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山教育谱新篇 改革创新促发展

来源 :云南教育·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uans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地处中缅边界中段,全县总人口18万人,其中佤族人口占85%左右,是中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和佤族文化的发祥荟萃之地,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
  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08所,其中幼儿园4所,小学68所、教学点23个,初中11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普通高完中1所,职业高中1所。有教职工2 249人,其中专任教师1 949人。有各级各类在校生26 175人。
  多年来,沧源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按照发展学前教育、巩固义务教育、振兴高中教育、壮大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民族教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多年来,沧源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多方筹措校舍建设配套资金,加大办学条件改善力度。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和国际社会援助的爱德项目、苗圃行动等大好机遇,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建一校,成一校”的标准化学校建设理念,面对经济发展滞后、县本级财力单薄的现实困难,沧源县多渠道投入近2 000万元按要求配备了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农村远程教育设备及学生图书,使所有中小学都配备了教学仪器设备和农村远程教育设备,2010年全县中小学实现普及实验教学目标,并通过了省级评估验收。同步抓好学校绿化、美化等附属设施建设,国门小学、民族中学、民族小学等学校已成师生善教乐学的家园。
  教育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沧源县先后启动了早餐计划和营养改善计划,率先实现了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含城镇学生、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外籍学生)全覆盖目标,全县所有在校生每天配发一杯学生奶和一个熟鸡蛋或一个馒头等营养早餐,为农村学校在校学生(含附设学前班儿童)提供一荤一菜一汤的营养午餐,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寄宿生提供一荤一菜一汤的晚餐。在国家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中小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资金的基础上,沧源县每年安排600万元的营养改善补助资金、20万元的学校食品安全奖金和60万元学生生活补助金,同时,招聘了122名后勤服务公益性人员,充实到农村校点食堂,确保了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
  从2006年春季开始,沧源县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积极争取并认真实施国家“两免一补”政策和“兴边富民”工程。目前,“两免一补”惠及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其中,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全覆盖率从2006年的67.4%扩大到100%,寄宿生生活补助覆盖率也从2006年的35%扩大到100%。在此基础上,县财政每年给普通高中学生每生每年补助800元的学费,有效缓解了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的矛盾。
  学校造血功能进一步提升
  围绕“校校有项目、校校有特色,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佤山特色勤工俭学基地建设格局,推动沧源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勤工俭学基地建设总体目标,结合区位优势和气候特点,因地制宜抓好规划,集中资金重点打造“两条勤工俭学基地示范带”、建设“六个勤工俭学基地示范点”,发展鱼、野猪、家猪、竹鼠、土鸡、山羊、旱鸭等养殖业,核桃、蔬菜、橡胶、香蕉、甘蔗等种植业,规范运作、科学种养殖,通过大力推进学校勤工俭学基地建设,有效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增强学校造血功能、改善学生生活学习条件,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勤工俭学基地3 000多亩,勤工俭学收入累计达300万元。2013年上半年,沧源县又投入资金230万元,支持“两条勤工俭学基地示范带”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按照“数量不足抓补员,质量不高抓培训”的队伍建设思路,坚持培训与管理并重、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充实教师数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十五”以来,沧源县通过事业单位招考、教师特岗计划招聘、紧缺人才引进等途径新增教师,优化了队伍结构,缓解了教师紧缺难题。为整体提升教师素质,沧源县推进研训一体化改革,整合教研室、电教室、教师进修学校的优势资源组建了研训中心,成立的学科教学研究工作室涵盖初中11个学科、小学9个学科及学前、艺体教育,每年为每个工作室提供不少于2.5万元的专项经费;突出县、乡、校三级培训网络的主体作用,开展区域连片教研活动,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更加健全;县级财政每年投入教师培训的经费由30万元增加到50万元,各学校每年从公用经费中支出教师培训经费不低于5%;积极开展好远程教育、“国培”计划、履职晋级、“校本”、“对口”等培训,累计培训教师5万余人次;深入开展教师个人形象好、教师教风好、业务能力好、教学业绩好“四好”评比活动和爱心、耐心、责任心“师德三心”教育活动,认真落实“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月写一篇教学心得、每学期掌握一种教学方法、读一本专著、参加一次专业考试”的教师专业成长“五个一”工程,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加强,队伍素质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县有教职工2 249人,其中专任教师达1 949人,幼教、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100%、99.32%、99.39%和87.33%。一批作风正、业务精、管理强的校长队伍正在成长。
