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言是展示一个城市百姓的第一风貌。方言的存在,给城市文化增光添彩。青岛人说青岛话,这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在商场、大街,甚至是私家车主与交警都讲着青岛话,本地人听着舒服,外地人听着惊奇不断。在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青岛并没有抛弃自己的语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反而拿说青岛话来表达对这座城市的爱与骄傲。讲自己的方言是一种态度,更是自信的表现。
青岛话是鲜活的气质
青岛话属于胶辽官语,其特征是舌音比较重,普通话的声调也被削减不少。在某种程度上,要把普通话转成青岛话,只需把普通话的声调改一改,把第四声保持不变。因此,很多外地人听到青岛人用方言对话时,常常会感觉像是在吵架,因为语调生硬,声音高亢并且貌似态度并不友好。当然,这是外地人的感觉,其实青岛是座温暖的城市,并非像青岛方言的语调一般生硬。
土生土长的青岛土著坚持着青岛话,朋友间互相调侃,说着有趣的生僻词,这仿佛早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牙;趣。他们延续着,并努力地让更多外地人也喜爱上它。很多在外地的青岛人不愿放弃青岛话,有些话,就是用青岛话说出来才有味道;有些情绪,就是用青岛话表达才充分,用了普通话会失掉一部分光彩。
在青岛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从天南地北来青岛的新移民也越来越多。“入乡请随俗”的说法便先从方言开始。
相当多的由外地来青岛的“新青岛人”,他们对青岛话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他们接受青岛话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愿意扎根青岛融入青岛的积极态度,如果对青岛话心存隔阂,那么就肯定不可能真正把握青岛的城市特质。
但也有不赞同说青岛话的,意见里同样也不缺少青岛人自己的声音,“身为青岛人,我何尝不爱青岛话,但在公共场合说青岛话有时会反映出一些青岛人自傲的心态。”很多时候在青岛不说青岛话就有可能吃亏,比如打车、吃饭、买衣服等场合,不说青岛话就会被“欺生”,这种见怪不怪但丑陋异常的社会现象跟人的素质密切相关,正是青岛话让青岛人显现出一些潜在问题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因子。这也是许多城市存在的通病。作为城市特色,青岛话绝非因此而被埋没,对于青岛人来讲,说青岛话更像是吃饭穿衣一般习惯而舒服。
青岛话含有特殊因子
如果你问:“青岛话土不土?”如果回答不土,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要知道青岛在历史上有着殖民色彩,青岛话受到外国语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举个例来讲,老青岛人把一些四轮车称为“轱辘马”,这是日本发动“日德青岛之战”时就带到青岛的词汇,为了快速推进,当时日军在青岛战场大力普及使用了新式的四轮车以资后勤。曾经这种标有“轱辘马”名称的老车子是青啤工人们使用的劳动工具。这个词源自日语中的“车”,它的当用汉字与汉语繁体字相同,写作“亘”,读音近似“kuruma”;当然,德语对青岛话也影响极深,最常见的青岛话里女孩称“大嫚”,而在德语里面女士、小姐是“Dame”(念嗒么),复数形式就是“Damen”(念大嫂儿们),这是青岛“大嫂”一词众多解释中的说法之一;还有,青岛人把拉响警报俗称为“拉牟”,就来自德语中“警报”一词“alarm”:平常使用的“古里”也是一个典型的德语词汇,在德国有两种拼写方式gully和gullie,意思就是沟渠、下水道;最让青岛人引以为傲的就是啤酒了,这种大麦和啤酒花酿成的酒,又叫作“皮酒”、“比酒”。上世纪20年代的青岛,有人叫作“比露”,现在已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译名了。据考察,目前英语中的啤酒“Beer”其语源也是由德文演化而来,而在青岛的德文外来语中,“啤酒”是一个最普及的词汇。
