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项措施给力中学生阅读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La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顾名思义,阅读能力就是指在阅读实践中的理解、分析、概括、联想能力。中学阶段是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因此,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四项措施,给力中学生阅读。
  
  一、自主阅读与引领阅读有机结合
  
  自主阅读是指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地钻研课文、理解课文。引领阅读是由教师对学生作必要的启发、点拨和讲解,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并进行阅读训练。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引导阅读是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服务的。自主阅读既是引领阅读的基础,也是引领阅读所追求的目标。一方面,通过引领阅读,教师能给学生必要的讲解、释疑、示范和讲评,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技巧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又能强化自己的主体地位,并反馈信息,从而使教师能及时调整,改进后续教学内容、步骤、方法和进度,促进引领阅读取得更好的效果。当然,自主阅读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深入钻研,积极思维,质疑问难,展开讨论;在阅读方法、步骤、规范、心理训练等方面作好合理安排,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和实践。自主阅读和引领阅读,可以说是相互给力、共进双赢的关系。
  
  二、教给学生三种科学阅读方法
  
  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重点,而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教师可对中学生进行如下阅读技能训练:
  1、朗读。它是阅读最基本的方式,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它要求学生在掌握语言、词汇、语法规则的基础上更丰富、更完善地表情达意。掌握朗读的方法,一般要经历正确清楚的朗读、准确流畅的朗读和传情达意的朗读三个依次递进的阶段。
  2、默读和速读。默读是大脑将视觉获得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速读也叫快读,是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地获取文章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速读可以节省时间、加快理解、增强记忆、丰富知识、提高阅读能力。默读和速读都要有专题训练,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进行,从而使学生不断提高有效的阅读速度。
  3、复述和背诵。复述是学生对课文保持原样或重新组织语言叙述的一种阅读方法。它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加强理解和记忆,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和逻辑性,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背诵有利于强化记忆,巩固阅读成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主要是通过复述和背诵训练实现的。
  
  三、培养学生三个良好的阅读习惯
  
  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课堂上,不要一味地给学生讲解灌输,要注重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多思考、勤动笔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养成通过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要训练学生养成做各种类型读书笔记的习惯,如圈点批画、摘抄要点、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对重点词语、意思不懂或理解不清的词语、精彩的词语等要写上自己的见解,生字新词作上标记,以便和同学交流。
  2、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善读者善用工具书。要教会学生在预习、自读、自学过程中,运用工具书,解决遇到的疑难问题。
  3、阅读卫生习惯。要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好阅读与环境、阅读与自身健康的关系,讲究阅读卫生。
  四、重视课外阅读的三个策略
  课外阅读不仅是课内阅读的补充,而且对课内阅读起到强化和促进作用。学生在大量的、多种方式的课外阅读实践中,反复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知识和方法,就会逐步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但是,课外阅读的自由性较强,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指导。
  1、有目的、有计划地推荐读物。要给学生推荐那些思想内容健康、能鼓励学生上进、语言文字规范堪为楷模的读物;读物的内容与形式要尽可能与课内有联系,使课内外相互促进;要适合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阅读水平;读物的种类和类型应尽可能广泛多样,使学生广采博收,扩大知识面。
  2、及时检查评比。其形式大致可以这样进行:调查统计阅读篇目、字数、笔记、卡片等;举行阅读竞赛、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等;展示优秀的读书笔记、卡片、介绍经验的文章,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
  3、有针对性地指导阅读。教师要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目标和水平,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如集体指导、个别指导,进而指导中学生写读书笔记等。教师还可同家长沟通,开展亲子阅读活动,这样不但可以促进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快速提高,还可以养成良好的家庭阅读习惯,透过阅读,父母与子女能够形成终身学习意识,共同阅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
  
  总之,通过语文阅读教学系统、科学的训练,最终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逐步的提高。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牢固树立“以阅读为本,以学生自读为本”的阅读指导思想,坚决克服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阅读教学不阅读尤其是不让学生阅读的弊端,为实施“素质教育”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任。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文阅读在语文中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着重考查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领悟、归纳、评析等方面,着重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综合理解能力,具体考查“词句的理解,文意的把握,信息的筛选,要点的概括,内容的探究,作品的感受”等,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考查学生初步的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关键词:理解 分析 归纳    《语文课程标准》是中考命题的主要依据,教师应把它作为教学
期刊
兴趣是成功的开端,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同时又是学习的不竭动力。初中物理“新课标”中指出: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要完成课程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必须把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并贯穿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体会。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和保持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
期刊
摘要:《棱柱》一课在立体几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掌握本节课的学习方法,可为多面体和旋转体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充分挖掘本课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意义深远。本文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棱柱》教学进行了实践和探索。  关键词:棱柱 任务驱动教学法 应用    在传统的《棱柱》一课教学中,通常由教师展示棱柱模型,接着师生共同归纳棱柱的特性以及定义,教师再进行补充说
期刊
中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懂难学,思想负担较重。怎样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负担呢?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了几点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效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我们打破“堂上尽由着老师灌”的僵局,实行了“四主”、“三同步”教改新路。四主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攻、练为主线,把学生完全推向教学,让他们在学习中参与、在参与中学习。思、看、读、做、
期刊
语文的学习,最不易惨杂使假的是语言素质的学习,而规范流畅的汉字书写,更是语言素质学习中最不便滥竽充数的一项基本功。今天我们这些至少接受了九年义务制学习的人,与过去只读过三五年私塾的人相比,相信每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只要把自己写的字认认真真地端详一下就会心服口服了。其他像汉字的识记、词汇的积累、词性语法的掌握和运用等这些语言素质最基础的知识,在我看来,今天的我们同样也远不如过去的读书人有功底。  自废
期刊
我们每一个人的骨子里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惰性,面对着漫无边际的学问和知识,不仅正处于求知阶段的孩子们望而却步,就连我们大人也都勉为其难。大人们可以硬着头皮去做事,而孩子们却很难做到。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强求孩子们也克服惰性,像我们一样硬着头皮去做事,我们应该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上入手,让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上做到效果更佳。那么,如何提高学习兴趣呢?通过多年
期刊
高中物理难学,导致许多学生厌学甚至放弃学物理。如何使学生摆脱厌学物理这种困境呢?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例如,在教学“电容器”时,可以从复习“容器”入手。我先在黑板上板书“容器”,启发学生思考什么叫容器,提问一两个学生(最好是后进生),引导学生回答:容是容纳、装的意思,器就是仪器,容器就是能装东西的仪器。这时,老师在“容器”前面补上“电”,再问:“什么叫电容器?”很多学生马上回答:
期刊
没有家庭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日益增多,农村学校的留守学生也日益增多。由于留守学生缺少父母的关爱,缺乏家庭教育,有不少学生纪律涣散,学习成绩差,有的甚至还存在严重的违反校纪班规行为。留守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增加了不少的难度,更让许多班主任苦不堪言。那么如何来转变留守学生使其“阳光”学习?现结合自身班主任工作的实际,谈几点肤浅认识:  我现任初中2012级3班的班主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应当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语文课,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语文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和艺术。教学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言传是第一位的。尽管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丰富多样,但其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仍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这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应该用优美的语言渲染创设课文美好的意境,用真情激起学生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