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状况调查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anzi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适应是流动人口进入城市面临的首要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有民族特殊性,他们的文化适应状况对自身、周围环境、城市民族关系具有深远影响。本文以成都餐饮行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例,对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状况进行研究,总结其文化适应状况的特点与存在问题,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成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是指个体从当初所熟悉的母体文化进入新异的异质文化后产生的行为变迁和适应过程,因而它是一种他文化适应或外文化适应。1“文化适应”一词从国外引入中国后,国内的人类学家、民族学家与社会学家将这一概念与中国本土社会现象相联系,广泛并深入法研究我国多民族之间的交往现象。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生活着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群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同规模的人口流动频繁发生。改革开放后人口的流动往往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从偏远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中西部地区流沿海东部地区。流动人口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中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后,不可避免的要面临文化适应问题。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将对其自身、周围的环境、民族关系和城市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成都餐饮行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例,旨在从多个方面对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状况进行研究,总结他们文化适应状况的特点与存在问题,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成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特点。
  一 相关研究背景
  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研究经验对流动人口的大规模研究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有的学者从宏观角度对流动人口进行研究,对农民工流动原因、流动方式、流动特征、就业方式等的研究。王桂新教授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规模、流向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2还有学者从文化适应角度对流动人口进行深入研究,马建钊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外来少数民族的流动与适应研究——一个人类学的视角》一文中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大量问卷获得了丰富一手资料,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精神、制度层面的适应状况进行分析。3本文借鉴前人研究的经验,对一部分成都餐饮行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调查。
  成都作为四川省首府,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步伐加快,成都的城市建设也实现了高速发展,成都的的发展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进城务工。成都城市中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一方面为城市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一方面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四川是我国 典型的多民族省份,成都轄区内和周围的民族自治区民族地方众多,在改革开放的浪潮冲击之下,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吸引了许多少数民族同胞走出大山进入城市以追求更好的生活。因此在成都城市中的流动人口中也有许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仅具有一般流动人口具有的特殊性,还具有自身的民族特点,他们进入城市后面临着城乡差异、地区差异和民族差异,他们的文化适应状况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周围民族关系以及城市的发展。因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选取了一部分成都餐饮行业的少数民族从业人员进行调查,以了解他们的文化适应状况,尝试总结他们文化适应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针对流动人口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提出合理建议。为相关研究奠定基础,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少数民族相关政策提供一手资料和参考。张继焦在研究城市中的迁移者时开创性的提出“文化适应分析模型”,这一模型回答几个方面的问题:城市中的迁移者为什么会产生不适应,他们要在城市中生活下来,需要如何面对适应问题,以及其适应过程是怎样的。4笔者借鉴这一模型的思路,首先调查他们的文化适应状况如何,总结文化适应特点,发现是否存在不适应以及适应过程,文章最后提出几点建议。
  二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状况