青岛话里还有英语的发音,早先人们用烧煤、烧柴的炉灶做饭,每当炉灶倒烟、出烟不畅、炉火烧不旺的时候,就要打打“伏台”,人们将“伏台”内的堆积物疏除,这其中的“伏台”就是地道的青岛叫法,它源于英文“vents”一词,本意是通风孔,出烟孔:对于一块不锈钢,青岛人称其为“尼根儿”,重音在“尼”,也同样是外来语,这是英文镍“nickel”的发音;青岛人将白铁皮小桶称作“米达罗”,这个词源于俄语中的“水桶”一词;把大面包称为“大列巴”,也是来自俄语中“面包”的音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么完美的中西合壁,青岛话还真的不土。
除了这些外来的语言让人感到新奇,其实有些地道的修饰词也并没有带“土味”。比如在形容颜色时,用普通话对颜色的修饰,绝对没有青岛话的修饰丰富!先说在颜色前面的定语修饰:彤红、鲜黄、挑白、轰黑、嫣紫、铮绿、湛蓝;再说在颜色后面的补语修饰:红拂拂的、黄洋洋的、白寥寥的、黑乎乎的、紫绒绒的、绿森森的、蓝铮铮的…·-尤其是在对“规格”的描写上特别细腻。例如:大发发的、长姗姗的、高亮亮的、沉甸甸的、粗恢恢的、硬邦邦的、钢抖抖的、紧绷绷的……比起单纯普通话的“很大、很长、很凉、很沉、很粗、很硬、很棒”来,不但生动得多、形象得多,而且还贴切得多。再比如:小阔阔的、短溜溜的、矮扑扑的、轻飘飘的、细缭条的、软和和的、病怏怏的、松垮垮的……比起标准普通话的“很小、很短、很矮、很轻、很细、很软、很弱”来,不仅活泼、含蓄,而且还贴切、标准得多。 青岛话走红,绝非偶然 正如当初东北话的“忽悠”红遍大江南北,电影中出现的“你费讷(音ne,四声)些事干么?”更是让青岛话轰动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这里不得不感谢一个人,那就是青岛籍演员,黄渤。不管是《疯狂的石头》里的黑皮,《疯狂的赛车》里的耿浩,还是《斗牛》里的牛二,黄渤一直延续用青岛话说台词。当然,黄渤让青岛话走红全国,青岛话也让黄渤的表演更加立体。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发觉青岛话当中有很多令人捧腹的因子,当耳熟能详的声音出现在荧幕上,作为青岛人怎能不放声大笑,而外地人也为他表演的形象、剧情、声调的结合所逗乐。
不过青岛话的走红,绝非偶然。
我们都知道中国女足新上任的主教练李霄鹏也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足球生涯这么多年,去过很多地方,待过很多城市,但李霄鹏依旧说着一口青岛话,就连执教中国女足也不例外。对此,李霄鹏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其实我是会说一些普通话的,只是讲了这么多年青岛话,比较习惯家乡的口音,现在还保持着说家乡话的习惯。我刚一到女足这里的时候,队员们有些不适应。不过通过这些天的训练,她们对我口音的反应已经不那么强烈了。”在提到有没有因为青岛口音引起什么趣事的时候,李霄鹏说:“这个太多了。比如我一说‘你干熟么呢?’总有队员笑起来。我们队员总说我说的话第一次听特好笑。发音不标准的时候,她们就常常会笑起来。偶尔也有队员说我说话像黄渤。”
由此可以看出,青岛话的诙谐幽默在潜移默化地存在着。借助良好的“平台”走红全国,也是必然。
