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9年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_go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2009年全国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9年度全国麻风病疫情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9年度共发现新麻风病例1597例,发现率为0.120/10万,其中儿童占2.4%、多菌型占84.3%、2级畸残占22.8%.2009年度共发现复发病例148例,其中69例为联合化疗后复发.至2009年底全国尚有现症病例6603例,患病率为0.049/万,其中3332例尚在接受联合化疗.结论 全国麻风病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分布不均衡,重点流行地区为西南省份。

其他文献
探讨设计以验证灵敏度和特异度为目的 的诊断试验时,不同样本量计算方法间的区别.通过直观的样本量公式与计算结果比较,分析不同样本量计算方法间的差异,进一步通过Monte Carlo随机模拟方法,验证所得结果的正确性.抽样调查法计算所需的样本量明显低于单组目标值法,随机模拟显示,在相同的参数设置下,单组目标值法给出的样本量能够提供更高的研究把握度.两种样本量设计方法的适用条件不同,存在本质区别,研究者
目的 研究2006-2009年广州市气温与居民死亡人数的关系.方法 应用泊松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分析时间序列资料,控制时间的长期趋势(季节)、星期几效应、空气污染、其他气象因素等的混杂后,分析广州市日平均气温与每日死亡人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广州市日平均气温与每日总死亡人数呈"U"形.广州市最适宜日平均气温为19.7℃,高于19.7 ℃时,平均气温每升高1 ℃,每日总死亡的风险增加3.0%(RR=1.
目的 探讨2009年6月2-8日四川省某旅行团甲型H1N1流感暴发的传染来源、传播模式和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患者咽拭子实时荧光(RT)-PCR方法进行实验室确诊,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调查旅行团所有成员与首发病例的接触情况.结果 首发病例为一名美籍华人,6月2日在香港至成都的航班上发病,3-5日参加九寨沟景区旅游某旅行团,5-6日30名与首发病例同团的旅友先后9人发病(罹患率为30%).陔9例患者均发
数字对象惟一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DOI)是对包括互联网信息在内的数字信息进行标识的一种工具。
期刊
一、前言  在多元统计分析中,如果开展线性回归分析,则至少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解释变量之间相互正交,二是样本要素(样品或者样点)之间彼此独立.当只有一个解释变量的时候,样品独立性就是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假如分析对象是空间取样结果,则样点之间要求不存在显著的空间关系,否则回归模型参数的可靠性不能保证.因此,开展空间回归分析的预备工作是空间样点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如果空间样点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则可以建立
异烟肼(INH)和利福平(RFP)是抗结核药中的一线药物,近年来出现了大量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在中国INH-耐药率高达17.6%[1].INH耐药相关的最主要基因为katG,其次为inhA、ahpC和inhA94.为了解深圳地区INH耐药流行株的主要基因突变类型,本研究对深圳地区303株结核分枝杆菌的katG、inbA、oxyR-ahpC基因进行序列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体成分指数与血压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对4326名7~12岁儿童进行身高、体重、血压和皮褶厚度测量,采用回归方程推算体脂比(BF%),用公式计算脂肪组织指数(FMI)=BF%×体重/身高2和非脂肪组织指数(FFMI)=(体重-BF%×体重)/身高2.结果 FMI、FFMI与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呈一定程度正相关,7~12岁儿童FMI与SBP的相关系数为0.432~0.531
一、初见何观清教授  我是1985年第一次知道何教授并相见的.当时我在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念到五年级,得知有机会可继续读研究生,尽管当时可在公共卫生的不同专业中做选择,我就是一门心思要读流行病学专业.经过一番周折,才得知协和医科大学(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有位流行病学专家何观清教授.第一次面见何教授是我的老同学带我去的.
期刊
目的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杭州市中小学生久坐行为进行健康促进干预,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抽取杭州市5所小学和4所中学,选取小学三至五年级、初一及初二年级学生,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干预组不同阶段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学生久坐行为的变化阶段、变化过程及变化水平,并与同期对照比较.结果 随访时干预组行为逐步向意向、准备和维持阶段转变,行动和维持阶段的人数比例高于
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人与生活环境间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往往会带来次生传染病的流行,是千百年历史上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灾害纪实.然而,改革开放后,我国多次灾害后传染病控制的事实证明,大灾之后无大疫,关键是将传染病的防控作为救灾抢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预防为主,强化灾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