  此次研究对象成都市区一家规模适中的民族特色餐馆,经营者是来自云南的汉族。餐馆里工作人员共计30人,基本上来自云南、四川两地,有三名工作人员是汉族,其余为少数民族。笔者采用通过发放问卷获得被访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通过深度访谈了解他们的文化适应状况。通过问卷与整理访谈资料,笔者发现这一部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现出一些特点与文化适应状况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餐馆里流动人口的基本状况。餐馆里的人年龄分布比较分散。年龄在18-35周岁的有20人,男女比例9:11,35-50周岁的有10人,在这10人中有8人为女性。文化程度方面,具有小学学历的人有14人,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有5人,都是年轻人。年龄较大的人都没有上过学。整体来看,餐馆里的男女比例差别不大,但是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中主要是女性并且整体受教育程度较低,年轻人的受教育水平明显高于年长的人。
  其次,餐馆里的工作人员体现出强烈的的血缘性与地缘性特点。这些工作人员都是跟着亲戚或老乡三五成群来到成都打工,他们往往通过熟人介绍得到工作,主要是在餐饮业,还有少数部分女性从事家政等服务行业,男性则主要在建筑业等行业工作。由于受教育程度不高,又没有一技之长,他们主要从事在技术要求低但是劳动强度大的行业。与此同时,在问及有困难会找谁解决时,大多数人会回答是亲戚、老乡,遇到重大问题不能解决时才会找老板或者其他人寻求帮助。访谈者2说:“我们在这还比较习惯,离家里不太远,遇到什么事都有老乡(照顾),平时休息、出去玩也都是与老乡一起,不怎么与外面的人交朋友。”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多大多数人来到成都后没有结交新的朋友,交往对象除了餐馆客人外主要是同乡与餐馆内的同事。由此可见,乡土关系网络作为一种社会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在他们的文化适应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但是另一方面,乡土关系网络也具有消极功能,它会阻碍人们人际关系的发展,不利于个人在城市中的长远发展。   此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物质生活上适应状况一般。虽然收入方面比来成都之前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进入城市后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改变。特别是年轻人追求新潮和时尚,他们的收入大部分用来买衣服、化妆品、电子产品和与朋友吃饭、娱乐上。一些年轻人经常是入不敷出。在调查者过程中笔者与访谈者1(汉族)聊天时,她抱怨道:“她们(少数民族同事)平时请朋友吃饭、买东西大手大脚,不知道节约……跟周围的人借了钱后,等到下个月发了工资却不及时还,如果催着还钱又不太好。”这样的例子很多,被借的一方认为对方花钱没有规划、浪费,借钱一方又认为对方小气,不够朋友,最终双方之间就产生了偏见与隔阂。诺曼认为原文化具有“文化屏蔽”功能,,即一个个体无法使另一个社会中以不同方式成长起来的个体分享他从自己社会中获得的任何东西。5双方成长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从小养成的价值观念、行为标准不同是造成她们之间隔阂、不理解的重要原因。
  在气候与饮食上,多数人表示还比较适应。由于成都夏季气温高,饮食上嗜辣,一些来自云南的工作人员比较不适应,需要适应的时间较长,来自四川其他地区的工作人员表示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城市的生活方式现代化,初到城市时他们是不能习惯的,但是居住一段时间后,许多人开始适应甚至是喜欢成都的城市生活,无论是着装还是行为举止都与周围人没什么差别。
  谈及未来的规划时,一些年长的已经成家的人外出打工更多最重要的原因是要赚钱养家。许多单身的年轻人表示对城市生活很向往,很想留下来,但是他们也清楚地意识到,在城市中站稳脚跟是很困难的。所以虽然他们很喜欢成都,他们最后还是会回家=到老家,这些人认为自己并不属于这里,可见他们对成都的归属感并不高。至于择偶,多数的人回答倾向于找同乡,是本民族的更好但并不局限在本民族内,他们认为同乡的话以后相处起来比较容易。
  三 文化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人们的诉求
  在对餐馆里的流动人口进行调查时,笔者发现了他们在适应过程中存在很多障碍因素,也了解到了他们的一些真实需求。
  首先,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法制观念薄弱的现象比较普遍。遇到问题特别是纠纷、侵权等问题他们并知道去相关部门寻求援助或者认为没有必要,他们会找同乡、亲友帮助解决。他们对城市里的规章制度、规则不了解,往往按照自己以前的习惯和道德标准行事。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甚至是产生矛盾和冲突。餐馆里对员工的出勤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一些人在老家往往生活自由随意,没有时间观念,所以在进入城市初期非常不适应,一段时间之后就比较适应了,时间久了他们也比较认同餐馆对他们的管理方式。这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积极适应城市规则的体现。
  流动人口缺乏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还缺方相关职业技能的培训。很多人特别是一些年轻人非常想获得一些技能培训以提高自己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由于在家乡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经济条件限制,,很多人读完小学甚至是小学没毕业就不读了,进入城市以后他们逐渐意识到拥有文凭和怀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因此,很多年轻人是迫切希望得到劳动技能方面的培训的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在访谈中一个读过高中的小姑娘在空余时间报了会计班,她想要多学一点东西,以后去试一试其他的结束要求高的工作。但是像她这样采取了实际行动的人很少,多数人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而不敢或没有条件去实践。
  在访谈过程中笔者还发现,餐馆里的工作人员都没有购买医疗保险,有一些人认为太浪费钱了,有一些人甚至并不知道医疗保险。他们平时有感冒发烧不严重的病就自己硬抗过去,严重了才会去小诊所拿药打针,如果遇到更严重的疾病就回家治疗,因为在成都治疗的话没有办法报销或者报销很麻烦。一个年纪较大的阿姨說“生病太花钱了,心疼,一盒药几十块。”由此可见,流动人口的医疗问题是他们文化适应过程中很大的一个的障碍。医疗条件得到改善,困难得以解决有利于减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文化适应过程中的不适应。
  关于歧视或偏见,餐馆里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很少遭受不公平待遇或歧视,在工作过程中被客人挑毛病是不可避免的。访谈对象3就说他在刚来餐馆工作时因为普通话不够标准被客人嘲笑,虽然当时很气愤、不服气,但是也意识到自己的普通话水平确实有待提高。从餐馆整体来看,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比较好,绝大多数人能够在两个月内逐渐适应讲普通话。从语言方面来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实现文化适应方面是比较顺利的,基本上与外界的沟通没有障碍。
