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紧密结合陕西省神木市周边电厂特别是神东电力店塔发电公司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运行,以及集控运行、巡检等岗位的日常工作对人才的需求,遵循热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完善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制订校本教材,提高《循环流化床锅炉》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收集整理教学成果,在积累的基础上寻求改进,真正实现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实践;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112-01
一、研究意義和目的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能、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我国也将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对传统层燃炉和煤粉炉的一个重大革新,列为一种新型燃烧技术。这项技术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并向几十万千瓦级规模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的几年将是循环流化床锅炉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循环流化床确实具有煤种适应性广、廉价脱硫、负荷调节能力强、热效率高等优点,神木周边有很多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电厂,专业人才匮乏。因此,我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循环流化床锅炉》确定为核心课程之一,但是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相关教材内容较滞后,理论研究计算篇幅太大,所涉及的生产经验、案例和数据少而落后,不能很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
我院热电专业的建设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学生面向的就业企业和岗位也并非教材中所列举的最大容量的机组,就业时学非所用的现象突出。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这门课程实现了搭建教学资源平台、打造高效互动课堂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项目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渗透火电厂对锅炉运行、巡检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拓展专业视野、关注行业最新动态。
1.立足学情校情,以热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高职《循环流化床锅炉》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火电厂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素质能力为目标,确立教学目的。
2.编写校本教材。将火电厂对锅炉运行、巡检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等渗透到校本教材,同时拓展专业视野、掌握行业最新动态。针对每章节具体内容和实际工作的需要,总结罗列知识要点,确立核心内容;为更好地展开和实施教学工作创造条件。寻求重难点突破口,引入生产案例,通过对比总结、顺口溜、比拟等方式化难为易。通过自我检测环节,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整合融入实践生产中。
3.利用思维导图软件为学生总结归纳、链接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方便学生复习、整合知识体系。
4.制作规范、实用性强、美观大方的多媒体课件。一方面以较高品质的课件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精益求精的态度也会感染到学生的学习乃至生活态度。
5.将教学资源上传到移动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平台—锅炉霺适”。方便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习、巩固知识,将移动网络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最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用手机获取信息的习惯。
6.将技能鉴定、技能竞赛与教学相结合。将技能鉴定贯穿于日常教学授课、作业、考核等环节,使学生逐渐消化吸收知识点,改变集中复习应付考试,在很短的时间内死记硬背数百道题库,考完之后大量的知识库存瞬间消失,起不到以赛促教的作用。
7.建立网上智能组题题库,为实现教考分离做准备,减小教师变动对教学的影响。网上智能题库尤其适用于技能竞赛、期末总复习等大规模的训练,教师可以设置考试范围、难易程度分配、题量大小等,可以实现随机出题、学生之间题目不同,避免学生作弊。而且为学生自己模拟练习提供了方便。最后阅卷、成绩分析客观、公正、全面。
三、研究方法
1.企业、学生调研,全面分析。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学习,掌握企业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课程的要求;通过对热电专业往届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调研了解学情;为制订教学目标和习题提供依据。
2.探索性研究法。结合企业、学情、校情和热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课程特点,探索中确立本次课题研究的具体事宜。
3.信息研究方法。搜集企业火电行业尤其是循环流床锅炉方面的设备图片、事故案例、日常工作信息等;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整理我院热点专业建设已有成果;慎重、合理修订教学目标,落实确定知识要点和重难点,为自我检测习题环节做准备。
4.组织整合研究法。紧密结合实际生产,对应教学目标和知识要点、重难点内容,编写自我检测环节习题;将四部分内容合理布局分配,相互呼应,整理成册。
5.试行反馈研究法。打印初步整理成册的教辅书,投入教学环节进行试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修订更正;邀请神东电力郭家湾电厂资深人员点拨指正;定稿。
四、特色创新之处
1.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由于我校学生生源差、起点低,学习积极性低,自主探索学习的现象少之又少。学生最不擅长、最不喜欢的就是长篇大论的理论推导,根据知识的实用性和学生的兴趣特点,对教材进行重新编制整合教学效果会更好。
