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应对胜景山河事件,已经建立19人的内核小组,完全独立于投行事业部,成员包括前发审委委员黄宏彬。”平安证券北京分公司的一位高层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
11月30日,证监会通报撤销胜景山河IPO两位保荐人的保荐资格,同时对平安证券出具警示函。
平安证券发给《投资者报》的官方口径中,称将接受处罚,并且加强内核控制,全面提升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平安证券能否消除影响,在内部人士看来,仍要打一个问号。
“一个人暴露了本性,他再怎么给自己打扮粉饰,很多人还是不会再相信他。”平安证券一位人士如此评价现在的公司。
经历了胜景山河事件、投行部大量保荐人出走事件后的平安证券,仍未完全克服余震影响。上述平安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投行部仍陆续有人离职。
“平安承销业务称雄的日子,明后年很难重现。”上述平安人士如此说道。
史上最严厉惩罚
纷纷扰扰的胜景山河事件终于落下帷幕。
11月30日,证监会通告,对于胜景山河IPO的保荐人平安证券出具警示函,两位保荐代表人林辉和周凌云被撤销了保代资格。这被称为史上对保荐人最严厉的处罚。
自实行保荐制度以来,证监会一共撤销了9位保荐代表人的资格。此前被撤销资格证,多是未参加保荐代表人业务培训,或者对自身履历虚假陈述,从来没有因项目质量问题而被撤销资格的。
即使和胜景山河两次过会被否经历相似的苏州恒久,证监会的处罚措施也仅是对两位签字保荐人进行监管谈话和出具警示函,并且在12个月内不受理其签名的与证券发行有关的文件。至于涉嫌欺诈上市的绿大地两位保荐人,仅被深交所通报批评,并没有接到证监会的处罚通知。
胜景山河事件还有一个转折点:就是其中介机构同样被纳入监管体系。证监会在通告中,对其律师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也出具了警示函,并且对签字会计师姚运海、吴淳采取出具警示函并在36个月内不受理其出具的文件的监管措施;对签字律师刘长河、张劲宇采取出具警示函并在12个月内不受理其出具的文件的监管措施。
成立19人内核小组
对史上最严厉处罚,平安证券的态度是:“我们已经收到证监会的警示函,对监管部门的处理意见表示理解和接受。”
在给《投资者报》记者提供的官方声明中,平安证券称,“将以此次事件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全面提升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机制、制度和流程上加强质量监督和风险控制,着力提高项目质量,做让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放心的优秀投行。”
平安证券北京分公司一位高层告诉记者:“胜景山河事件发生后,平安就开始着手加强风险控制。”
他介绍说,过去,投行质量控制部门是设在投行事业部下的二级部门,其工作人员也都是投行的保荐人,受投行部门的管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怎么能保证项目的质量?
而现在的设置是,将投行的内核部门独立出来,和投行事业部平行,一起接受合规总监的领导。新的制度,在7月1日正式施行。
他还透露,内核部门引入了外部的审核委员,目前共有19位内核委员,还包括第八届发审委委员黄宏彬。
黄宏彬,历任上海万国证券公司稽核总部经理,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监察部副总监、公司管理部副总监、发行上市部副总监,金浦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2006年,担任证监会发审委委员。
“将内核部门独立于投行事业部,给予同等地位,这样的安排在国内券商中并不少见。”上述高层还对记者表示:“我们去证监会通报,证监会还是认可这样的变动。”
“过去是因为整个行业处于起始阶段,把控不严是通病,只不过平安证券可能更激进些。以前是重视人海战术,现在行业逐渐规范,重量也要重质。平安证券的高层目前也已经达成共识。”上述高层表示,证监会对平安证券的处罚,为胜景山河事件划上一个句号,同时也是平安证券加强内控的一个转折点。
人员流失余震未消
除了要逐步消除胜景山河事件对于平安证券的负面影响外,公司要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人事稳定问题。
据记者了解,平安证券总裁薛荣年亲自抓人事调整,龚寒汀走后留下的董事总经理位子,由老资格保荐人崔岭接任,整个投行部门看似稳定下来。但是也要看到,投行人员流失问题仍然存在。
9月份,平安投行保荐人被曝因薪酬问题集体离职,出走的保荐人高达13人。近两个月,有关平安投行保荐人离职的消息沉寂下来,但仍是暗潮涌动。
11月30日,东山精密收到保荐机构平安证券更换保荐代表的通知,原保荐人王泽离职。
对于离职不断的消息,在上述高层人士看来,公司基本上稳定了,现在走的是之前想走但项目没有做完的保荐人。这两个月相对其他券商,平安离职的频率已经很低了,现在维持正常水平。
