中小学教育,全力解决中小学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随着我国新课堂改革的顺利开展,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已经明显适应不了现代课堂的需求,而教师已经适应了传统的教育方法面对新型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不能很好的把握和进行,给教师在教学中提出了挑战。同时中学語文教材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全力解决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不足是语文教学中首要面对的问题,是改善新课堂改革教学效果的关键。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