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芜城赋》抒情化叙事下的“己溺己饥”情怀

来源 :文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作为南朝久负盛名的文人,鲍照的赋作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社会时局動荡、纷乱频繁的现实,流露出对士族寒门阶级悬殊、堪比云泥,百姓朝不保夕、命若朝霜的痛惜与忧虑。本文通过研究鲍照的《芜城赋》的抒情化叙事,揭示其反讽含义,以兴亡对比,体会其“己溺己饥”的情怀。
  关键词:鲍照 《芜城赋》 抒情化叙事 反讽 己溺己饥

一.《芜城赋》的抒情化叙事


  魏晋以来,社会时局动乱频繁,国家命运变化莫测,个人命运也宛若浮萍,动荡难安。在这种情况下,南朝时文人更加注重自我意识的表达,因此笔墨挥洒笃好抒情,赋的抒情化叙事也因此成为趋势。鲍照有着文人的身份,却出身贫寒,在门阀制度的压抑下难以显达,又受宋孝武帝的猜嫌,无法施展才华,内心的矛盾痛苦可想而知。因此他的赋,虽为叙事体,实际上荷载着深沉的情感寄托,流露出无可回避的抒情倾向。《芜城赋》正是其典范作品。
  《芜城赋》,作为鲍照感慨古今兴亡的吊古之作,从形式上看是叙事体。
  鲍照首先用大手笔来描绘广陵从前的繁荣昌盛。开篇以“沵迆平原,南驰苍梧涨海,北走紫塞雁门。柂以漕渠,轴以昆岗。重关复江之隩,四会五达之庄”,点明其地势广阔,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用阔大的景象渲染出雄浑的气势。接以“车挂轊,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孳货盐田,铲利铜山,才力雄富,士马精妍。故能侈秦法,佚周令,划崇墉,刳濬洫”,表现广陵全盛之时物华天宝、才力雄厚,彰显出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贸易交通繁华无比的城市形象。文章至此,笔锋却陡然转下,描绘出与先前的繁荣昌盛完全对立的芜城之景。一副破败慘然的景象映入眼帘。环顾四周,看到“泽葵依井,荒葛罥涂。坛罗虺蜮,阶斗麕鼯”,还有“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放眼空中,“饥鹰厉吻,寒鸱吓雏”,远望平原,“伏暴藏虎,乳血飡肤”。“白杨早落,寒草前衰。稜稜霜气,蔌蔌风威。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灌莽杳而无际,丛薄纷其相依”用“白杨”、“寒草”、“孤蓬”、“惊沙”、“丛灌”一系列景物描写,营造出荒凉萧瑟的气氛。
  抒情化的叙事体,通过景物描写,在展示出昔盛今衰两幅图景的同时,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从前广陵城是如何的繁华,如今不过短短五百多年“竟瓜剖而豆分”,触目之间”心伤已催”。每段只在结句上用抒情的句子:第一段,仅用“竟瓜剖豆分”,第二段仅用“凝思寂听,心伤已摧”,第三段也仅用“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来直接抒情。今昔的显著对比,流露出作者对时局动荡、历史变幻无常的感慨。时间转瞬即逝,历史尚且禁不住时间的打磨,更何况附着在历史中的具体的人。从汉至晋末,朝代数次更迭,仅短短五百年,一座城池就大变模样,对人而言,命运的无常可想而知。

