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学生的高考班

来源 :智慧少年·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ya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天,突然就想起了自己的高考故事。
  我当年就读的是一所还不错的高中,但我成绩平平。上海的高考实行“3+1”政策,在语数外三门主课之外,再从文理各三个科目中任选一门作为考试项目。学校会在高三的时候将选择同样科目的学生集中起来重新分班,进行统一教学。
  到了高二选科的时候,由于文不成理不就,我再三纠结之下最终选择了最有把握的一门:生物。我完全没有预料到,这样一个选择会让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此纠结。
  在我高考的那一年,我們的高中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但自建校以来,就从未开过生物和地理这两个高考班。那一年已经是历年来报名生物班人数最多的了,可统计下来,也就十多个。
  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数字,单开班人数不足,插入别的班级又难以管理。这种尴尬让我们十几个原本不怎么熟悉的学生显得亲近起来。
  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学校采取“各个击破”的方法,几乎是轻而易举地让绝大多数人改变了初衷,在我第二次回绝班主任的苦口婆心劝说之后不久,发觉除了我之外,其他所有的“战友”都叛变了!
  我仰天长叹,决定在注定要到来的第三次谈判中稍稍再坚持一下以证明自己的气节,然后无奈妥协,改选历史好了。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或许由于之前的表态过于顽固,我等来的居然不是班主任,而是校长。
  在校长室里,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居然同时出席了,说了一大堆诸如选修生物的人如何少、师资力量如何贫瘠、高考时如何困难之类的话,并且把这样的情况渲染为整个上海市背景。
  他们不知道的是,我的父亲就是高中教师,且学校里就有生物班,各大高中的生物选修情况在家里早已不知道分析了多少遍。我当时也不知道哪里涌上来的一股气力,极为冷静地开场道“据我所知不是这样的”,然后把自己了解的数据背得一丝不落。说完之后,只剩下对面三位相对无言。
  后来在大学里跟一个朋友说起这段往事,她几乎把我当作反抗权威的典型来膜拜,我自己也颇为得意。可是在那天,我刚回座位就再无法伪装,趴在桌上泪流满面。我知道,我已经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去了。
  下课回到家,学校已经跟家里通过电话,晚上又是一场家庭战争。妈妈各种分析规劝,老爸坐在一边几乎一言不发,只是一支接一支地抽烟,让我“压力山大”。
  三个人几乎聊了一整晚,最后,老爸终于开腔,问我是不是真的决定死不悔改了。我说是,接着他留下一段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话:“好,我们支持你,尽一切可能给你创造条件,但你要记得这是你自己做的决定,无论有什么后果,你自己承担。即使日后发觉这个决定错了,你也得给我错到底!”
  第二天,老爸请了假,到我的学校去跟学校谈判。刚开始是谈,据说后来话不投机就拍着桌子吼了一架。我目瞪口呆地得知,原来老爸跟副校长是同学,只不过他从未提起罢了。
  总之,我的高考选科就这么被确定下来,可对于我来说,高三的生活才刚刚开始。老师的选择就是个大难题。学校里有两位生物老师,比较资深的那位明确表示不愿意接收我这个“烫手山芋”,而另一位由于经验不足非常缺乏信心,好说歹说之下,她终于同意试试看。
  只有一个学生当然不可能单开班,我被转到物理班。别的科目都一样,只是每当其他学生上物理课的时候,如果我的生物老师有空,我就单独去她的办公室进行一对一课程,如果没空,我就留在教室里自习。
  在这里必须特别感谢我的老师,或许正是由于她完全没有高三教学的经验,才加倍地努力备课,不仅是高中所有的知识点,甚至连初中的课程她都给我认认真真梳理了一遍,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帮助。
  在那一年里,一直支撑着我的可能就是那句“错了也要错到底”吧,非常单纯地,我只是不想成为一个笑料。
  我最终的高考成绩跟我平时的表现一样平平无奇,唯有那门生物,考得尤其好。很搞笑的是,由于只有我一个考生物,导致我校的生物最高分、平均分和最低分都是一致的。那一年我们学校的生物平均分在整个上海市排名第一。
  后来,我进入了一所普通的本科院校,又修了四年的生物。在母校五十周年校庆之际回去探望我的生物老师,她已经是专门辅导高三生物班的年级组长。我们谈及当年的情形,历历在目。此时正巧有几个她班上的学生进来,她连忙指着我说:“呐呐,这个就是我跟你们说起过的那个学姐,我们学校第一个选修生物的学生。在她成功之后,我们学校才开了生物班呐!”那些学生们瞬间一致投过来的眼神,让我有些羞涩。
