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胆惩罚,学生不再难管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meryu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惩罚是古今中外常用的教育手段,惩罚教育包括口头批评、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也包括体罚。只有大胆拿起惩罚教育的手段才能找回教师尊严,管好学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惩罚;体罚;敬畏;合理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老师们经常这样抱怨,是呀!时代变了,我们的学生也变了,体罚学生这样的手段被禁止使用了,新时代学校教育惩罚法规还没有出来,正是一个教育者迷茫的时期,我们有些家庭的独生子女因为在家中养尊处优惯了,自然不会敬畏老师了,在学校有《未成年保护法》袒护,更是不服管教,胆大妄为,再加上舆论绑架,把一些教师惩罚学生个案肆意渲染,导致我们一些运用惩罚手段教育学生的教师轻则受到纪律处分,重则丢了饭碗,于是很多老师不敢惩罚学生,更是不敢提体罚学生了。但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明白,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惩罚是全世界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所谓惩罚,就是给被惩罚者施以痛苦或者剥夺其需要,是对其不良行为的纠正。教育中的惩罚,是指对学生的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评价,采取一定措施使之改正且内化为受教育者自觉约束力的教育方法,旨在使学生受到警示,控制其不良思想、行为。它是对学生不良行为强制性纠正,即可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体现在行为上,这说明学校惩罚教育包括口头批评、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也包括体罚。
  古代教育中的惩罚有先生的“戒尺”,私塾先生用戒尺打学生被看作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当第一把戒尺出现后,古代的学子们开始怕自己的老师,上课迟到要挨打,家庭作业完不成要挨打,文章不能熟练背诵也要挨打,看似残酷,然而“严师出高徒。”为了不被挨打,古代的学子们勤奋刻苦的学习,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能背诵整册的《三字经》,而且一字不差,直至在后来的求学过程中,在没有戒尺督促的情况下也会三更睡五更起。在戒尺的督促下,中国古代文化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的小说,从“四书”“五经”到《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再到中国的四大小说,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戒尺教学的辉煌成果。古代的文人骚客也是在戒尺的管教下而名留青史的,从三国时期的曹氏三父子到宋朝的三苏,每一位都曾领教过戒尺的威力。
  我们有些精英家庭热衷于把自己孩子送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留学,因为美国是当前最强大的国家,他们的教育一定很科学,但在自由、民主的美国学生犯错同樣免不了惩罚,在美国,如果学生上课违反课堂纪律,比如口吐脏字或欺负同学,老师二话不说,直接抛出一个“detention”。美国学生听到这个单词就会眉头紧锁,原因何在?“Detention”的意思是放学留校,学生们更喜欢形象地称之为“关禁闭”。放学后,学生必须在学校教务长处待一个小时,准确地说,是进行20分钟的“冥想”和40钟的自习。在美国有23个州明确规定可以对学生进行体罚教育,法律还对体罚规定了许多明确的细则:1,学年开始时,家长和学校签订一份声明,表明是否同意体罚。2,必须在其他教育方法都无效的情况下才可以实施体罚。3,不许当着其他学生的面体罚某个学生。4,体罚时必须有证人在场,以确保体罚依法进行。5,刚刚与要受罚的学生发生过冲突的老师不得实施体罚。6,体罚必须考虑学生的性别、年纪以及身体状况。7,有些地方规定体罚时必须打孩子身上肉多的部位,如臀部。
  所以,我以为我们当前觉得学生难管问题是很多人只看到赏识教育的好处,把惩罚教育当成过时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束之高阁用或者是不敢使用,把体罚当成毒品明令禁止使用。我们发现不管是哪个阶段学生,只要有学生敬畏的东西,教师就能有效管理,能让学生敬畏的只有惩罚或者是体罚了,同样一群学生,军训时期,站军姿,练习队列,队伍整整齐齐,集合时鸦雀无声,因为学生害怕教官的惩罚,为什么这群学生到了我们教师手中,我们的教师思想教育更加细致,教育更加专业,却变得那么难以管理呢?因为,我们教师手中能用惩罚的方式和力度不够,不足以令学生畏惧。
  尽管我们教育主管部门因为某些原因不敢提倡惩罚教育,甚至禁止体罚学生,有些家长也不理解惩罚教育,但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大胆地拿起惩罚甚至是体罚的武器,才能找回教师尊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当然,我们在惩罚教育学生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要真心爱护学生,坚持以说服教育为主,只对个别说服教育不起作用的学生才采用惩罚手段。其次,在惩罚教育手段前一定要先和学生讲清楚哪些行为是禁止的,违反了会被惩罚的,班主任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和学生一起制定班级惩罚制度,有条件的还可以请家长一起参与制定,这样做到有据可依,合情合理,也就避免了处罚后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学生对抗和家长不理解的状况。
  最后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像巍巍《我的老师》描叙的那样“将教鞭高高举起,轻轻的落在石板边缘”,我们的学生还有家长发现“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得意思”这样,教师的教育目的达到了,我们的学生变乖了,学生家长也满意了。
  作者简介:彭志辉(1970-),男,汉族,中学一级语文教师,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主要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桂林.信息时代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2)
