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伤逝》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cxue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逝》是鲁迅唯一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小说。读完这篇小说,我们不禁要发问是什么导致了这场爱情悲剧的发生,是人物性格的使然?还是封建伦理道德束缚的压迫?或者两者都有。《伤逝》讲述的是在五四思潮影响下的一对青年男女,他们冲破封建束縛,追求爱情自由,勇敢在一起。但他们同居后“安宁和幸福”并没有持续很久,涓生失去了工作,他们的生活渐渐变的窘迫。为了寻找一条新的出路,涓生欺骗了子君,告诉她他不再爱她,子君跟随父亲回家了,最后涓生得到消息子君死了,结局笼罩这涓生浓浓的愧疚、悲痛与悔恨。
  小说是以男主人公涓生为视角,用第一人称来叙述,描写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故事,最终以悲剧收场。如果涓生和子君生活在当今社会,他们还会分开吗?答案是肯定的。爱情是美好的,但再美好的东西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当饭都吃不饱了,爱情又算得了什么。子君死了,涓生以手记的形式为子君,为自己写下了他的悲哀和悔恨。假若子君活在现代,和涓生分开后,也许她会寻找下一段爱情,获得幸福。可她生活在那个“吃人”的时代,封建礼教不允许,封建思想不允许,所以她要在“父亲的烈日的严威和旁人赛过冰霜的冷眼”走着所谓的人生,而这路的尽头,“又不过是——连墓碑也没有的坟墓。”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啊!而二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有多少中国妇女走上了这样的道路,在这“吃人”的世界中被“吃掉”。
  在子君的身上,我们常常看到“祥林嫂”的影子,她们具有那个时代女性的共性——善良,纯朴,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落得个悲惨下场。同为鲁迅笔下的两个悲剧女性,鲁迅在塑造子君和祥林嫂这两个人物形象运用的手法有些相似。首先,在人物的外貌描写上采用白描的手法,子君初次出场时“带着笑涡的苍白的圆脸,苍白的瘦的臂膀,布的有条纹的衫子,玄色的裙“。《祝福》中的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岁,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其次,从外貌揭示人物内心精神的变化,刚开始,子君和涓生的生活”安宁和幸福“,那段时间,即使劳累,”子君竟胖了起来,脸色也红活了“。涓生丢了工作,“那么一个无畏的子君变了色“。丢弃了阿随,”她的凄惨神色中,加上了冰冷的分子“。子君从一个追求爱情的无畏者变得怯弱麻木。而祥林嫂初到鲁镇,即使脸色青黄,但两颊还是红的,说明她的精神状态还是好的,再次见到祥林嫂,”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精神了“,最后,子君和祥林嫂都受到了严重的精神摧残。涓生放弃了与子君的爱情,让子君彻底失去了精神支柱,再加上亲人和世人的冷眼,她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祥林嫂再嫁贺老六,后来贺老六病死了,儿子也死了,这给祥林嫂很打的打击,世人的冷漠,人情冷暖,又给她一击,再加上愚昧的祥林嫂相信“鬼神之说”,神权无形的压力压垮了她。
  子君和祥林嫂相同,但又有些不同,她不像祥林嫂那样愚昧无知。作为接受五四思想的子君,她具有更加强烈的反抗意识。她追求爱情自由,毅然冲出封建家庭的阻扰,和涓生在一起。她坚决地,沉静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愚昧、麻木、生活在最底层的祥林嫂不能比的。
  再说一说《伤逝》中的阿随——子君的爱犬。鲁迅塑造这只小动物的形象不禁让人想起《药》中夏瑜坟边树枝头上的乌鸦及那一声大叫的“哑”。
  阿随是子君和涓生爱情的见证,那“安宁和幸福”生活的开始,阿随便来到了子君的身边。随后,涓生被解雇,生活变得拮据,日子过的越来越紧巴,他们不得不丢弃掉阿随。子君死后,阿随又回到了涓生的身边。阿随这个形象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阿随是子君的象征,丢弃阿随,子君的神色变得很凄惨,这也预示着子君将要被抛弃的命运。
  阿随的名字也非常有意思,阿随这名字是子君取的,但是涓生不喜欢,一个“随”字代表了子君的生活态度,随遇而安。她想和涓生过平淡安静的日子,这是子君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但现实却是残酷的,涓生抛弃了阿随,也代表着抛弃了他们的爱情。
  小说快要结束的时候,在一个阴沉的上午,瘦弱的,半死的,满是灰尘的阿随回来了。阿随的归来让涓生心一停,接着便直跳起来。阿随的归来像是提醒着涓生他抛弃了子君,对涓生也是一种讽刺。子君死了,阿随活着回来了,增加了小说的悲凉之感和沉重感,让人唏嘘不已。
  伤逝,不仅是对涓生和子君的爱情逝去而悲痛,更多是对那个“吃人”社会深深的无力感。
其他文献