二.《芜城赋》抒情化叙事下的反讽意味


  从以上所述的抒情化叙事的角度看《芜城赋》,能够体会到浓浓的反讽意味。毁灭的悲剧性造就了这种反讽意味,而这种反讽正是借今昔对比下隐含的政治内涵来体现。
  昔日吴王刘濞时期,广陵奢华的生活场景在鲍照笔下得到淋漓尽致的描画,但这种极尽奢华的绮靡景象已黯然消逝。“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雀马之玩,皆熏歇尽灭,光沉响绝。”那些美丽的雕花门窗,那些精美的罗帏绣帐,那些气势恢弘的歌台舞阁,那些汉白玉池边成荫的绿树,那些射鸟钓鱼的馆所,还有那些来自吴国蔡国齐国秦国的美妙的音乐与歌声,以及那些高超奇妙的戏法杂技,都早已化为灰烬没了香气,绝了音信没了光彩。至于曼妙佳人的境况,又是何等的凄凉——“东都妙姬,南国佳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辇之偷乐,离宫之苦辛哉?”。洛阳的妙龄美姬,南国的才女佳人,她们芳香的气质若蕙兰,玉容娇柔如纨体,面貌皎美,嘴唇红润,令人心荡神怡。然而,这等颜色,也早已香消玉殒、不复存在。尽管她们天生丽质,但终归难免掩埋魂魄于幽石下,埋葬骨肉于尘埃中,一抔黄土掩风流。难道她们还会记起与吴王同坐一车的宠幸与快乐,或者会想起打入冷宫的痛苦与悲哀吗?
  《芜城赋》的抒情化叙事,隐含着深层次的政治内涵。广陵城过往种种绮丽奢华的景象,使人不难联想到上层阶级过着的骄奢淫逸的生活,这是上层贵族纵情欢乐、放肆享受的缩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政治压迫下的寒门子弟,是无数底层百姓,他们还苦苦挣扎在生活的边缘,为着求生存而生存。民生向来如此。《芜城赋》用大幅笔墨,极力渲染广陵城昔日之盛与今日之衰。通过昔盛今衰、昔荣今败的鲜明对比,表现了一场从有到无,由存在到毁灭的历史的悲剧,蕴含着浓烈的反讽意味。声色犬马的浮华,不过是过往云烟。曾经垄断着权、财、声、势的贵族阶级,他们拥有的不过是虚幻浮华的泡沫幻影。冷眼旁观历史,我们能够窥到:上层贵族阶级所拥有的,无论是宝物还是佳人,无论是权力还是财富,一切的一切,都逃不出死亡和消逝的结局。时间悠悠,历史过往宛如朝露,盛衰从来只有一理,绝不久长。