  [2]谭佳.中职学校班主任管理工作情感艺术探究[J].新课程(下).2013(01)
  [3]顾晓燕.做一条快乐的鱼——浅谈中职班主任管理艺术[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3(01)
  [5]陈坤.论技工学校班主任与学生心灵沟通的重要性[J].山西青年.2016(24)
其他文献
脑过度灌注综合征(CHS)是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及支架植入术后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临床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相关影像学检查诊断CHS。快速、准确地诊断CHS并早期及时干预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对CHS影像学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目的评价超声鉴别诊断恶性外周神经鞘瘤(MPNST)与神经纤维瘤的价值。方法纳入经病理学证实的45例MPNST(MPNST组)与98例神经纤维瘤患者(神经纤维瘤组),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及灰阶超声表现差异;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用于鉴别MPNST与神经纤维瘤。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回归模型及各超声表现鉴别二者的效能,采用Delong检验评价诊断效能的差异。结果MPNST组患者年龄显著大于神经纤维瘤组(P<0.05);组间病灶位置、最大径、最小径、形态
目的观察产前超声诊断胎儿食管后左头臂静脉(RELBCV)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胎产前超声诊断RELBCV胎儿,观察其超声表现、伴发畸形、染色体异常及妊娠结局等;结合产后随访结果分析产前超声诊断RELBCV的效能。结果产前超声检出单纯RELBCV 5胎,RELBCV伴心内畸形3胎,伴心外畸形2胎。9胎RELBCV超声三血管气管(3VT)切面图像见左头臂静脉(LBCV)走行于食管和气管后方,与扩张的奇静脉汇合后汇入上腔静脉而形成“U”形血管环;1胎RELBCV见LBCV分为2支,前支较纤细,走行于主动脉弓
目的观察血氧水平依赖功能MRI(BLOD-f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IgA肾病(IgAN)患者肾功能的价值。方法对50例经病理证实的IgAN患者(IgAN组)及30名健康志愿者(正常组)采集腹部BLOD-fMRI及DTI。IgAN组分期11例1期,10例2期,11例3期,9例4期,9例5期,分别归入相应亚组。比较正常组与IgAN各亚组间R2及各项异性分数(FA)差异,分析IgAN患者R2及FA与尿素氮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相应曲线下面积(AUC),评价MRI参数诊断I
目的观察声辐射力脉冲(ARFI)成像评估儿童慢性肾脏疾病(CKD)的价值。方法纳入40例CKD患儿(CKD组)及40名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ARFI成像测量肾皮质剪切波速度(SWV)。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将CKD组分为eGFR<60 ml/(min·1.73 m2)亚组和eGFR≥60 ml/(min·1.73 m2)亚组;比较组及各亚组间肾SWV及肾功能指标,观察肾SWV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
以心肌梗死(MI)为主的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MI发生30 min后,部分心肌将发生不可逆性损伤,于MI早期详细评估受损心肌并及时挽救存活心肌可极大改善预后。分子影像学技术不仅能在体了解心肌缺血后分子和细胞生物学机制,也有助于判断MI预后及评估疗效。本文对基于分子影像学的MI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评价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全脑信号对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低频振幅(ALFF)及分数ALFF(fALFF)的影响。方法纳入21例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及2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于去除和未去除全脑信号2种预处理条件下,根据rs-fMRI数据计算ALFF及fALFF,分析梗死组发病7天内(急性期)与3个月(恢复期)之间、后者与对照组之间ALFF及fALFF存在差异的脑区。结果未去除全脑信号条件下,梗死组恢复期大脑双侧额上回、后扣带回(PCC)和健侧壳核ALF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腱鞘滑车系统位置表浅而结构精细,高频超声可用于检查相关病变,如诊断及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评估系统性疾病和系统性硬化症累及腱鞘滑车系统等。本文对腱鞘滑车系统超声表现及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评价基于通道注意力的双路径架构网络(DPCA-Net)算法分割视网膜血管的效果。方法基于DRIVE及CHASE_DB1公开数据集,通过在网络中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融合于主路径与次路径网络中提取的特征,构建端-端DPCA-Net视网膜血管分割深度学习体系结构,并构建未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双路径架构网络(DP-Net)算法,评价其分割视网膜血管的效果。结果DPCA-Net算法可正确识别中央血管反射区中的血管;亮斑区大部分血管被正确识别,背景干扰区中仅小部分背景被认为是血管,黑斑区部分形状类似血管的黑斑被认
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破裂是导致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原因。AS易损斑块形成的主要机制包括炎症、微钙化、乏氧及新生血管形成等。借助特异的放射性分子探针,PET显像能准确识别易损斑块形成过程中的关键靶点,为相关诊疗提供途径。本文就AS易损斑块乏氧PET显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