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先哲如老子、孔子们对于人才曾有过许多真知灼见;但是他们关于“君子不器”、“圣人无恒心”之类的高论,较多地表现出浓厚的理想型色彩。而以往那些成功的统治者们在延揽人才和驾驭人才问题上的良苦用心,却又往往落入实用主义的泥淖。显然,不同时代不同角度的人士对于人才问题的思考,必然反映着一定的时代特色从而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且体现不同的价值诉求。邓小平对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思想的探索,则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原则要求和与时俱进的实践创新。它与毛泽东的青年成才观比较言之,既有基本立场和方法的继承,也有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和创新。
一、邓小平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思想的时代背景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思想主要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它是邓小平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邓小平教育思想、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相交叉,其内容主要反映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史文献中。
这一历史时期,造成剧烈社会动荡的十年“文革”刚刚结束,百废待兴,百事待理。邓小平恢复领导职务后,高瞻远瞩,独具慧眼,在奋力推进对“两个凡是”思想进行清算、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同时,在亟待解决的众多问题中,敏锐察觉到青年知识分子在党和国家工作全盘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将注意力紧紧锁定于青年知识分子问题。他主动请缨,要求亲自抓教育,表示要当好教育改革的后勤部长,并在不同场合多次对教育问题、人才问题发表意见,作出指示。这充分反映了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远大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
邓小平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思想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发展的要求。其时,十年动乱教育事业停滞,全国大专院校停止招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数千万知识青年从60年代中期开始按照“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的要求,被动员安排在广大的农村和偏远的边疆,城市企事业单位各类人才青黄不接;文革结束后国内经济建设启动和各项工作的拨乱反正,则又形成对人才的大量需求;而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思潮纷纷涌进,萨特的存在主义,人道主义等观念,一时成为时尚话语,对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一代造成冲击和消极影响;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偏差以及社会上对知识分子“臭老九”的偏见还待于进一步肃清。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多次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年轻人上不了,我们的事业怎么能够兴旺发达?这些论述,首先是极大推动了党对知识分子工作的拨乱反正,为知识分子摘帽子,恢复高考制度等;其次在组织措施上,他身体力行在中央设立顾问委员会,让大批老干部退居二线,为青年干部施展才华腾出道路。这些措施最终形成我国人才队伍的勃兴壮观景象,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队伍保障,同时也极大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二、邓小平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内容
邓小平关于青年知识分子成才问题的思考,侧重于青年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和使命的定位,青年知识分子的成才模式,党在培养和使用人才中的作用等问题。邓小平认为:青年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过程中是无法逾越的一个社会群体。不可避免地,他们在不久的将来要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他们不仅是接班人,而且也是当班人。青年知识分子必须胸怀伟大理想,坚持“三个面向”,在马列主义先进理论指导下、循着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光明大道去实践、追求,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但是,青年知识分子成才道路不是现成的、笔直的铺在青年人自己脚下,而是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开拓。青年知识分子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同时,青年知识分子成才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都有义务和责任积极参与的系统工程;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在其中必须发挥正确的政治指导作用。
概括言之,上述一系列论断、理念基本构成了邓小平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思想的理论框架。它既揭示了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性以及每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实现自己伟大抱负的可能性,也探索了青年知识分子成才过程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即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青年知识分子发展成才和坚持党的领导这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直接指导着九十年代中国人才队伍的建设,并造就了一个人才勃兴、经济腾飞的壮观局面。1985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一群大学生高举起“小平您好”的巨幅,向天安门城楼上的邓小平欢呼致意,这即是对邓小平这一思想成就最朴实的认可和感激。进入二十一世纪,尽管个别情况随着时间迁移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一般指导意义并未消失。当人们高度关注“八零”、“九零”现象时,重温邓小平这些论述,犹如阵阵春风拂面,不仅肩负教育重任的同志可以从这一理论中明确行动的方向,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也必将从其中受到直接的启迪和巨大的鼓舞。
三、邓小平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思想的特色和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知识分子工作问题。实际上,20世纪二十年代初共产主义运动之所以在中国蓬勃兴起,正是因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以五四运动为契机,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青年知识分子问题上,二者既有相同点,也有各有特色差异。邓小平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并从而构成了这一思想的独有特色。
第一,在青年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性质的认定问题上,邓小平使用了“劳动者”这一概念。他认为,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一部分,从而为社会上重新评价这一社会群体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毛泽东则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其家庭出身及其生活环境来看,基本上可以将其划归于小资产阶级范畴。
第二,在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关系问题上,邓小平更加突出青年知识分子的主体地位,强调他们不仅是接班人,而且是当班人。他们的发展成才主要通过其自身努力,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而实现。而毛泽东则将之认定为改造的对象,革命的对象,被教育的客体。
