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如兰亦如盐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ju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说“君子如兰”,西方人说“君子如盐”。
  这两个比喻殊路同归,生动、形象地告诉我们做人的标准与人生的意味。只是中国人在做比喻时偏重感情,于是想到植物;而西方人在做比喻时较为理性,于是想到矿物。
  兰生山谷,可谓青青山之兰;盐产海滩,可称皎皎海之盐。一为深山之挺秀,一为大海之英华,足见天地之间造化之神奇,人类以万物之俊杰为镜,可照见一个清晰的自己。
  兰,是纯洁的;盐,是纯净的。两者都是高尚人格与节操的象征。中国人赏兰的逻辑是:“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改节”。西方人喜盐的道理是:食盐是有味道的,且有防腐剂的功能,做人也要有滋味、有功用于社会群体。
  君子的比喻,还可由兰、由盐继续延伸。
  中国人将兰、梅、竹、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兰吐幽香,梅具傲骨,竹秉坚韧,菊意淡泊。“四君子”气质有异,品格无间。西方人则将盐与灯并称为“世间二贤明”。盐有味,灯有光。前者,在洁净自我的同时力求洁净世界;后者,在照亮自身的同时还要照亮人间。
  如兰,如盐,如同一个美的人格、美的生命、美的心灵。
  编辑/王洪丽
其他文献
每个人是自己幸福的唯一尺度,并由此产生了有关幸福的多样性解释。  追求幸福,永远是人的天性,或者说本能。可是对于幸福的界定,幸福的表达,幸福的实现,各人却往往有不同的看法。在这里不妨先看个故事:  有一天,一位富有的父亲带着儿子从城里去乡下旅行,想让他见识一下穷人是怎么生活的。在农场一户最穷的人家里,他们度过了一天一夜。  旅行结束后,父亲问儿子:“旅行怎么样?”  “好极了!”  “这回你该知道
期刊
当今的社会,用指数测算着幸福,这个指数却被经济不发达的不丹国所夺冠。幸福指数的变化,恐怕已经不能准确刻画房价飞涨对人们幸福观的影响,也许今天我们真的需要另一种全新的衡量幸福的方法。  但是,有的幸福可以衡量,有的幸福那是自己生命的选择,无法衡量。
期刊
钱越多越幸福?  钱越多就能够越幸福吗?罗素在他的《怎样才能自由和幸福》的演讲中给出了答案:“过分夸大金钱、收入在带来幸福方面的作用是一种错误。在我一生当中,我认识许多有钱人,可我实在想不起他们中间有哪一位显得自由或者幸福。我也认识许多极其贫困的人,他们同样不自由、不幸福。但介于二者之间,你会发现最自由、最幸福的一群。巨富和赤贫都不能带来幸福。”  那么,在中国也存在这种介于巨富和赤贫中间的最幸福
期刊
幸福是一种拥有,哪怕它是苦难;幸福是一份经历,哪怕它是坎坷;幸福是一次体验,哪怕它是曲折……没有拥有,没有经历,没有体验的幸福一定不是真正的幸福。当国民用指数衡量幸福,用财富注解幸福的时候,那终南自由的隐士,那街头叫卖的小贩,哪个更幸福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带着如此的感知去聆听众人对幸福的评说吧!
期刊
安居,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居者有其屋”是百姓生活美好富足的象征。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老子就提出了“安居才能乐业”的思想。廖禹在《泄天机》中说:“居民立宅最为先,宅吉福绵延”。孟子也曾说:“居可移气,养可移体,大成居室。”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虽未提及桃花园里房舍如何,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却展现了一幅安居乐业的景象。  住宅是人类休养生息的主要场所,人的一生起码有百分之四十的时间生活其
期刊
两千多年前,当孔子夸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借以启发众弟子安贫乐道的幸福真谛时,大概不曾料想,两千年后,华夏子孙仍然会在幸福这个古老的问题面前继续纠结。当《老大的幸福》《幸福来敲门》持续地热播,当2011年两会流行语以幸福来冠名,时代对于幸福的缺失与渴盼,人们对于幸福是非的关注,已经热烈得让舆论震惊、让社会震撼。  在现代汉语里,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
期刊
真正幸福的人,不仅仅指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快乐的,而是指他的生命整个状态,即使有经历痛苦的时刻,但他明白这些痛苦的真实意义,他知道这些痛苦过后,依然指向幸福。甚至可以说,这些痛苦也是幸福的一部分,他在总体上仍然是幸福的。    幸福是什么呢?  讲一个故事。  有一个女人,曾经在这个问题上走入歧途,陷入恐慌,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定位。  若干年前,她看到了一则报道,说是西方某都市的报纸
期刊
苏东坡在落难的时候,才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完美的诗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时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此时苦味出来了,他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并不是你年轻时得意忘形的样
期刊
1942年10月18日,丰子恺先生正在遵义旅寓星汉楼里收拾东西,准备迁往重庆,突然接到弘一法师在泉州圆寂的消息。此后的30多年中,他没有一刻忘记过法师,通过对弘一法师的回忆与思考,总结出人生的真谛——即“人生三层楼”。   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
期刊
现代历史学家钱穆,被中国学术界尊称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钱穆的最高文凭仅为高中,而且尚未毕业,他是如何成为大学问家的呢?这不能不提到钱先生的坐功。  早年,钱先生无论在学校里有多忙,下班回家一进门,静卧十几分钟就又伏案用功。有时参加学校全体旅游,一早出门,涉海、爬山,黄昏回家,年轻人都累了,但钱先生一进门仍只休息十几分钟便伏案。他的妻子觉得很奇怪,便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