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利培酮和帕利哌酮的浓度

来源 :中南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c8541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联用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利培酮和帕利哌酮的浓度。方法内标选用利培酮-d4和帕利哌酮-d4,血浆样品采用甲醇直接沉淀蛋白处理,色谱柱为Waters Atlantis T3(2.1 mm×50.0 mm,5.0μm),流动相A为含0.1%甲醇和5.00 mmol·L-1醋酸铵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含0.1%甲醇的乙腈,梯度洗脱;应用电喷雾离子化,正离子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利培酮(m/z 411.2→191.1),帕利哌酮(m/z 427.0→207.0)和内标利培酮-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吲哚菁绿-磷酸钙纳米粒(ICG-CaP/NPs)最佳制备工艺并评价其质量。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ICG-CaP/NPs,以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为综合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制备工艺,并以微观形态、粒径及其分布、Zeta电位、DSC、载药量和包封率、体外释放度为指标对按最优处方制备的ICG-CaP/NPs的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按最优处方制备的ICG-CaP/NPs的外观为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73.5±4.5)nm;Zeta电位(-41.0±1.8)m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4.94±1.31
目的研究微毛血见愁(Teucrium viscidum var.nepetoides)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RP-C8反相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半制备HPLC等色谱技术分离微毛血见愁地上部分乙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运用波谱分析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该种植物中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teuflin(1)、teucvidin(2)、isoteuflin(3)、teuvincenone F(4)、22-dehydroclerosterol(5)和水杨酸
目的研究落新妇花、茎、叶3个部位的挥发油成分,并测定其抗氧化能力。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与质谱计算机数据检索系统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以及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组分相对质量分数,并通过DPPH和羟基自由基清除测定3个部位挥发油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从3个部位共鉴定出47种挥发油成分,其中,花鉴定出44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2.92%;茎鉴定出33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5.14%;叶鉴定出47种,占挥发油总量的86.16%;3个部位的挥发油均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列齐特的含量,以及原料在水、不同pH的缓冲液中的平衡溶解度和正辛醇-水/缓冲液中的表观油水分配系数。方法色谱柱为Unitary C8(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02 mol·L-1醋酸铵溶液(甲酸调pH至3.5)(45∶55)为流动相,柱温35℃,检测波长235 nm,流速1.0 mL·min-1,进样量20μL。结果格列齐特在0.02501~0.18761 m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6
目的考察拉米夫定片原料药与各种辅料的相容性,以更好地控制和提高拉米夫定片的质量。方法将拉米夫定原料药与各种辅料混合后,通过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二部拉米夫定片有关物质检查方法,考察拉米夫定性状、有关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在高湿试验条件下,拉米夫定与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欧巴代产生了新杂质胞嘧啶,杂质Ⅰ和其他杂质有新增,总杂质量增加,在高温和光照条件下均未有变化。结论拉米夫定片的原辅料在高湿条件下存在相容性风险,提示生产企业应优化处方,提高产品安全性。
目的制备罗哌卡因纳米粒,并考察其镇痛作用。方法采用RAFT法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海藻酸钠上进行接枝,然后在水中与罗哌卡因自组装成纳米粒;研究其红外光谱、热稳定性、形态及粒径分布等;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药物释放及在小鼠体内的镇痛作用。结果制备的罗哌卡因纳米粒热稳定性好;粒度基本均匀,粒径为(287.3±5.6)nm;最大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4.31±0.22)%和(90.4±3.1)%;载药纳米粒在小鼠体内表现出持久的麻醉作用。结论制备的罗哌卡因纳米粒可明显延长镇痛时间。
目的研究宜昌地区人群CYP2C19和PON1基因型分布与氯吡格雷抵抗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2月在本院就诊并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266例。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分析技术检测患者CYP2C19*2(rs4244285,c.681G>A)、CYP2C19*3(rs4986893,c.636G>A)、CYP2C19*17(rs12248560,c.-806C>T)和PON1(rs662)基因型。结果宜昌地区本院就诊患者CYP2C19*2、*3、*17基因主要以野生型为主,其
目的制备绵马贯众有效部位微丸,并对其进行处方优化。方法采用单因素法考察挤出速度、滚圆速度、滚圆时间等制备工艺因素,黏合剂浓度、崩解剂种类及用量、填充剂中MCC的比例、羟丙基-β-环糊精与药物比例等处方因素对微丸成型和溶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效应面法,以5 min和30 min时的累积溶出度为评价指标,对微丸处方进行优化;建立UPLC法测定溶出介质中药物含量,并对微丸溶出度及溶出曲线进行考察。结果制备工艺参数为挤出速度60 r·min-1,滚圆速度1500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老年小鼠骨质的影响。方法姜黄素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共培养,成骨诱导分化后采用茜素红染色评价矿化情况。将24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橄榄油)、姜黄素组(50 mg·kg-1、100 mg·kg-1),每日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个月。通过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检测骨小梁结构参数,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检测股骨骨髓脂肪细胞和破骨细胞分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组茜素红染色明显增加,并且姜黄素组单
目的合成顺铂前药顺-二氯·反-二(丁二酸氢根)·顺-二氨合铂(Ⅳ)(DSCP)。制备聚乙二醇(PEG)化脂质体,用于共递送DSCP和L-丁硫氨酸-亚砜亚胺(L-BSO),并考察其体外抗肿瘤效果。方法以顺铂为原药,经氧化和酯化反应合成顺铂前药DSCP;CCK-8实验考察不同摩尔比下DSCP溶液剂和L-BSO混合溶液剂的抗肿瘤效果,确定载药脂质体的处方;采用薄膜水化-挤出法制备PEG化双载药脂质体DSCP/L-BSO Lip和对照组DSCP Lip,通过外观、形态、粒径与电位分布、包封率、载药量、稳定性和体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