第三,在发展模式上,邓小平提出了坚持“三个面向”,培养造就“四有”新人,毛泽东则提出:向工农兵学习,发起“上山下乡运动”,提出解放军是所大学校。邓小平虽也强调青年知识分子应当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但这主要是解决感情问题,而不是主体的能力问题。这充分反映了世界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才的新要求。■
一、邓小平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思想的时代背景和指导意义
邓小平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思想主要产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它是邓小平理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邓小平教育思想、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论述相交叉,其内容主要反映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史文献中。
这一历史时期,造成剧烈社会动荡的十年“文革”刚刚结束,百废待兴,百事待理。邓小平恢复领导职务后,高瞻远瞩,独具慧眼,在奋力推进对“两个凡是”思想进行清算、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同时,在亟待解决的众多问题中,敏锐察觉到青年知识分子在党和国家工作全盘棋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将注意力紧紧锁定于青年知识分子问题。他主动请缨,要求亲自抓教育,表示要当好教育改革的后勤部长,并在不同场合多次对教育问题、人才问题发表意见,作出指示。这充分反映了邓小平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远大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
邓小平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思想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反映了那个特定时代发展的要求。其时,十年动乱教育事业停滞,全国大专院校停止招生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数千万知识青年从60年代中期开始按照“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的要求,被动员安排在广大的农村和偏远的边疆,城市企事业单位各类人才青黄不接;文革结束后国内经济建设启动和各项工作的拨乱反正,则又形成对人才的大量需求;而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思潮纷纷涌进,萨特的存在主义,人道主义等观念,一时成为时尚话语,对知识分子尤其是青年一代造成冲击和消极影响;党在知识分子问题上偏差以及社会上对知识分子“臭老九”的偏见还待于进一步肃清。在这样的背景下,邓小平多次强调: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年轻人上不了,我们的事业怎么能够兴旺发达?这些论述,首先是极大推动了党对知识分子工作的拨乱反正,为知识分子摘帽子,恢复高考制度等;其次在组织措施上,他身体力行在中央设立顾问委员会,让大批老干部退居二线,为青年干部施展才华腾出道路。这些措施最终形成我国人才队伍的勃兴壮观景象,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队伍保障,同时也极大推动了我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二、邓小平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思想的理论体系和基本内容
邓小平关于青年知识分子成才问题的思考,侧重于青年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和使命的定位,青年知识分子的成才模式,党在培养和使用人才中的作用等问题。邓小平认为:青年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过程中是无法逾越的一个社会群体。不可避免地,他们在不久的将来要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他们不仅是接班人,而且也是当班人。青年知识分子必须胸怀伟大理想,坚持“三个面向”,在马列主义先进理论指导下、循着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光明大道去实践、追求,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四有”新人。但是,青年知识分子成才道路不是现成的、笔直的铺在青年人自己脚下,而是要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开拓。青年知识分子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加强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同时,青年知识分子成才问题也是整个社会都有义务和责任积极参与的系统工程;共产党的各级组织在其中必须发挥正确的政治指导作用。
概括言之,上述一系列论断、理念基本构成了邓小平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思想的理论框架。它既揭示了造就一代新人的必要性以及每一个青年知识分子实现自己伟大抱负的可能性,也探索了青年知识分子成才过程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即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坚持党的领导。这一理论深刻揭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青年知识分子发展成才和坚持党的领导这三者之间内在关系,直接指导着九十年代中国人才队伍的建设,并造就了一个人才勃兴、经济腾飞的壮观局面。1985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上一群大学生高举起“小平您好”的巨幅,向天安门城楼上的邓小平欢呼致意,这即是对邓小平这一思想成就最朴实的认可和感激。进入二十一世纪,尽管个别情况随着时间迁移发生了变化,但是它的一般指导意义并未消失。当人们高度关注“八零”、“九零”现象时,重温邓小平这些论述,犹如阵阵春风拂面,不仅肩负教育重任的同志可以从这一理论中明确行动的方向,广大的青年知识分子也必将从其中受到直接的启迪和巨大的鼓舞。
三、邓小平青年知识分子成才思想的特色和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知识分子工作问题。实际上,20世纪二十年代初共产主义运动之所以在中国蓬勃兴起,正是因为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批初步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以五四运动为契机,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结果。邓小平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在青年知识分子问题上,二者既有相同点,也有各有特色差异。邓小平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对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和创新,并从而构成了这一思想的独有特色。
第一,在青年知识分子这一群体性质的认定问题上,邓小平使用了“劳动者”这一概念。他认为,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一部分,从而为社会上重新评价这一社会群体奠定了理论基础。而毛泽东则认为: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其家庭出身及其生活环境来看,基本上可以将其划归于小资产阶级范畴。
第二,在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关系问题上,邓小平更加突出青年知识分子的主体地位,强调他们不仅是接班人,而且是当班人。他们的发展成才主要通过其自身努力,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而实现。而毛泽东则将之认定为改造的对象,革命的对象,被教育的客体。
第三,在发展模式上,邓小平提出了坚持“三个面向”,培养造就“四有”新人,毛泽东则提出:向工农兵学习,发起“上山下乡运动”,提出解放军是所大学校。邓小平虽也强调青年知识分子应当走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道路,但这主要是解决感情问题,而不是主体的能力问题。这充分反映了世界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才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