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巨擘称霸香港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yixu13543078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香港公布刚过去的一年图书销售量排行榜,中文书较上一年下跌,主因是没有类似张爱玲《小团圆》这类畅销书,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一部《地产霸权》打入非文学类第6名,这与2010年香港社会热议“仇富”话题有关。2011年1月6日,国际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2011年香港富豪榜,首10位中就有6位地产商一再“冧庄”(粤语,连续坐庄,有蝉联冠军、梅开二度之意)。其中,82岁的长实主席李嘉诚最新排名第一,个人财富1872亿港元,较去年增加13%。
  过去的一年,香港地产楼市旺盛,楼价上升近20%,加上零售市场畅旺,富豪身家水涨船高,前40名富豪,总身家继续增长,较2010年上升20%,达12731亿港元,这40名富豪中,地产发展商占了1/3。
  这些年,全球经济变化翻天覆地,唯独香港始终由地产主导。看过去5年的富豪榜,尚能与地产商一拼的,仅有从事贸易的利丰集团、经营船务的东方海外和中华电力。在美国、中国内地的富豪,经营的业务远比香港多元,美国富豪榜上,有计算机软件、金融投资、能源、零售、赌场、传媒等行业翘楚。中国内地富豪参与的业务也相当广泛,有饮品、机械装备、电器零售、医药、重型化工、互联网、化肥、纸业、汽车等,房地产只占不多的几席。掌有经济话语权的香港地产富豪,已拥有长期优势,不会轻易转营其他行业。
  回望香港经济,上世纪50年代初,世界产业大变迁,60年代末,工业化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大转移,香港先后乘势抓住机遇,及时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令经济在短时期内发生巨变。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中国内地改革开放,香港又迅速产业转型,将劳动密集型产业扩散至内地,香港则集中发展高增值的金融与贸易。不过,跨入90年代后,香港经济走上严重依赖房地产业的畸形道路。
  应该说,香港财政宽裕,坐拥20个月政府开支的巨额储备。社会福利颇为健全,包括12年免费教育、高补贴大学教育和职业培训及再培训,几乎可称免费的公共医疗,接近一半人口居住廉价房和廉租房,近50万人接受综合援助生活,70岁以上老人可拿每月近1000元俗称“生果金”的慰问金等。如此财政奇迹,是因为香港财政收入,至少40%来自稳定的拍卖土地使用权等房地产业。但发展至今,香港以高地价带来低税率、高福利的制度,已走到需要全面反思的时刻。
  政府过度依赖卖地,弱化了香港的财政功能,商人靠地产发财,市民靠炒楼致富,包括金融业在内的各行各业,严重依赖房地产业。房地产业垄断经济,成了维系香港经济发展的主要生命线。这导致香港产业转型乏力,是经济空洞化的桎梏所在。
  房地產经济像毒品一样,虽有立竿见影的实时奇效,但整治不易,后患无穷。今日房地产主导香港经济,反映出经济困局,高楼价是影响香港竞争力的根本障碍。地产行业垄断经济,泡沫膨胀,令其他行业无法成熟发展,经济转型艰困,总体后劲疲软,停滞不前的经济也令社会相当脆弱,楼价飞涨,贫富悬殊。
  长期的畸形房地产经济,已形成高地价——高楼价——高物价——高工资的恶果,经营成本太高,处处窒息各行各业的发展,也熄灭了香港市民的创业意愿。在香港,炒房暴利,赚钱容易,房地产业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一夜暴富的财富神话,也吸引全民疯狂炒楼。高楼价,只有少数财阀和靠收租的业主得益,其他人都是输家。难怪有学者耸人听闻地说:“香港所有的苦难,可归咎于它对房地产的迷恋。”
  2010年年底,香港智经研究中心耗时3个月调查1000个年轻人,结果显示,60%受访者视置业为未来10的人生目标,其次40%希望能把握“黄金10年”赚得第一桶金,仅15%的受访者打算贡献社会。可见,香港房地产暴利,楼价高局不下,已令青年成为“房奴”,节衣缩食,怨气冲天,将储钱买楼视为人生首要目标。
  在这次调查中,还对香港青年未来10年的留港居住意愿作了了解,竟然近半受访者计划要移居英美等地,其中84%的人,是为了更佳的生活品质。这现象反映房地产政策已造成人们对未来香港社会的失望。
其他文献
冬至那天去某中医院,发现就诊人数陡增。医诉,年年如此,一进冬令,来“调理”的,人山人海,俨然医院的营收旺季。   冬令调理,原本没错。但细问之下,竟然十有八九是来开“膏方”的,以为膏方就是调理。再细看,“八九”又大都“中年猛男”,个个龙骧虎步,“红白蛋春”(沪语红光满面),复细想,是了,这么好的身体,还来“补”什么呢?恕我爆粗,无非来补“那话儿”的,所谓“冬令进补,春天打虎”,几乎成为心照不宣的