方言是一个地域强有力的符号,是城市百姓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方言中蕴藏着鲜活的草根性,最直接地反映出使用者的生存状态,每一个新鲜词汇的流行又透视出当时当刻的社会图景。方言也是身份证。人口流动频繁在今天的城市中造就出混杂的居住生存格局,新旧移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种种方言的转换使用中展示出来。青岛人喜爱着青岛话的一字一句,那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一种地方特色。不管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这种坚持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青岛话早已成为了青岛人的标签,与之相伴一生。
青岛话是鲜活的气质
青岛话属于胶辽官语,其特征是舌音比较重,普通话的声调也被削减不少。在某种程度上,要把普通话转成青岛话,只需把普通话的声调改一改,把第四声保持不变。因此,很多外地人听到青岛人用方言对话时,常常会感觉像是在吵架,因为语调生硬,声音高亢并且貌似态度并不友好。当然,这是外地人的感觉,其实青岛是座温暖的城市,并非像青岛方言的语调一般生硬。
土生土长的青岛土著坚持着青岛话,朋友间互相调侃,说着有趣的生僻词,这仿佛早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牙;趣。他们延续着,并努力地让更多外地人也喜爱上它。很多在外地的青岛人不愿放弃青岛话,有些话,就是用青岛话说出来才有味道;有些情绪,就是用青岛话表达才充分,用了普通话会失掉一部分光彩。
在青岛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从天南地北来青岛的新移民也越来越多。“入乡请随俗”的说法便先从方言开始。
相当多的由外地来青岛的“新青岛人”,他们对青岛话持一种肯定的态度,他们接受青岛话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愿意扎根青岛融入青岛的积极态度,如果对青岛话心存隔阂,那么就肯定不可能真正把握青岛的城市特质。
但也有不赞同说青岛话的,意见里同样也不缺少青岛人自己的声音,“身为青岛人,我何尝不爱青岛话,但在公共场合说青岛话有时会反映出一些青岛人自傲的心态。”很多时候在青岛不说青岛话就有可能吃亏,比如打车、吃饭、买衣服等场合,不说青岛话就会被“欺生”,这种见怪不怪但丑陋异常的社会现象跟人的素质密切相关,正是青岛话让青岛人显现出一些潜在问题和制约城市发展的因子。这也是许多城市存在的通病。作为城市特色,青岛话绝非因此而被埋没,对于青岛人来讲,说青岛话更像是吃饭穿衣一般习惯而舒服。
青岛话含有特殊因子
如果你问:“青岛话土不土?”如果回答不土,你可能会觉得奇怪。要知道青岛在历史上有着殖民色彩,青岛话受到外国语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举个例来讲,老青岛人把一些四轮车称为“轱辘马”,这是日本发动“日德青岛之战”时就带到青岛的词汇,为了快速推进,当时日军在青岛战场大力普及使用了新式的四轮车以资后勤。曾经这种标有“轱辘马”名称的老车子是青啤工人们使用的劳动工具。这个词源自日语中的“车”,它的当用汉字与汉语繁体字相同,写作“亘”,读音近似“kuruma”;当然,德语对青岛话也影响极深,最常见的青岛话里女孩称“大嫚”,而在德语里面女士、小姐是“Dame”(念嗒么),复数形式就是“Damen”(念大嫂儿们),这是青岛“大嫂”一词众多解释中的说法之一;还有,青岛人把拉响警报俗称为“拉牟”,就来自德语中“警报”一词“alarm”:平常使用的“古里”也是一个典型的德语词汇,在德国有两种拼写方式gully和gullie,意思就是沟渠、下水道;最让青岛人引以为傲的就是啤酒了,这种大麦和啤酒花酿成的酒,又叫作“皮酒”、“比酒”。上世纪20年代的青岛,有人叫作“比露”,现在已很少有人知道这个译名了。据考察,目前英语中的啤酒“Beer”其语源也是由德文演化而来,而在青岛的德文外来语中,“啤酒”是一个最普及的词汇。
