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教版高中《语文读本》的使用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baishi3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学习语文首先是在课内学好课本,这是无可置疑的,广大语文教师在足够重视课本学习研究的同时反而忽略了与课本配套的《语文读本》(以下简称《读本》),这使《读本》的使用效率大大降低。笔者认为在使用《读本》的过程中面临认识、时间、选文的困惑,据此,笔者提出了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本》;困惑;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47-1
  一、面临的处境
  1.认识的困惑。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对如何使用《读本》认识模糊,一则课程标准也没有什么规定,二则教材也没有什么具体要求,《读本》的说明中只是说“由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再说也没有相应的教学参考书作指导,于是出现了与教材宗旨相背离的种种做法。
  有的把《读本》当教本,把《读本》与教本放在同等的位置上,以“讲”代“读”。由于《读本》篇目多,再加上教材的内容,有些教师便无所适从。一会儿教本,一会儿《读本》,弄得师生紧张兮兮,结果该讲的课文没讲深,该读的《读本》没落实,致使教学陷入无序之中,处于两难的境地。
  有的把《读本》当课外书,既然是读本,既然是课外阅读,便由学生听之任之,随便读读就行,因此无组织、无计划、无指导、无落实,《读本》成了一种摆设。结果可想而知,阅读的收效甚微,这给语文教学带来了不可低估的损失。
  2.时间的困惑。我们知道阅读《读本》必须有足够的时间作保证,一般来说,学生只能在课外阅读《读本》,而读本中的文章又比较长且有些内容也难懂,一篇文章如果仔细分析研究,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每学期的《读本》文章篇目很多,如要全部完成,在目前的形势下是不可能的。
  3.选文的困惑。无可否认,《读本》选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力,但是《读本》的这些文章强调与教科书的对应,其中包含政治、物理、生物等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学生难以读懂,限制了学生阅读的兴趣,这也成了学生阅读《读本》的瓶颈问题。
  二、使用策略
  1.学会取舍,重点突破。
  读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文化经典,既有传统经典,又有现代经典。在教学时可以把读本中的经典之作引进课堂,使之成为必修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例如:必修五读本中的《左忠毅公逸事》、《梅花岭记》、《与妻书》以及“永不退缩的友情”专题中简短易操作的诗、词、曲等诸多传统经典,还有《阿Q正传》等现代经典,完全可以放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重点赏析,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儒雅的精神气质、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形成淡定的人生态度;也能让学生认识社会百态、透视人生本质、逐渐丰富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当然,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大胆取舍课本与读本的内容,选择一些重点作为突破口,全面撒网,全面开花只是一种理想。
  2.广泛阅读,读写结合。
  在指导学生阅读《读本》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重,写读相长。
  我们平时都有作文训练,经常会为作文题目犯愁,常常是利用各种资料找题目。其实课本与读本上面有很多作文素材。如:结合课本的第一个专题“科学之光”和读本的第一个专题“创造!创造!”,就可以围绕“成功”这一古老的话题展开。从这两个专题中,可以思考出成功需要非凡的智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需要有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勇气,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有创造力的劳动者,必须善于学习,必须具备独立思考意识,必须坚持己见,还必须具备想象力,有些成功的发明可以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等。如果引导学习从其中的某些角度展开深入思考,再结合社会实际,那么学生的作文水平肯定有较大的提高。因为这些观点可能学生平时很难想到,如果能运用到作文里,那么学生作文可能会做到:观点新颖,见解深刻,思想有深度。
  当然,如果不能写大作文的话,还可以考虑让学生写点评。评点法讲究的是过程体验,对话交流。与文本对话,侧重理解;与作者对话,侧重体验;与读者对话,侧重感悟。
  很多老师都要求学生写周记,内容和主题往往很自由,要么学生自选,要么老师随意给一个。其实,读本中就有很多现成的话题可供学生写点评或周记用。如:在必修五《读本》第三专题主要是让我们通过柯尔、萨顿和冼鼎昌所指引的路径走进科学美的世界。让我们懂得科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没有停止过对美的追求,正如人们也时时能够从艺术中捕捉到科学的灵光。我们可以围绕“美”这一话题,让学生写一些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如果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一些美的事例,如:流行的“最美”一词,有“最美妈妈”、“最美奶奶”、“最美乡村女教师”、“送水哥”、“板凳妈妈”等等,引导学生理解原来“美”可以如此的美!再结合广受关注的“彭宇案”“小悦悦”等事件,引导学生思考目前社会道德勇气的缺失,“道德生态”被破坏,道德冷漠感越来越在社会上弥漫。如果学生将这些感受写进周记,写进作文,那么,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美”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心灵本身也在接受“美”和道德的洗礼。何乐而不为呢?
  3.结合考试,加深理解。
  目前,考试是引导学生最好的指挥棒。为了促进学生阅读语文读本,可将《语文读本》上的经典篇目纳入考试内容。用考试这支指挥棒来引领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命题教师可以用《读本》上的选文作为测试材料,精心设计试题进行测试。如:必修五的《读本》中有一个文言文专题《生与死的对话》,选了三篇经典的文言文,这些文言文难易适中,将这些文章作为测试材料无疑是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典型性。这样,学生既阅读了文章,整体把握了文意,又能落实重点字词,还学会了鉴赏评价,无疑是一石多鸟。
  再如,必修五的《读本》中第五个专题《永不退缩的友情》中就有现成的古代诗歌,我们在平时的练习或考试中将其中的古诗进行改编,可从两三个角度设计考题,如:语言、形象、思想内容、情感态度、艺术手法,通过考试去引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如此,学生既阅读了诗歌,又学会了鉴赏诗歌。
其他文献
“文人相轻”,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思想体系,“文人相助”则是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在旧社会,知识分子只能个人奋斗,各行其是,以至互相倾轧。在优越的社会主义社会
摘 要: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将初中物理学科双困生形成的原因分为家庭的影响、自身的影响、同学的影响、教师的影响四个方面,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初中;物理;双困生;形成原因;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9-023-2  一、前言  当今的一些初中生易受多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学习态度
近一时期以来,首钢培训中心党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分析学院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决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痰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氧氟沙星的耐药情况,为氧氟沙星在抗结核化疗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7年8月—2008年3月上海市肺科医院收治的痰培
由我省数学教师周金才和梁兮编著的《数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书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介绍中外数学发展史和各主要分支的大致内容以及论述数学的发展趋势的通
“一份报纸在手,可了解各地方科技出版社的新书目,既方便书店,又方便读者。”“将纷乱如麻的各省、市出版的科技新书目录集于一体,实为我们大、中型图书馆、科技人员渴望已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未来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更加偏重于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高中的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社会实践性的课程,其中蕴含着大量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是对高中生进
由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最新世界童装》共收目前世界各国较流行、有代表性的新款式三百多种,每种均附有裁剪图,大部分样式彩色精印。这是我国目前出版的第一本较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的研究时提出:“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正如教案不是静态的文本,课堂教学也不是定型的活动
教材统整的终极目标是方便学生学习和促进学生发展。无论哪种形式的统整,都要将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着眼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思维特点、现实需要等。如学习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