“吊丝”一词的自我嘲讽和调侃,未尝不是放低身段、期待逆袭的一种姿态。四海为家、靠打零工过活的北町贯多,属于如假包换的日本吊丝:嗜好烟酒、外表猥琐,吃起饭来狼吞虎咽,形似饿鬼投胎;灌了二两马尿,碰到漂亮女生就“我见犹怜”,右手情不自禁地伸向裤裆,任谁见了都想踹他两脚。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穷贱,坎坷长苦辛”,被情趣高雅的王国维定为“淫鄙之尤”,“然无视为淫词
女人看男人,是一种特殊视角。与男人贴身的女人看这男人,更是一种独特视角。香港候任特首梁振英身边,有两个女人,一是他姐姐,一是他夫人。笔者多次采访梁振英,也采访过他身边的很多人,听听他姐姐和夫人怎么看他。  特首选后第三天傍晚,在地处中环的候任特首办公室大楼前,有个记者会,四五十名记者在等候梁振英出现。楼前,一辆黑色轿车缓缓驶来,停在大楼前,一看车牌号:AM66,哦,正是政府为梁振英安排的专车。他的
飞机穿越暴雨云层,降落在迪庆香格里拉机场。8年后,杨海健再次来到云南香格里拉州人民医院。  一切已然改变。“这个楼是新建的,病房及办公室也是全新的”,杨海健一一指点着。当年任职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心内科的杨海健,于2005年作为上海团市委的第八批赴滇青年志愿者,曾在迪庆州香格里拉县医院心内科工作了半年。  “高原地区车祸比较多,所以创伤科最忙碌。一碰见急诊,当地医生就跑到宿舍楼下大声叫我们。再冷的天,
前几天老爸来电话,一向稳重的他十分激动:“那份保险有戏啦!”我一听也跟着激动起来,因为这个话题曾是我们家的禁忌。  7年前,老爸帮我去建行存钱。一进营业大厅,就有个工作人员热情询问,当得知是存钱后,就积极推荐一款理财产品。“我还以为她是建行工作人员,而且当时我只想存2年,她说没问题,可以拿的,所以就稀里糊涂签了合同。”事后老爸对我回忆此事,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他买了6万元的X人寿“得意理财两全保
最近,有一部中文名叫《中国合伙人》、英文名叫“美国梦在中国”的片子很火,这也引起了人们对“美国梦”的热议。在谈到物质基础、机会平等之余,“美国梦”中不抱怨的因素似乎也很值得人们深思。贯穿美国历史进程,促进美国社会进步最重要的信仰支撑,或者说是最具有凝聚力的意识,应该说还是“美国梦”,其核心是自立、独立和机会均等,而自立和独立对美国人的民族性格的形成非常关键。  早在1835年托克维尔对美国的考察期
经过整整半个多世纪奋斗和等待,中国男子游泳终于在伦敦奥运会上实现了历史性的大突破。从当年打破世界纪录(未被承认)的穆祥雄,到如今登上世界泳坛之巅的孙杨,中国男子游泳走过的道路艰难曲折……  几代人冲击,历经半世纪  中国男子游泳,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穆祥雄曾经三破世界纪录,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被承认,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和新世纪初,蒋丞稷、曾启亮和吴鹏不断冲击,拿下奥运会第四,世锦赛亚军,再到张琳
自从本·拉登——臭名昭著的“基地”组织创始人,在2011年5月1日被美国海豹突击队击毙,葬身于茫茫大海之中后,曾经令整个世界都为之惴惴不安的“AL-Qaeda”(基地组织),似乎沉寂了许久。  但是沉寂并不代表消亡,整整三年之后,一个被称作“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的极端恐怖主义组织,仿佛在一夜之间就突然崛起于伊拉克北部地区,以极端血腥、残忍的战争手段,迅速控制了伊拉克北部和叙利亚边境地带的大片土
近  些日子以来,中国与它在南中国海的海上邻居——菲律宾之间,因为一场菲方扣押中国渔民的闹剧,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争端。  烟波浩渺的南中国海,因为这次事件,渐渐弥漫上了一股淡淡的火药味。  菲律宾与中国之间本就微妙的局势,也因为这场闹剧,而有进一步发酵的趋势。  海龟案真相  事情的起因来源于本月6日的一场海上“执法”。5月6日,一艘中国渔船在南沙群岛半月礁附近海域遭遇菲律宾海警拦截,船上11名中国
偷看某总的表情,泰然自若,这才明白中国的成功人士为啥推崇“厚黑学”。    微博上有人曝料,某富豪过生日大宴宾客,请来了400名演艺圈大腕,阵容强大超过春晚。几年前,机缘巧合我去过这富豪的家,他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富起来的那批人,后来不知走了什么门路,一直保持着富豪状态而没有出事。严格地说,那不是他的家,他平常住在市区,只有在需要向参观者展示豪宅的时候,他才偶尔陪同。那宅子可以叫展览馆、家具卖场或者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