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衬衫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qpl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站在镜子前二十分钟之后,家明还是选了那件格子衬衫。上周他翻箱倒柜地找衣服出来干洗的时候,翻到这件闲置了许久的格子衬衫。他实在已经过了穿这种款式的年龄,可潜意识使他一直没有扔掉。
  “翻都翻出来了,就熨一下吧。”面对店老板的好奇,家明应付道。
  “你这衣服该多少年没穿了,你看这皱的,要不就扔了吧。”
  “算了,兴许什么时候会用到呢。”
  这么说着,过了两天从前的同学就张罗着要同学聚会。
  “看吧,有空我就去。”
  “哎呦,您老日理万机,千万抽空来啊。”
  “一边去。对了,你们这次找来多少人啊?”
  “基本都来了吧,对了,你跟芝子还有联系吗?我们没法联系到她。”
  “芝子?不晓得啊。”
  “哎?我还以为你们很熟呢,你没有她联系方式吗?”
  “我只有她QQ。”
  “那也行啊,你问问她来不来。”
  “我其实……”
  “什么啊?”
  “没什么,你把时间地点发给我,我联系她,我还有事,就这样吧。”
  “喂,老杨,我上次拿去干洗的衣服,洗好了吗?啊?没事,其他的无所谓,那件衬衫,我让你给我打理一下的那件,你弄完了没有?哦,我……我這两天……哎,算了,没事,那你弄好了告诉我,就这样……哎,等等,你先帮我熨一下,我马上来拿。”
  芝子瞥了一眼亮起来的手机屏幕,扔下笔,一把抓起手机,输了三次好不容易输对了密码,软件反应速度慢得她想扔手机。
  点开对话框,跳出键盘,光标闪烁了好久,吐出一个问号。
  对方没有回应。
  “在,怎么了?”
  又过了好久,光标爬出去又爬回来,最终又无奈地待在原地闪烁着。
  “他们说要组织同学聚会,你去吗?”
  “聚会?什么时候啊?”
  “2月5日。”
  “嗯……应该吧,怎么突然想起来聚会啊?”
  “不知道。”
  良久无言。
  “你知道大概有哪些人去吗?”
  “班长说基本上都去,但我知道的只有我和班长,其他的我没细问。”
  “你居然对同学聚会感兴趣?”
  对方回了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怎么?你不去?”
  “没有,只是觉得惊讶。我应该有空,对了,你把班长联系方式给我一下。”
  “好。”
  关掉屏幕,芝子长舒了一口气。毕业这么多年只有这一点没变,无论什么时候和他说话,总是提心吊胆的。
  不过,没想到,他居然会去同学聚会,他有什么朋友么?印象里,那时候他脾气不好,对班上的事都没什么兴趣。
  他总坐在最后一排,看书。
  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对话呢,好像是哪一次她在课上看推理小说,下课的时候,家明拍了拍她,说:“书你看完能不能借我?”
  从那以后他就时不时地来向她借书,看完了也会聊上两句,熟了之后,他会同她讲自己看过的,觉得不错或是最近感兴趣的书。
  芝子也喜欢看书,不过只看自己感兴趣的,比起家明而言,高下立见。可偏偏她的自尊心极强,时时都不愿在人前丢了面子,人人都说班上她和家明看的书最多,要是因此而丢了这个“荣耀”岂不叫人笑话。
  所以每每和家明聊完天她都努力去读家明提到过的书,有时候看到家明在读什么,她也默默地买回来看。那些半晦涩艰深,讲述着一个她不曾接触过的世界,战争、贫穷、政治、伦理……
  芝子尤其不喜欢外国小说,翻译过来的那些奇怪的长句,诡异的比喻使人眼花缭乱,常常看了下页就忘了上页。可是偏偏家明就是喜欢看这些名著,逼得她不得不摁着自己的脑袋努力读。
