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组织中P16基因的缺失突变

来源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vgpzz6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16基因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基础缺失分析及PCR-SSCP方法检测p16基因在28例胰腺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纯合缺失及突变状况,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胰腺癌组织中28例有4例出现P16基因纯合缺失,5例发生p16基因突变,p16基因变异频率为32.1%,28例癌旁组织中无一例发现纯合缺失及突变.p16基因变异频率与淋巴结转移(P<0.05)、转移淋巴结个数(P<0.01)及临床分期(P<0.05)密切相关.结论:P16基因变异在胰腺癌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胰腺癌的发展密切相关,存在p16基因变异的原发性胰腺癌具有更强的恶性潜能,预后更差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和P16基因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的关系及其在大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46例大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 验证灰色模型GM(1,1)对丙型肝炎(丙肝)发病趋势预测的效果.方法 用灰色模型GM(1,1)对荆门市2001-2011年的丙肝发病数进行拟合,用后验差比值C和小概率P判定模型预测精
目的分析皮肌炎患者外周血急性时相反应物(APR)水平与白介素(IL)-6、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31例皮肌炎患者外周血APR(C反应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A及血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a(TGFa)在慢性胃粘膜病变患者血液、胃液中的含量变化及其与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关系,初步探讨TGFa在胃粘膜病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编者按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是指位于机体细胞外的非细胞性的有形或无定形基质成分.以往人们多注意细胞内成分及其功能,认为细胞外基质只是为细胞或组织提供
目的 探讨空气净化系统的效果和了解福建省医院洁净手术室的环境状况.方法 按地域选择不同等级医院15家共230间手术室和辅助室,根据国家标准进行悬浮粒子、沉降菌、静压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研究复方利肝冲剂对肝星状细胞NF-κB结合活性的影响,探讨复方利肝中剂抗肝纤维化的主要作用机制.方法:复方利肝冲剂药物血清与鼠肝星状细胞共孵育48h后,NF-kB结合活性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ICAM-I(sICAM-I)的变化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了68例胃癌患者及42例正常对照者血清sICAM-I的浓度.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