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路通信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来源 :科技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n4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当代铁路的发展,铁路通信网作为保持铁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支柱之一,也在发生重大变化。本文从我国铁路通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对其做出了阐释。 
  关键词 铁路;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1-0203-01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铁路将迎来飞跃式的发展。我国的铁路通信行业,随着铁路产业的发展,正不断扩展和完善。自1997年以来,铁道部对我国干线铁路先后进行了6次提速和近年来高速客运专线的建设,铁路通信信号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1 铁路通信技术的概述
  铁路通信是以畅通、便捷、绿色现代交通运输为重点,主要功能是实现列车和机车车辆运行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保证行车的安全和效率,但是因铁路运输作业分散在铁路沿线和各车站、车场上,支叉繁多,彼此互通,通过直观方式来实现统一调度难度较大。为实现统一调度和指挥,保证行车的安全和效率,必须用无线通信,因此,铁路通信必须同时采用有线和无线 两种通信方式,实现通信链路的冗余备份,提高可靠性。
  自真正投入使用营运的电报线路于1839年在英国最先出现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提高,通信设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已广泛采用电话、电报、数据、 传真、图象等设备并利用传输线路有架空明线、对称电缆、同轴电缆及光缆开通载波通信,使用了短波通信、超短波通信、微波通信、红外通信,以及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用于提供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服务。
  2 铁路通信技术的特征
  铁路作为国家重要的运输部门,其日常的稳定运行决定了国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为了实现列车和机车车辆运行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保证行车的安全和效率,须有一个四通八达、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铁路通信系统。从集群通信的角度来看,铁路通信技术具有以下特征。
  1)铁路通信是以畅通、便捷、绿色现代交通运输为重点,主要功能是实现列车和机车车辆运行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保证行车的安全和效率。铁路长途通信一直采用的是以架空明线和电缆为传输媒质。通信用的终端设备除了安装在铁路主管部门及铁路管理机构外,还安装在铁路沿线的机务段、客运段、车务段、工务段、电务段、供电段、车辆段,以及沿线各养路工区,行车调度,车站值班室。此外,铁路沿线每隔
  1 km-2 km,还设置传输系统、公务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以满足行车事故应急通信和铁路沿线维护用通信的需要。
  2)铁路通信是在铁路运输生产和建设中,利用各种通信方式进行各种信息传送和处理的技术与设备。它的最主要任务之一是实现行车和机车车辆作业的统一调度与指挥,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及改善劳动条件等。因此,在铁路通信业务中,要确保各种调度电话、专用电话、站间行车电话等畅通。
  3)铁路通信是一种建立无线电通信、有线电通信和各级自动化指挥系统等各种通信保障网络。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铁路的发展需求决定了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铁路的大发展给铁路通信技术提出了挑战 ,同时也为铁路通信技术提供了非常良好的发展机遇。
  3 铁路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优化网络结构
  量质并重地加快网络建设,根据运输安全目标,适度超前发展传输网、数据网和办公网;合理建设电话网和宽带接入网。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相匹配,根据铁路信息化规划和新业务要求,按照综合化、宽带化、通用化的要求,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信息容量,优化网络结构,为实施运输安全生产指挥工作提供网络化基础平台,推动新型通信业务在铁路的应用,为运输信息化提供如下的技术保障。
  1)采用IP技术构建覆盖全国的、技术先进、功能齐全、面向铁路内部应用提供服务的综合数据通信网(DCN网)。与此同时在数据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会议电视网,结合基层站段安全指挥中心建设,把会议终端延伸到基层站段。
  2)进行调度中心远程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并建立全路各专业技术资料库,力争拓展应急联动有线网络覆盖范围,实现指挥调度通信网络数字化,逐步推广大容量数字程控调度,进一步提高调度通信服务质量。
  3)切实加强对无线列调的质量监督,实现对提速区段所有通信设备的远程监控,提高无线通信系统区间中继设施的可靠性,推广采用具有远程监控能力的光纤直放技术,光纤数字直放站是利用数字中频技术将模拟信号数字化后进行光传输的直放站类设备,具有节能模式,提高设备可靠性,降低运营成本,研究综合使用区间中继设备提供多业务的技术装备。
  4)适应机车交路资源的利用和优化调整,逐步实现长干线统一的、 系统功能强大的、频率资源利用率高的综合无线通信系统,并研究地区的频率规划方案,做到点线结合,扇形辐射的新模式,既要減少司机的频率、振幅、位移、加速度等振动参数,又要实现具有频率、位移和应力约束的结构优化,减少或避免列车运行途中的频率或制式转换。
  3.2 发挥好GSM-R维护龙头职责