  即便如此,她始终无法赶上家明的步伐,她从前读书全凭兴趣,只看情节是否有趣,句子是否优美,她仰视并且崇拜那些作家,极少质疑他们写的内容。可家明不同,无论读什么他总有自己的见解,他评价一位作者,就像说起他的朋友。每次同他说话芝子都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适时地应和两句以证明自己在认真聆听,如果运气好遇到自己也看过的,便小心地发表两句无关痛痒的看法,她并不指望家明能予以赞许,只是以此表明自己确实看过,有自己的看法并提心吊胆地希望家明不要觉得自己的观点过于浅薄无知。
  但总有运气不好的时候,这实在是一门技术,如何既显得不那么肤浅,又不暴露自己的无知,每一句回答都要恰到好处。
  起先确乎只是为了面子,后来渐渐地就有了别的目的。
  在仰视他的某一天里,芝子突然生出了一种冲动,她想和家明比肩,想和他多一点,再多一点共同的话题,想他能因为自己的某个见解或是看过的某本书而惊叹。
  毕业之后许多年了,芝子依然保留着当年的习惯,她手边总是有一份书单,上面写着她认为一定要看的书。有些书她其实是看不下去的,可是总有一种莫名的动力迫使着她去读,并且一遍一遍地读,直到能记下其中的内容。
  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她总是害怕被人提到自己没看过的书,仿佛是一种莫大的罪孽。
  有时她也为此头痛不已,可是往事已然随风过了,习惯却根深蒂固挥之不去。
  当时分班之后,家明去了理科班,他们的同学时光就此结束。不过后来聚餐时,大家建了一个聊天群,她这才和家明成了线上好友。
  时不时他们仍在网上聊天,每每芝子觉得自己有所进益的时候,家明新提出的话题总会打她个措手不及。线上聊天的好处是她可以时时百度,对方聊起浮世绘她就查浮世绘,说起尼采她就搜尼采。
  虚荣吗?或许有一点吧,可她绝大多数时候只是想把对话拖得长一点,再长一点。
  她会将她读过的每一本书以及读过的看法和感受都写下来,发到自己的博客上,然后一遍一遍地打开访客记录,直到看到家明的头像,才欣然关上电脑。   那时候,大家都觉得她和家明是无话不谈极好的朋友。有时候连芝子也这么以为。
  有一次家明受伤住院,她去看望。去之前几方打听才知道,是踢球的时候被别人踩断了腿。
  她到的时候病房里有很多人,似乎是他的队友,他们在一起聊着足球,兴致勃勃。或许是在病床上躺得久了一些,家明看起来有些疲倦,可是說起某某球队他依旧神采飞扬。
  芝子从来没有见过家明那么像一个孩子,她以前从来不知道家明喜欢足球,他也不曾提起自己除了读书之外的爱好。看着满屋子的陌生人,芝子突然觉得周围的一切包括家明都很陌生。
  在那之后芝子想了很久,她发现除了家明读过的书和他对一些时事的看法之外,她对家明本身一无所知,他的爱好,他的朋友,他的生活。他们一起说过的话比许多朋友都要多得多,她可以猜出家明对许多事情的看法和好恶,可是抛开这些他们又如此陌生。
  在后来的谈话里,芝子总是想找机会将话题引向彼此的生活,可不知是不得其法还是别的什么原因,谈话总是因此戛然而止。
  一直到毕业,他们的关系都没有更近一步。
  在毕业几个班一起的聚会上,大家各种起哄,每个人都喝了点酒。此去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了,她看到朋友们拥抱着,哭着笑着说不舍。人群中没有看到家明,他坐在角落里,就像平时一样。
  原本芝子也想上前去说两句道别的话,可家明只是在角落里坐着,似乎毫不在意离别的到来,一时间所有的话都哽在喉咙里。
  远处,有几个女孩抱着哭了起来,有人哭着说:“可是我舍不得你嘛。”
  那一刻芝子才觉得,原来能说不舍也是一种权利,因为此刻,她觉得自己连说不舍的立场都没有。
  临走的时候,大家相互告别,芝子借着凉风和酒意走去拍了拍家明的肩膀。
  “我喜欢你这件格子衬衫。再见啦!”
