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在教学中把课本上的一些实验进行合理的科学的改进创新,可以使学生在认识、情感、意志、行为、态度、思维和方法获得较大的提高。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多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等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实验活动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为目的的学习。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不是面对现成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式化的练习题,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
一、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奇感,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中。初中物理课堂引入可利用演示实验法,如《电磁感应》教学时,教师出示了学生已学过的螺线管,并将它接入电路中,接通电路,软铁棒连着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了什么?学生部能回答,通电螺线管周围有磁场。然后教师设问:若将一铁芯插入螺线管内,指针偏转角度会发生变化吗?此时,学生虽然是个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实验,但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大胆猜想。预示现象的发生时,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主动探究之中,其注意力就会马上被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起主动参与探究的强烈欲望。学生问相互讨论思考着,教师再演示实验验证,学生认真观察现象,探究问题的结果。发现偏角变大,表明螺线管磁性增强,在师生问题对话、演示实验中,引出了新课。为什么插入铁芯后螺线管磁性会增强呢?学生们又带着探究欲望,向老师提出了反思的问题,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答,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设计实验中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究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讨论是培养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中如能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则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學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热情,各小组必致高涨,热烈地讨论交流起来。教师将学生的猜想板书在黑板上;与电流大小、匝数多少、铁芯粗细有关。如何验证猜想?这要进行实验验证。那么,又如何用实验研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多个因素关系呢?采用什么方法探究?学生认识、掌握了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教师又追问,怎样控制变量?怎样具体设计方案?实验需要哪儿些器材?观察哪些现象?教师提出相关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一一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当问到研究铁芯粗细,而没有粗细材料,该怎么办时?学生马上反应出:分别插入两根铁钉与一根铁钉,比较研究铁芯粗细的情况。通过师生、生生对话,多向互动,一连串递进的问题都逐一解决。虽然有时学生表达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课堂上学生投入了、思考着,充分反映了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究热情。
三、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等活动情境,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汽化》一节中“影响蒸发因素”时,教师不是直接告诉结论,而是让学生利用老师准备的玻璃片、酒精灯、胶头滴管、水以及身边的器材,设计出能使在玻璃片上的一滴水蒸发的快些的实验。这时学生必趣上来了,动手的欲望非常强烈,围绕教师提出的任务,学生们根据平时的生活经历及经验,展示了一系列的尝试,有的把水滴在玻璃上后把水摊开,有的对着滴在玻璃片上的水滴扇,有的放在电扇下吹,有的用酒精灯加热……当大多数小组做完实验时,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对学生的做法分析上,学生很自然地从表述中引出影响蒸发的因素:1.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气流速度。然后再列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加快或减小蒸发的实例,分别说出用哪种方法。这样在讨论与交流中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另一种是较复杂的实验,可以大家讨论设计实验,同学分组合作探究实验。住学生设计实验中,教师要力ll以也引导,让学生自己分析,动手实验去探索。如初中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课时先让学生设计实验,然后就放手让各小组选择器材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点,帮助困难学生。实验中,学生动作显得不怎么利索,但每个学生都在亲自动手、动脑,实践体验、探究感悟,对实验发生的故障,看到的实验现象,一一清晰地写在报告纸上,并试着自行小结。当一些学生测出像距与物距有偏差时,他们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只提出是物体B与物体A的像没有完全重合的原因造成的,其实原因不止这个,教师引导学生重换几个厚度不同的玻璃板做实验,继续寻找原因,学生通过摸索就会发现像距和物距不同的原因还有玻璃板的厚度。学生能这样提出问题、自己探索和发现问题,对实验的印象自然就深刻得多,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他们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探究一一感知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各组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并围绕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学生能较好地完成科学探究的任务,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多角度多途径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利用物理课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空间,给学生一片自主的、创造性的园地,激发了学生的必趣,引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满足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中学)