  总体来看,餐馆里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物质、语言等方面的适应状况相对乐观,但是也存在着许多障碍和困难,此外他们对城市的归属高并不太高。
  四 相关建议与总结
  针对餐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需求,笔者尝试性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城市民族工作制定与实施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顺利实现文化适应,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推动成都城市建设。
  首先,流动人口的流出地与流入地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合作。文化程度不高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处于弱势地位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提高他们的教育程度与综合素质。人口流出地政府应对流动人口进行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提高流动人口劳动技能,增强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力。人口流入地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合理引导解决流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提供合理的环境政策帮助他们实现就业。同时更应该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法律法规、政策的培训,增强流动人口的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在遇到困难时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问题,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引导他们遵守城市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与城市环境相适应。
  建设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系统。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政策与制度上的支持,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生病能都得到及时医治,遇到困难可以得到救助。为流动人口顺利实现社会文化适应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高流动人口的城市生活满意度,增强他们的城市归属感,推动城市民族关系和谐健康发展。
  在市民中大力宣传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相关政策,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消除民族偏见与歧视。大力宣传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增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营造起相互尊重、平等的和谐氛围。充分发挥社区的凝聚作用,鼓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多与周围人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减少隔离进而减少隔阂,增进友谊。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顺利实现文化适应是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少学者在研究流动人口适应问题时提出“双向适应”的观点。一方面,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要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的适应城市生活;另一方面,城市以及城市群众也应该以包容积极的态度对待流动人口,尊重少数民族民族流动人口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双方相互尊重、相互适应,形成和谐丰富包容共济的城市文化。
  通过对成都餐馆中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行调查,笔者发现这些流动人口在文化适应过程中物质方面的适应状况较好,包括语言、衣食住行、收入与消费等。在医疗制度上缺乏保障,并且他们希望得到医疗、职业技能方面的帮助。针对不同民族群众之间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相互之间不理解甚至形成偏见,社区应大力宣传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增进彼了解。多组织社区活动,广泛号召人们参与其中,增进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感情。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过程中,双向适应的观点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它要求流动人口、城市居民、社区、城市相关管理部门相互配合,积极合作,共同推动城市的发展。城市民族管理部门与各级政府应提高敏感性,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制定合理的民族政策以引导民族关系合理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亚鹏,李慧.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2004.03.第5卷,第1期.
  [2]王桂新,潘泽瀚.我国流动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3.
  [3]陈晓毅,马建钊.中国少数民族的移动与适应——基于广东的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张继焦.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诺曼?丹尼尔著,王奋宇等译.文化屏障[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第99页.
