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展现作曲家的精神家园——关于马克·安德鲁、莱贝卡·桑德斯、托马斯·艾迪斯的作品

来源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jinling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十二届"上海当代音乐周"演出了马克·安德鲁、莱贝卡·桑德斯、托马斯·艾迪斯三位国际著名作曲家的专场音乐会.音乐会上演奏的作品在音高组织、音色运用、音乐形态以及结构构建等方面均可圈可点,并展现出其独特的精神家园.
其他文献
《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2001年版)中的"修辞与音乐"条目对音乐修辞理论的本源,与音乐分析、音乐史、音乐美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乐修辞理论自身的发展脉络、义理考据、代表学者及观点等问题作了详实阐述。从这一条目中,可以看到西方音乐修辞史的历史变迁是何等巨大,又何等丰富。该译文为我们研究当代音乐修辞理论提供了重要线索。
2018年11月27日下午,上海音乐学院建校91周年表彰大会暨青年获奖者音乐会在贺绿汀音乐厅召开。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全院教职工、老同志代表、学生代表出席会议,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发表讲话。
西方新音乐学背景下的音乐美学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文章就目前所了解到的部分成果作分析、研究并介绍给大家,目的是向音乐学术界提供一个音乐美学研究的新视野,以供同行参考。
一直以来,学界对《豁山琴况》的研究多集中于“范畴”说与“体系”说两种研究途径。作者在对《羹昝山琴况》文本以演奏美学的视角进行关照后,梳理出一种新的读解途径,即以“演奏一美学”为视角、以现象学哲学为方法论,对《豁山琴况》进行梳理与研究,从而归纳出前八况可整合成四个范畴,呈现一种自上而下的、通过技术描摹阐发哲学旨归的写作路径;后十六况可整合成八个范畴,呈现一种自下而上的,通过工艺描摹呈现文人意象。因篇幅所限,文章仅针对前八况展开论述。
中国音乐史学会拟于2018年召开第十五届年会,同时举办第十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为使各位会员及相关学者早作准备,特发布第一号活动通知。一、年会时间和地点2018年10月中旬(周五报到),河南大学艺术学院(开封市)
陈聆群先生是从参加新安旅行团开始学习音乐的,随着解放大军进入上海而走上专业音乐的道路,并从作曲、指挥转向音乐史研究,进而奠定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这一学科.经过60年的潜心研究和教学,陈聆群先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展现出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教学风格.笔者是陈聆群教授的学生,30多年的师徒关系成为我重要的精神财富.
2017年12月28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在95个一级学科范围内开展(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学科参评。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
陈聆群、陈应时教授是我的老师和同事,提携和指引我走上学术道路.与二位先生学术共事的30多年经历,让我更清晰地看到他们对中国音乐史学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陈聆群先生是一位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建设"基本问题"的奠基者、不断反思求索的开拓者;陈应时先生是一位中国古代乐律学及古谱研究"终极问题"的挑战者、永无止境探疑的证实者.
陈聆群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致力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经半个多世纪的潜心钻研,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科的开创与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陈聆群先生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研究方法、史料的处理与文献的归纳和解读、利用音乐史料形成史学观点等学术思路和方法,都为我们后学的音乐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
汤蔼林、王瑞娴、杨毓英、周淑安四位庚子赔款公费留美女音乐学人,都出生在最早对外开放的广东和福建,出国前均在教会学校就读,赴美后在东部名校接受专业音乐训练,无论是理论造诣还是音乐技艺远超留日的学堂乐歌作者.其中,王瑞娴、周淑安对中国钢琴、声乐和儿童音乐教育方面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