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国内经济速度的增长,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人们在消费方面不再只注重基本的衣食温饱问题,而是转向更高一层的追求和享受。这种消费观念的改变在家装方面表现得尤为明,目前装饰装修工程基本上是与工程施工项目分开的,但在管理模式方面还是选择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这种方式会出现设计与施工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又会由于各类因素而导致变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造成返工问题,对于人力和物力造成了极大的浪费。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在进行装饰装修过程中目前采用施工一体化的管理方式,针对这项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和研究,以给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设计施工一体化;装饰装修工程;造价管理
引言:
设计施工一体化是目前现行管理系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承包模式,它的执行方式与EPC模式有些类似,具体来说就是将前期设计与后续施工充分地融合在一起,避免二者因为相互分离而导致后续的返工,修改等问题发生,有效提升施工效益和整体收益。尤其是针对装饰艺术效果较高的作业过程中,只有施工方与设计方充分地进行沟通,才能够更好地展现设计者的理念,让施工的各个环节更加契合。在这种模式下,也能够降低业主方参与沟通的需求,减少业主方的投入,对于业主来说利大于弊。但是随着业主方对于整个项目的控制力降低,会导致项目的成本造价的上升,影响项目的收益。所以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了解在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下如何更好地进行造价控制。
一、设计施工一体化所具有的优势
(一)设计方优势
在建筑工程项目地推进阶段,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方式,工程设计单位能够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投入到设计方案的构思上,从而对施工细节进行深化,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和装饰装修的美观性。
(二)業主方优势
从业主角度来看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方式能够帮助业主方更好地实现建筑施工目标的呈现。这是由于在整个模式的应用过程中,业主不仅需要对主要承包方来提建议和要求。这是由于承包方需要完成设计和施工等相关内容的工作,所以设计方案与最终的呈现效果之间的差异不会太大。如此一来能够更好地实现业主方的目标。在管理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实现项目管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与转移的目标,通过总承包方企业开展对项目的管控,能够有效地减少业主方的协调需求。对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运营效率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原来的管理模式下,设计和施工时彼此分离的,如此就会导致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拉长,效率降低[1]。降低了相关企业的投入收益。而转成施工设计一体化的模式下,总承包单位自身就会对所有的内容和施工进行管理,减少了沟通环节和内部损耗,而且也能够有效地避免设计思路和施工落实之间的差异性,极大地避免了能耗的浪费,实现预期的目标。
(三)总承包方优势
通过设计施工一体化管理方式的应用能够改变承包方的管理意识,建立自主自觉服务的意识态度。在总承包合同条款的约束下,能够对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地利用和优化,结合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需求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便于能够及时调配和补充,方便人力、物力、设备等资源的合理应用,不仅能够达到对社会资源的合理调配,同时也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施工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过程中能够消除设计与施工之间沟通的隔阂,让彼此的合作更加密切。
这个模式的应用过程中,总承包商能够更好地对现场施工进行布置,将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集中在一起,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实现及时调整和沟通。如此情况下,能够更好地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精准度以及各个环节之间的配合度,提升整个工程施工的合作质量以及工程施工质量,并将这些内容都最终归纳到项目合同的考核内容中[2]。针对施工过程中或在与设计进行配合时所产生的增量收益,可以建立一个共享性的机制,有效提升公司最终的收益。
二、针对施工设计一体化应用中对于施工造价管理的几点要素
(一)限额设计
在实际工程项目推进过程中,在招标阶段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实际上并没有得到完善,它仍是一个最初的方案或是基本概念性内容。作为业主仅仅是在这一笼统概念的基础上对投资金额等内容进行估算并编制对应的材料,从而为后续财务资金安排提供一定的参考。在这个过程中估算一般是利用指标法、面积法等方式,然后结合该项目前期设定的装修标准、档次、内含家具、家电的比重、照明等相关材料设备的要求。在整个估算的内容中并不会包括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因而在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投标过程中,基本上都是依照投标人对于项目工程的理解而进行估算报价的,因此在项目特征的描述、工程量清单以及设计的数量上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3]。如果从造价角度对其进行控制,则主要选择限额设计的方式,结合投资估算的方式来对工程推进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预算进行把控。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投标造价的最高上限可以通过估算的方式进行确认,而将最终中标人的价格则作为最终的合同价格,然后业主方则依照竞标过程中的报价作为参考价格上浮一定的比例作为最终的合同价格进行结算。在后续项目开展过程中,如果由于设计内容导致结算价格超出限额,那么就会依照实际合同的上限价格来对其进行结算。如果在后续实施过程中由于设计标准降低同时也得到了业主方认可,那么在最终结算过程中金额会适当地进行减少。如果整个工程项目的周期较长,则还需要结合市场材料、人员、设备等价格的浮动进行提前调查。
(二)深度需求
在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的应用过程中,需求深度也是施工项目在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也是业主方对于装修预期效果的一个重要反馈。它包括了项目的目标、应用规模、理念以及核心化的工艺流程等相关内容,通常情况下会在工程任务需求中以书面形式纳入招标文件中。在这里工程任务的需求书要全面且详尽,表述一定要具体清楚,不能过于抽象以便于设计师能够更好地掌握业主方的需求和意图[4]。项目竣工后的验收标准以及接收标准则是要完全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执行,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补充,以确保内容的完备性。此外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依照施工项目的标准,提供对应数据信息,对成品进行保护以及文明施工提示等相关规范,当然也要注意外部因素的处理。具体包括业主方的付款周期与施工项目进度,施工期限的限制等内容。尤其是当项目中明确已知风险因素,则要确保投标人的报价必须准确,避免因为相关因素而导致最终结算价格的波动造成双方争议。在一体化的模式中,作为业主方不仅仅把控对装饰装修需求的深度而且也要控制好与精度之间的关系。关于精度则主要以工程量为准,这里必须在招标文件中就对其进行准确化的描述,确保在后续实施过程中工程量不会出现变化,而且能够将具体内容以需求书的方式体现。对于项目中存在的机电项目中所设计的管线的长度以及最终末端所使用的数量等内容很有可能会随着设计内容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当然也包括施工现场的情况变化,因此业主方应尽量不以工程量进行,以避免由于投标报价与最终结算之间产生较大的差异而导致出现纠纷。