青岛话里还有英语的发音,早先人们用烧煤、烧柴的炉灶做饭,每当炉灶倒烟、出烟不畅、炉火烧不旺的时候,就要打打“伏台”,人们将“伏台”内的堆积物疏除,这其中的“伏台”就是地道的青岛叫法,它源于英文“vents”一词,本意是通风孔,出烟孔:对于一块不锈钢,青岛人称其为“尼根儿”,重音在“尼”,也同样是外来语,这是英文镍“nickel”的发音;青岛人将白铁皮小桶称作“米达罗”,这个词源于俄语中的“水桶”一词;把大面包称为“大列巴”,也是来自俄语中“面包”的音译。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么完美的中西合壁,青岛话还真的不土。
除了这些外来的语言让人感到新奇,其实有些地道的修饰词也并没有带“土味”。比如在形容颜色时,用普通话对颜色的修饰,绝对没有青岛话的修饰丰富!先说在颜色前面的定语修饰:彤红、鲜黄、挑白、轰黑、嫣紫、铮绿、湛蓝;再说在颜色后面的补语修饰:红拂拂的、黄洋洋的、白寥寥的、黑乎乎的、紫绒绒的、绿森森的、蓝铮铮的…·-尤其是在对“规格”的描写上特别细腻。例如:大发发的、长姗姗的、高亮亮的、沉甸甸的、粗恢恢的、硬邦邦的、钢抖抖的、紧绷绷的……比起单纯普通话的“很大、很长、很凉、很沉、很粗、很硬、很棒”来,不但生动得多、形象得多,而且还贴切得多。再比如:小阔阔的、短溜溜的、矮扑扑的、轻飘飘的、细缭条的、软和和的、病怏怏的、松垮垮的……比起标准普通话的“很小、很短、很矮、很轻、很细、很软、很弱”来,不仅活泼、含蓄,而且还贴切、标准得多。 青岛话走红,绝非偶然 正如当初东北话的“忽悠”红遍大江南北,电影中出现的“你费讷(音ne,四声)些事干么?”更是让青岛话轰动全国,甚至走向世界。这里不得不感谢一个人,那就是青岛籍演员,黄渤。不管是《疯狂的石头》里的黑皮,《疯狂的赛车》里的耿浩,还是《斗牛》里的牛二,黄渤一直延续用青岛话说台词。当然,黄渤让青岛话走红全国,青岛话也让黄渤的表演更加立体。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发觉青岛话当中有很多令人捧腹的因子,当耳熟能详的声音出现在荧幕上,作为青岛人怎能不放声大笑,而外地人也为他表演的形象、剧情、声调的结合所逗乐。
不过青岛话的走红,绝非偶然。
我们都知道中国女足新上任的主教练李霄鹏也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足球生涯这么多年,去过很多地方,待过很多城市,但李霄鹏依旧说着一口青岛话,就连执教中国女足也不例外。对此,李霄鹏在接受访问时表示:“其实我是会说一些普通话的,只是讲了这么多年青岛话,比较习惯家乡的口音,现在还保持着说家乡话的习惯。我刚一到女足这里的时候,队员们有些不适应。不过通过这些天的训练,她们对我口音的反应已经不那么强烈了。”在提到有没有因为青岛口音引起什么趣事的时候,李霄鹏说:“这个太多了。比如我一说‘你干熟么呢?’总有队员笑起来。我们队员总说我说的话第一次听特好笑。发音不标准的时候,她们就常常会笑起来。偶尔也有队员说我说话像黄渤。”
由此可以看出,青岛话的诙谐幽默在潜移默化地存在着。借助良好的“平台”走红全国,也是必然。
方言是一个地域强有力的符号,是城市百姓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方言中蕴藏着鲜活的草根性,最直接地反映出使用者的生存状态,每一个新鲜词汇的流行又透视出当时当刻的社会图景。方言也是身份证。人口流动频繁在今天的城市中造就出混杂的居住生存格局,新旧移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种种方言的转换使用中展示出来。青岛人喜爱着青岛话的一字一句,那是一种气质、一种精神、一种地方特色。不管是过去、现在和将来,这种坚持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青岛话早已成为了青岛人的标签,与之相伴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