  在家明看来芝子一直是不同的,那个年龄的人,尤其是女孩,少有像她那样愿意静下来读那些书的。也不乏闲来读两本书的,只不过都是一些言情武侠,再不就是那些酸臭冗长,看起来辞藻华丽实际上不知所云的鸡汤或者散文。
  男孩子就更不用提,游戏、打球和隔壁班的女孩才是生活的日常。班上的人十有八九都与他没什么共同语言,久而久之他也就愈发不合群,可以说芝子几乎是唯一一个愿意静下来认真听他说话的人。
  平时的芝子风风火火得像个男孩儿,可是阅读和写作的时候判若两人。她谈起自己喜爱的作家充满了仰慕之情,书籍对于他而言不过是知识或是感知这个世界的渠道,可对于芝子则不同,她是真的乐在其中。
  毕业许多年了他们都没什么联系,只是时不时地在空间里看到她最近读到的有意思的书,有时他会在评论里聊上两句自己的看法,更多的时候,他只是默默关注。
  分班之后他们的联系就少了,以至于到最后也没有好好告别,他只记得那个晚上大家都喝了酒,芝子说喜欢他那天穿的那件格子衬衫。
  不是没有后悔,那天晚上他想了一百种开始对话的方式,如何既不显得刻意又恰到好处地表示希望保持友谊的意图。线上聊天一切都很顺利,不知为何真的面对面坐下来时却格外别扭。大约就在他想第一百零一种方式的时候,聚餐结束了。
  所有的故事都戛然而止,差一点点,就晚了那么一步他就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措辞。
  可惜世上从来没有什么如果。
  不过好在今天芝子也会来,家明总觉得当年有些话没有同她说起,只是快要见面了,脑子里却是一团浆糊什么也想不明白。见了面再说吧,或许见到故人就什么都想起来了。
  推开门,屋子里早就热闹起来了。
  “呦,大人物来了,快,坐坐坐,没想到你百忙之中还能抽出空来。”
  “就是,太给面子了。”
  他看见芝子的旁边刚好有空位,正打算坐过去,没成想班长一把拉住了他:“哎,那边的往里挪一点,长条桌不好往里坐,大家挪一下啊。”
  就这样,一整顿饭他都没能和芝子说上话,只是远远地看着,她与从前大不一样了,长裙,长发和耳坠子,没有一星半点当年那个假小子的影子。她看起来沉默了许多,听着旁边人说话只是笑笑,并不言语。
  饭毕,大家嚷着要去唱歌,芝子推说精力不济要回去休息,家明是一贯不喜欢吵闹的,也就此告辞。班长再三邀约不应,无奈带着其他人与二人告别。
  深秋的晚风中衬衫显得有些单薄,可家明莫名地觉得浑身发烫,所有人都走了,酒店门口只剩下了他们两个人。
  “你怎么走?”
  “我?哦,我叫了车,一会儿就到。”
  “最近怎么样?”
  二人寒暄了一阵,皆是一些近况之类的客套话。废话说了一阵二人又沉默了,芝子拿起手机看了看,似乎车已经快到了。家明想起自己未说的话,一时间不知道该说哪一句。
  “这件格子衬衫你还记得吗?”话一出口,家明简直想给自己一耳光,不知道自己如何想得出这么没有价值的问题。
  芝子微微一愣,上下打量了一番:“这好像是你上学那会儿经常穿的那件吧,居然还留着。”
  “是啊,我还记得临毕业那天你说你喜欢这件格子衬衫,我还纳闷呢,这衣服有什么好看的,没想到质量确实是好,能穿到现在,哈哈。”
  芝子听着他的话一脸茫然,还没等她回答,车已经到了。
  芝子只得同他告别,向着车子走去,走了两步她突然停了下来,回头说道:“我想起来了,我确实这么说过。不过……”
  “不过什么?”
  芝子莞尔:“我这句话的重点并不是这件格子衬衫啊。”说罢便转身上了车。
  车子扬尘而去,留下家明愣在原地,当年分别时的话如在耳畔,读过那么多书的他没道理抓错重点听不懂话啊,他颠过来倒过去反复想着那句话。
  “我喜欢你这件格子衬衫。”
其他文献
梁祝,两朵古典的花。沐浴在古风中,一凋一谢,一悲一伤。  梁祝,两个古老的音符。游走在小提琴的四根弦间,忽缓忽急,忽喜忽悲。  天上人间,轻叹一声。  山川河谷穿着忧伤的衣裳,道路桥梁笼罩着荒凉的气息,亭台楼阁弥漫着古朴的诗意。山谷里蝴蝶翩翩,小河旁鸳鸯戏水。日新月异,情意绵绵不绝。天涯茫茫,世间知音难觅。此时,我只想转过身去,脚踏一朵祥云,随清风明月,与她一起飞翔。银河旁系着爱的小舟,月亮里住着
期刊
主持人点评  郭玉婧同学今年大二,她的这篇《生死转为轮》,虽然文笔略显稚嫩,但是从故事策划上,却有自己独特的创意。  这篇文章融合了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各自的优点,它像是一部微电影,有完整的故事结构,有起承转合,有人物的情感变化,有误会和冲突。故事开头具有网络文学的特色:“柏文欣死了,死在了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中,也死在了那被放弃的手术台上”——这段开场,极具戏剧冲突,随之而来的人物设定也是针锋相对,
期刊