人员流失造成的一个直接影响是,明年平安投行的收入很难维持这两年风光的局面,而吸收大批平安证券保荐人的华林证券,今年下半年投行业务异军突起。
不过在上述高层看来:“仅是暂时的影响,目前平安仍有大量的储蓄项目,明年大约应有20、30单业务,储量丰富。”
11月30日,证监会通报撤销胜景山河IPO两位保荐人的保荐资格,同时对平安证券出具警示函。
平安证券发给《投资者报》的官方口径中,称将接受处罚,并且加强内核控制,全面提升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平安证券能否消除影响,在内部人士看来,仍要打一个问号。
“一个人暴露了本性,他再怎么给自己打扮粉饰,很多人还是不会再相信他。”平安证券一位人士如此评价现在的公司。
经历了胜景山河事件、投行部大量保荐人出走事件后的平安证券,仍未完全克服余震影响。上述平安人士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投行部仍陆续有人离职。
“平安承销业务称雄的日子,明后年很难重现。”上述平安人士如此说道。
史上最严厉惩罚
纷纷扰扰的胜景山河事件终于落下帷幕。
11月30日,证监会通告,对于胜景山河IPO的保荐人平安证券出具警示函,两位保荐代表人林辉和周凌云被撤销了保代资格。这被称为史上对保荐人最严厉的处罚。
自实行保荐制度以来,证监会一共撤销了9位保荐代表人的资格。此前被撤销资格证,多是未参加保荐代表人业务培训,或者对自身履历虚假陈述,从来没有因项目质量问题而被撤销资格的。
即使和胜景山河两次过会被否经历相似的苏州恒久,证监会的处罚措施也仅是对两位签字保荐人进行监管谈话和出具警示函,并且在12个月内不受理其签名的与证券发行有关的文件。至于涉嫌欺诈上市的绿大地两位保荐人,仅被深交所通报批评,并没有接到证监会的处罚通知。
胜景山河事件还有一个转折点:就是其中介机构同样被纳入监管体系。证监会在通告中,对其律师事务所和会计事务所也出具了警示函,并且对签字会计师姚运海、吴淳采取出具警示函并在36个月内不受理其出具的文件的监管措施;对签字律师刘长河、张劲宇采取出具警示函并在12个月内不受理其出具的文件的监管措施。
成立19人内核小组
对史上最严厉处罚,平安证券的态度是:“我们已经收到证监会的警示函,对监管部门的处理意见表示理解和接受。”
在给《投资者报》记者提供的官方声明中,平安证券称,“将以此次事件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全面提升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机制、制度和流程上加强质量监督和风险控制,着力提高项目质量,做让投资者和监管部门放心的优秀投行。”
平安证券北京分公司一位高层告诉记者:“胜景山河事件发生后,平安就开始着手加强风险控制。”
他介绍说,过去,投行质量控制部门是设在投行事业部下的二级部门,其工作人员也都是投行的保荐人,受投行部门的管理。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怎么能保证项目的质量?
而现在的设置是,将投行的内核部门独立出来,和投行事业部平行,一起接受合规总监的领导。新的制度,在7月1日正式施行。
他还透露,内核部门引入了外部的审核委员,目前共有19位内核委员,还包括第八届发审委委员黄宏彬。
黄宏彬,历任上海万国证券公司稽核总部经理,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监察部副总监、公司管理部副总监、发行上市部副总监,金浦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2006年,担任证监会发审委委员。
“将内核部门独立于投行事业部,给予同等地位,这样的安排在国内券商中并不少见。”上述高层还对记者表示:“我们去证监会通报,证监会还是认可这样的变动。”
“过去是因为整个行业处于起始阶段,把控不严是通病,只不过平安证券可能更激进些。以前是重视人海战术,现在行业逐渐规范,重量也要重质。平安证券的高层目前也已经达成共识。”上述高层表示,证监会对平安证券的处罚,为胜景山河事件划上一个句号,同时也是平安证券加强内控的一个转折点。
人员流失余震未消
除了要逐步消除胜景山河事件对于平安证券的负面影响外,公司要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人事稳定问题。
据记者了解,平安证券总裁薛荣年亲自抓人事调整,龚寒汀走后留下的董事总经理位子,由老资格保荐人崔岭接任,整个投行部门看似稳定下来。但是也要看到,投行人员流失问题仍然存在。
9月份,平安投行保荐人被曝因薪酬问题集体离职,出走的保荐人高达13人。近两个月,有关平安投行保荐人离职的消息沉寂下来,但仍是暗潮涌动。
11月30日,东山精密收到保荐机构平安证券更换保荐代表的通知,原保荐人王泽离职。
对于离职不断的消息,在上述高层人士看来,公司基本上稳定了,现在走的是之前想走但项目没有做完的保荐人。这两个月相对其他券商,平安离职的频率已经很低了,现在维持正常水平。
人员流失造成的一个直接影响是,明年平安投行的收入很难维持这两年风光的局面,而吸收大批平安证券保荐人的华林证券,今年下半年投行业务异军突起。
不过在上述高层看来:“仅是暂时的影响,目前平安仍有大量的储蓄项目,明年大约应有20、30单业务,储量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