  以GSM-R为龙头,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铁路技术装备现代化的部署,全面推进铁路通信装备的技术进步,围绕客专铁路建设来全部实现CTC和GSM-R网络覆盖,线路检测和养护维修实现机械化和信息化。这里分为两大部分:①构建GSM-R移动通信无线传输平台,实现核心网整体布局与建设,为运输指挥和沿线铁路站段的日常维护工作提供安全可靠的通信保障;②沿线通信运营商无线网络建设与GSM-R共享基站资源(机房、铁塔等),列车乘客和沿线居民可以享受到无线网络带来的便利。
  GSM-R初期注意事项:①调度通信系统和应急救援指挥通信系统均参与列车运行控制;如在武广高铁、京沪高铁、沪宁城际、沪杭高铁等;②调度控制中心不对列车运行控制,如东南沿海铁路、合宁客专等,只提供无线列调通信和数据传输服务。
  3.3 铁路系统视频综合监控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我们需要以统一的技术标准将铁路信息网、数据网和行业专网上的各类视频监控系统有机的融合到一个统一的视频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下。应用对象主要有三个方面:①重点线路将全面覆盖设备监控系统,如,青藏线格拉段线路视频监控系统的成功建设、各客运专线和200 km/h客货共线的铁路在建的综合视频监控系统;②根据大型客运车站的区域划分,建立监控系统,如实时监视各售票厅的购票旅客聚集程度、动车组站台;③对编组站到发场和编组场作业区、各信号楼等进行全天监控。
  4 结束语
  铁路通信技术是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改善司乘人员的劳动条件和节约劳力的有力工具,我国铁路引入现代通信技术还不久,当前是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时机,抓住时机完成这一改革,既是铁路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又对我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梁培超.浅析铁路通信工程应用接入网技术[J].科技资讯,2010.
  [2]毛文铎.浅析铁路通信工程应用接入网技术[J].信息科学,2010.
其他文献
本文以吉林省宇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长春高新热电分公司6号炉一次风机叶片断裂事故为例,从循环流化床锅炉一次风机的运行状况、性能参数、结构特点、受力状况等方面着手分析叶
为实现校企双赢,在共建实验室的同时,应建立有效的实验室管理体系。通过与美国通用公司联合建立“GE智能平台实验室”,提高我院智能控制实验室的综合水平、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
大风是危害飞行安全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大风天气可引起沙尘、降温等降低飞行能见度和安全保障,因此要掌握好航线的大风天气动态,尤其是雷暴大风、风切变等现象造成的危害,机组密切
5月11日,山东省“百名专家企业行”活动在菏泽市启动。中国工程院院士、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山东省副省长、九三学社山东省委主委王随莲,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生物科学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矿业的发展不断加快,矿业的挖掘越来越机械化,因此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将从煤矿机电的安全角度出发,分析分析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问题,并对目前煤矿的机电安全管理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  关键词 煤矿;机电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 TD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3)011-0227-01  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煤矿机械化水平在不断
本文对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对纳米TiO2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旨在说明纳米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重要性。
根据卷烟厂空调设备系统冷凝水的产生特点,分析空调系统冷凝水的产生原理,冷凝水白白的流失和浪费,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使企业节省能源,做到废物再生利用,采用空调冷凝
摘要 廊坊是一个缺水型城市,是河北省唯一一个没有地表水源的设区市,而且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全部依赖开采,甚至是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批大项目的相继落户,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已经成为廊坊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制约瓶颈。廊涿干渠工程的开工工建设,使得该沿线地区不日将用上域外水。文章介绍了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廊涿干渠工程中PCCP管道的安装工艺。  关键词 南水北调
凭借图像清晰、无噪音、无重影等特性,数字电视一经问世,就把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伴随着国家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传输标准的正式实施,我国数字电视技术更是得到了飞速发展
摘 要 作为城市景观重要组成部分的园林景观,有助于突出城市特色、塑造城市形象,展现城市景观。当前我国一些城市在城市建设及景观发展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园林设计创新。本文首先分析了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中的地位,分析了我国城市景观建设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园林设计理念创新。  关键词 城市景观;园林设计;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