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有通过有效的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的实效性。我们的教学应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只注重知识与结论、例题和习题,课后过量训练的现状,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同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一、充分理解教材,领会教材意图
学习数学,重要的是学习数学的内在实质,即学习数学化的思考。为此,教师要精通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把握数学的本质与特征、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精髓、理解数学教学的价值,将它们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它们的内涵与外延,再现基本结论的发现过程,把知识灵活地、顺其自然地教给学生,而不是把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生硬地抛给学生。要让学生以“再创造”的方式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 “有理数的除法”一课中,教材安排学生通过探究8÷(-4)而得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过多地关注法则和应用,对有理数除法的意义却轻描淡写,问学生8÷(-4)等于多少?学生能很快答出(-2),但为什么等于(-2)教师不去深究。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能得出结果,还要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求8÷(-4)也即要求( )×(-4)=8,只有明确了这个本质,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有理数的除法;教师还要对有理数的两个除法法则进行深入理解,要把得出法则的过程中隐含的转化思想揭示出来,以便于学生明白为何要学两个除法法则。事实上,第一个法则是把有理数的除法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第二个法则是把有理数的除法转化为算术数的除法,它们都是把未知的除法问题转化为已知、已经解决的有理数乘法或算术数除法的问题。
二、精心设置情境,有效导入新课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定理、法则往往比较抽象,要理解并掌握概念的形成、定理和法则对于初中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只注重对概念文字的解释,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的目的,就会显得很生硬,且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短时间内虽然也能达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时间长了就容易忘记。因此在一堂讲究实效的数学课上,教师必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动力。
导入方法就是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为学生们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所以学生对这一节新课的内容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当然课堂效果也很好。
三、精心设计例题,展示思维过程
由于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有限,学生思考问题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往往会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做没有把解题的思维过程完全展示,学生也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导致学生上课会做,下课却无从下手,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自己的思维活动展示给学生,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
例如“销售中的盈亏” 中,我对例题作出如下的设计:
问题1:一件商品进价是80元,售价是100元,利润是多少?如何得出结果的?
问题2:若进价是80元,售价是60元,利润又是多少呢?
于是,我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得出关系式①:利润=售价-进价,再进一步提出这件商品的利润率是多少呢?
再进一步得出关系式②:利润=利润率×进价,于是关系式①可以演变为③:利润率×进价=售价-进价
问题3:一件商品进价是80元,利润率是20%,则利润是多少?如何计算的?
学生1:16元,80×20%=16(巩固了关系式②利润=利润率×进价,同时也把思维过程展示出来了)。
问题4:一件商品售价是80元,利润率是25%,则进价是多少?
学生2:20元。
学生3:不对,应该是64元。
教师:怎么思考的?
学生3:设进价为 x元,由关系式③得:25%x=80-x,解方程得x=64.
显然学生2的思维暴露出他没有很好地理解关系式②,导致不能正确的应用它解决问题,而学生3的思维水平已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把思维方法、解题过程充分地展示出来,其效果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求要好得多。
通过对例题的问题的设置,展示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整个过程,学生通过积极地思考、归纳、应用等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思维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一、充分理解教材,领会教材意图
学习数学,重要的是学习数学的内在实质,即学习数学化的思考。为此,教师要精通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把握数学的本质与特征、领悟数学思想方法的精髓、理解数学教学的价值,将它们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也就是说,数学教学要展示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它们的内涵与外延,再现基本结论的发现过程,把知识灵活地、顺其自然地教给学生,而不是把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生硬地抛给学生。要让学生以“再创造”的方式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领悟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 “有理数的除法”一课中,教材安排学生通过探究8÷(-4)而得出有理数的除法法则。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过多地关注法则和应用,对有理数除法的意义却轻描淡写,问学生8÷(-4)等于多少?学生能很快答出(-2),但为什么等于(-2)教师不去深究。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能得出结果,还要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求8÷(-4)也即要求( )×(-4)=8,只有明确了这个本质,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有理数的除法;教师还要对有理数的两个除法法则进行深入理解,要把得出法则的过程中隐含的转化思想揭示出来,以便于学生明白为何要学两个除法法则。事实上,第一个法则是把有理数的除法转化为有理数的乘法,第二个法则是把有理数的除法转化为算术数的除法,它们都是把未知的除法问题转化为已知、已经解决的有理数乘法或算术数除法的问题。
二、精心设置情境,有效导入新课
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定理、法则往往比较抽象,要理解并掌握概念的形成、定理和法则对于初中生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只注重对概念文字的解释,达到让学生理解、掌握的目的,就会显得很生硬,且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短时间内虽然也能达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但是时间长了就容易忘记。因此在一堂讲究实效的数学课上,教师必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从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动力。
导入方法就是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理,为学生们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所以学生对这一节新课的内容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当然课堂效果也很好。
三、精心设计例题,展示思维过程
由于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有限,学生思考问题往往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教师为了节约时间,往往会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这样做没有把解题的思维过程完全展示,学生也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导致学生上课会做,下课却无从下手,这说明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把自己的思维活动展示给学生,从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
例如“销售中的盈亏” 中,我对例题作出如下的设计:
问题1:一件商品进价是80元,售价是100元,利润是多少?如何得出结果的?
问题2:若进价是80元,售价是60元,利润又是多少呢?
于是,我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得出关系式①:利润=售价-进价,再进一步提出这件商品的利润率是多少呢?
再进一步得出关系式②:利润=利润率×进价,于是关系式①可以演变为③:利润率×进价=售价-进价
问题3:一件商品进价是80元,利润率是20%,则利润是多少?如何计算的?
学生1:16元,80×20%=16(巩固了关系式②利润=利润率×进价,同时也把思维过程展示出来了)。
问题4:一件商品售价是80元,利润率是25%,则进价是多少?
学生2:20元。
学生3:不对,应该是64元。
教师:怎么思考的?
学生3:设进价为 x元,由关系式③得:25%x=80-x,解方程得x=64.
显然学生2的思维暴露出他没有很好地理解关系式②,导致不能正确的应用它解决问题,而学生3的思维水平已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把思维方法、解题过程充分地展示出来,其效果比老师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求要好得多。
通过对例题的问题的设置,展示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应用过程,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把未知问题转化为已知问题。整个过程,学生通过积极地思考、归纳、应用等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思维和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