2.产学结合,与时俱进。本教材将大量融入目前给内外火电厂发展现状和生产案例,重点穿插、引进神木周边电厂和校企合作电厂相关信息作为理论知识的载体,实现“产学一体化”“与时俱进”的高职核心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建华.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及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车得福,庄正宁,李军,等.锅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关 键 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实践;教学资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6-0112-01
一、研究意義和目的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是近30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效能、低污染清洁燃烧技术。我国也将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对传统层燃炉和煤粉炉的一个重大革新,列为一种新型燃烧技术。这项技术在电站锅炉、工业锅炉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商业应用,并向几十万千瓦级规模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的几年将是循环流化床锅炉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
循环流化床确实具有煤种适应性广、廉价脱硫、负荷调节能力强、热效率高等优点,神木周边有很多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电厂,专业人才匮乏。因此,我校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循环流化床锅炉》确定为核心课程之一,但是国内循环流化床锅炉相关教材内容较滞后,理论研究计算篇幅太大,所涉及的生产经验、案例和数据少而落后,不能很好地服务于高职教育。
我院热电专业的建设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学生面向的就业企业和岗位也并非教材中所列举的最大容量的机组,就业时学非所用的现象突出。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这门课程实现了搭建教学资源平台、打造高效互动课堂的目的。
二、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项目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渗透火电厂对锅炉运行、巡检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拓展专业视野、关注行业最新动态。
1.立足学情校情,以热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高职《循环流化床锅炉》教学大纲为依据,结合火电厂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为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素质能力为目标,确立教学目的。
2.编写校本教材。将火电厂对锅炉运行、巡检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等渗透到校本教材,同时拓展专业视野、掌握行业最新动态。针对每章节具体内容和实际工作的需要,总结罗列知识要点,确立核心内容;为更好地展开和实施教学工作创造条件。寻求重难点突破口,引入生产案例,通过对比总结、顺口溜、比拟等方式化难为易。通过自我检测环节,将枯燥的理论知识整合融入实践生产中。
3.利用思维导图软件为学生总结归纳、链接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方便学生复习、整合知识体系。
4.制作规范、实用性强、美观大方的多媒体课件。一方面以较高品质的课件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教师精益求精的态度也会感染到学生的学习乃至生活态度。
5.将教学资源上传到移动网络平台“微信公众平台—锅炉霺适”。方便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学习、巩固知识,将移动网络平台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最重要的是符合学生用手机获取信息的习惯。
6.将技能鉴定、技能竞赛与教学相结合。将技能鉴定贯穿于日常教学授课、作业、考核等环节,使学生逐渐消化吸收知识点,改变集中复习应付考试,在很短的时间内死记硬背数百道题库,考完之后大量的知识库存瞬间消失,起不到以赛促教的作用。
7.建立网上智能组题题库,为实现教考分离做准备,减小教师变动对教学的影响。网上智能题库尤其适用于技能竞赛、期末总复习等大规模的训练,教师可以设置考试范围、难易程度分配、题量大小等,可以实现随机出题、学生之间题目不同,避免学生作弊。而且为学生自己模拟练习提供了方便。最后阅卷、成绩分析客观、公正、全面。
三、研究方法
1.企业、学生调研,全面分析。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学习,掌握企业对循环流化床锅炉课程的要求;通过对热电专业往届毕业生和在校大学生调研了解学情;为制订教学目标和习题提供依据。
2.探索性研究法。结合企业、学情、校情和热电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课程特点,探索中确立本次课题研究的具体事宜。
3.信息研究方法。搜集企业火电行业尤其是循环流床锅炉方面的设备图片、事故案例、日常工作信息等;搜集整理国内外相关资料;整理我院热点专业建设已有成果;慎重、合理修订教学目标,落实确定知识要点和重难点,为自我检测习题环节做准备。
4.组织整合研究法。紧密结合实际生产,对应教学目标和知识要点、重难点内容,编写自我检测环节习题;将四部分内容合理布局分配,相互呼应,整理成册。
5.试行反馈研究法。打印初步整理成册的教辅书,投入教学环节进行试用;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修订更正;邀请神东电力郭家湾电厂资深人员点拨指正;定稿。
四、特色创新之处
1.因材施教,激发学习兴趣。由于我校学生生源差、起点低,学习积极性低,自主探索学习的现象少之又少。学生最不擅长、最不喜欢的就是长篇大论的理论推导,根据知识的实用性和学生的兴趣特点,对教材进行重新编制整合教学效果会更好。
2.产学结合,与时俱进。本教材将大量融入目前给内外火电厂发展现状和生产案例,重点穿插、引进神木周边电厂和校企合作电厂相关信息作为理论知识的载体,实现“产学一体化”“与时俱进”的高职核心专业课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杨建华.循环流化床锅炉设备及运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车得福,庄正宁,李军,等.锅炉[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