编辑 张华利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实验活动
探究式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为目的的学习。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不是面对现成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式化的练习题,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
一、演示实验中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精彩的课堂开头,往往给学生带来新奇感,不仅能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由抑制到兴奋,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境中。初中物理课堂引入可利用演示实验法,如《电磁感应》教学时,教师出示了学生已学过的螺线管,并将它接入电路中,接通电路,软铁棒连着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了什么?学生部能回答,通电螺线管周围有磁场。然后教师设问:若将一铁芯插入螺线管内,指针偏转角度会发生变化吗?此时,学生虽然是个旁观者,没有直接参与实验,但通过教师启发学生大胆猜想。预示现象的发生时,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主动探究之中,其注意力就会马上被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激发起主动参与探究的强烈欲望。学生问相互讨论思考着,教师再演示实验验证,学生认真观察现象,探究问题的结果。发现偏角变大,表明螺线管磁性增强,在师生问题对话、演示实验中,引出了新课。为什么插入铁芯后螺线管磁性会增强呢?学生们又带着探究欲望,向老师提出了反思的问题,教师因势利导,组织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答,充分体现了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设计实验中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究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讨论是培养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学中如能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则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學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热情,各小组必致高涨,热烈地讨论交流起来。教师将学生的猜想板书在黑板上;与电流大小、匝数多少、铁芯粗细有关。如何验证猜想?这要进行实验验证。那么,又如何用实验研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多个因素关系呢?采用什么方法探究?学生认识、掌握了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教师又追问,怎样控制变量?怎样具体设计方案?实验需要哪儿些器材?观察哪些现象?教师提出相关的中心问题,引导学生一一讨论,让学生主动参与研究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当问到研究铁芯粗细,而没有粗细材料,该怎么办时?学生马上反应出:分别插入两根铁钉与一根铁钉,比较研究铁芯粗细的情况。通过师生、生生对话,多向互动,一连串递进的问题都逐一解决。虽然有时学生表达不是那么尽善尽美,但课堂上学生投入了、思考着,充分反映了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究热情。
三、探究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等活动情境,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汽化》一节中“影响蒸发因素”时,教师不是直接告诉结论,而是让学生利用老师准备的玻璃片、酒精灯、胶头滴管、水以及身边的器材,设计出能使在玻璃片上的一滴水蒸发的快些的实验。这时学生必趣上来了,动手的欲望非常强烈,围绕教师提出的任务,学生们根据平时的生活经历及经验,展示了一系列的尝试,有的把水滴在玻璃上后把水摊开,有的对着滴在玻璃片上的水滴扇,有的放在电扇下吹,有的用酒精灯加热……当大多数小组做完实验时,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对学生的做法分析上,学生很自然地从表述中引出影响蒸发的因素:1.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气流速度。然后再列举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加快或减小蒸发的实例,分别说出用哪种方法。这样在讨论与交流中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另一种是较复杂的实验,可以大家讨论设计实验,同学分组合作探究实验。住学生设计实验中,教师要力ll以也引导,让学生自己分析,动手实验去探索。如初中物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一课时先让学生设计实验,然后就放手让各小组选择器材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点,帮助困难学生。实验中,学生动作显得不怎么利索,但每个学生都在亲自动手、动脑,实践体验、探究感悟,对实验发生的故障,看到的实验现象,一一清晰地写在报告纸上,并试着自行小结。当一些学生测出像距与物距有偏差时,他们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只提出是物体B与物体A的像没有完全重合的原因造成的,其实原因不止这个,教师引导学生重换几个厚度不同的玻璃板做实验,继续寻找原因,学生通过摸索就会发现像距和物距不同的原因还有玻璃板的厚度。学生能这样提出问题、自己探索和发现问题,对实验的印象自然就深刻得多,从而有效地增强了他们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亲自动手——探究一一感知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各组交流,汇报实验现象,并围绕实验现象讨论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学生能较好地完成科学探究的任务,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多角度多途径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利用物理课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的空间,给学生一片自主的、创造性的园地,激发了学生的必趣,引发他们内在的潜能,使他们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满足了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郑集镇中心中学)
编辑 张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