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拒绝客人进门就叫让客人吃闭门羹。“闭门羹”是什么样的“羹”呢?“闭门羹”语出唐代冯贽的《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相传在唐代,宣城女子史夙长得如花似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是很多年轻的男子,慕名纷纷前来拜访她,希望与她成为朋友,但是不少人却难以见到她。因为她会客时,有一条规矩:她要求客人先献上一首诗,她看中诗文后,才愿意与客人一见。如果客人不会做诗,或者献上的诗文不被她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拒绝客人进门就叫让客人吃闭门羹。“闭门羹”是什么样的“羹”呢?“闭门羹”语出唐代冯贽的《云仙杂记》卷一:“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相传在唐代,宣城女子史夙长得如花似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于是很多年轻的男子,慕名纷纷前来拜访她,希望与她成为朋友,但是不少人却难以见到她。因为她会客时,有一条规矩:她要求客人先献上一首诗,她看中诗文后,才愿意与客人一见。如果客人不会做诗,或者献上的诗文不被她看中,她就叫家里人在门口以一碗羹相待,婉言拒绝会客。天长日久,来访的客人们见了羹,也就心领神会,便主动告辞了。以羹待客就是拒絕会见的意思,所以人们便把这“羹”称为“闭门羹”。这个故事流传下来之后,人们便把“闭门羹”作为拒绝会见的代名词。
羹,在古代是指羊肉制成的糊状食品。后来,慢慢地素食也称作羹。凡是将粮食、果品和蔬菜煮成有浓汁的食品,都可以称为羹。以羹待客,比直言相拒要婉转、客气一些。可惜后来拒客,则只有“闭门”,而没有“羹”了。
其他文献
一 光线以明亮为好,小屋的光线是明亮的,因为屋虽小,窗很多。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一片宁谧。小屋在山的怀抱中,犹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绽开了一些,好像群山后退了一些。山是不动的,那是光线加强了,是早晨来到了山中。当花瓣微微收拢,那就是夜晚来临了。小屋的光线既高于科学的时间性,也高于浪漫的文学性。 山上的环境是独立的,安静的。身在小屋享受着人间的清福,享受着充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请以“唱起那首熟悉的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感动中国人物央宗和卓嘎姐妹曾经说过:如果我们走了,这几千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就没有中国人了。这是多么朴素的家国情怀! 继电影《战狼Ⅱ》后,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再次引爆了国人的爱国情。 相信身为炎黄子孙的你,内心也一定澎湃着爱国之情! 请以“爱国”为话题,自拟题
它是一泓清泉,滋润我干涸的心灵。 ——题记 小时候,我是不爱认字的,更不喜读书。每次被强迫着读那些蚂蚁一样又小又奇怪的字时,我的心思总会跑到九霄云外去,遨游在我的动画片世界里。 与我不同,我的妈妈是酷爱读书的:它是一泓清泉,滋润我干涸的心灵。她坐在台灯下、书桌前,捧一本书,便会认真地读起来,甚至几个小时都一动不动。 当时,小小年纪的我对这句话还不能完全理解,正在深思间,妈妈起身,小心翼翼地
微微抬头,有风吹过,花丛中摇曳的,是怒放的花朵。我的生活,从此添上了一抹粉红…… 在外婆家无聊了几天,妈妈让我去她和伙伴们小时候的乐园——指甲花丛。我正愁着没地方消磨时光,便去了。 载我去花丛的是小拖拉机,行驶得极其缓慢,令我的双颊挂满了路旁玉米叶上的露水,我没有伸手去擦,这使我想起小时候在玉米地里偷食的情景。 东边的天空露出一指鱼肚白,接着是鱼背青,再是鱼脊蓝。在这青花鱼般的天空下,是大抹
五一小长假,我和妈妈随旅行团前往青海,去看她向往已久的茶卡盐湖。 一路奔波,我们乘着红色的小火车进入盐湖的最深处,车厢上半部分是开放的,让人能看见独属于青海的天空,天空湛蓝,挂着朵朵云彩,耳边是火车沿着轨道轰隆隆前进的声音,不时还会因轧到盐块而发出怪声。 下了火车,眼前,便是能倒映出一切事物的天空之境——盐湖。 妈妈为这次旅行“下了血本”,精心挑选了一件大红长裙,准备拍几张绝世佳照,来证明自
“瞒天过海”这个成语形容的是用谎言和伪装向别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而在背地里偷偷地行动,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更明显,就是瞒着老天偷渡大海。但所谓“苍天在上”,渡大海这事儿也能瞒得住天吗?如果天都可以瞒,那这个天到底又是什么天? 要搞清楚这件事情,还要从唐代名将薛仁贵说起。历史上在辽东一带出现了一个名叫高丽的族群,建立了高丽王国,对中原王朝表面顺从,暗地里却积聚实力与之对抗。到了隋唐时期,高丽王国的
太阳即将毁灭,过去无数岁月中,作为人类精神支柱存在的太阳,变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征。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挣扎到底,人类必须拯救自己,于是,庞大的地球逃脱计划开始实施。但是,人类所能制造的普通尺寸人造环境无法承受漫长的逃脱之旅,所以只得在地球的一侧安装上巨大的地球发动机,将整个地球环境圈化为数个移民方舟,以此逃离太阳系,前往新家园。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代价很高昂!艺术、伦理、常识,一件又一件曾经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补充的内容不超过6字;②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定立意;③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 这是一道“中补类半命题作文”,在补这样的半命题时,我们要考虑补充的成分与前后成分之间既要搭配得当,又要合乎情理。在这个题目中,是要补充完整一个偏正关系的短语“ 的感觉”,所以我们既可以填一个名词或者形容词,也可
按照生活经验,鸟是在天上飞的,鱼是在水里游的,要想吃到鱼,自然要到江河湖海中去捕捞。然而在干旱的非洲,人们有时候吃鱼却不是从水里捞,而是抡起锄头在地里挖。 不要以为这是天方夜谭,在非洲有些地区,在地里挖鱼并不是秘密,常常有经验丰富的当地人在想吃鱼的时候拿着锄头在干涸的河床挖掘。听着“吭吭”的挖掘声,看到尘土飞扬的场面,你以为这人是在挖土豆,但是他挖出来的确实是鱼。 这种能被人们轮起锄头在地里挖
一位作家说过:我走过许多的地方,那些如画的风景一次一次拨动我情感的弦。那巍峨的高山,葱郁的树林,可爱的小草……都给我带来触动心灵的思索。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时,在某种情境中,既关注到静态的事物,也留意到动态的事物,或者感觉到动态事物静态的一面、静态事物动态一面,把两者结合到文章里,突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