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进管乐能够锻炼青少年的组织能力,培养良好的公平竞争、胜不骄败不馁的精神,能够展示参与者艺术才华的多样性,能够使青年人懂得团队精神和纪律的重要性,激励他们设立更高的目标并通过努力去实现。
——乔治·布什
“行进管乐”,也称“行进乐”,英文:Marching Band,它集管乐演奏与各种表演于一体,题材广泛、形式灵活,极富动感和视听冲击力,深受普通群众的喜爱。行进管乐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只是管乐队、军乐队演出中的特色节目,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独立于交响管乐之外的一种表演形式。主要有管乐组、打击乐组和视觉表演组(旗队、枪队、刀队等)其表演形式是在快速队形变换同时进行音乐演奏,可以达到美育和体育的双重锻炼效果。
“行进管乐”近年来在我国的著名侨乡——江门地区,逐渐兴起,并且形成体系。其实,早在八九十年代,“行进管乐”就盛行于江门地区的开平、台山两地,那时的称呼叫“鼓乐队”或者“铜管乐队”。也许是这两个民间流行的名字涵盖度不够准确,到后来形成体系的时候,被冠以“行进管乐”。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在侨乡能够接受正式艺术教育的孩子不多,反而是“鼓乐队”这个摇篮,培养了一大批的音乐人才,至今还活跃在侨乡音乐教育的第一线!
本人从小学的“鼓乐队员”成长为现在的音乐老师,从事“鼓乐队”方面的训练、教学、培训有二十多年了,经历了本地区所有有关“鼓乐”的活动、庆典、比赛。这二十多年间深刻体会到,“行进管乐”在学校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育人作用。
一、不忘初心,陶冶学生质朴的爱国情操
追溯侨乡“行进管乐”发展的源头——改革开放初期,侨乡地区的经济腾飞,离不开无数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侨胞们不但在经济发展、家乡建设方面不遗余力,还为侨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大量侨资兴建的学校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当侨胞们“衣锦荣归”的时候,当地自然要举办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鼓乐队”就应运而生了。据闻,当时乐队的乐器,还是用侨资从国外购买回来的!演奏的曲目大多是爱国军乐、进行曲,如《长江之歌》、《解放军进行曲》、《迎宾曲》等,可以说,最初的“鼓乐队”,充满了浓浓的爱国情怀!
二、传承教育,一直以来是学校少先队活动永恒的主题
“行进管乐”在小学也以少先队仪仗队的形式存在——“少先队鼓号队”。它是少先队活动仪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激昂嘹亮的鼓乐声,整齐划一的行进步伐,在星星火炬的队旗带领下,少先队员们高唱着激昂雄壮的队歌,高呼着宏亮坚定的誓词,震撼着队员们的纯真心扉,陶冶着队员们的高尚情操,表达着队员们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三、百花齐放,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和艺术特长
作为学校的“名片”,一支训练有素的“行进管乐”体现了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成效。在日常生活钟,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经济能力,支持孩子接受艺术教育,学习乐器。学校的“行进管乐”队能让更多的孩子学习到乐器演奏。队伍里有铜管乐器、木管乐器、敲击乐器等,每个组别有数十种乐器可供孩子们选择学习。我们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和喜好,安排他们的乐器和声部,并且有机地加入了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们既掌握了乐器的演奏方法、学习有关的乐理知识,为学生的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为社会储备了一大批的艺术人才。
四、坚韧不拔,磨练学生的身体基础和意志品质
每个“行进管乐”队员,都要经历日常的训练,除了乐器演奏外,还要进行行进队列的训练!队列训练的基础是踏步。看似简单的原地踏步、齐步走和正步走其实并不简单,队员们一字排开,听着小鼓的鼓点进行练习,每走一步,其实体能消耗相当大,因为手、脚、膝盖、小腹、双肩、头颈等部位需持续挺劲。每一个动作,要达到整体一致的水平,要不断反复练习。队员们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得到了体能和协调能力的锻炼,而且锻炼和提高了顽强的意志力和坚持的品质,培养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五、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
