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教材一直是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材是“金科玉律”,是“范本”,是“载体”……“以纲为纲,以本为本”一直被奉为教学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材的这种“神圣感”已逐渐被打破,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材其实是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一个可供借鉴的范例。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应是单一的“用教材”,而是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对数学教材进行再一次的“深度加工”,通过对教材符合创造性原则的积极选择、有效重组及完善等,使教材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一、“回归”,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
就小学数学教材而言,教材上的内容是面向全国的,城市和乡村必然存在差别,而且有些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以至于在学生的头脑中数学与实际生活经验构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认识空间。如果原封不动地照搬照用教材,就会使数学教学失去应有的活力。新课程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让数学回归生活,这就为数学题材的“生活化”及“现实情景化”提供了可能,为抽象的数学材料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创造了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和问题,把学生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现行教材新的气息和活力。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统计”一课时,教材呈现的是统计家禽的只数。对于城市的孩子,家禽离他们很遥远。因此,在教学时我没有组织学生统计家禽的只数,而是组织学生对实际生活自己喜欢的水果进行调查与统计,然后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的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二、“动态”,拓宽教材的探索空间
原有教材中知识的呈现一般是叙述性的、静态的,教师在上课时就直接采用课本上条件完备、结论明确的、封闭的例题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却常常“无主可作”,学生总是很被动地接受一些死板的结论和解题方法,而没有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静态的教材呈现势必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又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且压缩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原本曲折、复杂并富有挑战性的探索过程简化成通向问题答案的“捷径”,削弱教材应有的创新教育的价值。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改变例题的呈现方式,动态呈现例题内容,注意让学生自己提供学习材料或提出问题,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与创造的空间。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材根据观察和测量直接给出“游泳池池口的周长”和“树叶的周长”的概念,许多教师采用直接告知的方法让学生接受。我在教学时从活化教材,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出发,首先要求学生把印在纸上的树叶沿边剪下,感受树叶的边线;接着,观察3只瓢虫分别沿树叶边线爬行的路线:没有围成一圈的、超过一圈的、正好围成一圈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树叶的“一周边线”。再让学生观察并指出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比较游泳池池口和树叶“一周边线”的长短,感受“一周边线的长”,明白游泳池池口和树叶“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最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存在的“周长”的例子,并测量树叶、课桌面等物体的周长,使学生既感受生活中物体面或图形的周长,深化对周长概念的认识,又体会测量周长的方法和“化曲为直”的策略。这样教材处理,使静态的“周长”变得鲜活起来,学生经历了饶有兴味的数学学习活动,体验了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在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下理解和获得了相应的知识。
三、“整合”,挖掘教材的个性内涵
现行的教材中,许多教学内容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所以把一些知识分拆得很细很零碎。这样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内涵,甚至会对知识的认识产生偏差。因此,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要从一个单纯的教材的“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运用“整体原理”,灵活驾驭教材,对一些相同和相似的几个知识点进行重组和整合,让学生充分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有利于知识的建构,使知识的呈现更加的完整。
例如,苏教版认识分数的内容安排在三年级上下两册进行,上册的内容从平均分一个物体入手理解分数的含义,下册的内容是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是对分数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一个物体”平均分的初始印象太根深蒂固,影响了学生理解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也就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对三年级下册造成负迁移和冲突。鉴于这个原因,在教学中我把两个内容进行了整合,在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时不仅仅停留于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还拓展到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每份也是它的几分之一。通过比较让学生准确地认识到:不管物体有多少个,只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都是它的几分之一。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对分数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触摸到了分数的本质:分数只跟平均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有关,为以后进一步认识分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编 黄春香)
一、“回归”,还原教材的生活本色
就小学数学教材而言,教材上的内容是面向全国的,城市和乡村必然存在差别,而且有些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以至于在学生的头脑中数学与实际生活经验构成了两个互不相干的认识空间。如果原封不动地照搬照用教材,就会使数学教学失去应有的活力。新课程指出: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让数学回归生活,这就为数学题材的“生活化”及“现实情景化”提供了可能,为抽象的数学材料还原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原型创造了机会。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熟悉的情况和已有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加工,恰当选择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和问题,把学生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教学中,赋予现行教材新的气息和活力。
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统计”一课时,教材呈现的是统计家禽的只数。对于城市的孩子,家禽离他们很遥远。因此,在教学时我没有组织学生统计家禽的只数,而是组织学生对实际生活自己喜欢的水果进行调查与统计,然后用学生生活中接触最多的不同颜色的积木代替不同的水果,而一块积木代表一位同学最喜欢的水果。在搭积木的实践活动中渗透统计的思想:积木要放在同一桌面上才能看出谁搭得高,同样在统计中也要用横线表示相同的起点;谁搭的积木最高,表示喜欢那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统计中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二、“动态”,拓宽教材的探索空间
原有教材中知识的呈现一般是叙述性的、静态的,教师在上课时就直接采用课本上条件完备、结论明确的、封闭的例题作为学生的学习材料,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却常常“无主可作”,学生总是很被动地接受一些死板的结论和解题方法,而没有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这种静态的教材呈现势必影响学生的参与热情,又不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且压缩了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原本曲折、复杂并富有挑战性的探索过程简化成通向问题答案的“捷径”,削弱教材应有的创新教育的价值。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改变例题的呈现方式,动态呈现例题内容,注意让学生自己提供学习材料或提出问题,给学生一个自由探索与创造的空间。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教材根据观察和测量直接给出“游泳池池口的周长”和“树叶的周长”的概念,许多教师采用直接告知的方法让学生接受。我在教学时从活化教材,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出发,首先要求学生把印在纸上的树叶沿边剪下,感受树叶的边线;接着,观察3只瓢虫分别沿树叶边线爬行的路线:没有围成一圈的、超过一圈的、正好围成一圈的,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树叶的“一周边线”。再让学生观察并指出游泳池池口“一周边线”,比较游泳池池口和树叶“一周边线”的长短,感受“一周边线的长”,明白游泳池池口和树叶“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们的周长;最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存在的“周长”的例子,并测量树叶、课桌面等物体的周长,使学生既感受生活中物体面或图形的周长,深化对周长概念的认识,又体会测量周长的方法和“化曲为直”的策略。这样教材处理,使静态的“周长”变得鲜活起来,学生经历了饶有兴味的数学学习活动,体验了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在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下理解和获得了相应的知识。
三、“整合”,挖掘教材的个性内涵
现行的教材中,许多教学内容采用螺旋上升的编排方式,所以把一些知识分拆得很细很零碎。这样不利于学生整体把握知识的内涵,甚至会对知识的认识产生偏差。因此,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师要从一个单纯的教材的“组织者、执行者”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开发者”,运用“整体原理”,灵活驾驭教材,对一些相同和相似的几个知识点进行重组和整合,让学生充分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更有利于知识的建构,使知识的呈现更加的完整。
例如,苏教版认识分数的内容安排在三年级上下两册进行,上册的内容从平均分一个物体入手理解分数的含义,下册的内容是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用分数表示,这是对分数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一个物体”平均分的初始印象太根深蒂固,影响了学生理解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也就是三年级上册的内容对三年级下册造成负迁移和冲突。鉴于这个原因,在教学中我把两个内容进行了整合,在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时不仅仅停留于把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还拓展到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每份也是它的几分之一。通过比较让学生准确地认识到:不管物体有多少个,只要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都是它的几分之一。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对分数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触摸到了分数的本质:分数只跟平均分的份数和取的份数有关,为以后进一步认识分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