其他文献
【摘要】:《论读书》是弗朗西斯·培根《培根随笔》中一篇较广为人知的作品,它以其优美的文笔,警示的语言一直受到人们的赞赏,经久不衰。《论读书》自问世以来被翻译成为多国文字,而在中国,较为流传的版本则当属王佐良译文。本文则从泰特勒翻译三原则对王佐良《论读书》译文进行探讨分析。  【关键词】:《论读书》;王佐良;泰特勒翻译三原则  引言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重要的散文家、哲学家,其主要著作
期刊
【摘要】:戲曲中的伴奏也是戏曲艺术的重要部分,其中的打击乐是戏曲中贯穿始终的,打击乐也是最原始的节奏音乐。“一台锣鼓半台戏”说明打击乐在戏曲中的重要作用。打击乐是戏曲节奏的灵魂。其感召力和宣泄力是其他乐器无法代替的。本文从打击乐的起源论述其在戏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戏曲;打击乐;节奏  打击乐是中国戏剧艺术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也是最有魅力的元素。随着时代的发展,戏剧经历了多次重大变革,但打
期刊
【摘要】:在新闻写作中,对于写作手法的应用具有明确的要求,必须体现出“真实、灵活、快速、精短”,使用逻辑清晰的语言,简短的内容以及快速的写作手法,进而体现出明确的社会意义。在新闻写作中运用比较普遍的描写手法就是白描,其主要指的是运用简短的几笔把对象充分地描绘出来,这种白描手法非常朴素,与叙述写作的方法非常接近。因此,作为新闻记者,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和运用白描写作手法,这样才能运用
期刊
【摘要】:农业劳动力转移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总成本和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当前“三农”问题的一条主要渠道。但目前我国法律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健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经济  一、农村劳动
期刊
【摘要】:监督执纪问责是各级纪委的主责主业,在开展党内监督的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着监督制度不完善、民主监督不到位、监督手段单一等问题。文章从开展党内监督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入手,根据工作实际,提出了从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完善监督制度等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旨在为今后深入推进党内监督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党内监督;纪委;问题;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六次全会报告中指出:全面
期刊
【摘要】:本文以对箫梅老师的《田野的回声》一书的简单介绍为例,来引出学习民族音乐学专业的重要环节。第一部分介绍民族音乐学发展的国内外背景。第二部分简要描述《田野的回声》的采风内容及特点。第三部分叙写了对民族音乐学的展望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田野的回声;田野考察  一、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及定义  (一)民族音乐学的发展  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是由比较音乐学发展而来的。在中
期刊
【摘要】:瑶族民歌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瑰宝,其形成于瑶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中,是瑶族人民淳朴生活状态的体现,是具有精美艺术价值的文化形式,其多元的文化特征更是吸引了人们对瑶族民歌的探索。本文以金秀瑶族民歌为研究对象,对金秀瑶族音乐的文化特征进行了探讨,以期对瑶族民歌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金秀瑶族;民歌;音乐文化特征  瑶族是我国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是一个古老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的民航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要确保航空的持续安全,多方面大力发展通用航空。通用航空训练量的陡升导致的跑道入侵对飞行安全是一个巨大的威胁。本文通过结合国内外典型的跑道入侵事件,总结了预防跑道入侵的防范手段。  【关键词】:跑道入侵;通用机场;飞行事故  一、跑道入侵的定义及概述  根据国际民航组织(ICAO)于2006年4月27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民众越来越重视居住环境的舒适性,从而带动了室内设计领域的发展,特别是植物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使室内的空气得到了净化,实现了对室内气候的调节,也使室内环境得到了美化,柔化了空间的美感,极大增加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与民众心情的愉悦程度。本文通过对室内设计中植物景观的重要意义进行分析,明确了当前室内设计中植物景观的应用原则及演绎手法,并对植物景观在室内设计中的
期刊
【摘要】:和生活對照,戏,本来是假的,何必怕假,但要假里透真,不过这个真并非要求和生活一模一样,而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常言道:“两三人千军万马,五六步万水千山”。舞台上就要这样表现。人们从来也没说这样的表现不真实。对于观众来说:“明知是假,偏作真看,真见到真,反而觉假”。在演员是:“基础与真,提炼于假,假如真假,必然害真”。  【关键词】:艺术;表演  这是艺术作品与生活之间有血缘,但是又必尽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