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教学研究

来源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西是一片充满红色记忆的红土地,也是一块富有革命传统的红土地.在高校产品设计教学中融入江西红色文化,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江西红色文化创意产品,是国家思政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强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关键步骤.与此同时,创新产品与企业生产相结合,实现了学生作品到商品的转换,提升了江西红色旅游的品牌形象,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在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一处并不太引人注目的地方,展陈着一方小小的烛台.这方看似简陋的烛台,却饱含了一段丰富的革命历史,牵涉到一位革命英烈的壮丽人生.这位革命英烈就是我党的早期领导人、工运先驱、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首任主席—王荷波.
期刊
通识课程是高职医学院校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战场,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开展,通识课程“课程思政”的问题与不足也不断显现,主要体现在“浅、散、弱、淡”四个方面.为此,高职医学院校要通过“提高思想认识强化行动落实、涵养协作氛围加强团队建设、培养育人能力创新思政方法、传承红医精神凸显专业特色”等途径,提升通识课程“课程思政”的育人效力.
在学校教育艺术中,音乐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提升青少年审美情趣的主要方式.音乐教育能够促使学生了解基础的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除此之外,音乐本身具有陶冶情操的功能.优秀的音乐作品可以推动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为了有效实现音乐诸多的积极作用,就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重点关注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
以夯实经典理论基础、转变课程教学理念、强化系统观念培塑等为课程教学改造的关键点.以建立系统性的雷达概念、打牢基础、强化内功为基本要求,在认识雷达而不是熟悉雷达、走进雷达而不是使用雷达、注重体系结构而不是细枝末节、强化经典理论而不是泛泛科普等四方面开展课程改造的研究和探索.教学实施过程中,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对研究成果进行检验和修正,并以深化“全课程全过程”的横向和纵向对比作为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退休人员的年增幅量显著.其中高校退休教职工在文化修养、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上,都有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有着丰富的高等教育工作经验,有些教师不仅在本专业内颇有建树,更对学生的思政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将他们其纳入高校思政工作的主体对于高校、退休教师、在职教职工和学生都具有很大的价值引领作用,探索丰富的思政教育方式也是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需要.
在当下高校全面推行“课程思政”建设活动中,台港澳文学课程显然是一门肩负着特殊使命的文学类课程.在专业教育层面,讲好台港澳文学,把台港澳文学纳入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整体框架内,积极梳理台港澳文学与母体文学之间的关联,将有助于学生建构全面而立体的文学观.在思想教育方面,台港澳文学中凸显的家国情怀将有助于学生增强对台港澳社会历史的认识,确立积极的家国观,从而自觉加入促进港澳台社会发展与维护祖国统一的大业中来.在文化认同方面,台港澳文学中醒目的对西方文化围剿的突围与对民族文化的坚守,将有助于学生了解中西文化交遇中中
在闽东革命首府柏柱洋入口处的小村落,村口耸立着一块青石纪念碑,上面镌刻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叶飞的题词“马立峰烈士纪念碑”;青石碑后侧清水池中央的亭阁上,有原中顾委委员、中组部原副部长曾志的题词“马立峰纪念亭”.
期刊
探讨微课在大学本科阶段结构力学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微课作为一种数字化的教学资源,能够有效弥补结构力学课程课时严重不足,除了使得结构力学重要知识点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动感之外,更具有学习的可溯性.为提高结构力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将微课融入结构力学课程多媒体教学之中,分别从微课平台建设、微课设计、微课投放及激励与反馈四个环节开展具体应用,并在结构力学教学中实践之.教学实践表明微课在结构力学教学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为提升血细胞形态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构建了血细胞形态学数字切片资源库,开展网络背景下形态数字切片库的建立与应用于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的教学中,该平台可为学生提供自由、开放的学习空间,使实验课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且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切片与显微数码互动系统相结合的实验教学的不足,有效提高了实验教学资源的管理与共享.
在苍松翠柏掩映的厦门烈士陵园,长眠着一对来自海南的革命伴侣,这就是担任过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中共厦门中心市委书记的王海萍和他的妻子梁惠贞.rn1926年4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前夕,王海萍从上海到达广州,参加了北伐军,在第四军从事政治宣传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