三.鲍照《芜城赋》所流露出的“己溺己饥”情怀


  《芜城赋》吊古的抒情化叙事下,流露出反讽的政治意味。在此情景下,文章表现出“己溺己饥”的情怀。这种情怀是自然而然地生发。
  首先,鲍照在抒情化叙事下,由广陵城浮华后的破败联想到自身的人生境遇,流露出自己的身世之感。
  鲍照出身寒门,在其文章中经常可以看到对自己身世的描述。他《为柳令让骠骑表》中自述“臣素陋人”,在《解褐谢侍郎表》中提到自己“孤门贱生,操无炯迹”,在《拜侍郎上疏》自言“臣北州衰沦,身地孤贱”。张溥在其对鲍照的题辞中说到:“鲍明远才秀人微。”庾炎《鲍照集序》也提到“照本上党人,家室贫贱。”《南齐书·幸臣传》可见“孝武以来,士庶难选,如东海鲍照,以才学知名”的评价。
  《芜城赋》描写吴王刘濞时期广陵城的巨丽浮华,铺造出广陵城地理形势之胜、城市之繁盛、城池之坚固、设防之森严。可以设想,在这样繁华热闹的都市中,错综复杂的政坛上,作为出身低微、备受压抑、无法施展抱负的鲍照,他很容易生发出一种悲哀的身世之感。而曾经富丽无比的广陵城,如今被夷为一片废墟——“竟瓜剖而豆分”。一个“竟”字,饱含着他惊异、痛惜、悲哀交织的激烈感情。这又何尝不是他对自己身世之感的讶异之叹呢?   随之,身世之感附着在历史现实上,演化成情与志的激烈冲突。
  鲍照之志向来远大。据《南史》卷十三记载,鲍照青年时欲向刘义庆献诗言志,有人说他官位尚卑,不可轻举妄动,他勃然说:“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他志向才情卓尔不凡,慷慨任气倜傥不群,却无法摆脱现实的束缚。由于出身寒门,鲍照在门阀制度盛行的刘宋时代,政治上备受压抑,不能发挥其抱负和才能,同时在文坛上也受到轻视,因而他的感情充满着怀才不遇的愤懑和现实难容的悲哀。
  《芜城赋》在叙事体的形式下,用两幅景物,色彩气氛完全对立的画面,构成今昔鲜明的对比,似乎写的全是景,其实,在表达古今兴亡的感慨,处处有情。正是接借着对古今兴亡的感慨,隐隐透露出自己的身世之感。由自己的身世之感,展示内心情与志的矛盾和冲突。
  林继中《激活传统——寻求中国古代文论的生长点》一书中论道:“‘情’‘志’是两个交叉的概念,得志是‘志’,不得志也是‘志’,至若儿女情思、心灵激荡,则归为‘情’。”因“志”有其明显关心社会时事的倾向,故“志”成为普遍情感与个人情感的连通器,进而去表现更加普遍的一类人而不是一个人的情。
  《芜城赋》正是如此。全篇在叙事体的形式下抒情,又在抒情化的叙事角度中流露政治反讽。由观历史到观政治,由政治到观自身身世,由观自身身世到观整个寒士群体和下层百姓。最终,在情与志的激烈冲突中,在强烈的政治反讽下发出“天道如何,吞恨者多”的感慨,迸發出强烈的“己溺己饥”情怀。
  参考文献
  1.赵逵夫.南北朝赋创作的得失.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2.廖述丽.情与志的矛盾和张力——试论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林继中.激活传统——寻找中国古代文论的生长点.上海古籍出版社
  4.朱东云.抒情化叙事下的反讽特色——以杜甫《自京赴奉贤县咏怀五百字》为例.六盘水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6月第25卷第3期
  5.刘文忠.“驱迈苍凉之气,动魄惊心之辞”——读鲍照《芜城赋》.名作欣赏,1986年04期
  (作者介绍:王蕴慧,贵州大学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格非的研创生涯似树,《废名的意义》是树上的一个枝桠。《废名的意义》兼有作家的敏悟,以及学者的理性;其中渗透了格非对小说文体审美的追求,对世纪之交中商品经济下知识分子精神理想的反思。格非从“个人与现实”的角度进入废名,运用西方叙事学理论对废名小说的文体和叙事方法进行新的探索及重审。《废名的意义》不仅拓展了中国现代小说叙事研究,对格非自身的多方重塑也颇具意义。  关键词:《废名的意义》 格非
一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宛如花开花谢,少女时如花朵初绽,鲜亮美丽;少妇时如花朵正艳,含情脉脉;晚年时如花凋香残,凄凉惨淡. 她一生爱花惜花,不断将花写进词作,这些花意象中浸
内容摘要:对成长主题来说,小说的压倒性主题是死亡。两个成年白人一个从现代科技的角度,一个从日常生活的角度介入印第安人生活——而具有实质性意义的是,这种介入又是必须的——它导致了在这种介入中印第安男人无法把握自己生活的无助。主人公的成长是通过思考死亡来完成的。  关键词:死亡 印第安人 无助 介入  海明威的《印第安人营地》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它结构精当,语言平实,完美地体现了作家追求的简洁风
1.生产线情况  贵港市永固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粉磨站于2010年新增一条30万吨水泥生产线,其风选磨的规格是?3.4×6.5m。在风选磨前配套有沸腾炉一台提供热风烘干磨机内的粉料。采用无烟煤和小部分贫煤混合的燃料,产量设计为1000t/d。本文针对生产情况进行磨尾除尘系统的选型设计,现介绍如下。  2.工况及除尘器要求  (1)磨尾废气系统的处理能力为57000m3/h;(2)排放浓度达到30mg/
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学习兴趣的培养在英语教学和学习中显得十分重要。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教学中,英语教师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
【摘 要】介绍白石窑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改过程,简要进行经验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监控;技术改造;成效  0.概述  白石窑电厂A厂监控系统原设计是以常规控制为主、计算机监测监控为辅,自1997年发电投运以来,经过了两次不同程度的完善,一次是自动化元件的技改,一次是下位机及公用设备的技改。但因原设计的思想是以常规控制为主、监控为。为了适应现代水电厂安全运行的需要实行计算机监控完善技改工作,提
书面表达是中学生学习英语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具备一定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生
创新意识就是勇于探索,勇于开拓,敢为天下先的创造愿望和动机.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通过学习有关文件和实施的新课程标准,结合平时的教学活动,更加明白了培养学生创新意
内容摘要:《临江仙》作为唐宋文人墨客常用的词牌,本文通过梳理唐五代至宋以来的《临江仙》作品的流变过程,从而对词体的发展作一个具体的微观阐释,帮助我们更为直观的了解唐五代至宋以来词体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临江仙 体式 内容 进程  《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双调小令,用作词调,后沿用为词牌名,其起源说法很多,有说咏水仙花,咏与水相关神仙,还有说表思乡之情等;今天,任二北因《临江仙》最早见于敦煌曲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