【摘要】:孔飞力的《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讲述了一个关于乾隆朝“盛世妖术”的故事,同时描述了清代中期的政治运作。作者描述的当时社会的经济、人口、文化和政治不仅构成叫魂事件不断升级以及最后不了了之的原因,也正是他所谓的中国近代前夜的社会现实。他的这种分析在方法上有很多可以借鑒的地方。  【关键词】:叫魂;官僚;权力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单看这本书的名字,如果你觉得它是本关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是记录了笔者在北京北京国际音乐节郎朗、巴伦伯伊姆于柏林国家乐团音乐会上的感受,通过笔者的亲身体验,对古典音乐有了新的诠释和理解。  【关键词】:音乐;感受;古典;魅力  当我还在为错过柏林爱乐的精彩演出而不断惋惜,便得知今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将迎来巴伦伯伊姆和他的交响乐团,并且还是与郎朗的同台演出,我就立刻兴奋不已,平时几乎不听音乐会的我把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了9月22号的晚上。虽然
期刊
【摘要】:性在两性关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长久以来男女双方的性地位都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这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徐坤可以說是响应“妇女必须通过她们的身体来写作”口号的代表作家之一,她在《橡树旅馆》、《厨房》、《遭遇》爱情等小说中极力描写女性之性,真实表现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性地位仍处于弱势地位的境况,引人深思。  【关键词】:性地位;男女平等;性解放  女性写作的一个最为响亮的口号就是“妇女必须通
期刊
【摘要】:柳宗元散文最具原创性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表现在传记散文方面,他通过为普通的平民百姓立传,对我国无论是正史传记还是非正史传记不为普通平民百姓立传的旧传统进行了突破;另一个则表现在山水散文方面,不仅对前人“重实用、重哲理”议论的局限进行了突破,还对物我合一、情理共生的优美范式进行了开创,从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人化自然境界。本文主要对这两方面的艺术境界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文学风格和创作个性存在独特的关系。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组织所显现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而创作个性也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创作个性属于文学风格的主观方面,在与客观方面结合之前,它只是潜在于作家的内心,表现为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情趣、审美追求和文学才能等。  【关键词】:文学风格;创作个性;日常个性  风格 ,在中国最早出现
期刊
【摘要】:战争片是电影类型中重要的一部分,在这个唯票房的时代,战争题材往往成为许多导演不愿意碰触的题材,最近几年的战争片的整体趋势是把投入都花在特效 与战争场景的恢弘气势上来刺激人们的感官,往往忽略了在战争中所反映出的人性意义与普世价值。本文从《战马》当中,人与马之间这一独特视角进行阐述,从而回归战争题材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核心——人性的光辉。  【关键词】:战争题材;人性意义;普世价值  在这个唯
期刊
【摘要】:宗白华是中国建筑美学的第一个拓荒者。通过对歌德美学思想的吸收和中国传统美学的继承,宗白华形成了新的建筑美的本质观,即建筑美是情感的表现和理想的象征。此文欲从宗白华先生的美学观点为触媒点,探析隐藏在苏州园林建筑景观之下的生命之美。  【关键词】:宗白华;意境;飞动;生命美学  在《中国园林建筑艺术所表现的美学思想》一文中,宗白华从汉代的绘画、雕刻呈现的“飞舞”之状表现了汉民族在当时的前进的
期刊
【摘要】:笔者从主观认同是被建构出来的角度出发,通过几个案例来阐明以丽江为例的民族地区因发展旅游而带来的民族边界的改变。并通过分析,认为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消融族群边界以及造成族群边界的原因是族群个体主观上对外的异己感和对内的情感联系,尽管这种对外的异己感和对内的情感联系是被主观臆想和建构出来的。此外,从目前看到的现状来看,旅游所带来的族群边界的改变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而
期刊
【摘要】:油画的创作研究对于热衷于油画艺术的人来说,是一生的事情,并且总有疑问困惑。但总的来说,首先是要对绘画的核心要素进行研究,然后要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强化自己的偏好,一步步找到自己的艺术倾向,然后进行深入地研究。  【关键词】:创作 讲究;兴趣点;方案   1 创作的“讲究”  对于研究油画创作的人来说,要试问自身的作品有什么艺术含量,有什么学术含量?在探索学习的过程当中,自身的绘画作品不要为
期刊
【摘要】:随着摄影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在摄影中加入了很多艺术元素,产生了艺术摄影。其与普通摄影相比多了一份艺术感,但是艺术性的高低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艺术摄影中存在着独特的画面语言,在表现艺术摄影的同时,也会将其中的艺术语言传达给观者。本文简单叙述了艺术摄影语言的表现方法和艺术摄影中画面语言的特性,后又举出艺术摄影中语言的表达实例。  【关键词】:艺术摄影;画面;摄影语言  摄影是一种独特的可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