管乐队的教育和文化知识的教育有所区别。单纯学习文化课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竞争的过程。你的分比我高,我的分要比他高,是以竞争为主要形式的。而在管乐队的活动是需要和别人配合的。在演奏中,声部的均衡和谐,需要合作;队列行进中,花式变化需要配合。一切管乐队的演出活动,都是团结合作的结果和体现。对于独生子女和现代青少年来说,他们缺乏的可能就是合作和团体意识,所以“行进管乐”活动,对于提高孩子的演奏水平、结交朋友、提高合作和团体意识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六、精益求精,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思想态度
乐队的学习、训练过程,是一个细致精确的过程。孩子们从认识乐谱、熟练乐谱,一点一点地开始,到后来的用乐器演奏乐谱,再和其他声部进行合练,解决声部的均衡,乐曲的风格、速度、力度、音色等,每个部分都是不能马虎的。通过每一次的训练,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不计其数!孩子们的肩膀练累了,手皮磨破了,腮帮吹痛了……这都是常见的事情!但他们依然坚持并锲而不舍地继续完善下去,达到最后的“完美”状态。这样严格的训练让大家明白要成功,就要习惯性地严格要求自己,形成精益求精的态度。
七、躬行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经验经历
“行进乐队”是学校展示阳光活力、积极向上形象的一个“窗口”,它除了要完成学校的升旗仪式、队主题活动等日常任务以外,还会经常外出参与社会的演出、政府部门的慶典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无论是在人际交往或是自我教育等方面都为队员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良好的契机,使他们在演出技能、组织策划乃至待人接物等能力方面都得到一个很好的实操锻炼,这些活动为学生日后踏入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侨乡的特色项目还有很多,每个项目都能起到育人的作用,一一归纳起来,如同一部教育宝典,如果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的人都能善用手中的这部宝典,一定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
——乔治·布什
“行进管乐”,也称“行进乐”,英文:Marching Band,它集管乐演奏与各种表演于一体,题材广泛、形式灵活,极富动感和视听冲击力,深受普通群众的喜爱。行进管乐兴起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只是管乐队、军乐队演出中的特色节目,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独立于交响管乐之外的一种表演形式。主要有管乐组、打击乐组和视觉表演组(旗队、枪队、刀队等)其表演形式是在快速队形变换同时进行音乐演奏,可以达到美育和体育的双重锻炼效果。
“行进管乐”近年来在我国的著名侨乡——江门地区,逐渐兴起,并且形成体系。其实,早在八九十年代,“行进管乐”就盛行于江门地区的开平、台山两地,那时的称呼叫“鼓乐队”或者“铜管乐队”。也许是这两个民间流行的名字涵盖度不够准确,到后来形成体系的时候,被冠以“行进管乐”。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在侨乡能够接受正式艺术教育的孩子不多,反而是“鼓乐队”这个摇篮,培养了一大批的音乐人才,至今还活跃在侨乡音乐教育的第一线!
本人从小学的“鼓乐队员”成长为现在的音乐老师,从事“鼓乐队”方面的训练、教学、培训有二十多年了,经历了本地区所有有关“鼓乐”的活动、庆典、比赛。这二十多年间深刻体会到,“行进管乐”在学校教学中起到了很大的育人作用。
一、不忘初心,陶冶学生质朴的爱国情操
追溯侨乡“行进管乐”发展的源头——改革开放初期,侨乡地区的经济腾飞,离不开无数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侨胞们不但在经济发展、家乡建设方面不遗余力,还为侨乡的教育事业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大量侨资兴建的学校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当侨胞们“衣锦荣归”的时候,当地自然要举办一个隆重的“欢迎仪式”,“鼓乐队”就应运而生了。据闻,当时乐队的乐器,还是用侨资从国外购买回来的!演奏的曲目大多是爱国军乐、进行曲,如《长江之歌》、《解放军进行曲》、《迎宾曲》等,可以说,最初的“鼓乐队”,充满了浓浓的爱国情怀!