  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学前教育方面,沧源县确立逐步实现“一校一班、一乡一园”的办园目标,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统一学前教育组织领导、统一调配教师队伍、统一组织教师培训、统一地方课程开发、统一经费预算、统一配置设施设备、统一跟踪调查和统一考核评价”的学前教育“八统一”工作要求,制定“限定班额、限定入园年龄和限定补助范围”的“三限”规定,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稳步推进学前教育资源规划和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出台县级财政扶持民办幼儿教育发展政策,基本形成了公办、民办、民办公助三种办园模式并存并举的学前教育办园机制,村村开办了学前班。4~6岁儿童入园率从2000年的13.04%提高到现在的71.85%,普及程度居临沧市第一。   从2008年“普九”通过省人民政府的评估验收和国家教育督导团的审核,“两基”顺利通过国检以来,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从2000年的97.56%、95.43%提高到现在的99.27%、99.3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从2000年的37.58%、91.29%提高到现在的99.16%、98.07%,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按照“扩容、提质、创特”的发展思路,强势推进高中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2000年的9.2%提高到现在的55.32%,高考上线率实现了100%的突破;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从2000年的25.22%提高到现在的93.02%;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从2000年的3.1年提高到现在的7.6年;每年核拨50万元作为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7.2万元用于外聘教师工资补助,校校合作、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联合办学路子不断拓宽,打造了舞蹈、旅游等凸显佤文化特色的骨干专业,加强汽车修理等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县职教中心成功挂牌旅游职业学校并评估为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
  特色教育进一步凸显
  为贯彻落实县委“文化名县、旅游富县”战略,立足少数民族文化优势抓特色办学。沧源县成立了“佤山韵”教育工作室,将佤文化元素渗透到艺体教育活动中,以建设文化校园、特色校园和欢乐校园“三园”为目标,大力开展让每位学生“学写一手好字、基本掌握一种绘画技能、爱好一项体育运动和能初步演奏一种乐器”的艺体教育“四个一”活动,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举办学生艺术作品展、才艺展演晚会,构建了“生生有项目、班班有专攻、校校有特色”的艺体教育大格局。组建了佤山原生态文艺队、佤族原生态民歌合唱队、佤山乐队等学生艺术团队,编创的《敲起小木鼓》《山鹰飞翔》两套佤族韵律操在全县中小学推广,《佤山,我可爱的家乡》《山中少年》《奏响欢乐的节拍》《阿佤民言》等歌曲被选入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敲起小木鼓》在全省少数民族健身操展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群舞《佤山彩谣》获云南省中学生文艺汇演二等奖。沧源县先后被评为“云南省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云南省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先进单位”。
  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
  打造平台,投资320万元建成了沧源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班洪乡、勐来乡,糯良乡和勐省镇的少年宫相继建成使用。全县建成了岩帅镇烈士陵园、勐董镇革命烈士陵园、班洪抗英纪念碑、班老抗英纪念碑、沧源崖画、县档案馆、勐省中学7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班洪抗英纪念碑和沧源崖画2009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深入开展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创造了条件。
  加强民族知识教育,组织开展佤语教学培训,坚持在县民族小学开展双语双文教学活动,以民族特色化教育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扎实开展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创新教育形式,开展好以基本的文明卫生习惯、基本的礼仪礼节、基本的应急避险能力为内容的“三基本”教育活动和以目标具体化、活动主题化、评价情景化为内容的“德育三化”活动,切实抓好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努力推进教育桥头堡建设服务,加强教育合作交流活动,已吸引2 000多名缅甸籍学生入境就读,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
  教育综合改革顺利推进
  近10年来,沧源县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和《沧源县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制定印发《对口支援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支教工作的通知》,建立优秀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和少数民族地区任教服务制度和激励机制,每年派出数名城镇教师到边远学校支教,对成绩显著的支教教师进行表彰。积极推进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工资等制度的综合改革,县、乡、村组各级各部门的教育管理职责更加明确,管理层级大为减少,管理体制明显理顺,管理效能得到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显著增强,有力促进了民族教育的发展。
  教育宣传成效明显
  沧源始终把教育宣传放在重要位置,投入资金建设了中心机房,创办了“沧源教育网”,丰富各栏目版块,累计上传各类教育文章6 000余篇,为信息交流、文件运转、工作推进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临沧全市教育系统内首家成立教育宣传中心,并于2011年3月率先开办辐射全县干部职工和部分市县领导的沧源教育资讯(手机版),现已编发309期,共上传5 000余条信息,使沧源教育的内部交流不断加强,对外影响不断扩大。目前,已有1 000多条教育信息被县级以上媒体采用,营造了有利于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佤山沧源教育事业走上科学、健康、和谐的发展轨道,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教育在推动佤山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中国新闻网消息 “缺充分的阅读时间”“缺良好的阅读习惯”“缺阅读技巧的训练”“缺阅读品位的提升”,不少校长认为目前学生阅读普遍存在“四缺”现象,当前校园阅读现状不容乐观。  4月23日是第19个世界读书日。在由中国教育报、商务印书馆、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14校长读书论坛暨《中国教育报》2013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揭幕仪式上,来个全国各地的校长、教研员、教师共同把脉校园阅