一  母亲对父亲说,一家老小靠这几亩薄地不会饿死,也会穷死,你再不出去打工,我们家就是全村最穷的一户了。  星期天,父亲带着我和大哥,来到了古黄河堤上的葬坟岗,满目葱绿,油菜花已零零星星地露出花蕊,父亲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父亲带我们来到爷爷奶奶的坟上。父亲挥锹向坟上覆土,坟的周围很快就形成了圆形的沟壑,泥土一锹一锹覆上坟头。  父亲围着坟墓转了三圈,脸色凝重,从尼龙口袋里掏出灰色的元宝纸和黄表
期刊
像大多数人一样  我诅咒阴雨的天气  不喜欢像个困兽  长时间待在冰冷的房间  就算是个盲人  也愿意跟随一根竹竿的节奏  在乡间的泥泞或城市的车水马龙中  倾听阳光飘落的声音  偶尔看不到阳光的日子  我喜欢下楼静坐  在路边看风穿过楼群  随手逮一片不知名的叶子  当作晚上下酒的菜牙齿  像个小学生  或某种虔诚的仪式  一直不大相信别人的说教  和教科书的信条  始终把自己放牧成  一只草原
期刊
不想你后悔  蓝月  下火車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深秋的风冷冷地灌进她的脖子,她抱住自己的肩膀,泪眼迷蒙。虽然街上霓虹闪烁,她却不知道该落脚何方。  就在几个小时前,她还像一只快乐的小鸟,怀抱着一只深蓝色的玻璃花瓶兴冲冲回家。这只花瓶是她出差时发现的,花瓶晶莹剔透,有着她喜欢的深蓝色条状柔美的线条。她想,在这只花瓶里插上娇艳的玫瑰,那将是如何的诗意啊!就像她和男友的爱情。  为了给男友一个惊喜,
期刊
樊金凤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编辑  梁晓声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  樊金凤:梁老师,您好!1983年1月,《青春》丛刊第一期发表了您的中篇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小说一经发表便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感动了无数读者,直到现在依然被称为“知青小说”里程碑式的作品,并于2018年入选《小说选刊》改革开放40年有影响力的40部小说。想请您谈一谈这部小说的创作背景,以及您当时的写作情况。  梁晓声:想想这是
期刊
陈晓明的烦恼是那天人事科找他谈话后开始的。陈晓明是1959年2月份生的,再过半年,就可以光荣退休了。干了一辈子的革命工作,人生六十方开始,退休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他早就和老伴规划好了,要在六十五岁之前的每一年都安排一次出国旅游,为了这一天,同龄的老伴已经等了他整整五年,两年前开始自学英语,已经学会简单的会话。  对于工作了四十年的人来说,面临退休是一种兴奋而奇异的状态,像一只脚踩到了云端里。陈
期刊
樱花啊  这几天,我总是追着前来吃饭的弟弟问:你们楼下的樱花开了吗?  打他们搬进那个小区,他家的四株樱花树在每个早春都要被我惦记很多次。我爱极樱花,犯了痴。  他家楼前楼后,各有两株樱花,一俟春日齐齐地开,仿佛有人吹了一把哨,打着节拍,它们就开了。  开了,就是炫目的白,这白,还略带些许粉,却皎洁,似乎闪着光。开了,就是层层叠叠,那么多叠加在一处,却轻盈,雪一般纯净。  樱花开的時候,我在楼下一
期刊
护林人  在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的大城市呆久了,甭说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哪怕是开窗听到车水马龙的汽笛声都会让人心烦不已。更为糟糕的是,三天两头的拥吻雾霾,简直让人受不了。很多人都有逃离城市向往农村甚至买房定居山林的念想,但真正能够隐居世外桃源的,也只有那些呼风唤雨的达官贵人抑或是富甲天下的土豪。  话又说回来,对于那些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久居穷乡僻壤的种田人来说,他们做梦都想有朝一日能够像城里
期刊
真正的经典作品屈指可数。它们不是证明文化传统的装饰物(书架上的精装书籍或者文学编年史的小标题),它们发明新的方法,由此揭示或者重新阐述生活的意义。它们经由叙事和语言塑造社会历史和我们自身。让莎士比亚来回应当代政治议题是可能的,因为在莎士比亚之后,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用他的方法来思考。  即便以上述标准来衡量,十八世纪法国小说《危险的关系》,也毫无疑问应当被列入那为数不多的几部作品当中——它们不受时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