二、传承教育,一直以来是学校少先队活动永恒的主题
“行进管乐”在小学也以少先队仪仗队的形式存在——“少先队鼓号队”。它是少先队活动仪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一个有效载体,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激昂嘹亮的鼓乐声,整齐划一的行进步伐,在星星火炬的队旗带领下,少先队员们高唱着激昂雄壮的队歌,高呼着宏亮坚定的誓词,震撼着队员们的纯真心扉,陶冶着队员们的高尚情操,表达着队员们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
三、百花齐放,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和艺术特长
作为学校的“名片”,一支训练有素的“行进管乐”体现了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的成效。在日常生活钟,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经济能力,支持孩子接受艺术教育,学习乐器。学校的“行进管乐”队能让更多的孩子学习到乐器演奏。队伍里有铜管乐器、木管乐器、敲击乐器等,每个组别有数十种乐器可供孩子们选择学习。我们根据学生各自的特长和喜好,安排他们的乐器和声部,并且有机地加入了相关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们既掌握了乐器的演奏方法、学习有关的乐理知识,为学生的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为社会储备了一大批的艺术人才。
四、坚韧不拔,磨练学生的身体基础和意志品质
每个“行进管乐”队员,都要经历日常的训练,除了乐器演奏外,还要进行行进队列的训练!队列训练的基础是踏步。看似简单的原地踏步、齐步走和正步走其实并不简单,队员们一字排开,听着小鼓的鼓点进行练习,每走一步,其实体能消耗相当大,因为手、脚、膝盖、小腹、双肩、头颈等部位需持续挺劲。每一个动作,要达到整体一致的水平,要不断反复练习。队员们通过这样的训练不仅得到了体能和协调能力的锻炼,而且锻炼和提高了顽强的意志力和坚持的品质,培养了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
五、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
管乐队的教育和文化知识的教育有所区别。单纯学习文化课的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竞争的过程。你的分比我高,我的分要比他高,是以竞争为主要形式的。而在管乐队的活动是需要和别人配合的。在演奏中,声部的均衡和谐,需要合作;队列行进中,花式变化需要配合。一切管乐队的演出活动,都是团结合作的结果和体现。对于独生子女和现代青少年来说,他们缺乏的可能就是合作和团体意识,所以“行进管乐”活动,对于提高孩子的演奏水平、结交朋友、提高合作和团体意识肯定是大有益处的。
六、精益求精,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思想态度
乐队的学习、训练过程,是一个细致精确的过程。孩子们从认识乐谱、熟练乐谱,一点一点地开始,到后来的用乐器演奏乐谱,再和其他声部进行合练,解决声部的均衡,乐曲的风格、速度、力度、音色等,每个部分都是不能马虎的。通过每一次的训练,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不计其数!孩子们的肩膀练累了,手皮磨破了,腮帮吹痛了……这都是常见的事情!但他们依然坚持并锲而不舍地继续完善下去,达到最后的“完美”状态。这样严格的训练让大家明白要成功,就要习惯性地严格要求自己,形成精益求精的态度。
七、躬行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经验经历
“行进乐队”是学校展示阳光活力、积极向上形象的一个“窗口”,它除了要完成学校的升旗仪式、队主题活动等日常任务以外,还会经常外出参与社会的演出、政府部门的慶典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无论是在人际交往或是自我教育等方面都为队员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良好的契机,使他们在演出技能、组织策划乃至待人接物等能力方面都得到一个很好的实操锻炼,这些活动为学生日后踏入社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侨乡的特色项目还有很多,每个项目都能起到育人的作用,一一归纳起来,如同一部教育宝典,如果我们每一位从事教育的人都能善用手中的这部宝典,一定为祖国培养出更多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