期刊
今年的4月23日是世界大文豪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的日子,这也让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更有了些回归经典的意味。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这个日子作为“世界读书日”,是为向滋养了人类心灵的文学大家致敬,同时也希望读者通过阅读那些闪烁着智慧火花的经典,能享受到最简洁却又最难忘的快乐。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日公布了第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国民人
期刊
儿时,她的梦想是当一名教师,下乡当知青时仍不放弃当老师的梦想。  实现当老师的梦想后,她以满腔的教育热情扎根边疆教育。从普通教师到分管教育副县长,从教育副县长到民族中学校长,她始终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教育因爱而精彩,生命因学生而永恒,校园因和谐而美丽。”  “校长不仅要有自己的人格魅力,而且要有责任心。”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孩子快出生时,她仍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病了,她总是跑前跑后,尽力照
期刊
近日,清华大学对口帮扶云南工作座谈会在昆明召开。会议总结回顾了一年来清华大学对口帮扶云南工作开展情况,商讨推进2014年度对口帮扶工作内容及相关重要事宜。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科院院士邱勇出席座谈会。会议由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邹平主持。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校长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扶贫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省扶贫办,厅办公室、宣传统战部、发展规划处、
期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决定》中的新提法和新举措令人振奋,这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关键之举。江川县教育局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县情,探索教育发展新思路,围绕“创新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能,促进教育进一步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
期刊
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兴衰成败的根本因素。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为主要表现的“四风”问题是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为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是危害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危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
期刊
本刊讯 (通讯员 王灿鑫) 2013年,大理州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转变作风为导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实现资源均衡配置为渠道,以实施教育民生工程为保障,全力推动教育公平,促使全州教育均衡发展步伐加快。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高考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迎考为重点,以“送教下乡”“结对帮扶”和局领导挂钩服务帮扶为主要形式,召开全州规模的高考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研讨会,点对点、面对面指导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石 荣) 绿春县 “四力并发”全面振兴教育事业。  大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打造懂管理、愿奉献的能力型、和谐型、清廉型学校领导班子。扎实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全力培养骨干型、专家型教师,带动全县教师专业成长。逐步配齐配强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教师,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目前,全县普高、职高、初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92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杨 波) 近日,芒市教育局充分利用芒市城区学校优质的教师资源,组织教研室教研员和芒市城区骨干教师到江东李子坪小学送教下乡活动,以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芒市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为找到影响芒市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症结,芒市教育科研部门多次深入全市农村小学调查研究,着力破解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瓶颈。经调研了解,近年来,芒市新教师数量急剧增多,部分农村学校都是30
期刊
在昌宁县卡斯镇,有一位坚守心中的教育梦想、一直坚持在乡村教育第一线、真心实意谋求学校发展的共产党员,他就是龙潭完小校长李绍平。  从1989年8月参加教育工作开始,李绍平便立志把教育工作作为毕生的事业去追求,永远做一名教育路上的追梦人!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爱生如子、团结同事,深受学生的敬爱和同事的尊重。2002年8月,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干部群众赞誉度高,上级决定由李绍平担任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