  如今回想起来,在那一年,我所得到的,并非叛逆的快感,而是为自己的未来做决定的能力,以及为之奋斗的信心和勇气,那才是我一生的财富。
  (秋水长天摘自《好奇地活着》)
其他文献
这部作品似一曲古老的民族赞歌,这是一个年岁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个酋长的女人的自述,叙述她近百年的人生经历,向我们传递和叙述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悠久历史和血脉传承,折射出鄂温克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  书中,有美好的自然:绿地,河流,山川,星辰,月亮,阳光,驯鹿,线条简单的岩画,流水般的马蹄声……自然赋予了鄂温克人一切,但是它也会毫不吝啬地夺走。死亡是我不敢深想的一件事,毕竟它太深、太迂回、太骇人
期刊
最近带孩子去了两次顺德,精心设计路线,带他听有意思的故事,讲知识点。回来问他顺德之行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说是妈妈把手机掉进池塘里了。  之前去旅行,问他对东北岫岩松嘴沟印象如何,他说日本弓背蚁特别多。问他对小兴安岭印象如何,他说在那里看草地铺道蚁。我问他这什么蚁和什么蚁,广州有没有。毕竟是旅行,总得有一点在广州发生不了的事情才值得。  有时候我去了一个地方,甚至不想离开酒店,只想在房间里睡觉。要睡觉
期刊
笔拂过宣纸,墨顺着纸上的纹理渲染。笔锋随意一点,或者一转,手腕轻轻一挥,气韵生动的画便呈现在眼前。  初识水墨画是参观中华艺术宫,碰巧那里办了一位近代画家的作品展。昏暗的灯光下,欣赏着一幅幅丹青,泼墨写意的水墨山水是那么的肆意、潇洒,相比素描和油画的写实求真,更强调境界和自由,在似与不似之间彰显艺术的魅力。  之后我开始学习水墨画。了解到“墨即是色”——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焦、浓、重、淡
期刊
在《说文解字》中“融”的本义为炊烟上升,而后和并在一起,融为一体,后引申为和谐、融通的意思。我认为用这个字来形容中国最为贴切。中国是个多种文化融合、人民群众其乐融融的国家,单拿上海来说,就已足够体现出中国的“融”。  快速的发展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让上海这座城市宛若一粒明珠镶嵌在祖国的东方。它闪耀的光芒吸引着无数的精英齐聚一堂,它包容吸纳了东西方的文化,融合了摩登和怀旧,它的融会贯通体现在了建筑文化的
期刊
谁说学校只是紧张忙碌的学习园地?谁说多彩多姿的社团生活只有在大学校园才能感受到?在如今的中小学校园里,也绽放出了各种各样的社团,书法、茶艺、绘画、摄影,还有充满科技感觉的计算机社团……“百团大战”早已遍地生花。在如此丰富有趣的学校社团里,你pick了哪一个?在社团里你留下过哪些有趣的记忆?  ★余哲芸:从小我的梦想就是当一名主持人。进入初中后,我加入了期待已久的播音主持社团。刚进社团的时候,老师让
期刊
《木兰辞》的美,和别的作品是不一样的。它美不在文辞,不在意境,而在于动态节奏。就像一组组极富动感、自带音乐的电影片段。  第一句“唧唧复唧唧”,是声音。想象剧场里一片漆黑,有织布机的声音一下一下传出来。随即整个屏幕徐徐亮起,我们看到了一幅画面:“木兰当户织”。  紧接着,《木兰辞》的作者——或者叫导演更合适——没有急着交代木兰的生平,也没描写她的相貌与性格,反而把织布机的音轨调低,推高了木兰的叹息
期刊
在博物馆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许多“唐美丽”——唐代女俑,这些女俑不仅穿着各式各样的服装,连发髻也都不同。这次的骑马出行女俑梳的是双垂髻,就是将头发绾成两个小球垂在脸两边,也称“双髻”,一般是未婚女子或侍女、童仆等才梳的发式。看来,这位骑马的女主人年纪应该并不大。另外,在当时比较流行的发髻还有螺髻、堕马髻等。   大家是不是很羡慕这些陶俑发髻的发量?偷偷告诉你们:有许多高大的发髻不全是用自己的头发梳成
期刊
国宝姓名:  彩绘陶骑马带猞猁狩猎胡女俑  收藏地:  日本东京根津美术博物馆   最近,“姐姐”成了一个热词,在综艺节目中,当代的姐姐们乘风破浪、姿态各异;古代的“姐姐”同样毫不逊色、风采翩翩。比如文物中这件英姿飒爽的骑马女俑,虽然时代不同,却展示着一份独有的女性之美。  狩猎者形影不离的伙伴  陶俑在制作时讲究“面目机发,似于生人也”,就是说要按现实生活中的人来制作。回顾历史,论对女性包容、开
期刊
凡人凡人,就是平凡的人!其实凡人,一点也不“凡”。  “一会儿,还要做一个核酸检测……去发热门诊……”晴天霹雳,似有千斤顶压在了我身上,令我寸步难移。我面色铁青,浑身似扁过去了一般。核酸核酸,这是个多可怕的东西啊!怎么做啊?抽血?刚抽过了,难道,难道……曾经所见、所闻的魔鬼般检查一一在我眼前陈列,且不听使唤地越积越多,越积越恐怖。哦!不!我不敢再想下去了,畏惧心理迫使我竭力反对。  “我不做!坚决
期刊
诵读篇章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